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75章 陞官的訣竅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75章陞官的訣竅

    沒有人知道,張角的衣冠塚裡面,是否真的有寶藏,但是,這個消息已經足夠刺激人。若是黃巾軍的寶藏曝光,安祿山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現在厲兵秣馬的安祿山,最需要的就是金錢、武器、裝備和糧食。張角是病逝的,他晚年到底做了些什麼事,後世的人一無所知,天知道他是不是察覺到了黃巾軍的末路,從而將大部分的財富都收藏了起來。如果是真的,那寶藏絕對是天文數字啊!

    對於朝廷來說,最忌諱的也是張角這類人。事實上,在張角死後,黃巾軍雖然被剿滅,可是太平道並沒有消失,它變換了其他的名字,一直頑強的生存,暗中積蓄力量,期待著能夠有機會再現黃巾軍的輝煌。歷朝歷代,無不將太平道當做打擊的重點,甚至出現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個的情況,本朝也不例外。

    太平道的主要活動區域,就是河北地區,因此,朝廷對於河北道是否有太平道活動,是非常關注的,一旦發現,立刻格殺勿論。河北道採訪使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防止類似太平道之類的邪教死灰復燃,安祿山兼任的正是河北採訪使的職務。因此,只要張角這個名字再次出現,河北地區非地震不可。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劉展才第一時間壓住舒塔桑的嘴巴,現在的劉家軍,還沒有能力消化這樣的地震。

    片刻之後,劉展鬆開舒塔桑的嘴巴,低聲說道:「好了,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就爛在你的肚子裡了。千萬不要告訴第三個人知道,否則,你和我,都會大難臨頭的!」

    舒塔桑顯然明白後果的嚴重,大氣都不敢喘,結結巴巴的說道:「我知道,我明白。」

    劉展思索片刻,飛快的說道:「你現在回去,立刻撤離所有人,但是,不要封鎖消息,不要有任何異常的動作,就說是你判斷錯了,這個地方不適合做倉庫,故沒有繼續挖掘的必要。同時,你要在另外找一個地方,實實在在的挖掘幾個倉庫,掩人耳目。你,明白嗎?」

    舒塔桑說道:「我明白。」

    劉展說道:「很好,你現在就去安排。注意,不要有任何異常的動作。」

    舒塔桑有些期待的說道:「你……不去親自看看嗎?」

    劉展搖頭說道:「如果我親自到場,肯定會有有心人看出異常來的。等你挖好了其他的地窖,我再到場,這樣就能夠掩蓋陵墓的存在了。」

    舒塔桑急匆匆的去了。

    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看著舒塔桑的身影,欲言又止。

    他們不知道舒塔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可是卻已經看出來,他的確是獲得了自由,而且好像和劉展還相當的投緣。這種感覺絕對不是可以偽造出來的。他們只是奇怪,劉展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將舒家的小公子,留在這個山坑坑裡面呢!

    劉展忽然說道:「張巡,你過來,我有話跟你說。」

    張巡對身邊的南霽雲和雷萬春打個眼色,讓他們暫時到門外等候,等兩人出去以後,他才正色說道:「請講。」

    劉展緩緩的說道:「舒家的事情,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這涉及到楊國忠的次子楊曦。」

    張巡臉色微微一變,隨即說道:「願聞其詳。」

    劉展於是將舒婉儀的事情都說了。

    張巡臉色有些發僵,道:「我不信,這一定是你虛構出來的。」

    劉展頗有點啼笑皆非的感覺,這個張巡,是不是腦筋有點癡呆,竟然認為自己是在說謊,這混蛋!

    嗯,事實上,如果張巡不是腦筋有點癡呆的話,相信不會堅守睢陽這麼久的時間。從後世的角度來說,張巡堅守睢陽,其實還有很多的辦法,未必一定要死守睢陽這個破城的。當時唐軍在彭城(徐州)、在北海(山東)、在江淮,還是有相當兵力的,張巡完全沒有必要困死在這裡。當然,如果他採取靈活守城的辦法,也就沒有日後的赫赫英名了。

    劉展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說道:「你覺得這次回去長安,吏部會有什麼樣的安排?」

    張巡是要回去長安,等候吏部的重新任命。按照明面上的規定,好像他這樣績效是優等的官員,都會獲得陞遷。但是,既然特別註明是明面上的,說明還有暗面上的操作。事實上,吏部晉陞官員的辦法,在開元時期和天寶時期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每次換一個吏部尚書,就要變更一次做法。

    在開元時期,朝廷官員的晉陞,主要是根據績效考核來進行的,當時主管考核的乃是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在他們的親自考核下,大批優秀的官員脫穎而出,構成了帝國官員的主體。他們能力突出,兢兢業業,廉政愛民,可謂是一代典範。正是由於大批官員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唐帝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在宋璟罷相以後,吏部尚書換成了裴光庭。裴光庭是個老好人,也是個懶人,不願意對每個陞遷官員進行詳細的考核,於是改變了官員陞遷的依據,從績效變成了資歷。換句話來說,就是你的資歷到了,就能夠陞遷,至於有沒有政績,不管。如果你的資歷不夠,那對不起,繼續熬吧!

    這樣的政策自然是造成了大量的官員得過且過,不管政事。反正是熬資歷唄,做不做事都無所謂。做多錯多,反而不美。原本欣欣向榮的局面,因為裴光庭的出現,一度顯得非常的沉寂。這個裴光庭,乃是大軍事家裴行儉的兒子,裴行儉英雄一世,可惜虎父犬子,的確讓人歎息不已。

    幸好,在裴光庭之後,還有張九齡橫空出世,對原本一潭死水的吏治進行了革新,重新起用績效作為官員陞遷的依據,淘汰了大量的冗員。才使得原本偏離了軌道的帝國列車,逐漸回到原來的軌道上,開元之治繼續向前延伸,帝國的國力繼續增強。

    可惜,張九齡不久就被罷相,人亡政息,績效考核也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到了李林甫擔任吏部尚書,帝國官員的陞遷,不是資歷,也不是績效,而是向李林甫的「進貢」數量。進貢得越多,升職的機會就越大。哪怕你是天才,如果進貢沒有到位,一樣原地踏步,甚至可能會被降職。因此,李林甫時期,貪污**成風,朝廷的吏治,就是這樣崩潰在李林甫的手中。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專權,他在繼承李林甫斂財本領的同時,基本上是沿用了裴光庭的那一套,用資歷來說事。當然,想要讓自己的資歷漲得快一點,也不是沒有辦法,金錢是最好的催化劑。楊國忠讓自己的三兒子,吏部功勳員外郎楊暉專門負責此事。由於楊暉做事一點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楊國忠大肆搜刮錢財的事情,連皇帝都知道了。不過,由於楊國忠會做人,將相當部分的錢財,都送給楊貴妃做「粉直」,皇帝也就睜隻眼閉只眼了。

    (作者註:粉直,就是傳說中的化妝費。)

    碰上這樣的年景,張巡這次回去長安,等候吏部的安排,顯然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所謂回去長安等待,其實就是給時間下面的官員籌措資金。只要你的資金到位了,自然就不用在長安等了,馬上就會安排你到新的崗位去。但是,如果你的資金沒有到位,又或者是腦袋裡一根筋,根本不知道送禮給尚書大人的話,那就繼續在長安慢慢等吧。反正,對於七品以上的官員,吏部是管飯的,你在長安等上個三五年,都沒有問題。

    張巡當然知道其中的關鍵所在。賈季鄰原本和他一樣,都是七品的縣令,可是因為善於巴結上司,現在已經是正四品的太守了。同樣陞遷爬得飛快的,還有北海太守賀蘭進明,他同樣是賄賂的大戶。以張巡的績效,只要願意巴結楊國忠,楊氏家族肯定會接納的,只是他的性格,是斷然不會為了官位,而去賄賂楊國忠的,因此只是保持沉默。

    劉展正要說什麼,外面傳來杜佑的罵聲:「楊國忠這個王八蛋!老烏龜!老畜生!」

    張巡臉色微微一變,下意識的看著門口。

    敢在公開場合大罵楊國忠的,還真是少見,這個劉展,到底是什麼人?

    片刻之後,杜佑的身影出現,也沒有看張巡,直接向劉展說道:「劉將軍,楊國忠這老混蛋……」

    忽然察覺到旁邊有人,後面的話就縮了回去,有些詫異的說道:「咦?有客人啊?」

    劉展點頭說道:「這位是清河令張巡,外面兩位是他的朋友,南霽雲,雷萬春。」

    杜佑上下打量張巡一眼,忽然想起了什麼,有些驚奇的說道:「就是你攔了吉溫的車架?」

    張巡黑黝黝的臉色,也有些詫異,說道:「正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