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全才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五章 實在是高 文 / 飄搖子

    第二百五十五章實在是高

    對於楊公公所說的話,王珂和李恪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楊公公雖說沒有說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從楊公公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侯君集給李二同志出的主意,明顯的衝著王珂和李恪來的,而且這事還不算小。

    李恪一時之間就已經亂了方寸,衝著楊公公就問道:「公公,到底是什麼事呀,趕緊和本王說說,難道侯帥這主意父皇已經答應了嗎?」

    李恪很著急也是再情理之中的,自己和王珂離開李二同志的御書房也沒有多少時間,突然就出現了這樣的變故,任誰聽到也肯定會著急的。

    王珂向著李恪擺擺手說道:「現在別說了,還是趕緊回家去說吧,在這裡太打眼,別被什麼人看到了,對公公不好。」

    王珂這點理智還是有的,心裡雖然也和李恪一樣的焦急,但他也明白,自己象李恪這樣著急是沒有用的,自己這車停在這裡實在是太過於招搖,楊公公出來也必定是費了很多功夫的,現在在這裡耽誤時間,對誰也是不利的,趕緊離開這裡,找個沒人看見的地方才是正道。

    王珂也不猶豫,直接把車開回自己家裡,也來不及和家裡人打個招呼,就對直把李恪和楊公公領到了書房裡坐下,家裡人知道一定是有什麼事發生,連忙吩咐上茶的下人把茶送上去以後馬上就離開,以便王珂他們放心的交談。

    待所有人坐定,上茶的下人都已離去,王珂才開口問道:「公公怎麼出來了啊,要是皇上要找公公怎麼辦?公公這樣做實在是讓珂惶恐啊!」

    不得不說王珂考慮的是對的,楊公公作為李二同志的近侍,李二同志完全可能會隨時叫他,要是李二同志找他的時候,楊公公卻不在身邊,那可是給楊公公埋下禍根了,如果李二同志再知道楊公公是來找王珂和李恪通風報信,那性質可就又變了,那可是屬於宦官干政,是殺頭大罪呀,弄不好王珂和李恪也要受牽連,那個時侯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楊公公也知道王珂是在為自己擔心,心裡也不覺有些寬慰,笑笑說道:「大人這點盡可放心,皇上現在感覺疲倦,正在休息呢。咱家侍候皇上也有好多年了,皇上的習慣咱家還是知道的。」

    聽起來楊公公說的還是在理,對於李二同志的起居和日常習慣,楊公公比起李恪他們這些做兒女的來,還要清楚得多,不過王珂也知道,這凡事都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要是萬一李二同志提前醒來,那可就要壞事了,現在楊公公既然已經來了,不說明白就讓他趕緊走是肯定不現實的,現在就只能是抓緊時間趕緊說完了事了。

    王珂也不再耽誤時間,直接說道:「公公,我們也別浪費時間了,你就趕緊說說吧,要是耽擱久了,對你可就不好了。」

    楊公公也知道這時間的重要,也不再客套,直接就說道:「是這樣的,今天小王大人一走,吳王殿下就跟著走了。你們前腳剛走,咱家就奉皇上的命令把侯帥叫了來。皇上向著侯帥把今日之事都是怎麼一回事給說清楚以後,還勸慰侯帥不必再為此事有什麼想法。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了。」

    楊公公剛說到這裡,王珂就知道了,必定是李二同志在聽到侯君集向自己報告此事之時,李二同志一定向侯君集表過態,要嚴查此事,但現在的情形卻與侯君集當初向自己報告的相去甚遠,但李二同志也是想到侯君集也是一片為君分憂的「熱忱」,所以這侯君集叫來了,也就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都給他解釋了一個明白,順便再寬慰一下侯君集。這也算是為上者制衡手下人慣用的一種伎倆吧。

    楊公公端起茶來,淺嘗一口後又說道:「之後皇上和侯帥就就著這事又說了半天,侯帥這個時候卻向著皇上提出了一個建議。侯帥說呢,吳王殿下眼下手裡的事物很多,現在又增加一個熱氣球的製造,怕會有些忙不過來。為了這些事情都能很好的完成,建議皇上是不是再派一個人去到殿下那裡,把熱氣球的事單獨管理起來,也算是為殿下減輕一點負擔。」

    李恪一聽這話,臉色一下就變得鐵青,咬牙切齒的說道:「好個侯君集,耍手段耍到本王的頭上來了!本王才不管誰來呢,來了也別想從本王手裡拿走一點東西!」

    王珂一聽這話,眉頭不覺就皺了起來,李恪這話也說得太唐突了,侯君集和自己的矛盾,楊公公也不知道,現在為了這個事跑來告訴自己,一定是侯君集推舉的這個人選連楊公公也是沒有想到的,而且楊公公對於這個人選一定也是有一定的成見的,而且和李恪和自己必定有一定的聯繫。

    想到這裡,王珂心裡不由得一動,他已經感到自己知道這個人選是誰了,不過為了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王珂還是決定向楊公公求證一下,畢竟楊公公能跑來告訴自己這事,就不會不願說出這個人是誰。

    王珂先向著李恪一揮手說道:「殿下先別急,現在發火也沒有什麼意義,還是聽公公說完也不遲。」說完轉頭對楊公公示意道:「請公公繼續說下去,侯帥推舉的這個人是誰,皇上現在的意見如何?」

    看到王珂現在還是如此的沉穩,李恪也感到自己剛才的表現有些過火了,連忙向著楊公公歉意的笑笑說道:「公公請說,本王剛才有些唐突了。」

    楊公公今天之所以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急著偷跑出來報信,就是覺得平日裡李恪和王珂對自己還算是不錯的,比起那位爺來,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王珂是大臣,對著自己客氣還說的過去,可是李恪見到自己,也從沒有因為自己是親王而對自己吆五喝六過,說話都還是很客氣,自己也感到和他們相處起來也是十分的愉快。

    今天一聽到這消息就感到這是在分李恪的權,而李恪能有今天,也是王珂再後面為他撐著的,現在要對李恪不利,那就會對王珂沒好處,自己才趁著這個空隙跑出來向李恪和王珂知會一聲,讓他們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楊公公清清嗓子說道:「侯帥向皇上推薦的這個人選就是太子,只不過皇上現在還在考慮,沒有答應侯帥的建議。這事殿下和小王大人可要當心呀。以咱家看來,侯帥似乎沒安什麼好心,好像是在想著要對付誰似的。」

    楊公公的話讓王珂和李恪相互對視一眼,兩人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楊公公這話可是說得太準了,這侯君集可不是要對付王珂嗎?現在侯君集是越來越顯得猴急了,所打出的牌連楊公公都有所覺察,開始懷疑了。

    王珂向著楊公公拱手道謝道:「多謝公公今日前來報信,大恩不言謝,以後公公只要有用得著殿下和本官的地方,公公只管開口就是。現在公公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了,本官也不留公公了,公公還是趕緊回宮去吧,免得皇上一會找不見公公,可就麻煩了。」

    楊公公說完事情,就有了趕緊走的打算,現在再一聽王珂也這樣說,也不猶豫,站起身來就往外走,王珂連忙跟上去,叫過南平拿出一些銀兩來交給楊公公,楊公公推辭了幾下,才收進懷裡,匆匆的走了。

    看著楊公公走出了大門,王珂急轉上樓,回到書房裡坐下,向著李恪問道:「這事你怎麼看?」

    李恪在剛才王珂送楊公公出去的時候就已經想了半天了,現在見王珂問起,知道王珂是要和自己商量一個對策,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不管這麼多,誰來也不給,我做得好好的,憑什麼現在要來插上一腳,沒門!」

    看著李恪那已經被氣的有些發青的臉,王珂就知道這個時候的李恪已經忘記了「理智」這兩個字怎麼寫,只知道一味的耍脾氣了,可是這個事不是耍脾氣就可以解決得了的事情,現在需要的是冷靜下來,想出一個對策來,既不讓人能夠把權利分走,又能夠不和李二同志的意見相左,這樣才是最好的辦法,畢竟對手出招,是打著李二同志的招牌在行事,說起來也是光明正大的,而自己這邊,雖說李恪是李二同志的兒子,但是說起來也是有君臣之分的,自己更就不夠份量了,要想逆李二同志的意見行事,那可是太難了。

    王珂搖搖手,對著李恪說道:「不行,這樣干絕對不行,現在侯帥的建議也只是把製作熱氣球的事單獨拿出來,並沒有說要派人來取代你的位置,要是我們不答應,可就算是給他們口實了,到那個時候,我們想要做什麼也沒有力量了!」

    李恪一臉不服氣的說道:「王兄,你沒聽見嗎?侯君集可是推舉的太子。太子啊!讓他到我這裡來,我還能坐穩這個位子嗎?先把熱氣球的製造給拿走,再慢慢的一點一點來蠶食別的東西,最後就把我擠下這個位子去。武器制備局可是我大唐最機密的地方,要是到了他們的手裡,還有我們安身的地方嗎?王兄,我沒什麼,大不了還像以前一樣當個閒散王爺,可是你呢,你怎麼辦,那個時侯可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得任人宰割了啊!」

    王珂不得不同意李恪的話,但是現在形式就是這樣了,不得不佩服侯君集這招實在是高明,如果李二同志不理會倒是罷了,可是聽起來侯君集說的實在是有道理呀,李恪手裡掌握的東西太多了,要是不斷的往李恪那裡送新出的東西去,要李恪手下的工匠趕製,做好了是應該的,要真的做不好了,李二同志一定會心生不滿的。

    這派上一個人去,也可以為李恪分擔一些,而且還是李恪任主管,並沒有要擠開李恪的意思,這個提議不得不說想得太好了,李二同志答應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

    可是現在這個人選可是讓王珂和李恪很是為難了,要是另外不論派誰去,都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李恪的身份和軍銜擺在那裡,只要不是那幫老殺才裡的任何一位,來誰李恪都可以把他給壓住。就算是那幫老殺才,李恪壓不住,起碼也不會讓他們把自己擠下來吧。

    可是現在推舉的這位,可就不一樣了,那是大唐的太子爺呀!論身份,比李恪高,要是來了,就得授予軍銜,怎麼也不會比李恪低的,最差也會是和李恪平級的,那樣一來,李恪還怎麼領導他呀!別說領導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會翻一個個,變成太子領導李恪了,到那個時候,沒有了李恪在前面給自己擋著,太子和侯君集要對自己下手,還不是輕鬆的一件事了嗎?

    李恪也看出王珂有些為難了,知道自己剛才的話也是說到了王珂的心坎上,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道坎,要是邁過去了,那接下來的事可就容易多了,要是邁不過去,那自己也就算是做到頭了,以後的日子還會回到王珂沒有回來以前那樣,自己要麼就在長安城了只知玩樂,什麼也別想做,要麼就離開長安,到江南自己的封地去。

    而王珂,就不知道會什麼日子了,也許還會繼續為李二同志出主意,但到底能執行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到最後最大的可能就是什麼事也做不成,反而會惹怒李二同志,惹來殺身之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