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風流三國

第九卷 第二十章 敗走穎陵道 文 / 浴火重生

    第二十章敗走穎陵道

    曹洪與他的士兵見曹操已派夏侯敦來接應自己,不由軍心大振,剛開始還在逃亡的士兵馬上底氣十足的停下腳步,與夏侯敦部隊合兵一處,準備調頭再次阻截孫策。

    原來曹操自知已軍新敗,軍心渙散,加上曹洪做事略有毛燥,只怕萬一阻擋不住江東軍,便會被一路窮追,到時更會不堪一擊,在試問過賈詡的意見之後,便讓夏侯敦帶領三千人馬,以防曹洪戰敗後,不致於被江東軍疾追而來。

    孫策略微打量四周環境,除了被曹兵所佔據的那條崎嶇山路之外,兩側都是山石巖壁,又有蘆草荊棘,再無別的通道。夏侯帶領不少兵馬橫在中間,而自己由於來時匆匆,不過只帶了數千干兵,在兵力上略輸一籌。但孫策不想這樣輕易放過曹操,馬上大聲激勵士兵道:「兒郎們,殺退夏侯敦,便可活捉曹操,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此時,大家隨我殺啊。」

    隨著孫策的一馬當先,所有江東軍士氣高昂的一擁而上。

    夏侯敦竭力奮起,長朔一揮,曹軍同樣湧了上來。

    孫策高舉天狼槍,直取夏侯敦。

    夏侯敦為人就好勇惡鬥,哪甘示弱,長朔高接低擋,與小霸王孫策相鬥在一起。

    由於小路隘口狹窄,真正交鋒的士兵並不多,而落在後面的大我是搖旗吶喊,以助軍威。

    小小的路口被堵的水洩不通,而吶喊聲更是在山谷裡面不停的迴盪。

    因曹洪與夏侯敦斷後,曹操得已快速走脫。

    他騎著為數不多的馬匹上,一路狂奔。身後緊跟著少數親信。

    而士兵則明顯慘淡許多,灰土滿面,衣甲亂七八糟不說,每人都扛著兵器旗幟,邁開步子,亡命的跟著曹操逃離。

    甩過江東軍追擊第二日,天色漸漸放晴。

    曹操來到一高崗,他才略停下速度,打量四周環境。

    此時曹操所在之地四面八方都是連綿山脈,只有中間一條小道蜿蜿蜒伸向遠方。兩側都是溝壑斷崖,萬丈深淵。曹操不由大驚失色,著急回視部將問道:「此地何處?」

    一將道:「此乃穎陵道,是穎水一帶最為險峻山道之一。穎陵道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只有中間一條小道可達慎縣。」

    曹操心有餘悸謂戲志才、賈詡道:「假若張浪在此布下伏軍,雖然不能一舉擒拿,但最少要損失我軍一半兵力以上。」

    曹操話剛剛落完,一聲炮響,從南側山坡忽然沖一枚人馬,滿山遍野都打著江東旗號。領頭大將一馬當先,直衝曹操而來。他高聲喝道:「吾乃朱桓是也。特奉我家主公之命,在此等候曹丞相多時了。」

    曹操大驚失色,連忙翻身上馬,奪小路而逃。身後部將哪裡敢怠慢,急急拿起兵器應戰。

    朱桓帶領士兵衝殺而下,曹軍早已兵心渙散,無人更戀戰,只是略一抵擋,便大敗而退。兵器、旗幟等物資丟棄滿地,不計其數。

    朱桓也不追趕,只是讓士兵搜刮戰利品,得勝而回。

    曹操被朱桓一伏,不敢再走穎陵道,取走江陰小路,往慎山一帶逃亡。

    曹操亡命而逃數日,眼見就要踏出慎山山脈,忽然前面又一聲炮響,只嚇的他差一點跌下馬來。曹操急視之,正是江東軍帶領人馬殺來。他回視左右,除賈詡與少數親信之外,將不過十,兵不過千。曹操叫苦連天道:「張浪如此厲害,早算到我會從此路而退,現又有伏兵,這該如何是好?」

    曹操侄子曹秀應聲而出,慷慨激昂道:「丞相只管奪路而去,屬下願帶兵劫住江東軍。」

    曹操大喜過望道:「秀果不負所望,待回河北,必然有重賞。」

    曹秀得曹操應諾,喜不自禁,吆喝連連,指揮士兵一起斷後。

    江東軍領軍乃是凌統。他見曹操奪路而走,只有一年紀與自己相差無幾的小將領兵斷去追路。不由大聲道:「來將何人,報上名來。凌統槍下不殺無名之輩。」

    曹秀見凌統雖年紀輕輕,一身盔甲,殺氣騰騰,座下黑駒虎虎生風。其身後一干士兵個個精神煥發,反觀自己士兵,一個個萎靡不振,臉色膽顫,不由心生怯意,但他終是生於名將家族,不由給自己壯膽,鼓起勇氣道:「我乃曹秀是也。」

    凌統大笑一聲,催馬而上,長槍飛速而來,嘴裡道:「曹秀如若你讓路,可饒你命,如若你還擋我道,明年今日便是你的忌日。」

    曹秀哪受過如此侮辱,不由大怒。拍馬舉刀迎上,厲聲道:「凌統休得張狂,今日讓你見識一下本將軍的厲害,接招。」

    曹秀場面話剛說完,便見凌統長槍如閃電一樣直刺而來,不由嚇的魂飛魄散,急忙舉刀架接。哪知凌統此是虛招,他見曹秀如此笨拙,不由冷哼一聲,長槍改刺為打,曹秀初上戰陣,本來就膽怯,加上武藝又不如凌統,慌亂之下,被凌權一槍抽打在臂上,整人擊翻在地。曹秀只感覺自己整個肩膀斷裂,不由痛苦叫道:「我的手啊。」

    凌統威風凜凜看著倒地上痛苦不堪的曹秀,冷哼一聲,把眼轉向曹陣。

    曹兵見主將不到三回合倒被刺於馬下,不由一哄而散,跑的跑,降的降。

    凌統奪路急追。

    曹操在山林裡慌不擇路逃亡,身邊除了百來個親衛兵和軍師戲志才外,再也找不到其他人。

    凌統在其身後直追,並且不停大叫道:「曹操休跑。」

    眾士兵齊喝道:「曹操休走。」

    山谷裡不停的迴盪起這種聲音。彷彿四周都是追兵,曹操嚇的魂飛魄散,不管路面,只知低頭催馬狂奔。一連跑了數個時辰,還沒有甩過凌操的退擊。這時,前面出現一段路叉,曹操不由停下腳步,放眼打量這兩條小道。而在這個時候,座下馬匹開始出現不支,並且口吐白沫倒地。身後的戲志才趁這個機會上前,他早已大汗淋漓,整個衣服都濕透,這樣連番快馬加鞭,哪裡是他一個文人所受的了?戲志才連翻帶滾爬下座騎,氣喘息息道:「丞相,屬下支持不住了。不若屬下與丞相互換衣服,由屬下引開江東軍,丞相從另一小道而走。」

    曹操一震,兩小眼看著戲志才,臉色猶豫了一下,馬上點頭答應道:「好。」

    戲志才深深看曹操一眼,本來雄才大略的曹操,此時落魄惶惶,哪裡有當日雄霸一方的儀表?戲志才略帶傷感的道:「假如志才以後不在丞相身邊,丞相不必擔心,可讓文和、公達多謀權事,此兩人皆可獨擋大任,分擔丞相一臂之力。」

    曹操沒有說什麼,只是垂下眼皮,沉重的點了點頭。

    戲志才也不在說什麼,便與曹操互換衣服。

    戲志才穿上曹操衣服之後,帶領十來人,大吵小叫的從一條相對寬敞的小道過去。

    曹操也無暇顧及,帶領百人從另一條小道逃命而去。

    凌統追上來後,在戲志才刻意引領下,果然被吸引過去,一路直追。

    曹操在另一條小路上徒步行走。對於養尊處優的他來說,這是何等難事。如果不是幾個親兵摻扶,只怕他早已不支倒地。此時的曹操全身上下都粘滿灰泥,身上散出陣陣惡臭,而漂亮的頭盔已不知在什麼時候掉落,披頭散髮,蓬頭垢面。衣服也被荊棘割破幾道洞口,形象十分狼狽。哪裡有一代霸主的尊嚴。就在曹操滿心淒涼,四處逃亡時,他身邊的一個士兵忽然指著前方林蔭處驚叫道:「主公你看。」

    早已驚弓之鳥的曹操馬上舉目望去,前方的林蔭小道裡,隱隱約約有人馬晃動,人聲鼎沸。

    曹操嚇的面如土色,一時間呆在那裡,大腦一片空白。

    大約半分時間,裡面的人顯然是發現曹操這隊人馬,開始有士兵警戒的走了出來。

    曹操連忙回頭看了看自己部下,兵不百人,將不過數,而且每個人臉上都寫滿絕望。曹操忽然感覺到一陣心灰意冷,心如刀割,不由仰天長歎道:「此地再若有江東軍,是天要亡我。」

    這時候前方忽然有人叫道:「前面可是曹丞相?」聲音中隱隱帶著驚喜。

    曹操幾乎懷疑自己聽錯,聲音無比激動道:「來者可是於禁?」

    林蔭中傳來一段緊促聲,接著幾聲吆喝,便有一身高魁梧的大漢帶領一干士兵走了出來。

    曹操幾乎望穿秋水,脖子伸的老長,兩眼直瞪,看向來人方向,心裡充滿不安與希望。

    當看清來人長相之後,曹操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激動興奮大道:「果然是文則,果天不亡我。」

    於禁臉上也是頗為激動,三步化一步,很快來到曹面前,跪拜在地,失聲痛哭道:「末將救駕來遲,還望主公恕罪。」

    曹操此時正高興,聽於禁的話,直搖頭,雙手扶起於禁,笑容滿面道:「文則何罪之有,對了,怎麼你會在這裡出現?」

    於禁歎了一聲道:「此事說來話長。張浪決堤穎水之時,屬下正奉丞相之令巡視軍情,哪知穎水一夜暴漲,屬下被困山中,後來風聞江東軍殺至,丞相退走穎陵道,由於前後都有江東兵堵截,屬下只能帶著士兵翻過大山,前來相會。」

    曹操驚歎道:「不是吧,本相一路所過,無不是高山險峰,你們既然翻山而來,顯然吃了很大的苦頭。」

    於禁苦笑道:「今日得見丞相平安,吃了再大的苦頭也算是值得了。」

    曹操感動的連連點頭道:「現有文則前來,我心可安矣。」

    於禁見曹操如此落魄,讓出自己的馬匹,並且拿出衣裳給曹操換裝。

    曹操這才在於禁的保護之下,開始往慎縣退去。

    半路之中,又碰到夏侯敦與曹洪的殘兵敗將,合攏一起,也有五六千人馬,曹操這才心安一些。只是心中掛念戲志才,不時派人打聽他的消息。不久,曹操退回慎縣,賈詡早已帶領士兵前來接迎。而有將士對曹操言戲志才被凌統生擒,拒降求死,後被斬首,掛首三日。曹操聞後哀聲動地,泣不成聲。

    曹操經此大敗,其心思退,希望來年從振旗鼓,再戰淮南。

    但張浪哪裡會罷休,趁勢追機,出壽春再奪下蔡,並且連番出兵慎縣,意舉殺退曹操。

    渦水一路與穎上一路分聞張浪水淹下蔡,曹操被殺的片甲不留,連夜逃回慎,不約而同停止對此兩地的進攻,大軍開始快速往下蔡靠攏。

    而趙雲趁機再出穎上,配合張浪主力軍進軍慎縣,兩面圍攻。

    曹兵新敗,加上曹操心生退意,雖然得兩路援軍,但江東軍士氣空前高漲,慎山下更是連戰連捷,於公元211年八月,曹操不得不開始往武平退兵。

    張浪趁機接連拿下慎縣、汝陰、宋縣等地,勢力觸角開始向中原延伸。

    而由於武平前線相繼失守,許昌、洛陽失去保守之勢,加上中原震動,曹操與荀攸、賈詡等重臣開始商討遷都鄴城之舉。

    張浪一舉踏出揚、豫,矛頭開始直指兗州。下蔡一戰,標誌著一力主守江淮的張浪,開始進軍中原,準備把戰火燒向黃河兩岸。而此同時,兩側軍團積極響應張浪的計劃,張遼圍山陽,周瑜攻穎川,一時間聲勢浩大的曹操變的四面楚歌,處處有危。

    中原打退曹兵,固然可喜,但想全面進軍中原,還得看荊陽與徐州的進展。

    但就在這個喜獲豐收日子,江東前線卻傳來一陣惡耗。

    徐晃為配合水淹下蔡之計,空切武平腹地,四處調動上游曹軍。雖然成功把曹節大部分兵力調出,但他同樣引火燒身,被三路人馬死死困於長平縣,不得逃脫。現徐晃生死未卜,前途難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