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聯盟之抗戰

大道小說網 第九節 川軍出川 文 / 權夜

.    第二天一早,學生們都來到少城公園的門口附近集合。對於全勤的人數唐雪嘯是滿意的,但學生們所帶的隨身物品又差點讓他暈倒。五花八門帶啥的都有,整箱的書,被子褥子,蚊帳蓆子,蓑衣雨傘,瓶瓶罐罐,還有一隻雞!居說是一隻很能下蛋的母雞,這是某位怕子女餓著的父母親情奉獻。更令人驚訝的是那六個靠一哭二鬧三上吊為武器打入**內部的小辣椒,每個最少帶了她們體重兩倍的大包裹。天知道她們怎麼拿得動的。一大群流眼抹淚的父母相扶相攜圍在學生隊列的周圍,紅著雙眼但笑著向自己的孩子悄悄地揮著手。大愛無言,上善若水。這就是我們抗戰時期的成都父老鄉親!在國家存亡之時,強按住心中的不捨,卻義無反顧地送自己的孩子參軍入伍,而把這份厚重的愛,沉甸甸地埋在心裡。感動中的唐雪嘯沒有去阻止這些偉大的父母對自己孩子可能是最後的關愛。轉過頭去悄悄地擦了下眼角,默認了學生們的超載。

    出川的川軍碌碌序序地列隊進入少城公園,整齊地站在臨時搭建的講台下面。一張張稚嫩或蒼老的臉,一身身破舊但洗得乾淨的黃色軍服,在眾多的草鞋中偶有幾雙布鞋也是顯得那樣的醒目。身上背的是老舊的「漢陽造」和四川本地產的「川造」步槍,許多的槍帶都因使用太久損壞而用麻繩代替。幾挺老舊的「馬克?」水冷式重機槍被當著寶貝一樣放在隊伍的前排。唐雪嘯看著,看著這支日後讓日本人頭破血流的「叫花子」軍隊,看著這支日後出現了64萬傷亡的軍隊。看著這支背負著全四川父老兄弟希望的軍隊。唐雪嘯看著,恨不得把這一張張臉都刻在腦海中永久地保存著。以至於劉湘,鄧錫侯和軍政各代表的抗日宣言,他是一句都沒聽進去。部隊出發了,就在唐雪嘯的眼前,彷彿不是去為國赴死,而是去出川走親戚,就這樣出發了,走得是那樣的從容,走得是那樣的義無反顧。無數的群眾夾道送別著自己子弟兵。泡好的茶,煮好的雞蛋,包子饅頭送到軍人的手上,送上的更是川中父老的一片心意。抗日的口號拌隨著鑼鼓震天的響起。道路漫漫啊,川軍弟兄,一路走好。

    唐雪嘯快步來到鄧錫侯身邊,拿出一件flakjacket防彈衣遞上:「軍座以國家為念,此次出川,望多保重啊!」坐在車上的鄧錫侯笑著收下防彈衣:「唐老弟,軍人上陣殺敵,只是盡守土之責的本份,老弟不要太掛懷。我們先行出川,還得靠老弟早日練出奇兵與我等共同抗日才是呀。」「軍座請放心,在下必當竭盡全力訓好新兵,早日出川抗日!以報軍座知遇知恩!」唐雪嘯大聲回答。「對了,你送我這馬甲是幹什麼用的?花花綠綠的,還有點小。」鄧大軍座拎著防彈衣問道。唐雪嘯滿頭黑線解釋道:「這是最新的防彈衣,能防手槍和炮彈的彈片攻擊,對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槍的流彈也能防住。」「好,好東西呀,我收下了,我收下了。唐老弟該交待的都說了,你的來歷我也報國防部說是我一遠房侄子,各方面我也打點妥當,諒他們也不會給你找麻煩。我能幫你的已至於此,剩下的就看你的了啊!」說實話,鄧錫侯對自己真不錯,能幫的都全力支持自己這個來歷不明的一心抗日的人,厚道呀,唐雪嘯感動的想。

    送別了鄧錫侯,唐雪嘯叫來遲變革讓帶幾個人去買幾捆土布,裁成布條作綁腿發到每個學生手裡,並教會學生打綁腿。叫苟興才把學生的較大的物品都放在麵包車上先行開車回琅池,把東西拉到後在沿路返回接女生。唐雪嘯可不相信這些嬌生慣養的女學生能走到琅池。東西裝好後,他吃驚的看著連車頂棚上都堆積出一座小山的麵包車顫幽幽的駛向遠方,讓人想起了後世的《大蓬車》。幸好現在沒交警和車管路政,唐雪嘯後怕的想道。

    在學生家長的千叮嚀萬囑咐的相送下,唐雪嘯帶著他剩下的三個狗腿子和全部學生上路了。一路唱著《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和《義勇軍進行曲》氣氛十分高漲。三個老兵卻在私下裡打賭,賭學生們能唱幾天就會焉了。「兩天!」遲變革說。姚成貴「一天就趴下!賭一個大洋」史大貴卻說只要半天。但是連唐雪嘯都沒想到的是學生們在第三天裡都疲憊不堪了還是倔強地響起了歌聲。四川人的吃苦耐勞在他們身上得已充分體現。第四天唐雪嘯下令修息一天,搞個野炊。這也是變向地教學生們學習野外生存。並拿出大量的方便面加火腿腸犒勞大家,雖說在一路上找的客棧伙食不差,但這後世的垃圾食品卻讓大家津津樂道,讚不絕口。特別是那六個小辣椒拉住唐雪嘯要求再來一碗。並被要求不准叫她們小辣椒要叫她們的名字。並紛紛報出自己的名字「楊雪瑩」「趙佳?」「劉文君」「劉?月」「孟琴」「譚雨」。看來累垮他們還早呢,看到他們的精神勁,唐雪嘯暗暗為自己招到這幫高素質好體魄的兵感到高興。

    苟興才的車在傍晚終於到了。在休息一晚後,唐雪嘯命令16個女生都擠上麵包車開回琅池。送人到團部後又要立馬返回接人,他估計再過幾天,體質稍弱的男生也快吃不消了。於是《大蓬車》又上演了。由於這是人而不是貨物,狹小的麵包車還打開了後門,鋪上坐墊才把16個女生全裝下。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星期裡,唐雪嘯帶著他的隊伍繼續地向前走,麵包車來回的接應累壞的學生。因路途越接近,麵包車接送的頻率也就越來越快了,當唐雪嘯身邊的還有40多個體質最好的學生時,琅池,我們回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