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50章 新的根據地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50章新的根據地

    「大家辛苦了。」劉展跳下馬來,和寇龍等人握手。這個禮節在唐朝自然是沒有的,不過已經被劉展提前帶來了,劉家軍的眾人,都已經習慣了握手的禮節。相對而言,正規的唐朝禮節,如作揖、叩首等,反而被慢慢的淡化了。

    「大當家才是辛苦,連續數場戰鬥,打敗了這麼多的敵人,不能跟在大當家的身邊戰鬥,實在是太惋惜了。」寇龍又是艷羨又是惋惜的說道。錯過了這幾場戰鬥,寇龍的確遺憾不已。在他做大當家的時候,神女峰的馬賊,可沒有這麼輝煌的戰績啊!太原府兵,還有常山郡的郡兵,都被劉展打敗了,那該是什麼樣的振奮場面啊!只要想一想,都覺得熱血沸騰的。

    「呵呵,取巧,取巧而已。」劉展很難得的謙虛說道。

    「大當家,以後,有什麼戰鬥,一定要帶上我啊!我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寇龍最後說道。為了證明自己的身體沒有問題,寇龍在劉展的面前,很是做了幾個高難度的動作,看得夏侯離和宇文昊明等老人都笑起來。他們同時暗自佩服,除了劉展,還真的沒有人能夠說服寇龍,到常山郡來打前站,說實在的,這可不像是寇龍的風格。

    「沒問題。」劉展毫不猶豫的說道。

    「那就好!」寇龍好像小孩子一樣,高興的咧開嘴笑。

    劉展心裡也挺喜歡寇龍這個人的,性格比較直,沒有什麼心眼,贊成就是贊成,反對就是反對,沒有城府,所以在和黑眼雕的鬥爭中,才會屢屢處於下風。這樣的人,做部下是最放心的了。以後劉家軍的前鋒,非此人莫屬。

    根據寇龍的介紹,他在這邊,已經招收了一百五十多個的兄弟,有些是當地的山民,有些則是從外面逃荒來的難民,由於太原府對難民的控制非常嚴格,所以他們才不得不逃到更加偏僻的常山郡。他們已經展開了初步的訓練,大部分人的馬術,都已經鍛煉得不錯。當然,想要真正的上戰場,還需要繼續訓練一段時間。

    對於劉展重視的玉米種植問題,寇龍也做了簡單的報告。第一批的玉米種子已經種下,他們在白狼窩的附近,開墾了超過一百五十畝的旱地,作為首批玉米的試驗田,現在玉米苗都已經長出來了。當然,這麼點面積,肯定是不夠用的,最多只能滿足劉家軍的部分需要。

    然而,僅僅依靠劉家軍開墾荒地,那也是不可能的,劉家軍的不相干人員,並不是很多,他們還要搭建基地,還要站崗放哨,還要訓練馬術,練習戰鬥技能,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力,來做墾荒的工作。儘管,常山郡西北部的大部分土地,都適合墾荒,適合玉米的種植。

    「這件事情,我來辦!」劉展毫不遲疑的接過了這個重擔。

    他帶來的大量勞動力,現在終於可以全部派上用場了。

    走了大半天以後,他們終於到達了白狼窩根據地。

    和神女峰的險要完全不同,白狼窩看起來並不是非常的險要,而是顯得相當的開闊。白狼窩佔地非常的廣闊,即使跑馬,也要小半盞茶的功夫,才能從這邊跑到那邊。在最裡面的山窩,有一條流量很不錯的小溪,能夠提供大家需要的水源。溪水清澈,晶瑩透亮。在更遠一點,就是奔騰不息的滹沱河。

    五台山延伸出來的兩道餘脈,好像沙發的扶手,將白狼窩圈起來,為基地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防護。劉家軍生活在這裡,就不再是山間的野人了。有如此寬敞的區域,完全可以建造一個村莊,甚至是一座城市。這裡本來屬於常山郡房山縣的管轄,可是當地的百姓,從來不知道有官員的存在。

    毫無疑問,這裡以後就是劉家軍的新家園了。

    白狼窩周圍的山嶺,地勢比較平緩,根據劉展的目測,大部分的土地,都能夠被開闢來作為種植玉米的耕地。寇龍等人開墾出來的玉米地,就分佈在這裡。其實,整個常山郡西北部的地形,都差不多是如此,想要種植小麥和稻米,那是不可能的,種植玉米卻沒有任何的問題。

    「你做得很好!」劉展毫不吝嗇對寇龍的表揚。

    「呵呵!」寇龍又咧開嘴笑了。

    路過玉米地的時候,劉展專門查看了一下,發現玉米種子都已經長出來了,遠遠看過去,綠油油的一片。其實他對玉米不是很瞭解,他畢竟從來沒有下過地,不過看起來生長勢頭不錯,而且,有陳伯和福伯這樣的老人在,又有二十一世紀印製的技術手冊,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劉家軍目前囤積的糧食,能夠堅持到六月份,那時候,種植的玉米剛好豐收,然後種植下一茬。玉米的種子培育是非常簡單的,只要讓玉米長老一點就可以。到時候,玉米的種植面積,肯定可以繼續擴大。兩茬的玉米種植完畢,安祿山應該差不多起兵了。

    白狼窩的劉家軍營地,還沒有完全建好,只有幾排簡單的營房,作為遮風擋雨之用。不過沒關係,劉家軍目前的要求不高,大家都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嚮往。現在人多了,勞動力相對充足,安排下去以後,三天就能夠讓白狼窩出現大的變化。

    劉展本人居住的木屋,靠近左側的山嶺,位置非常的幽靜,顯然是考慮到了李月蒙的特殊性。不過,寇龍可沒有考慮到黛施的存在,所以,這座木屋,還是以往風格的兩房一廳,在以後的生活中,李月蒙和黛施,恐怕晚上就要暫時擠一擠了。

    在簡單的接風洗塵以後,劉展將屬下的軍官,還有女扮男裝的李月蒙,都聚集到了一起,商量劉家軍在此落地的注意事項。想要保證白狼窩的安全,首先就是要建立敏捷有效的情報系統,這個自然有吉祥天負責,經過劉展的認真指點,劉家軍的情報工作,已經有了不少的進步。

    當然,對於常山郡來說,有馬賊轉移到西北部地區,就不知道是喜是憂了。因為河北道的總體地形是非常平坦的,有利於大規模騎兵的運動,所以,馬賊在平原地區,絕對不會有生存的空間。面對安祿山的數萬鐵騎,任何一個馬賊,都沒有生存的機會。只是,河北道西部的山區,就有點例外了。

    如果沒有安祿山這個不穩定的因素,常山郡太守顏杲卿當然可以集中全郡的兵力,對劉展進行圍追堵截。然而,有了安祿山的存在,顏杲卿當地會怎麼處理劉家軍,外人是絕對無法估摸到的,當然,劉展除外。劉展是吃死了顏杲卿,認定他不會在這個時候搬石頭砸自己腳的。

    劉展專門抽空去了一趟日後西柏坡所在的位置,但見這裡翠柏鬱鬱蔥蔥,到處都是茂盛的柏樹,有的柏樹甚至有三十多米高,足足相當於八層樓,可是周圍卻沒有人居住。顏杲卿在常山郡的治理,還是比較有效果的,老百姓都居住在比較平原的地區,平時只有打獵的人才會偶爾到來這裡。

    從西柏坡向東北方向前進,可以一直進入博陵郡的西北地區。博陵郡太守賈季鄰和顏杲卿的關係不太好,賈季鄰是開元二十三年乙亥科狀元及第,向來看不起沒有進士功名的同僚,加上顏杲卿乃是安祿山提拔起來的,自然將顏杲卿當做了安祿山一黨。這也是劉展率領劉家軍到這裡來落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形勢不對,劉家軍可以在常山郡和博陵郡之間打游擊,相信兩郡的軍隊配合,肯定會出現漏洞的。

    在抽空再次檢查倉庫的時候,劉展還驀然發現,居然還有一麻袋的馬鈴薯,因為搬運到常山郡的時候,儲存在潮濕的洞穴裡,結果都已經長芽了。他於是下令,將這些馬鈴薯都種在滹沱河兩岸的土地裡,派了幾個女人專門照顧。這些馬鈴薯不像玉米那樣有說明書,他也不是很懂得栽種辦法,只好任其自生自滅了。

    又有些苜蓿的種子,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出現在雜物裡面的。苜蓿乃是重要的牲畜飼料,戰馬都很喜歡吃。在牧草稀少的冬天,苜蓿是牲畜重要的過冬飼料。只是,劉展對於苜蓿的種植同樣瞭解得不多,幸好同樣附帶有說明書,總算不用兩眼抓瞎,於是拿出一部分的種子來,隨意的撒在旁邊的空地上看看效果,其餘的種子依然封存起來,等有需要的時候再使用。

    隨後,劉展又發現一些值得高興的物品,就是煤礦和鐵礦。山西多煤,這是毫無疑問的,大型煤礦遍地都是,而且,由於唐代還沒有大規模使用煤作為燃料,煤炭開採只有太原府等極少數地方,官府也不重視煤炭的應用,所以,很多的煤礦都是露天的,輕易就能夠挖掘到,純度也很高。這讓他聯想到井陘礦區,那可是老牌子的礦區了,焦煤煉鐵,一直都是很有名的,要是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鋼鐵的產量和質量都會有極大的提高。

    可惜,現在自己還沒有辦法控制井陘礦區,井陘礦區乃是交通要道,以劉家軍現在的實力,是肯定無法控制的。再說,一旦安祿山起兵,井陘礦區將會成為激烈爭奪的戰場,東來西往的軍隊,都要經過井陘礦區,安全無法保證。但是沒關係,事在人為,總有一天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井陘礦區附近的兩大要塞,是互相對望的娘子關和井陘關。說到名氣,當然是娘子關比較突出。當年的平陽公主,就是率軍駐紮在這裡。現在牛廷階率領的承天軍,同樣是駐紮在這裡。每每說起英姿颯爽的平陽公主,李月蒙都兩眼發亮,羨慕得不行。可惜,她的軍事知識的確很爛,想要效仿平陽公主是根本不可能的。

    劉展有意識的將所有的書籍翻出來,發現裡面果然有關於焦煤煉鐵的方法。當然,以他自己的本事,肯定是無法解決其中的部分細節問題的,不過,只要能夠找到一批有經驗的煉鐵工匠,以他們的經驗,加上自己的先進理論,解決這個問題不難。關鍵是,自己到哪裡去找這麼一批工匠呢?

    幸好,他身邊有一個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人當然就是楊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