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全才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八章 雙贏(2) 文 / 飄搖子

    第一百零八章雙贏(2)

    王珂來到大殿外,站在門外的窗戶下。殿前的侍衛和太監看了王珂一眼,沒有說話,也沒有要進去報告李二同志他在殿外的意思。王珂估計是長孫無忌和他們打過招呼了,不然自己站在這裡,侍衛就算不問,太監也應該進去報告一聲才對的。

    王珂聽見裡面已經開始在議事了,不過還沒有說到昨天得事,王珂站在殿外,背著兩隻手,頭到處轉著,他也來過這裡好幾次了,可是還沒有仔細看過這裡都是什麼樣子。

    等得王珂腳都站疼了,王珂終於聽到李二同志在殿裡問道:「無忌,昨日讓你擬的,給總裝備部劃撥銅的旨,你可成擬好了?」

    王珂連忙找個窗縫,湊了上去,只見長孫無忌站了出來,奏報道:「皇上,臣還是以為此法不妥。一旦把銅大量用於火炮的製作,我大唐的民生和制幣就要受到極大地影響,對我朝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危害。還請皇上三思!」

    王珂聽見長孫無忌還是這樣說,忙把目光移向李二同志,想看看李二同志聽了這番話是何表情。卻見李二同志的臉,在長孫無忌說出這番話以後,一下就沉了下來,看得出,李二同志心裡已經開始不高興了。

    果然,只聽見李二同志說道:「這個事情,昨天朕就已經決定了,今天就不用再議了。你趕快把旨擬出來,朕用印後就發下去吧。」

    長孫無忌揚起頭,還想抗辯幾句,就見房玄齡走了上來,在長孫無忌身後拉了拉他的衣服,長孫無忌轉頭看看房玄齡,只見他正對著自己微微地搖著頭,於是緩緩地退了回去。

    李二同志見房玄齡又走了出來,皺了皺眉頭問道:「房愛卿又有何事要奏啊?」

    李二同志的語氣很是冷淡,說明他完全知道房玄齡這個時候站出來所謂何事。房玄齡心裡也明白,李二同志是不想讓自己再說銅的事,剛才長孫無忌話一出口,就被李二同志給堵了回去,現在自己如果再提起來,肯定也是一樣的下場。

    可是現在這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李二同志剛才已經對長孫無忌說得很明白了,趕快把聖旨擬出來,只等李二同志用印以後,就要開始執行。

    房玄齡也沒有辦法了,只能是硬著頭皮對李二同志說道:「皇上,臣還是以為,這個事還需要商議才成,看能不能找出一個更為妥當的辦法。」

    王珂聽到這裡,感覺有些迷糊了,自己不是已經和他們說過自己的想法了嗎?按他的想法,在李二同志問到這個話以後,這幾個死老頭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往外一說,有什麼說不清楚的地方,再讓自己出來解釋一下,不就行了嗎。幹嘛要像現在這樣,把李二同志也弄得很惱火,於事情也沒有任何的好處,要這樣說下去,肯定是一點周旋的餘地也沒有的。

    王珂實在是有些搞不明白了,他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這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李二同志望著房玄齡,已經半天沒有說話,他不明白,這幾個人為什麼這樣反對自己加大對火炮的製造。

    他知道,一旦這火炮大量的生產出來以後,對開疆拓土又多大的用處。而銅幣的製作,雖然短期內會減少鑄造的數量,可是和開疆拓土比起來,就不是什麼大事了。

    這個問題,他相信這些人都應該和自己一樣,是能夠想到的,可是現在看來,卻完全不是這樣。他們的眼光只放在了大唐內部,就沒有去考慮一下,在大唐的四周,還有那麼多的地方,需要大唐的軍隊去征服,這火炮就是其中的關鍵。李二同志心裡暗自感歎,這些人的目光都太短淺了,看不到自己那樣的長遠。

    房玄齡見李二同志聽自己說完以後,並沒有說話,只是用眼睛望著自己,知道自己的話,李二同志並沒有聽進去,心裡也有些為難了,他不知道接下來,自己還應不應該繼續再說什麼。

    房玄齡暗自想道:「我還需要再繼續說嗎?看皇上這樣子是不愛聽呀,可是按剛才幾人商量的,盡量得勸說皇上,不到萬不得已,不叫王家小子出來的。」

    房玄齡打定主意,咬了咬牙又想張嘴說話,李二同志搖搖手阻止道:「房愛卿,你也別說了。朕已經決定了,這件事不用再議。你先退下吧。」

    房玄齡正要說出口的話,被李二同志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只好默默地退了回去,在站回自己的位子後,用無奈的眼光看了看身後的杜如晦。

    杜如晦這時也明白,自己要再上前說什麼,下場將會和長孫無忌、房玄齡一樣,說不定還會把李二同志的心情搞得更壞,那樣對這件事的解決,將會更加的不利。他知道,現在只能是讓王珂來救場了,別的什麼辦法也是沒用的。

    在上朝前,他們告別王珂後,因為對王珂的主意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們三個人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先由他們三人輪番地向李二同志進諫,李二同志能採納更好,實在不行了,再把王珂給拋出來,讓王珂去和李二同志說去。

    現在與他們的預期沒有一點的改變,別無他途,只能是動用王珂這張底牌了。

    杜如晦站了出來,向著李二同志說道:「皇上,臣有話說。」

    李二同志明白,杜如晦是和房玄齡站在一起的,剛才自己剛把房玄齡給擋回去,這杜如晦就站了出來,不用問,也知道他要說什麼。

    李二同志說道:「杜愛卿要說什麼,朕心裡明白。杜愛卿就不用說了,朕心意已決,這個事就不要再來勸朕了。」

    杜如晦一嗆,心裡說道:「我還沒說話呢,就知道我要說什麼了。這次我要說的,你可是沒有想到的了。」

    杜如晦躬身說道:「皇上,臣不是要勸皇上在銅的問題上改變主意。只是要稟報皇上,王家的小王大人現在就在殿外,他說在這個事上,他有一個想法想呈給皇上,還請皇上召見。」

    李二同志一愣,他很奇怪,王珂怎麼也跑來摻和此事了。他知道,這個火炮的製造和王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現在他是要大量的生產火炮,這也是王珂要製造這張火炮的初衷是一致的。要是杜如晦這話是由武官這邊誰說出來,李二同志可能相信王珂是來給軍方這邊助陣的,可是現在由杜如晦嘴裡說出此話,李二同志就有些奇怪了,因為現在全朝上下,就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三個人在反對他把銅,大量的劃撥給軍方去生產火炮,現在王珂又冒了出來,還有個什麼想法,這就讓李二同志很想不通了。

    想不通歸想不通,人來了,李二同志還是要把人叫來,聽聽是個什麼想法,這也是李二同志一貫的主張,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嘛!

    李二同志淡淡的說道:「那就讓他進來說說吧。」

    杜如晦站回自己的位置,自然有太監到殿外去傳王珂上殿來。

    王珂走進殿裡,先給李二同志見禮,待李二同志讓他站起來後,王珂偷偷用眼睛的餘光,瞄了瞄分列兩旁的群臣,感到向著他看過來的眼神都不一樣。李二同志的眼光是疑惑的;武官這邊,急切的眼光裡透著緊張;文官這邊就有意思了,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三人是用希翼的眼神望著自己,而別的人卻都是一副茫然的神情,顯然他們不知道王珂會說出什麼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