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宦之風流無邊

大道小說網 第六百四十五章主教來信 文 / 鍾離昧

    出征之前,馬晴信三郎他的大軍面前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各位武士,各位神的兒女,大家聽我說,現我們的國家已經到了危險的時刻,大東瀛帝國遭到了外敵的入侵,明朝人,他們違背了神的旨意,悍然向我們動了進攻,我們絕對不能容忍這種舉動,一定要加以反擊,但是令我感到傷心的還不是這些。令我感到傷心的是,我們國家內部居然有那麼一些無恥的人,背叛了神,背叛了自己的國家,他們,他們居然來攻打我們,攻打我們關東地區,大家說,我們能夠原諒他們嗎?!」

    站下面的那些已經被神化的教徒兼戰士,頓時熱血沸騰起來,他們的心目任何人敢於對神的使者不敬,都是罪該萬死的,都是一定要剷除的,無論他們拿出多少贖金都是不能寬恕的,一定要用慘烈的酷刑處死他們。

    「捍衛神的領土,捍衛大東瀛帝國,把侵略者趕出去,一定要讓背叛神的人付出代價,要讓他們體無完膚,這樣我們才算對得起神的旨意,大將軍,請你下令,我們不計較自己的生死,只求能夠為神做一點事情。」台下群情激奮。

    馬晴信心暗笑,他覺得自己信奉了神這麼多年偉大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一定會保佑他,讓他完成統一東瀛的大業,等他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會用自己的軍隊和權力,把東瀛列島完完全全的變成神的淨土。

    毛利元就事先沒有考慮到基督教的勢力關東地區會有這麼大,加的沒有考慮到,教徒們的熱情如此高漲,居然已經達到了可以為神殉道的地步,結果戰爭一打起來,就被一群真正的敢死隊突襲了陣地,不但損失了幾千明軍,而且還丟失了上千隻槍支,再加上五門大炮,這個損失是明軍自從登上島嶼以來,還從來也沒有遇見過的。

    毛利元就立即就害怕了,這個老狐狸他並不是害怕馬晴信的攻擊,雖然戰敗了一場,但是他還是有力量再和馬晴信爭奪失地的,他害怕的其實是易土生,萬一易土生下旨給他治罪,他就完蛋了。

    好,易土生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太大的火,一來是因為目前的形勢還算是不錯,而來呢,他也知道宗教勢力自古以來都是難對付的勢力,就算是把毛利元就給殺了,事情落到了別人的頭上,也沒有這麼容易解決。看來,這是一次不好打的戰鬥。易土生想來想去,終於有了自己的主意。

    易土生命令毛利元就原地待命,先不要貿貿然的攻擊,不過也要預防馬晴信不要趁著這個機會衝出城池和他決戰,另外,他立即出一封飛鴿傳書,飄揚過後到了葡萄牙,交給孔有德,讓孔有德找到了葡萄牙的大主教,逼迫那裡的大主教,給馬晴信寫了一封書信,然後用飛鴿傳書傳送回來,再由毛利元就送入城內。

    馬晴信家族信奉基督教本來就是葡萄牙人那裡傳過來的,所以他們一直和葡萄牙的教廷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而且葡萄牙的主教對東瀛的基督教有著絕對的主導權,雖然說主教不能直接命令這些大名做什麼,但是他們也掌握著這些大名的一個致命要害。

    這個致命要害就是——教籍。曾經有一位歐洲的皇帝就是被教皇隔出了教籍,因為不是宗教人,所以無法再通知他的帝國從而被迫退位的。也就是說,如果葡萄牙的大主教隔出了馬晴信的教籍,那麼馬晴信將無法再打動他領地內的那些教民了。

    易土生讓孔有德做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情。葡萄牙大主教此刻為了自保,已經完全的和明廷的駐軍穿一條褲子了,孔有德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當即就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書信給馬晴信,要求他立即收起武裝,然後向明軍臣服,再也不許有反抗的意思,還宣稱明軍是神的軍隊,是代表神的旨意的,如果馬晴信反對明軍,就等於是反對%網%,如果馬晴信不肯就範,教廷就會對他採取嚴厲的措施。

    馬晴信看了信之後,氣的暴跳如雷,背地裡大罵大主教不是個東西,但是他卻不敢明面兒上罵,不過他也絕對不肯按照大主教所說的就那麼樣的交出兵權,歸附明朝,失去自己的**王國。所以他就把信往旁邊一扔,當沒那麼回事兒。這幾天毛利元就不來進攻,他也不出去交戰,樂得逍遙自。反正城裡糧草充足,而毛利元就遠來糧草必定不足,看看誰能夠耗的過誰。

    可是易土生並沒有讓他的如意算盤繼續敲打下去,而是給了他致命的一擊。得知馬晴信不打算遵守大主教的法旨之後,易土生非常的高興,其實他根本就不想讓馬晴信投降,因為像馬晴信這樣有宗教背景的人處理起來是非常的麻煩的,好了不行,壞了也不行,弄不好就是燙手的山芋或者黏鞋底的口香糖,非常的難辦呀。

    所以馬晴信好是不配合,如果他不配合的話,易土生可就有了充足的理由讓他去死亡了。很快,也就是五天以後,大洋彼岸的書信又到了,葡萄牙大主教又給馬晴信寫了一封信,這一次不但寫了信過來,還派了一名使者過來專門宣讀這封來信。

    當然以當年的航行速來說,從葡萄牙道東瀛五天之內是絕對不可能到達的,這位使者根本就是易土生隨便找了個外國傳教士冒充的,好這個傳教士很貪錢很好色,易土生給了他一些好處之後,他立即也就答應了下來。

    於是傳教士拿著書信進入了馬晴信關東地區的大本營『常陸』郡城。

    一開始的時候,馬晴信聽說葡萄牙大主教派來了使者,心裡還挺高興的呢,因為畢竟他是一位基督徒,他並不像得罪大主教,加不想得罪無所不能的神,所以他想要趁著這個機會跟使者解釋解釋,好是讓主教能夠給他一些幫助,動全世界的基督徒都來幫助自己渡過難關。

    可是他的如意算盤打得太幼稚了,他根本就不知道目前世界上的形勢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三分之一的歐洲都已經被明朝人的戰艦給橫掃了,無數的教會國家都向明朝暗送秋波,又有誰會來向他靠攏呢。

    就拿那位和孔有德配合的很默契的安德魯大主教來說,他一心的巴結孔有德,讓孔有德給易土生寫信,希望明朝能夠冊封他為歐洲地區大的教皇,但是易土生考慮到湯若望和南懷仁都是意大利人,當時的教皇也是意大利人,如果自己這樣做了,肯定會傷害湯若望的感情,這個人目前對他來說還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他還是婉言拒絕了。不過他的話沒有說死,只說是安德魯大主教的威信還是不太夠,希望他多為明朝做一些事情,到時候,他一定冊封,那個時候,也比較名正言順一些。

    安德魯大主教一直尋找立功的機會,這不,這一下子立功的機會也就真的來了,他接到了易土生的書信之後,高興地手舞足蹈,他的心目自己要是做好了這件事情,距離教皇的位置可能也就不遠了。於是他趕緊給馬晴信寫了一封書信,信裡把易土生吹的天生有地上無,強烈要求馬晴信投降。但是馬晴信居然膽大包天的拒絕了他的提議,這讓他感到非常的憤怒和失望。於是乾脆寫信接觸馬晴信的教籍。

    所謂的開除教籍實際上也就是跟開除學籍開除公民隊伍,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些字眼差不多,因為歐洲的皇帝必須要教皇加冕才能成為皇帝,也就是說,要做皇帝你先要是一位教徒,就像我們國家你要競選國家主席,先要是一位公民才行啊。

    那麼一言可知,一個被剝奪了教籍的皇帝,還能算得上是一位皇帝嗎?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皇帝都被教廷修理的這麼尷尬了,何況馬晴信連皇帝的邊兒都摸不著,只是個大名而已,他加的吃罪不起。

    「教廷的使者」來到常陸郡城之後非常的傲慢,對馬晴信的態也不好,任憑馬晴信如何解釋,他只是表情冷淡的聽著,後,他說大主教給他帶來了聖水,要求對面前交戰的所有士兵使用聖水,保護他們的安全,讓馬晴信把他們召集起來。

    這個要求馬晴信是絕對不能拒絕的,是必須要執行的,因為這是教徒軍團出征前必須做的,能得到主教的祝福,是一種殊榮,再說,馬晴信也根本沒有懷疑,這位使者會背後給他下絆子,所以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可是馬晴信沒有想到,當他的軍隊廣場上集合完畢,使者上台之後宣佈的,居然是教廷下令革除他教籍身份的手札,頓時全場嘩然,馬晴信差點癱坐地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