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傲視三國

第十卷 天下經略 第三十三章 徐榮楊弘鏖戰徑山 張南焦觸力戰護帥(一) 文 / 小柯

    第三十三章徐榮楊弘鏖戰徑山張南焦觸力戰護帥(一)

    再看馬超身邊兩名壯漢,第一人貔頭豹眼,虎背熊腰,國字方臉上絡腮鬍子根根倒拔好似虎鬚,「末將龐德龐令明拜見相國~~」龐德說話聲如洪鐘,中氣十足。

    第二人身材高大健壯勻稱,也是國字方臉,只是年紀較馬超小一些,「末將馬岱仲華拜見相國大人~~」

    寇邵大喜,「諸位都是名動一方的虎將,得諸位相助,本相更是如虎添翼。」寇邵大筆一揮,六名西涼將令才到來,什麼都沒做寇邵就先賞了十萬錢,麾下士卒每人一罈酒一斤肉。

    馬超等西涼將令謝恩後領著酒肉犒賞士卒去了,寇邵則立刻召集臣下商議下一步軍事部署。

    張遼在看了一番地形沙盤之後說道:「我現在明白荀少府(荀彧)的意思了,如果我軍從長江下游下江南,那裡江面寬闊,港汊眾多。我軍都是北人,補習水戰,如果不掃清江北淮泗一代,南兵有了北上的根據地,又得江南糧草兵力源源不斷地接濟,那我們只有挨打的份了~~」

    荀彧笑道:「所以,我軍要麼把戰線壓倒長江邊,利用那裡的江面和熟悉水性的江民來操練水軍,之後方可南下,最後殺入巴蜀。要麼就先入巴蜀,利用那裡的木材和江民打造戰船,操練水軍,之後東下席捲荊楚。屆時,吳越再無險可守,可一戰而下。」

    賈詡說道:「不管是那種辦法,一定要奪下江北淮泗一帶,否則南兵隨時可以進兵中原,甚至北上渡河~~」

    寇邵轉動一下玉扳指,說道:「那麼大家都覺得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奪下淮泗?」

    眾人皆然

    沮授輕輕地捋了捋鬍須,說道:「雖然說袁術二十五萬兵馬聲勢浩大,其實都是敗兵加新兵,根本不是我軍百戰勁銳的對手。臣以為任他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打蛇要打在七寸上。集中全力擊破袁術的中路大軍,可以許定、許褚、李通率領的陳留、淮泗兵去對陣李傕、郭汜軍。陳留、淮泗一帶的人對李傕、郭汜有血海深仇,這是哀兵必勝之道;以孫堅部對陣袁術的先鋒紀靈。紀靈與孫堅有蠻中一箭之仇,這是忿兵;馬超和韓遂三部兵馬乃是為求功名利祿而來,此乃貪兵;雖然忿兵和貪兵都是必敗之兵,但是初期的戰鬥力都十分強悍,正好為我所用~~」

    寇邵笑問:「那麼以則注的意思,我們該如何作為呢?」

    沮授起身道:「那沮授就獻醜了,我們就如此如此~~」沮授手指沙盤道

    且說由袁術麾下楊弘、張勳率領的五萬袁軍兵出陽翟,鎮守滎陽的徐榮早就

    率三萬兵馬在密縣一代部下陣型。密縣位於中岳嵩山東麓,三面群山,有大隗山、梅山、徑山等圍繞,山谷丘陵多,平原少,起伏不平的淺山丘陵區,非常適合小股部隊穿插迂迴,卻不利於大軍展開。

    楊弘三十多歲,濃眉大眼,乃是袁術麾下宿將,行伍出身,勇猛善戰。張勳也是三十多歲,身材高大,久與戰陣。二人頭戴狻猊吞面鐵兜鍪,身穿鐵葉連環魚鱗甲,腰繫勒甲獸面玲瓏帶,站在望車上遙望徑山方向。但見山間旌旗招展,營寨相連,綿綿不絕。

    楊弘問道:「可知對面敵將是誰?」

    張勳答道:「據報敵將名叫徐榮,玄菟郡人,是寇邵近年新擢升的無名之輩。」

    楊弘大笑,說道:「袁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袁本初、袁公路的俠名動天下,名士諧為之謀,猛士皆為之戰,寇邵小兒跳梁之輩,也只能用些無名鼠輩了~~」

    張勳卻沒有楊弘似的自信,他說道:「寇邵以弱冠之年發跡,如今雄踞河朔、關中,也不是易於的人,將軍不可輕敵啊~~」

    楊弘有些不以為然,說道:「這徑山是進入河南尹的第一道門檻,今日你我便打下它如何?」

    張勳說道:「我大軍遠道而來,且敵軍早有防備,何不等明日再攻?」

    楊弘微慍,說道:「我軍從穎川到徑山,尚在境內,何來遠道?所謂兵貴神速,立刻傳令,辰時造飯,巳時攻山。」

    「諾~~」張勳領命而下。

    再說徑山上的徐榮行轅內,徐榮與張遼、陶升、張南、焦觸、呂曠、呂翔七人早已用過飯,正面對案几上的沙盤商議對策。忽然小卒來報,說袁軍已經到了山前,正在埋鍋造飯。以炊煙和軍灶的數量推測,敵軍約有五萬。

    陶升聞言,抱拳行禮道:「徐將軍,我陶升自從跟隨主公以來,多時都是在河內戍守,沒立過什麼功勞。不如就讓我下山去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好讓他們知道我軍的厲害。」

    張南、焦觸隨陶升在河內每日除了練兵還是練兵,早就憋悶壞了,也是求戰心切,於是二人一起抱拳道:「我等也願意出戰~~揚我大漢軍威~」

    徐榮位置可否,張遼說道:「徐將軍,士氣可鼓不可洩,況且讓他們去試探一下袁軍的虛實如何,也未嘗不可。」

    徐榮點頭,說道:「出戰可以,但是切記不可戀戰,更不可追擊~~」

    「諾~」陶升大喜,領著張南、焦觸出了大帳。

    徑山南麓,五萬袁軍的營寨也是連綿數里。辰時未到,營中炊煙已經裊裊升起,數以千計,好不壯觀。

    楊弘此刻正在用自己的午膳,有半隻豬腳,一碗白米飯,兩碟蔬菜和一碗醬湯,比起普通小兵,楊弘的午膳不可謂不豐盛。楊弘用小刀從豬腳上割下一片豬肉,悠然地放進嘴裡,微微閉眼嚼了嚼,「嗯,這個廚子的手藝有長進~~」嚥下豬肉,楊弘又去過醬湯,才喝到嘴裡,未及下嚥。

    「報~~」一個小卒大喊一聲

    「噗~~」楊弘被熱湯嗆到了喉嚨,盛怒之下,上前一腳將小卒踢翻在地,「混賬,怎麼如此放肆?」

    小兵挨了打,卻不敢抱怨,「報將軍,敵軍陣前挑戰~~」

    「什麼?」楊弘哈哈大笑,將那碗殘湯飲盡,「給我牽馬來~~」

    袁軍營寨前,一隊袁兵手拿長戟列陣,楊弘頂盔貫甲手拈長戟,立馬橫槍,「來將通名~~本將軍不殺無名之輩~~」楊弘用小手指剔了剔牙縫裡的食物渣滓,右手提戟遙指。

    陶升見楊弘如此傲慢,心中無明業火早已騰起,喝道:「我乃大漢威虜將軍陶升,反國逆賊,還不快快下馬受死?」

    楊弘依舊毫不在意,長戟一橫,喝道:「偽朝偽官,廢話少說,我們手底下見真章~~」說罷策馬向陶升衝來。陶升暴喝一聲,也挺槍直刺楊弘。人影一晃,兩馬相交隨即又分開~~

    這是,陶升的兜鍪在地上滴溜溜打轉,額頭上兀自滴血~~而楊弘沒有絲毫損傷。「將軍威武~~將軍威武~~」袁軍士兵一起用長戟頓地高呼

    陶升大窘,為了挽回面子,陶升再次向楊弘發起進攻,楊弘露出一絲冷笑,單手執戟,鐺地一聲磕開,同時揮手一擊打在陶升後背,陶升大叫一聲摔下馬來~~

    袁兵見陶升落馬,趕緊上前去擒拿,張南、焦觸一見不妙,趕緊催動兵馬上前搶人。那邊袁將梁綱、陳紀也領著部下殺過來。在砦內壓陣的張勳見北兵靠近,冷哼一聲,喝道:「放箭~~」

    嗖~~嗖嗖

    噗~~噗~~噗噗

    漢軍兵馬頓時有上百人中箭斃命,但是張南、焦觸為救陶升依舊向前衝殺。陶升此刻已經在一群漢兵的簇擁下緩緩地向自己營寨方面撤退,並同時指揮戰鬥。突然有一百多袁兵從側面殺來,將陶升的周圍的保護圈殺出一個缺口。陶升一看敵兵已經到了面前,死戰到底之心頓起,他手舞宿鐵鋼刀衝向敵人。緊隨在身邊的還有七八十名漢兵,他們是陶升當年在黃巾軍中的親信,此刻危急關頭都個個奮不顧身,殺向前去。那些袁兵沒想到這些漢兵竟然如此不要性命,猛不可擋,登時在漢兵的刀劍下死傷數人,紛紛後退。

    好不容易張南、焦觸才護著陶升退回營寨,出戰的三千兵馬回來不到五成。此刻的陶升身上多出受傷,見了徐榮更是羞愧難當,「將軍,末將辱沒漢軍軍威,自願一死謝罪~~」說著陶升就要拔刀自刎。

    「混賬~~」徐榮手快,一拳打掉陶升手裡的鋼刀,「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敗了,下次找回這茬便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