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全才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三章 海軍 文 / 飄搖子

    第八十三章海軍

    一周了,王珂把自己關在書房裡,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麼,問他,也只是笑笑,卻不說明白。

    一家人都被他這種神秘的態度引起了強烈的好奇心,都想去看看,他到底在搗什麼鬼。可是每天王珂一進去,就把門關得死死的,任憑幾個人在門外,使盡了各種手段,也別想讓他把門打開,想晚上去看看吧,可王珂象防賊一樣的防著她們,進去什麼也看不到。

    到最後,幾個人也就失去興趣了,也懶得去管他,都想著等他做完了,總會那出來給她們看的。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幾個人聽到王珂叫下人們到書房去,幫他把東西搬到車上去,都趕緊跑到大廳裡等著,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可是他們還是失望了,只見下人們搬下來的東西,被王珂用綢緞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根本看不到裡邊到底是什麼東西。

    蘭陵這下不樂意了,衝到王珂面前,拉著王珂嗲嗲地說道:「將軍,到底是什麼嘛,還是讓我們看看呀。」

    平時碰到這種情況,南平都要拉著蘭陵,不讓她和王珂打岔。可今天她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所以只是站在旁邊,動也沒有動一下。

    看著時間也不算早了,可他也知道,今天不讓她們看到,估計自己就是出了門,回來日子也不會好過。

    王珂很是無奈,只好讓下人把東西放下,把包袱皮打開來。幾個人看到後,都一下說不出話來了,呈現在她們面前的,是一個做得精緻無比的沙盤,上面山川、河流,高山、丘陵,無不惟妙惟肖。

    這時,南平有些忍不住了,一臉疑惑地問道:「將軍,怎麼我們進書房沒看見這個東西呢?這麼大一個東西,我們應該看得見的呀!」

    王珂笑了起來,解釋道:「你們忘了書房外有一個陽台嗎?我就是在那裡做的。你們只在書房裡找,哪裡能找得到啊。」

    幾個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沒有找對地方,難怪找不到呢。

    冬月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走上前去,幫王珂把沙盤包好,又乖乖地站在了南平身後。

    王珂對著冬月笑笑,對她們說道:「我進宮去了,你們自己在家玩吧。」

    說完有多蘭陵說道:「你別拿你的公主架子呀人啊,一家人別弄得那麼生分。」蘭陵忙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

    王珂來到宮裡,還好,早朝還沒下,王珂忙叫幾個殿前的兵士,把自己做的沙盤抬到了大殿裡。

    眾臣見這個平日裡最不願意上朝的人,居然今天自己主動跑來了,都感到十分的奇怪,再看到跟在後面抬著東西的兵士,更是好奇心立刻就冒了出來,只是礙於李二同志在堂上,才沒有馬上開口詢問。

    李二同志心裡也是非常的奇怪,好奇地問道:「小子今天怎麼來了,你後面抬著的東西是什麼呀?」

    王珂上前見禮後回答道:「皇上,這東西一會看吧,臣寫了一個條陳,還請皇上先過目。」說著拿出厚厚的一疊紙來,交到楊公公手裡,轉呈到李二同志的御案上。

    李二同志隨手翻了翻,往旁邊一放說道:「這麼內容,還是待朕下朝以後再看吧,你先說說你是想要做什麼吧。」

    王珂看的得出來,李二同志現在只是想看自己拿來的東西是什麼,別的是引不起他的注意的,只好慢慢說道:「皇上,臣懇請皇上允許成立海軍,以保衛我大唐的萬里海疆。」

    海軍?王珂此言一出,在場的所以人都愣住了,從古至今,只聽說過水軍,也就是在江河裡巡遊,防止流寇四下裡流竄作案,這海軍可沒有聽說有哪個朝代有過。

    李二同志不解地問道:「為什麼要成立海軍呢?又沒有來自海上的威脅,用得著嗎?」

    王珂知道自己這個沙盤是真的做對了,如果光靠自己用嘴說,估計要想說服這些人,是很困難的,就算能說服了,那自己也得花上好一番唇舌。

    王珂忙把沙盤打開,擺放在大殿中央。

    李二同志也走了下來,一群大臣簇擁著他,把王珂和沙盤圍了個水洩不通。

    王珂清清嗓子說道:「皇上,各位大人請看,這是小子花了幾天功夫,做的我大唐以及周邊形勢的沙盤,我們可以看到,我大唐的疆土是這裡面最大的,海岸線也是最長的,現在來自陸地上的侵擾,我大唐軍隊還沒有懼怕過,可一旦有來自海上的侵襲,由於我們沒有海軍,那將使我們沿海的州府和百姓,受到很大的損失。」

    武官們只要是軍隊,都是願意要的,王珂這一說,個個都開始附和,而文官一方卻有著不同的意見。

    他們認為,現在還沒有必要成立海軍,因為在海的那一邊,只不過就一個倭國而已,現在對大唐也是臣服的,現在就花錢去成立海軍,是不是為時過早了。

    王珂指著沙盤說道:「是,我也承認,現在倭國對我大唐還沒有威脅,但現在沒有,不等於以後沒有。難道我們要坐等別人都打上門來了,才去做嗎?那個時候,我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武官們聽到王珂這話,都笑了起來,他們覺得,把王珂拉進軍隊裡,的確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文官們讓王珂這麼一說,也久久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卻見長孫無忌說道:「想當年,漢武帝都能喊出『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現在我大唐有如此強大的軍隊,難道還怕了誰不成。如果有從海上來侵襲的,只要不讓他上岸,他又能如何。」

    王珂對這種想法很不贊同,反駁道:「為什麼要等別人先來打我們呢?為什麼就不能憑我們強大的實力,不說要去打別人,也可以震懾一下呀。」

    王珂指著沙盤又說道:「再說了,我大唐在海裡還有那麼多的大小島嶼,上面有我們這裡沒有的物資和農作物,還有大量的水果,我們不去守著,還想讓別人也不起搶奪的心嗎?」

    王珂說話的語氣開始有些重了,他想起一千年以後,我們的沿海島嶼,盡然成為他人手裡搶奪的糖果,而作為主人,卻只能在一邊呆著,連說話的份都沒有。他的心在流血!

    他來到這個時代,他要用自己的一己之力,讓那些對中華大地垂涎三尺的國家,也嘗嘗被欺辱的滋味!讓他們明白,被別人欺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王珂當然不會把自己心裡想的說出來,因為他知道,就算他說出來,別人也不會相信。

    因為在這時,旁邊那個矮人國,還沒有強大到敢去搶奪別人的地步,他們現在也只是活在唐朝的羽翼之下,如同野人般的苟延殘喘著。

    王珂現在只能用好處來誘惑這些大臣,同意自己的意見,再利用李二同志開疆破土的想法,讓他能支持自己。

    王珂望向李二同志,卻見他正在沉思,自己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只好先等著,看看李二同志會說出什麼來。

    旁邊的武官們都湊到王珂身邊,一再地要王珂把李二同志說動,讓李二同志答應成立海軍,對他們來說,只要是軍隊,再多也不怕。

    王珂很堅定地回答他們,一定要想辦法說動李二同志,但也請他們要在恰當的時候給自己幫襯一下,老殺才們都同意了。

    整個大殿都沒有一點聲音,所以人的眼睛都望著李二同志。

    不過文官和武官的心情是不一樣的,文官們是不想現在就成立什麼海軍,希望李二同志能夠否決王珂的提議;而武官這邊就不一樣了,他們現在都希望李二同志能馬上就下決心,能同意王珂所說的成立海軍這個新的兵種。最起碼也不要馬上就反對,能再聽聽王珂說說理由,這樣,他們也能在恰當的時機,站出來說上幾句,給王珂幫幫場子。

    王珂的心裡也是格外的緊張,他不知道李二同志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他在做這件事以前也考慮了很久,後來他也是考慮到,按歷史的發展,在接下來的四、五年的時間裡,大唐帝國都沒有大的戰事。有的也只是一些局部的戰爭,比如象對吐谷渾進兵,把這個夾在大唐帝國和吐蕃之間的小國,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用來作為大唐帝國和吐蕃之間的緩衝地帶,和大唐對吐蕃的作戰前的屯兵之所。

    王珂希望能利用這幾年時間,把必要的工作都做在前面,在一切都準備好以後,就可以對周邊的國家,進行連續的打擊,把大唐帝國的疆土,延伸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

    當然,王珂也沒有奢望,他能幫助李二同志象後來的成吉思汗一樣,帶著兵打到歐洲的多瑙河邊去。他知道,以唐朝的兵士,還不可能出現以後的蒙古騎兵那樣彪悍的戰鬥力,他只是希望能把現在大唐帝國周邊的這些個小國,都納入大唐帝國的版圖。

    不過,在他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他自己都不願意承認的念頭,那就是一定要把那個在後世,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讓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的,所謂的天照大神的子孫們都給滅掉。把那個從來都是仰我中華鼻息過日子的棒子國的人們,都變成大唐帝國的奴隸,讓他們還敢跑到我中華大地上來學走一點東西,就恬著臉說是他們的祖宗發明創造的。

    李二同志的臉色在不斷的變化,群臣的心也隨之忽上忽下,沒有一刻的平靜。

    好不容易,聽到李二同志開了口:「大家都議議吧。這個事不是小事,朕希望眾卿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來。」

    李二同志這話明顯的是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這使文官們有一些失望,而武官們卻感到了一絲希望。雖說李二同志沒有明確地同意,但也能看出,他對這個提議並不反對。

    武官們相信,以王珂的口才,是能夠讓李二同志同意的。

    武官這邊全看著王珂,都指望他站出來說話,誰知道王珂卻穩如泰山,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李靖悄悄移到王珂身前,低聲問道:「賢侄,你怎麼不站出去說話呀?」

    王珂笑笑說道:「伯父,你別著急,讓小侄聽聽他們都說什麼,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呀。」

    李靖向著王珂一豎拇指說道:「還是你小子沉得住氣。是個將才,以後軍隊交給你,我們也放心了!」

    王珂忙小聲謙虛道:「伯父可別這麼說,小侄也不過是不知道他們要說什麼,不知道該如何應付罷了。伯父別把小侄抬這麼高,摔下來可疼得厲害。」

    兩人相視一笑,靜靜地站在原地,望著文官那邊,看他們都要說出什麼來。

    而此刻的文官們,正湊在一起,商議著該如何對李二同志陳述他們的意見。

    李二同志見兩個陣容都沒有人站出來,不覺問道:「怎麼沒人說呢?朕說了,有什麼就說出來,就是說錯了也沒有關係,眾卿只管說就是了。」

    王珂看見房玄齡向他們軍方這邊看了看,他的心裡沒來由地緊了一下,他知道,這個足智多謀的人,一旦站出來說話,那將是自己這方很難駁得倒的。畢竟這邊的老殺才們,打仗都是一把好手,整起人來也不比誰差,可是要說擺事實,講道理,就沒幾個人能成了。

    可是怕什麼,就來什麼,果然就是這個房大人站了出來,李靖可能也想到了這點,向王珂望過來,眼裡也是一片擔心的神情。

    卻見房玄齡想李二同志拱手說道:「皇上,臣等以為,小王大人的這個提議不可謂不好,而是很好,稱的上是高屋建瓴。只是……」

    王珂一聽這位房大人一開口就誇自己,知道沒有好事,果然,這「不過」一出口,王珂就知道來了,當即凝神靜聽,看他要說出什麼來,自己也好反駁。

    只聽到房玄齡說道:「不過,現在我朝剛對突厥用過兵,朝中錢糧不多,一連串的改革也正在進行。這些,臣想小王大人也是知道的。以我朝目前的形勢,要立刻組建海軍,是不是顯得倉促了一些?所以,臣等認為,這組建海軍一事,還是緩緩,待以後再說。」

    房玄齡的一席話,是有理有節,聽起來也是無懈可擊。

    可是他碰上的是王珂呀,王珂早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思考,也找到了應對的說辭,當即站出來說道:「皇上,房大人說的很有道理,現在我朝的情況也和房大人說的不差分毫。不過……」

    王珂也來了個「不過」,只是他沒有直接接著往下說,而是轉頭對房玄齡說道:「如果小子說的話,哪裡有得罪房大人的地方,還請房大人見諒。小子只是對事不對人,對房大人的為人,小子還是尊敬的,可是為了我大唐,小子也只能是直言了。」

    房玄齡點點頭說道:「小王大人儘管說就是了,房某還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王珂對房玄齡一拱手,才接著剛才的話說道:「不過,房大人不是軍人,只能從朝廷內部的安定考慮。可是對我們軍人來說,或者說,我們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我們沒有組建海軍,只顧著內部的生產。就在這個時候,有敵來犯,那麼該如何是好,生產不是一樣無法完成。這樣一來,不是兩面不討好,什麼都耽擱了嗎?」

    王珂說到這裡,看了一眼文官那邊,看見有人在躍躍欲試,想要出來說話,也不停下來,接著又說道:「再說了,這組建海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得先選好艦船停靠的地方,要造船,要訓練兵士。這些都要一件一件的做,光挑選艦船停靠的地方所用的時間,臣推算過,起碼也得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到那時,我想,我朝的錢糧應該是充足了吧!那個時候,再來製造艦船,訓練兵士,不是就很適合了嗎?」

    王珂一說完,文官裡剛才還想跳出來說上兩句的幾個人,就不再動了,因為王珂說的話,已經把他們想說的堵了回去,這個時候再出來說,已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了。

    李靖這時見文官那邊沒有人站出來,趕緊走出來說道:「剛才小王大人把其中的道理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老夫也不想在這裡重複。房大人站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問題肯定也不一樣。但是小王大人的考慮很全面,不但站在軍隊的立場考慮了問題,也轉換了角度考慮。所以,老夫以為,小王大人的建議,是可行的,應該立即開始進行。」

    李靖的話,開始感覺是在和稀泥,但後面幾句,卻是肯定了王珂所說的是對的。現在軍方這邊,說話份量最中的李靖也已經出來表明了態度,文官一邊也有些不好說什麼了,畢竟現在的朝堂上,軍隊的話,說出來還是能讓李二同志引起重視的。

    沉默片刻,只見杜如晦站了出來,王珂明白,現在是出決定的時候了,他雖然很少上朝,但從王硅平日和自己閒聊裡也知道,文官裡,有什麼事,一般都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先出來說事,而杜如晦最後出來說出他們的決定。

    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時刻了。

    王珂聽到杜如晦說道:「皇上,臣等聽了小王大人的話,感覺小王大人的考慮很是周到,小王大人的建議應該可以進行。只是小王大人只為軍隊著想,是不是太屈才了,以後這政事,還得要小王大人也多多參與才是呀。」

    王珂一聽,可以說是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的提議看來是通過了,悲的是自己又給自己找了個難辦的差事,把自己又給套進了一個自己不願去沾邊的事情裡。

    李二同志見雙方現在的意見已經統一,也不管王珂現在是什麼心情,開口說道:「既然大家都覺得應該進行,那麼就開始做吧,這是就交給兵部來辦理,具體的事情和王家小子多討論一下,要做就一次把它做好了。」

    李二同志說完又對王珂說道:「剛才杜愛卿也說了,朕以為很對。以後你真的要多參與政事,別只為軍隊想問題,還是要多想想朝廷裡的事了。」

    王珂知道自己現在說什麼也沒用了,只好上前說道:「皇上和諸位大人對珂如此的看重,讓珂實在是無地自容,珂唯有多向各位大人學習,為皇上排憂。只是如若珂有什麼地方做錯了,還請皇上不要怪罪,諸位大人不要責罵才是。」

    李二同志笑著說道:「不會的。不是還有這麼多愛卿看著的嗎?朕只是讓你多參與,你只管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讓他們參考,具體的事情還是他們去辦。」

    王珂這才鬆了一口氣,李二同志這樣說,就是告訴別的人,王珂只是提建議,說出他的想法,具體的決定,還得他們做出來,再報給李二同志知曉,由他來最後定奪。這樣一來,王珂就不用承擔任何的責任了,王珂忙連連稱是。

    李二同志這才站起來說道:「好了,今天的事都議完了。朕也有些倦了,就這樣吧,兵部要抓緊時間進行啊。」

    楊公公忙高聲叫道:「退朝。」

    待跪送李二同志離去後,王珂正想離開,卻被李靖給攔了下來。

    王珂歎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現在是回不了家了。叫人抬著沙盤,跟著李靖,乖乖來到兵部,和兵部的人一起研究,在哪些地方可以修建艦船的停靠地。

    待選好大概地點後,好派人前去實地的考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