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惡唐

第一卷 第117章 中郎將 文 / 南海十四郎

    第117章中郎將

    結果,鬧騰了好一陣子,還是沒有結果。倒是哥舒翰的確回去長安養病去了,可是還兼任著隴右節度使的職務,因為老皇帝從御醫那裡瞭解到,哥舒翰是真的生病,而不是賭氣,心裡的芥蒂放下來了,又想著哥舒翰的好,就捨不得撤換他了。老皇帝畢竟是七十歲的人了,處理事情已經遠遠沒有年輕的時候果斷,優柔寡斷這四個字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關最後的朔方軍節度使人選,依然爭執不下。安思順依然是朔方軍節度使,但是隨時可能被撤換。郭子儀有希望接替安思順成為朔方軍節度使,可是安思順一天不走,他這個位置都非常的尷尬。兵馬使和節度使本來就是權力相沖的,兵馬使專門管軍隊,可是,哪個節度使不是牢牢的將軍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呢?這樣一來,架空兵馬使是必然的,除非兵馬使對節度使言聽計從,毫無主見。

    安思順明白自己呆的時間不長,所以什麼事情都懶得管,全部扔給郭子儀。可是郭子儀還真的不敢完全撇開安思順自作主張,誰知道,這是不是安思順在故意考驗他呢?現在的朝政如此的混亂,天知道安思順會不會在朔方常駐。萬一他在朔方常駐,郭子儀肯定糟糕。在這樣的情況下,郭玉郎帶兵來到大草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是爹爹專門托我送給你的。」

    「這是什麼?」

    「空白告身文書,你填上自己的名字和籍貫,我帶回去靈武,即可生效。」

    「中郎將?」

    「沒錯,中郎將!」

    「看來令尊對我還是滿看重的嘛!」

    「我爹爹說了,這份告身文書,在適當的時候才能給你。」

    「什麼叫做適當的時候?」

    「你和安祿山鬧翻的時候。」

    「那你為什麼現在給我?」

    「因為我不想帶著它,這種東西,給得越早,價值越大,我的眼光要比爹爹厲害多了。」

    「你這算不算是自賣自誇?」

    「哈哈!!好了,我走了!記住,我沒有給過你任何東西!」

    說罷,郭玉郎掉轉馬頭,瀟灑的離開了。

    劉展將空白告身文書展開,果然是一份貨真價實的中郎將告身文書。本來大唐官職的任命是非常繁瑣的,需要吏部認真核實,同時還有專門的印綬,但是自從有了節度使這個制度以後,一切手續都簡化了,直接在節度使衙門備案即可。於是,這些告身文書,就顯得非常不值錢了,好像中郎將之類的萬金油官銜,真的是滿天飛。

    比如說,安祿山麾下,有至少三千個中郎將,安傑洛當初就說,安祿山一下子就從老皇帝那裡搞到了上千份的空白告身文書,其中巨大部分的官職就是中郎將。可見,這種可以隨意批發的官銜,實在是已經淪落到按斤賣的程度,就差每個軍官人手一份了。好像顏季明,肯定也有中郎將甚至是更高的官銜。

    不過,這份告身文書到了劉展的手上,作用顯然就不是大路貨了。事在人為,他有信心將中郎將的權力發揮到極致。大唐帝國的官職,原本等級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在武則天死後的幾年間,因為朝政混亂的緣故,這些嚴格的官職被完全破壞殆盡。掌握權力的人可以隨意封官,完全將吏部拋開,甚至連科舉都一度癱瘓。

    好像當時的太平公主,就曾經大肆封官,她所封的官員,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斜封官」,因為這種敕書是斜封著交給中書省的。在她專橫的那幾年,斜封官的數量,比吏部任命的官員多得多。直到後來李隆基發動政變,殺死太平公主,登基為帝,才廢除了這個荒唐的規定。但是,從那以後,就開始有了職差和使差的區別。

    所謂的職差,就是你的官職。所謂的使差,就是安排你去做什麼事。大家都是同樣的官職,因為負責不同的工作,掌握的權力,可能相差千萬里。舉個現代的例子大家很快就明白,大家同樣是正處,市招商辦的正處、縣委書記的正處、市黨史辦公室的正處、市教育局的正處,權力相差可遠了。

    說回到中郎將,最強有力的中郎將,無疑是獷騎又或者是龍武軍裡面的中郎將,他們掌握的乃是禁軍,最多的可能掌握近萬人,因為按照官職品級來說,在中郎將的上面,只有將軍和大將軍兩級而已。但是在某些偏遠地區,一個中郎將,掌握的士兵,可能只有幾百人。好像安祿山麾下,那麼多的中郎將,攤分下來,每個人指揮的士兵,可能五十人都不到。

    劉展回到李月蒙的身邊,將空白告身文書遞給她。

    李月蒙有些詫異的說道:「郭玉郎給你的?」

    劉展點點頭。

    李月蒙有些擔憂的說道:「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有點擔心,這次草原之行……」

    劉展點點頭,緩緩的說道:「郭玉郎身上的空白告身文書,肯定不止這麼一份,路上只要遇到有價值的人,他馬上就會掏出一份來,但是表面上卻跟你說得天花亂墜,好像這份告身文書就是專門為你準備的一樣,你一不小心,就會熱血沸騰,跟著朔方軍賣命去了。」

    李月蒙的心思倒也敏捷,思索著說道:「你的意思是,朔方軍在千方百計的拉攏任何可以拉攏的力量?」

    劉展緩緩的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的。」

    李月蒙下意識的說道:「郭玉郎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劉展慢慢的說道:「想必是安祿山。」

    李月蒙半信半疑的說道:「你懷疑此事和安思順擔任朔方軍節度使有聯繫?」

    劉展輕輕的點點頭。

    如果郭子儀真的對安思順有所保留的話,朔方軍是肯定無法指望了,安思順畢竟是節度使,有足夠的權力制約郭子儀。所以,郭子儀只能從外面招收更多的附屬力量。到時候,如果安思順真的跟隨安祿山一起造反,郭子儀也能依靠這些和安思順完全沒有關係的力量進行抵抗。什麼叫做深謀遠慮?什麼叫未雨綢繆?這就是!

    李月蒙皺眉說道:「看來朔方軍對這次草原之行也不太看好,事態是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要不要繼續前行?要不,我們另外找一個地方觀察一段時間?」

    劉展轉頭看著遙遠的北方,斷然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們繼續前往呼和淖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