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孫權的城府 文 / 謝王堂燕

    感謝邀人來看書和羽戀蘭同學的打賞,呵呵。

    ———

    周大都督,周瑜麼。

    劉封長鬆了口氣,歷史總算沒有發生致命的改變,自己現在就可能安心的坐在夏口釣魚看書,笑看江東美周郎如何收拾曹操了。

    徐庶像是被打了一針興奮劑,陰雲密佈的臉龐瞬間容光煥發,不過他卻不似劉封那般徹底放心,接著又打聽道:「東吳此次來了多少兵馬?」

    孫乾扳著指頭算了算:「大概有三萬水軍。」

    「只有三萬……」徐庶眉頭又皺了起來,思索了片刻道:「兵馬雖是少了點,若是只守不攻的話,勉強也夠用。對了,這三萬吳軍是由周瑜全權統帥嗎?」

    孫乾搖了搖頭:「吳侯只是委任周瑜為左都督,還委任了程普為右都督,單獨率一萬兵馬協助周瑜。吳侯自率兩萬兵馬,留在柴桑作為預備軍。」

    徐庶的眉宇間流露出幾分擔憂,劉封看得清楚,便問道:「元直先生,吳侯這般用兵,難道有什麼不妥嗎?」

    「吳侯派了元功老將程普做右都督,明顯是不放心周瑜獨領大軍,如此事關存亡的決戰,最忌諱的就是主將的權力被鉗制,無法掌控三軍。吳侯此舉,權謀動機太重,卻有欠全局考慮呀。」

    徐庶話讓劉封頗感意外,在他的印象中,周瑜自幼就與孫策是好朋友,在孫策平定江東是立下汗馬功勞,而且二人分娶大小喬,論關係還是親戚。

    而在孫策被刺殺後,繼位的孫權地位不穩,也多虧周瑜出面全力支持,才讓孫權坐穩了江東之主位子,這樣一個對孫氏忠心不二的人,孫權又為何會忌憚他呢?

    「先生,吳侯不是素來宣稱以兄事周公瑾的嗎?現在到了這麼關鍵的時刻,怎麼又突然會不信任他了?」劉封很想知道其中的隱情。

    徐庶捻著鬍子道:「周瑜能跟孫策成為至交,二人的脾氣性情自然十分相投,做事的風格素來果敢自信。當年孫策死後,周瑜馬上帶兵入丹陽表示對吳侯的擁護,這件事對穩固吳侯的位子自然是極有幫助。可是你想想看,周瑜一個外將,在不事先徵得主上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帶兵而來,任何一個梟雄之主,能對此視而不見嗎。」

    徐庶的話就像是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切開事件的膚淺表面,剖開糾葛的血肉,正中那深藏於層層假象掩埋下的事實真相。

    這個時候的劉封,恍惚間有種受益匪淺的感覺,他忽然覺得,在這樣一個權謀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非簡單的敵人與朋友,主與臣那麼黑白分明,就像兵法所說的一樣虛虛實實,倘若自己不能像徐庶那樣,透過現象去發現本質,又如何能從身處的這個政治集團中,為自己打開一條光明的未來呢。

    「原來如此,這樣看來,這場戰爭是越來越複雜了。」劉封被徐庶點撥之後,振奮的心情漸也冷靜下來。

    「呵呵,元直啊,我看你是多慮了。」孫乾輕鬆的笑聲打斷了他二人的氣氛凝重的對話。

    「公祐叔,你有什麼看法?」

    劉封知道孫乾此番曾隨諸葛亮出使東吳,多半曾見過周瑜,對東吳此次出兵的看法,或許會比他們在這裡憑空的評頭論足更有底一些。

    「在柴桑之時,孔明軍師也說過,吳侯年紀雖輕,但權謀城府卻極重,他委任程普為右都督,確實有鉗制周瑜的用意。不過就我看來,以周瑜的為人處事之風,這點所謂的鉗制,根本影響不了他統帥全軍。」

    「這位周都督,又有何過人之處呢?」徐庶目光奇光。

    孫乾微微笑道:「與周公瑾相處,可用四個字來形容。」

    孫乾慢吞吞的不肯直言,有點吊他們胃口的意思。

    劉封對三國的瞭解,大多僅限於一本演義,演義裡講周瑜氣量狹窄,爭強好勝,描寫得頗為不堪。劉封當然知道這其中有虛構的成份,如果真是那樣一個不堪的人,又如何能讓東吳群豪傾服於他的麾下,成就千古之功呢。

    這個時候,他倒是迫切的想知道,這真正的周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便催道:「公祐叔,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是哪四個字。」

    孫乾哈哈大笑,這一回不再吞吐,乾脆利落的道出了那個字:「如沐春風。」

    如沐春風!

    一瞬間,劉封的胸海裡浮現出一個個生動的形容詞:英俊瀟灑,風流儒雅,平易近人,灰諧風趣……化而為一,就是如沐春風四個字,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高的評價,跟劉封先前的所想像的那個形象,確有頗大的差別。

    「我只聽說過『曲有誤,周郎顧』,想來這位周大都督是個儒雅風流的人物,公祐你竟說與他相處,如沐春風,這倒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啊。」徐庶也似有不信。

    孫乾撫著一縷青須,一副胸有成竹:「究竟周公瑾是何等人物,明日便可一見分曉,大公子和元直若是不信,就拭目以待吧。」

    當天,東吳出兵的消息遍傳夏口,連日來籠罩在夏口城上空的陰雲,彷彿一瞬間被東風驅散不少,密佈的雲團終於裂開幾道縫隙,陽光從雲縫中擠出,雖然稀少,但也帶來了幾分希望之光。

    按照劉備的命令,夏口一帶的劉家軍在他不在時,一律歸屬關羽統帥。而今關羽身在夏口以北統帥水軍,一時分身無暇,故而便派人來傳話,由徐庶全權負責勞軍,以及夏口方面的警戒。

    兩家雖已聯盟,但正如劉琦所擔心的那樣,彼此之間的世仇關係,不可能一夜冰釋前嫌,這防人之心還是不得不有。故而徐庶在準備勞軍之事時,又傳令給趙雲,讓他加強夏口南部的警戒力,同時又支會給城南水寨的劉琦,請他讓所部水軍暗中警戒,以備不時之需。

    忙乎了整整一宿,徹夜未眠,次日天尚未明之時,徐庶便會同劉封,帶著大批連夜備好的上等牛羊酒蔬,候於水寨棧橋之上,翹首東望,等待著東吳之軍的到達。

    當第一縷曙光,如一雙初睜的眼眸,刺破天際的薄霧,將溫暖的金線繡在那一張張興奮與不安的臉龐輪廓上時,目力極佳的劉封忽然遙指東方,激動的叫道:「來了,東吳的水軍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