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二卷 帝都雒陽 第四章 拜見邊讓曉內情 寇邵夜赴雙龍坡 文 / 小柯

    第四章拜見邊讓曉內情寇邵夜赴雙龍坡()

    陳留,春秋時鄭國的領地,後來被陳國所侵佔,故曰陳留。陳留在雒陽東五百三十里,出雒陽後進過幾天的跋涉,寇邵和張邈就到達了陳留,二人首先就去拜見了陳留名士邊讓。

    早在還沒進陳留城的時候,張邈就問寇邵,「子德認為到達陳留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麼?」寇邵稍加思索說道:「我們是來剿匪的,自然是調派郡國兵、募集鄉勇了。」

    張邈搖搖頭,說道:「邈之所以自請來陳留,一是因為不喜歡雒陽奢靡的風氣,二是因為子德雖然懂得打仗,但是不一定懂得為官之道。」張邈說道:「要想在地方上當官,首先要取得地方名士大族的支持。如果你得到了地方名士大族的支持,你的政令就在郡縣裡通行,得到貫徹。那麼要糧要餉,要人要物應有盡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像孟德那樣得罪了權貴,雖然一時郡縣肅然,但是那些人暗地和你搗鬼,事事陽奉陰違,結果弄得被迫辭官。」

    寇邵細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自己雖然在軍事上知道的多一些,但是關於一些為官的權術就是門外漢了。「另外!」張邈又說道:「每逢新官赴任,老官離職,地方上都有孝敬。我聽說這任太守會被平調為梁國國相,轄地與陳留接壤,以後說不定還有要請他幫忙的地方。所以我們先去拜訪邊讓,然後才去赴任。這樣讓他拿足孝敬,以後見面也好說話。」寇邵默然不語,心想這為官的權術自己以後還需要多學習學習。

    邊讓住在浚儀,寇邵和張邈進入陳留就直奔雍丘而來。邊讓很客氣的招待了二人,「張太守乃是東郡名士,讓早有耳聞。寇都尉在大軍討伐黃巾賊路過陳留之時,與讓有一面之緣,想不到今日又見面了。」邊讓很客氣的說。邊讓字文禮,陳留浚儀人,擅長占卜算卦,文學上的造詣也很深。不過這個人有些自負,寇邵就借邊讓的大作《章華賦》對邊讓大誇特誇。

    等馬屁拍的差不多了,張邈這才開始進入正題。邊讓說道:「這剿匪是保護百姓、懲罰奸邪的好事,陳留的三老豪傑們一定會全力支持大人的。不過∼∼」邊讓話鋒一轉,「二為大人真的打算來為民除害嗎麼?」

    「邊先生這是什麼話?」寇邵不解的說道,「我寇邵是無名之輩,您不信我沒關係,不過邊先生總該信得過張邈大人吧?何必對我們有所隱瞞呢?」張邈也徉怒道:「我等誠心誠意而來,邊讓也三緘其口,諸多猜疑,實在是見面不如聞名。」說罷張邈起身拱手道:「既是如此,我等告辭了!」說罷就要拂袖而去。

    一看弄巧成拙,邊讓趕緊起身道歉,「是邊讓多心了,還請二位別見怪!」邊讓說罷一揮手,摒推左右僕人,小聲說道:「如果二位是真心要平定陳留盜賊的話,就聽邊讓把這伙盜賊的來龍去脈說清楚。」

    寇邵道:「邊先生請講,我等洗耳恭聽。」

    邊讓略帶惋惜的說道:「睢陽李永以前做過富春縣丞,籍著和朝中宦官有勾結,在陳留郡中橫行不法,欺男霸女,強買強賣。幾個月前李永相中了襄邑劉家的一塊田地,又想低價買得,結果劉氏不從,李永居然率領家奴上門打傷了劉家的人。」

    「這和陳留的盜賊有什麼關係?」張邈忍不住插嘴。

    邊讓沒理他,繼續自顧自說:「這一鬧可不得了,引出了一個人,也為他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此人名叫典韋,陳留己吾人。典韋形貌魁梧,旅力過人,好持大雙戟與長刀,且生性仗義,好打抱不平。他知道此事之後就揚言要為劉家報仇,那李永也知道典韋的厲害,所以出入之時都帶著幾十名家奴保護。誰知那典韋準備了一車酒肉在李永家門口,假裝是給李永送禮的人。誆李永開門之後就一刀把李永殺了,然後拿著大雙戟大搖大擺的離開。李永家就居住在市集附近,當時有上百人追趕典韋,可是就是沒有一個人敢上前捉拿的!」

    「這麼說來典韋還是個為民除害,打抱不平的壯士了!」張邈讚道,隨即又皺起眉頭,「但是這又和盜賊有什麼關係嗎?難道是這位壯士行俠仗義之後反倒淪落為盜賊嗎?」

    邊讓還是沒理他,「可惜啊,這位壯士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殺了李永的妻子趙氏∼」邊讓惋惜的歎了一口氣。張邈的好奇心一直被邊讓挑逗著,忍不住又插嘴道:「莫非是典韋誤殺好人?所以自甘墮落,心灰意冷∼?」寇邵在一旁哭笑不得的看著這兩個所謂的名士,一個是不顧他人感受的自說自話,一個則像小孩子一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發問,看來這但凡名人都有些怪毛病。

    不過邊讓的回答差點讓張邈和寇邵蹶倒,「說起那個趙氏女子麼,也是臭名昭著的。為人尖酸刻薄,心如蛇蠍,平時以鞭打家奴為樂。而且趙氏生的肥丑,卻天生好嫉妒,總是想盡辦法欺凌那些被李永霸佔的良家女子。」

    「殺了這樣的毒婦有什麼千不該萬不該的?」寇邵忍不住也插嘴了。

    「可趙氏是十長侍之一趙忠的遠親啊∼∼」邊讓答道。

    邊讓繼續說道:「本來呢,李永在陳留名聲不好,典韋又可謂為民除害,郡尉大人也就打算睜一眼閉一眼的不追究了。奈何太守一心想要巴結趙忠,於是發下海捕文書,限期捉拿典韋。典韋無奈,只能四處逃亡。」

    「邊先生,寇某還是沒明白,這典韋殺李永和陳留鬧賊寇有什麼關係?莫**韋被迫無奈才落草為寇,糾集亡命之徒嘯聚山林?」寇邵也納悶自己怎麼會和張邈一樣問這樣的問題。

    「賊寇?哪來的賊寇?」這次輪到邊讓納悶了,「從頭到尾就是緝拿典韋一人,所謂的賊寇只是上任太守為了向趙忠邀功瞎編出來的。」

    寇邵也開始有些討厭邊讓了,甚至有些理解曹操為什麼要殺他了。寇邵靈機一動,一個歪點子就計上心來。寇邵對邊讓說道:「其實我們這次是奉大將軍之命前來陳留的,至於是什麼命令,以邊先生的才智不用說也明白。所以我們特地在上任之前拜見邊先生,就是打算以邊先生在陳留的威望和名德,為我們解決眼下的難題,以邊先生的名望在陳留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邊讓一向自恃很高,雖然不清楚寇邵和張邈來陳留的真實用意,但是又不好意思問。當時的士人雖然不喜歡外戚,但是更加討厭宦官。所以他們寧可和外戚站在同一條陣線上,按照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邏輯,邊讓自然以為何進派張邈和寇邵來陳留是為了拯救被趕上絕路的典韋,從而打擊宦官的囂張氣焰。邊讓自視清高的脾性更是讓他對宦官深惡痛絕,這種厭惡很可能延續到了後來的曹操身上,使得邊讓對曹操毫不客氣進行抨擊。結果自己身首異處,美麗的妻子被曹操霸佔。

    「此事包在邊某身上。」邊讓此時自然不會知道自己的清高和豪情萬丈會再將來把自己推進深淵,此時邊讓是想的是如何幫助一名有俠義精神的壯士脫險。

    雙龍坡,是己吾縣南十里處的一處小山丘。它地處陳留郡己吾縣、陳國拓縣、梁國鄢縣的交界之處,屬於典型的三家都可以管,但是三家都不管的地帶。

    「邊先生,您確定典韋會願意歸順嗎?」寇邵看著胸有成竹的邊讓,心裡還是有些擔心的,畢竟歷史已經和自己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張邈並沒有一起跟著來,而是派人即刻前往雒陽把這裡的情況回報給何進。雖然勸降典韋是大功一件,但是趙忠如果執意要致典韋與死地的話,恐怕這事也不好辦。

    所以這次來到雙龍坡的只有邊讓和寇邵兩個人。等他們從浚儀城到達雙龍坡時已經月上樹梢頭了,曠野中不時傳來各種野獸的叫聲,偶爾還能在灌木叢裡看到貪婪的綠眼睛。漢代文士也有練劍的,邊讓就是其中之一,此刻他腰裡就帶著一把四方劍,這種樣式的劍流行在春秋時期的士大夫中。

    雖然已經是初春,但是春寒乍暖的郊外到了夜晚依然是寒意逼人。寇邵不自覺的縮了一下脖子,「邊先生,還有多少路程?」邊讓沒有理睬他,只是忽然勒住了馬,在一處土丘前停了下來,用馬鞭遙指道:「此處便是雙龍坡了!」

    邊讓所指的山丘並不高,大約二十多米,不過樹林茂密,怪石林立,攀緣的綿延向遠方的密林中,確實是個藏身的好去處。邊讓和寇邵下馬,徒步走上山丘,在一塊狀如龍頭的怪石前立定。邊讓取下腰間佩劍,在怪石上噠、噠噠敲擊三下。金石交擊的聲音在寂靜的曠野中遠遠傳播開去。須臾,在山丘北面也傳來了噠,噠噠的金石交擊聲,不過沒有邊讓敲的那麼清脆,多了幾分沉悶和厚重。

    邊讓大喜,循聲向北數十步,再次以劍擊石,如是幾次,對方一一回應。越向北走,那沉悶的敲擊聲越大。終於,在北坡上的一塊怪石前,寇邵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身影正在用兵器敲打一塊形狀也頗似龍頭的大石。與剛才自己看到的龍頭型怪石不同,剛才的龍頭石猶如潛龍飲水,眼前的這塊怪石像是蒼龍抬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