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全才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九章 差得遠 文 / 飄搖子

    第三百一十九章差得遠

    見到房玄齡和杜如晦帶著王珂進來,李二同志就知道這三人是為什麼而來的,也不說話,指指下面的椅子讓三人坐下來,示意自己先把手裡的奏折給處理完再說事情。

    三人對於李二同志的指示當然只能是聽從,都默默的坐了下來,王珂還是習慣性的做到了軍方自己的座位上,惹得兩個老不死的向他投來不解的神情。

    在這兩人看來,現在王珂可不是軍隊裡的人了,這座位也應該搬到自己這邊來的,現在王珂很自然的就坐到他們的對面去,儼然還是把自己當做軍隊裡的一員,這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有些心裡想不過來的。

    王珂倒是沒有注意到兩個老不死的眼神,他現在已經在考慮一會怎麼向著李二同志闡述自己的觀點,才能讓李二同志站到自己的這一邊來,認同自己的想法,最後決定的時候,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展學院的組建工作。

    等到李二同志放下手裡的奏折,房玄齡趕緊的把寫好的條陳遞了上去,待李二同志接過去以後,自己趕緊的坐了下來,眼睛也不敢看李二同志一眼,自己只是埋著頭,雙眼一直看著地面上。

    王珂一看這樣子,就知道房玄齡他們雖然已經學會了自己這招矛盾上繳,但這心裡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們總是怕李二同志明白了他們的想法,要責怪他們,讓他們的臉面過去的。

    李二同志仔細的把條陳給看了一遍,隨手丟在御案上,向後一靠說道:「怎麼回事?怎麼還有這樣大的分歧,到底是什麼原因,房卿且說來讓朕聽聽。」

    其實條陳上杜如晦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李二同志這話還真的讓三個人不知道李二同志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李二同志看不懂嗎?

    這應該是不可能的呀,要說由王珂來寫,滿篇的大白話也許李二同志看起來不習慣,還有可能有的地方不太明白,可是現在是杜如晦起草的,他對於李二同志的閱讀習慣可是知之甚詳,李二同志不可能看不懂的,現在這剩下的可能性就只有一個,李二同志是不願意光看條陳,想要聽他們再說說他們自己的意見呢。

    房玄齡被李二同志點到名,倒也沒有什麼想法,這事本來李二同志就是叫他負責的,現在要讓他先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房玄齡站起身來,也不用想,就把自己和杜如晦的想法給說了出來,中間也間雜著把王珂的主張給說了一遍,說完以後轉頭看了王珂一眼才又說道:「至於小王大人的想法,還是讓小王大人來說說吧,臣雖然知道,但總沒有小王大人自己說得清楚。」

    王珂也不等李二同志開口,就直接站了起來,向著李二同志就「辟辟啪啪」的說了一氣,不過這個時候王珂可是注意了一下自己的語氣和言辭了,畢竟和李二同志說話可不比和兩個老不死說話的時候,要是有什麼地方讓李二同志聽著不舒服了,那鬧不好自己可就有得受的了,這個時候王珂還是要注意一點才是的。

    聽完王珂的話,李二同志和房玄齡他們一樣,也都沉默了,在李二同志的心目中,他還是有著和房玄齡他們同樣的想法,畢竟它們都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思維方式也有這共通的地方,只不過李二同志考慮的要比房玄齡他們多得多,房玄齡他們只想到讀書人的感受,而李二同志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家的江山更加的穩固,如何能夠更加的強大。

    對於人才,李二同志是不會嫌多的,哪怕就是一個在他們眼裡最低賤的商賈之人,只要能對他李家的天下有好處,也是一樣可以接受的。

    只是在李二同志的內心深處,傳統的「士者至上」的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不管怎麼說,李二同志還是想要注意一下這些讀書人的感受的。

    李二同志思緒良久,才抬起頭來望向王珂問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李二同志的話一出口,王珂就知道李二同志心裡有些許的猶豫,李二同志現在是既想保持讀書人的顏面,又不想讓王珂這樣的「先進意識」流於形式,他希望能找到一條中庸的路線,既不得罪天下的士子,又能讓李家的江山能夠更快的強大起來,當然也能讓自己開疆拓土的意願能夠早一天實現。

    王珂知道這個時候自己必須得打消李二同志這樣的念頭,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讀書人看不起這些經商和做工的手藝人,當然也就不屑去做這樣的事,不會做這些事還談何講起要從這些人裡選派出來教授這些技藝呢,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嘛!

    王珂語氣堅決的說道:「皇上,這個事沒有辦法折中的。其實小臣早已和皇上說過這個問題,對於大唐來說,缺了任何一種人都是不能有序運轉的,所有的階層都有他存在的必要,沒有了商人,天下的商品就不能流通,沒有的工匠,就沒有一切的日常用品供我們使用,沒有了農民,那連吃的都沒有了,就更談不上別的了。」

    王珂把「士農工商」裡除了士,別的都說了一遍,獨獨就沒有提到士,這也是王珂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對於這個時代的所謂士,王珂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感的,這個時代的士族,就從來沒有想過別的人群,只知道成天的矯情,王珂完全就沒有把他們看在眼裡。

    對於王珂的這番話,屋裡的人都聽出來了,王珂話裡的意思擺明了就是說士什麼也不會創造,卻呆在社會的頂層,這是極不合理的現象,他們想不明白,王珂也身為這個階層的一員,怎麼就和他們有著這麼大的區別。

    李二同志算是被王珂這話給說住了,剛才話一出口,李二同志也馬上就想到了,這事就是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的,這些所謂的讀書人除了會識字,沒事的時候吟上兩手詩賦,別的還真的是不會,讓在這些人裡找上幾個出來教授技藝,那是真的找不到的,只要自己一首肯王珂的提議,就務必得按照王珂所想的那樣,什麼科目就得去找什麼方面的能人來教授了,這是絕對沒有什麼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的。

    李二同志停了一下才對著王珂又問道:「就按小子你所說的那樣,要找各行各業的人來教授,可是這些人也不識字的,如何講授呢?」

    李二同志一問這話,還真的把王珂給問住了,這個問題王珂可是一點也沒有想過。

    在後世,所有人都是要上學的,不管讀到什麼程度,這日常所用到的字還是能認識的,起碼來說一般的讀寫還是沒有什麼困難的。

    可是現在這個時候就不一樣了,讀書可以說是一個奢侈的東西,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家裡是沒有這個能力來供養一個讀書人的,對他們來說,最急迫的就是要幹活,把肚子給填飽了,哪裡會任由一個什麼也不幹,一天只知道抱著書看,在家裡白吃的人呀。

    看到王珂默不作聲,李二同志也有些急了,剛才王珂慷慨激昂的說了這麼久,可是現在自己就這麼問了一句,王珂馬上就不說話了,要是真的要辦起這個學院來,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就在王珂還沒有想出該如何應對李二同志的這個問題的時候,倒是杜如晦站起來替王珂解圍了:「皇上,這個問題就好辦了,學院裡每科學習的方向不同,那就沒有必要都統一的要求他們都全部學習,完全可以按照他們所學習的東西,來分門別類的進行劃分,學習經史的,以魏王殿下編纂的集注為主,根據他們的自願,可以去學習一些一技之長,以便於以後到地方上做官的時候,也能對民生更加的熟悉。」

    「而學習各種技能的,完全可以由教授的人進行口口相傳,朝廷派人進行筆錄,作為以後的教程,這些人兼顧著也可以識字,在學成以後,從中挑選出一些優秀的人員來,用於對新入學的進行傳授,這樣一來,所做的筆錄也就可以成為今後學習的依據,這教授的人員也都已經識字了,這雖然時間有些長了,但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還請皇上思量!」

    王珂聽到杜如晦的話,忍不住擊掌叫好,這完全可以說得上是老謀深算了,既解決了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又為將來做了準備,自己實在是不及萬一呀。

    今天這事自己千算萬算,還是有問題沒有考慮周全,這不得不說是自己的閱歷和經驗不夠造成的,雖然自己來自後世,有著比這些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識,但真的是要臨時想出辦法來的時候,自己還是差得遠呢,這也是自己要時刻記住,要認真學習的地方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