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宦之風流無邊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七十七章長遠打算 文 / 鍾離昧

    城內火光沖天,城外緊鑼密鼓。織田信雄看到城內火起立即布了進攻的命令。此時的城樓山名軍和明智軍已經打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哪裡還會顧得外地的入侵。織田信雄的勁旅渡過護城河將雲梯搭城頭迅速的登了城頭,簡直好像是攻擊一座毫不設防的城市一樣。作為統帥的織田信雄下面看著這一切心裡暗爽到了極點。

    織田信雄的軍隊城樓一陣撕殺很快就打開了東面的城門,士兵們士氣高昂一擁而入,但是正這時候,大河郡城的空忽然飛來一片炮火流星將整座城池淹沒滾滾煙霧之,一瞬間的爆炸把遠護城河以外的織田信雄的戰馬震得晃晃悠悠。

    誰也沒有想到,兩個時辰之前,易土生的十幾萬大軍已經穿越了靜岡縣的大路秘密的來到了大河郡城的城郊。只是明軍趕到之後只是忙著將兩千門火力重炮佈置西門外的四個角落,而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接近城壕。當時城內的兩支軍隊正對壘廝殺,而織田信雄卻忙著自我陶醉對於龐然大物的臨近居然全都毫無察覺。

    隆隆不斷地炮聲震碎了城池,震碎了山河大地,加震碎了城內的人心。誰也沒有料想會突然來了這麼一出,就好像天神突然爆了雷霆之怒,豈是凡人可以與之抗衡的,交戰雙方全都驚慌失措大呼奔走。

    織田信雄此時也搞不清狀況,他還以為是山名軍或者明智軍突然搞出來的名堂。眼看著自己的軍隊剛剛的衝入城內,形勢正向好的一面展豈料晴空霹靂突然出現,這種情況之下,絕對不宜繼續攻城。於是他果斷的下令正攻城的軍隊撤出城池,可是此時血肉搏殺已經開始,豈是想退就能退出來的,疾速的撤退必然會遭到敵軍的致命反噬,將近半個時辰的撤退之,城內的敵軍銜尾追殺,連帶著織田信雄都被追出去十幾里遠,損失達到五千多人。幸虧追出來的人不多,被他振作了一下全都斬殺。

    織田信雄能夠及時的抽身離開那是因為他距離城門很近,沒有深入到大河郡城的腹地,但是山名子和細川多隆等人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本來勢均力敵的雙方就已經殺紅了眼,殺的連親爹親媽都不認了,天空卻忽然間落下來這麼多轟隆亂響的東西,人員密集空間窄小,很多人稀里糊塗的頓時就被炸成碎片。當大家覺了「天災降臨」之後,再也顧不互相爭鬥,聲嘶力竭的四處逃竄,一時之間踩死撞死的也是大有人。

    不過還幸虧明智光山的準備工作做的很倉促,好多大名的軍隊還分散城內的各個角落沒有參加這次戰鬥,所以這一陣炮轟並沒有把整個幕府的根基連根拔起,不然的話,易土生恐怕也就省事兒了。

    一個時辰的炮轟,天濛濛亮的時候方才結束。城內所有東瀛的士兵和姓都被這驚天動地的戰爭景觀嚇傻了。他們的印象大約一場小規模的地震或者泥石流雪崩也就是這樣了。門板和窗戶聲波被震得粉碎,房頂的磚頭瓦塊嘩啦啦的傾瀉而下,房頂和樑柱晃動坍塌下來,鋪天蓋地的硝煙使得日月無光,人們持續的沒有任何間歇的巨響被震得失去了聽力。城市的心區域一片瓦礫,彷彿到了終結者的廢土時代。無數鮮活的生命化作了血雨肉雹消失空氣之。

    易土生高踞戰馬之,身穿大紅的征袍望遠鏡裡看著這一切,仰頭望望天空,覺天色已經接近黎明,東方現出了魚肚白,於是舉手喝令停止炮擊,直視著城頭喊道:「尚可喜何?!」

    尚可喜連忙自身後靠近過來:「王爺,尚可喜聽令。」

    易土生道:「一切都安排的怎麼樣了?!」

    尚可喜道:「遵照王爺的吩咐,已經派出四路八萬人馬分別由耿仲明、莊生、祈應飆、祈應元率領包抄四門,並且截斷一切水路交通,將城池團團的包圍,其耿仲明所部沿山邊小路出東門,織田信雄的營寨側翼佈置了四門火炮,如果織田有何異動,立即加以炮擊,讓他回不了江戶。」

    易土生道:「尚將軍,你知不知道本王為什麼沒有果斷的對織田信雄採取行動,而只是如此的威懾於他?!」

    尚可喜道:「屬下愚鈍,不知道王爺神機妙算!」易土生點了點頭:「我想留著織田信雄對付足利幕府和岡本大八,但是又怕織田信雄不夠聽話所以提前讓他知道知道厲害,織田信雄想要利用我統一東瀛,而我又何嘗不把他當作『吳三桂』來用呢!」

    尚可喜登時傻了:「吳三桂?吳三桂不是已經死了嗎?!」易土生頓時醒悟,吳三桂當漢奸那是以後的事情,現說來還太早了而且也已經不可能了。頓時咳嗽了一聲道:「本王的意思是說,本王要讓他為本王開疆拓土,而本王要兵不血刃的奪取江戶,讓他乖乖的把江戶交出來!」

    「王爺妙算,屬下自歎不如。」

    易土生道:「停止炮,命令四面圍城,切斷城內的水源和糧道,讓這些東瀛的諸侯乖乖的出來投降。殺了他們有什麼用,他們的兒子還是會各自的地盤豎起大旗和本王作戰,本王可沒有這麼笨,本王要把這些人生擒活捉,讓他們一個個的自動解除武裝力量,這樣則可省去很大的力氣。」

    尚可喜這次是真的很佩服易土生了,讚道:「王爺深謀遠慮,考慮周到,屬下以後當真要多多的學習。」

    飛沙走石牆倒屋塌的攻勢暫時告一段落,明軍從清晨時分開始四面圍城,把城池圍的水洩不通。同時易土生動兩萬人馬填平了通往城內的所有河道,切斷了所有的糧道,又派了八大掌門和張平泰到城內趁亂的時候一把火燒了東瀛軍的糧草,然後停止了一切的進攻,靜等著這幫該死的殺千刀的小鬼子渴死餓死。等到他們奄奄一息的時候,易土生會給他們兩條路走,一條路就是跪地求饒敢當走狗,另一條路就是凌遲碎剮死於非命。

    將近黃昏時分,可憐的織田信雄才終於搞清楚了狀況,派人前來求見易土生詢問到底出了什麼事兒。但是易土生根本不見,原路送回。使者回去的路卻現自己的軍營已經處明軍的火力包圍圈,一不小心就會變的跟城內一樣淒慘。於是戰戰兢兢哆哆嗦嗦的把情況報告給了織田信雄。織田信雄登時癱坐地,說不出話來。

    而城內的山名子失去了兩根手指和幾萬將士之後終於現自己已經窮途末路,急忙把菊子夫人抬出來,向所有的大名說明明智光山的罪狀,並把自己起事的原因說的冠冕堂皇大義凜然,並且倡議和談,討論如何如此劣勢之下爭取逃生的機會。

    此時,明軍的勸降一封一封的射入了城內,將水道糧道北端,十萬大軍鎖城的事實擺眾位諸侯面前給他們施加心理壓力。那些桀驁不馴的東瀛大名終於也瞭解到自己的危旦夕,終於同意和山名子和談,就連細川多隆杉小五郎也沒脾氣了。

    不過即便是到了這種時候,這些大名群龍無的情況下還是沒有忘記要爭奪征夷大將軍的寶座,整整一個晚的討論幾乎沒有一句說正題兒,全都是互相攻訐互相埋怨廢話連篇。很多人認為必須選選出一個大將軍來才好談別的事情,但是,人人都覺得自己合適,所以,根本談不攏。可氣的就是五國聯軍諸位國王,拚命地讚揚沙皇俄國,一定要向沙俄求援,不過,此刻他們連城都出不去,如何求援呢?!

    苦苦的思了一夜之後,織田信雄終於對當前的形式有了一些心得,前塵舊事完全想了一遍之後,覺自己當初實是太幼稚了,與虎謀皮的故事並不是沒有聽說過,怎麼就了這樣的當呢!

    其實呢,這事兒也並不怪織田信雄弱智,想當年據估計,吳三桂向滿清借兵也並不是真的想拱手讓國,大約也是想要借助滿清的勢力復國,他以為滿清是蠻夷,只知道搶掠對明朝沒有全盤吞併的圖謀,頂多也就是割讓關外土地而已。豈料,雄才大略的多爾袞並不作如是想,當清軍佔領北京後,吳三桂以為自己清軍搶掠後就會撤走,豈料多爾袞卻下了一道命令,讓吳三桂繼續向西追殺李自成。

    吳三桂到此時才恍然大悟,自己完全錯了。

    此時的織田信雄和吳三桂當年區別也不是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織田信雄此時已經意識到易土生已經是不可能撤出東瀛了,如此強大的明軍面前,他的人馬算得了什麼呢,說是炮灰根本毫不誇張,與其螳臂當車,不如像吳三桂一樣當個『日奸』來的合適。

    於是織田信雄於第二日清晨親自來到易土生的大營請求拜見。他可不是來質問的,聰明的他是來恭賀皇父攝政王勝利順便歌功頌德卑躬屈膝一番。

    勉強的求個自保。

    而易土生的目的呢,正如當年的多爾袞一樣,就是想要『以日治日』培養幾個『日奸』,去替他征伐天下,奪取整個東瀛。所以他也不會把織田信雄如何如何,自然是軟硬兼施迫使就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