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全才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零一章 不平等條約 文 / 飄搖子

    第二百零一章不平等條約

    這幾天的長安城裡看著和平日並沒有什麼不同,不過這只是老百姓眼裡看到的樣子,對於朝中的大臣們來說,這平靜的下面,卻隱藏著一絲不安和焦慮。

    太子的出事,讓所有人的心理都是十分的壓抑,李二同志本來一開始還打算低調處理,把此事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以內,無奈太子身份過於特殊,這事想要瞞住也是不可能瞞得了多久的,後來想想還是公開了此事,不過太子追打之事換做了走路不小心。

    一時間朝內眾大臣都知道了此事,各種說法並起,以朝中大臣對太子的瞭解,都知道此事不會是如此的簡單,不過礙於這是皇家內部事宜,也不好擺在明面上來說,只能是在私底下議論一下,猜測一下到底是因何而起。

    不過對於此事,眾大臣還是紛紛處於觀望之中,想看看李二同志會作何處理,畢竟大家都知道,這腳折了要想恢復原狀是不現實的,如果真成了瘸子,那李二同志百年以後,由太子繼任皇位,那可就成了有史以來第一位有疾的皇上了。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大臣們沒有看到李二同志有絲毫的動靜,也漸漸明白了李二同志沒有廢立太子的意思,雖說心裡都有不同的想法,但礙於自己的身份,也沒有人敢輕易說出來,只是心情都開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壓抑。

    王珂倒是知道,現在李二同志還沒有失去對太子的最後一點耐性,不過這個日子早遲會來到的,對於他來說,現在已經不用去擔心太子了,因為太子這次的事情將會成為一個引子,只要他再做出幾次讓李二同志惱火的事來,那他還能夠呆在太子位子上的日子就不會長了。

    現在王珂的心裡最盼望的就是李恪能完美的完成這次談判的任務。那個時候,當李恪回到長安之時,將會成為眾大臣眼裡的英雄,在李二同志心裡的份量也會加重很多,與太子的所作所為比起來,必定是要正面得多,也要讓李二同志看重得多了!

    這日,大殿前,平日裡都散佈於各部司的朝臣們都匯到了這裡,就連一向很晚才起床的王珂也是早早的就來到了這裡,今天是李恪完成談判,回京向李二同志稟報的日子,對於大唐帝國來說,也是首次通過談判這種非軍事手段,大唐軍隊得以進入一個非本國的領土,在大唐帝國來說,這將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日子。

    李二同志也是心中喜悅,才要求朝中大臣一早就來到大殿,他要讓這些大臣和自己一起度過這個美妙的時刻。

    隨著殿門外太監的一聲「皇上駕到!」眾位大臣魚貫而入,文武百官左右站立,向著坐在高台上,龍椅上的李二同志下跪行禮,待李二同志吩咐平身後才站了起來,眼睛都望向了此時正站於殿門外,等待李二同志召喚的李恪身上。

    李二同志坐在龍椅上,眼光越過眾大臣的頭頂,落在李恪的身上,語氣溫和地說道:「傳恪進見。」

    一旁的楊公公連忙高聲唱宣,李恪在楊公公的高聲唱宣中,健步走進殿來,對著李二同志跪下行禮道:「兒臣李恪,奉父皇之名前往與吐谷渾談判,現已結束,特向父皇交令!」

    李二同志滿眼笑意地說道:「恪兒平身,給朕與眾卿說說此次之行的情況吧。」

    李恪謝恩站起,向著李二同志和殿中大臣抱拳行禮後才說道:「此次與吐谷渾談判,時間上雖說用時比較長,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朝議定的基礎上,還額外增加了一些條件,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很成功的行動。這也得益於皇上和各位大人精心策劃的結果。」

    李恪現在也學會了王珂的那一套,但凡說什麼前,先對李二同志來上一記馬屁。雖說李恪知道,自己是李二同志的兒子,說出來的效果不一定有王珂的好,但也比不說要強不少,起碼讓李二同志對自己的印象要好上不少。

    果然李二同志在聽到李恪如此這般以後,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語氣歡快地說道:「恪此次出使吐谷渾,能夠臨機處置,為我大唐的利益據理力爭,實在是功勞不小,待事情述說完後,朕自有重賞!」

    李恪連忙謝恩後,才把此次的事情是如何做的,詳細的說了一遍。朝中大臣雖說也從每日送達的邸報裡知道了一些過程,但誰也沒有完整的見到過,現在聽李恪一說,才知道這事的詳細過程,一個個都聽得是津津有味,不時還發出一聲聲的驚歎聲。

    此時的李二同志也是初次聽說此事,本來在李恪昨天回到長安時,李二同志就想要叫李恪進宮與自己先說上一遍,但想到今日要叫齊大臣一起聽講,才按下急切的心情沒有這樣做,今天與眾大臣一起聽李恪的稟報,心情也同眾人一般,隨著李恪的講述,心裡忽上忽下的,沒有一刻的平靜。

    待李恪說完,李二同志向著後面一靠,輕鬆的說道:「恪且把此次簽署的條約一條一條說來聽聽,讓眾卿家都知道此次我大唐的勝利是多麼的大!」

    李恪拱手向著李二同志說道:「謹遵父皇聖命!」

    李恪接過楊公公送上來的簽約副本,打開後一條一條的念了起來。朝中大臣都不曾見過這個條約,連平日裡每份奏折都可以過目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也是如此,因為昨天李恪到達之後,就被李二同志直接派人把李恪早已寫好的奏折送進了宮裡,並沒有按正常的程序一級一級的向上遞送,所以這也就是今天這條約的副本由楊公公出拿出來的原因。

    前面的條款並沒有引起在場所有大臣的太多關注,因為對於此次的談判,這些人都已經知道了是所為何事,現在聽到吐谷渾同意大唐帝國的軍隊進入吐谷渾境內,以協助吐谷渾進行防禦,包括軍隊數量,駐紮地以及多久時間進行一次換防都沒有什麼激動了,因為在這些人看來,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大唐要的就是這個東西,如果沒有達到目的,就不能稱作是完成了原定的計劃,可是越往後聽,大臣們就越來越心驚,他們沒有想到,這李恪居然在原定計劃的基礎上,還撈到了如此多的好處。

    只聽到李恪念道:「所有大唐軍隊在吐谷渾境內駐紮期間,及協助吐谷渾防備吐蕃期間,大唐軍隊所有用度,一律由吐谷渾方面進行提供。此費用除大唐軍隊之正常開支外,其營房的維修,換防期間的一切開銷也一併包含在內,如吐谷渾不能按時足量進行支付,大唐軍隊可有權自行對吐谷渾當地進行徵收。」

    這個時候,所有大臣才意識到,這實際上就是大唐只需要派出人馬,別的一切費用都不用考慮,如果吐谷渾在規定的時間裡不向大唐軍隊提供,大唐軍隊還可以如同在本國內一樣,自行開展徵收工作,這無形中也就把吐谷渾當做了大唐帝國的一個行省對待了。

    此時的朝堂上一片驚歎聲,誰也沒有想到,這初出茅廬的李恪,竟然也可以做出如此的驚人之舉來。

    李二同志對於眾大臣此舉也是早有預料,在讓眾大臣感歎了一會後才開口說道:「眾卿莫急,待恪念完再行議論不遲。」

    聽到李二同志這話,眾人才反應過來,這還沒完呢,還有好事在後頭,看來這次談判,大唐得到的好處不少!眾人馬上就不說話了,眼睛都直勾勾的王珂李恪,看他還有什麼沒有說出來的。此時的王珂也已經有些呆住了,他同樣沒有想到,這李恪會有如此的技巧,能得到這麼多的好處。他現在也急切的想知道,這次的談判,到底給大唐帶來了多少好處。

    李恪見所有人都不說話了,才又開口念道:「介於大唐軍隊的此次行動,是單純為了維護吐谷渾的安全,經雙方同意,為彌補大唐軍隊的損失,吐谷渾將在大唐軍隊進駐後,每年給予大唐五百萬兩白銀或同等價值的物資予以補償。」

    此條款一從李恪嘴裡吐出,所有的大臣都驚呆了,這吐谷渾是傻了還是怎麼啦,大唐軍隊入駐他們都已經負責所有費用了,現在還要每年給錢。這種好事居然也能碰到,實在是幸福來的太突然了!現在的大臣都不說話了,倒不是不想說話,而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在看到李恪似乎還有條款沒有念完,那就更說不出來了,因為從現在的情形看來,這越往後,條款將越嚇人。

    不用李二同志再提醒,李恪直接念道:「如果遭遇吐蕃的進犯時,吐谷渾請求大唐軍隊的援助,所有的吐谷渾軍隊將無條件的接受大唐軍隊的節制,由大唐進行調遣。在戰事結束後,對與大唐軍隊死傷的官兵,經大唐提供名冊,由吐谷渾進行撫恤和補償。」

    這一條也是相當的嚇人了,一旦戰事起來,吐谷渾還得自己進行抵抗,如果要向大唐駐軍求援,那就等於把整個吐谷渾都交到了大唐的手中,戰後還得對大唐進行戰爭補償。要是大唐不地道,來點陰的,在提供名冊時多報一些名字上去,吐谷渾也不可能要求查驗,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現在在場的大臣已經有些麻木了,經過剛才的驚異以後,對於李恪念出的條款,大臣們都只是聽在耳裡,等著看李恪還能說出什麼比這更加讓人不可思議的條款來。

    李恪看看看看正十分的靠在椅背上的李二同志,大聲地念出了最後一條:「由於吐谷渾對所轄領土的不能絕對控制,決定把境內西北的一十五萬畝土地割讓給大唐,由大唐在軍隊進駐吐谷渾以後,對該地區進行接收。」

    這下在場的大臣裡有人的臉色都變了,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居然還得到了這麼大一塊土地,上次滅掉東突厥,大唐可是出動了十幾萬大軍,死傷了不少人的,雖說那塊土地比這塊要大,可是那是用人命換回來的,這次不過就是說說話,沒有死傷一兵一卒呀。

    李二同志昨天就已經知道了這個結果,現在看見眾臣的反應,心裡樂得不得了,得意洋洋的說道:「眾卿有何感想?」

    還能有什麼感想啊,現在所有的大臣都已經被李恪簽回的這一紙條約給震住了,心裡有再多的話也說不出來。

    王珂現在心裡也只有一個念頭:「不平等條約!這完全就是不平等條約!」

    不過王珂沒有因為這是不平等條約而悲傷,因為這是他所知道的第一次自己所在的國家,把屈辱凌駕在別人的頭上。在他的記憶裡,只有一千多年後,各國把屈辱送給自己的國民,還沒有見過自己的國家能夠這樣任意的把自己凌駕於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只有一個強盛的國家才能做到,而且要強大得足以讓所有的人都是仰望時,才能是如此的簡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