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宦之風流無邊

大道小說網 第八百四十九章目標轉移 文 / 鍾離昧

    易土生對她的反應表示非常奇怪,苦笑道:「你這是幹什麼,本來是你們關西七衛撓出來的事情,一開始還嚷嚷著要把我們大明朝的人全部殺光現卻又是這樣的一個態,我真是有些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了!」

    撒馬爾罕垂淚說道:「原是我們錯了,可是現後悔又有什麼辦法呢,由於我們的自不量力,關西七衛已經被我們毀掉了,現僅剩下這些部眾,天朝大軍一到,我們立即玉石俱焚,以後就沒有我們的族人了,求求皇父攝政王慈悲。無論你讓我做什麼事情,我都答應,絕對不會說半個不字。」

    易土生撫摸著她光潔的身體,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想要把自己的身體獻給我,來換取關西七衛的和平安定,是不是?!」撒馬爾罕含著眼淚說道:「我的父汗還有羅格大汗想要居延海一代重建立汗國,但是我們部眾很少,從今以後肯定不對大明朝造成任何的威脅,你們可以放心了。」

    易土生心想:居延海之外國家眾多,情況複雜,自己根本就不熟悉,也沒有一定要去征服的理由,浮沱大汗和羅格大汗的人馬部眾加一起不過一兩萬人而已,實是沒有必要趕殺絕,只要他們不再回到天山腳下也就罷了,留著他們這裡作為前驅,也許日後對於征服『圖蘭低地』有一定的作用呢!

    易土生順水推舟的說道:「好啊,這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你們必須向大明朝稱臣,並且日後無論生事情也要想我效忠,我會突淪川沿線駐紮重兵,糧草軍餉你們也要供應,我知道你們國力微弱,但是多少也是要給的!」

    撒馬爾罕心大喜過望,跪地上說道:「王爺大慈大悲恩澤四海,我們關西七衛的所有姓永遠都感念你的恩德,祝願皇父攝政王福有攸歸,大吉大利,早日位登五,成為天下共主!」

    易土生笑著把她攙扶起來,撫摸著她的身體說道:「公主冰清玉潔,要是把著身子給了我以後可怎麼嫁人啊,我看不如就隨我回北京城去算了,居延海這裡環境不好,公主這樣尊貴的身子長期住這種苦寒之地我不放心啊!」

    撒馬爾罕心想:他的話雖然軟綿綿的,但很明顯是想要把握當做人質,我若是不答應他,剛才說的話也就白說了,至少也證明我沒有誠意,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難道還容許我討價還價嘛,人矮簷下豈可不低頭。

    「很久以前我就心儀原的繁花錦繡,王爺既然有此心意,我又豈敢不從呢,我願意跟你回北京城去!」

    易土生拍手道:「公主既然這麼說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的大軍即日就會撤離,回去告訴你的父汗,讓他們這裡安心的過日子,不過有一點我要說明,出了大明朝之外,你們這裡絕對不可以依附任何的國家,不然的話,駐守突淪川的軍隊立即就會動攻擊。我們的實力你也看到了,你們完全沒有機會。」

    撒馬爾罕幽幽的說道:「你以為我們是傻子嘛,王爺放了我們的性命,我們感激都還來不及呢,怎麼能做這樣的蠢事兒呢……夜了,王爺,應該早早的安歇了!」撒馬爾罕的身體又向易土生的懷裡擠了兩下。

    易土生也是毫不客氣,把她抱上床,一番纏綿之後,佔有了她的身體,時候現,此女果真是貨真價實的處子之軀,對於易土生修煉紅日大手印裨益頗多。

    易土生拉著撒馬爾罕的手臂走進帥帳,眾將正等待著易土生布後的總共命令,卻現他拉著敵國公主的手進來了,全都有些愕然。易土生也知道朝令夕改乃是兵家大忌,所以立即解釋道:「諸位將軍,事情出了一點岔子,昨天撒馬爾罕公主趕來見我,表示願意向我們大明朝臣服,而且願意跟我回北京城去。沙洲衛和哈密衛將會永遠成為大明朝居延海一代的屏藩,所以我決定放過他們。」

    李明啟立即站出來讚道:「王爺此舉真是英明神武令人佩服,我們的敵人是吐魯番,絕非是關西七衛的殘兵,讓他們作為大明朝的屏藩,而不動用我們一兵一卒,實是非常高明的計策。」但是趙率教卻說道:「王爺此舉,末將不能理解,敵人既然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我軍只要出動兩萬人馬必定可以讓他們永遠消失,為什麼臨時改變主意,這似乎是不太妥當。」

    易土生道:「趙大哥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李明啟剛才也說過了,我們目前的大地是吐魯番王國,他們背棄盟約,收容咱們的敵人,對於這種不講信用的國家,我們唯一的回應就是給他迎頭痛擊,否則我們大明朝的顏面何存,以後誰還會瞧得起我們,沙洲衛既然臣服,咱們不妨讓他們作為大明朝的屏藩駐防居延海戴罪立功,等到收拾了吐魯番再回來計較也不算遲了。」

    趙率教沉吟了一下說道:「根據探子來匯報,吐魯番國王果然像王爺您事先預料的那樣,不但接納了孛羅大汗等人,而且對他們非常禮遇,每天宴請代為上賓,根本就沒有把我們大明朝放眼裡,至於盟約什麼的加已經完全的拋了腦後,簡直讓人忍無可忍。不過末將對於進攻吐魯番而留下浮沱大汗這個隱患咱們後方,還是不太放心,萬一他們再次起了不臣之心,截斷我們的歸路,我軍腹背受敵,後果不堪設想。」

    易土生道:「你說的的確很對,所以本王決定派楊麟將軍為突淪川總兵,率領五萬人馬駐防本地,一方面進行屯墾,另一方面監視浮沱大汗的動向,而且本王決定,把關和陝西地區的十五萬姓移民到天山腳下,讓他們這裡定居,並且建立一座城市,就叫『天山城』從此這裡永遠都是大明朝的領土。」

    楊麟有些為難的說道:「啟稟王爺,末將是個粗人,帶兵打仗還算可以,但是移民的事情牽扯的事情太多,末將害怕一個處理不好激起民變,請王爺另外派一名官來協助我辦理這件事情。」

    易土生道:「李明啟是個精細的人,讓他留你的身邊核對賬目,修建城市,你們兩個做好了這件事情比攻下一座城池功勞還要打,一定要好自為之。」李明啟驚喜異常,趕緊過來行禮:「遵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