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戰神劉封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開戰之機 文 / 謝王堂燕

    第一百七十七章開戰之機

    「我孫尚香所嫁之人,必得是武藝卓絕之輩,你若是個武藝平平的廢物,我自然要一劍殺了你。」

    躺在懷中的孫尚香,眼眸如水,情意綿綿,但回答之詞中卻是殺意凌烈。

    一面是火,一面是水,果然是世所罕見的奇女子。

    劉封呵呵一笑,自嘲道:「幸虧我還有點本事,若不然當初冤死在夫人你的劍下,就不能享受今日的快活了。」

    「早知道你這麼壞,就該一劍刺死你。」孫尚香嗔笑一聲,纖細的指尖在他肉上狠狠一戳。

    劉封哎喲了一聲,假作痛疼,馬上予以反擊,反身便將孫尚香壓倒在身下,將她手腕分開按在了兩邊。

    「你又做什麼欺負人?」那一張絕世的容顏上,尚未褪除的紅潮,這時又重新覆面而至。

    「為了能讓夫人你早點為我生一個小劉封,我當然是要繼續奮戰了,嘿嘿——」

    **再起,春色滿屋。

    在這樣一個明媚的早晨,劉封忽然發現,他又多了一份戰鬥下去的動力。

    當龐統好容易得到劉封的召見時,已經是黃昏時分。

    「主公,看起來你的心情甚好呀。」看著紅面滿面的劉封,龐統笑瞇瞇的問候道,那份腔調,明顯是有所暗示。

    劉封得知龐統不偏不倚,偏在那時來找過他後,便曉得這傢伙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就知道他會借此來開自己的玩笑,雖早有準備,但還是略有些不好意思。

    龐統見一向沉穩英武的劉封,這時竟流露出些許靦腆,不由得哈哈一笑,「不是我龐統嘴賤,喜歡多管閒事,主公你身繫重大,你的家事既是國事,有前車之鑒,我等也盼主公多加努力,好早日為咱們生出一個少主來呀。」

    龐統口中的前車之鑒,自然指得是當年劉備無子,不得不收劉封為養子之事,結果導致了後來的諸般變故,對劉封來說,也許是好事,但對劉備而言,卻是極大的打擊。

    「好好好,我努力便是,先生就別取笑我了好不好。」劉封搖頭苦笑,坐定之後,忙將話題轉移,「先生,你說有一個好消息要送給我,不知是什麼好消息?」

    龐統跪坐下來,嘴角揚起一抹詭秘之笑,「主公,江陵方面剛剛送抵的情報,劉備已經打算動身入蜀了。」

    劉備入蜀

    劉封的精神頓為一振,劉備果然還是按照他所預想的那樣,照著諸葛亮隆中之策前去爭奪益州。

    自己這只蝴蝶,雖然使荊州的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對整個天下的局勢影響還是有限的,這一點對劉封來說倒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大勢方面,他依然能利用自己的「外掛」,再加上龐統的輔佐,來做出最有利的判斷。

    劉封興奮之餘,感慨道:「劉璋這個蠢貨,天下人都知道邀劉備入蜀是引狼入室,偏偏只有他蒙在鼓裡,蜀中天府之國,就這樣便宜了劉備,真是可惜。」

    「要說這件事,曹操還幫了劉備的大忙,若不是他以征張魯之名,挑起了關中之戰,劉璋也不會因為害怕唇亡齒害,才被一幫心懷不滿的部下抓住時機,蠱惑他邀請劉備去奪取漢中。」

    龐統的言語之中,充滿了對劉璋的不屑之意。

    劉封卻笑道:「虧得劉璋這般愚蠢,若不是他把劉備從荊州引走,咱們又怎能有機會奪取南郡,先生,你當初的預想果然一點都沒錯,當年圍我臨湘半年之仇,是該讓他血債血償的時候了。」

    話到後段,劉封忍不住咬牙切齒,復仇之情溢於言表。

    在龐統給劉封規劃路線圖中,南郡,乃至整個荊州都是必須拿到手的,唯有如此,劉封才有破繭而出,與群雄爭奪天下的資本。

    只是,自劉備借得南郡之後,實力在短期之內陡增,幾經招兵買馬之下,兵力總數已達近五萬左右,而東吳的兵力最多也不超過十萬。

    當然,劉封也沒閒著,他雖然只佔了兩個郡,但丁口卻不少,且兩郡所受戰火波及較少,故而在短時間,他的兵力也已擴至一萬五千餘眾,離計劃中的兩萬兵馬只差不到五千。

    雖然劉封的實力有所提升,但比起劉備尚有不少差距,故此,在劉備沒有動作的情況下,劉封當然不會傻到以武力去爭奪南郡,而現在,劉備去取蜀,勢必要調動大量的荊州兵力,這就給了劉封「染指」的機會。

    「奪取南郡是必然的,不過主公怕還要再忍耐一些時日。如今劉備只帶了一萬兵馬和張飛入蜀,尚有諸葛亮、關羽、趙雲留守荊州,咱們必須等到劉備和劉璋翻臉開戰,調荊州軍大批入川之時,方才是我們動手的時機。」

    龐統依然保持著冷靜,而且分析也深得劉封所想。

    劉封很清楚劉備的為人,他此番是以客將的身份應邀前往蜀中,以其性格,絕不會第一時間就跟劉璋翻臉,必會先廣樹恩德,收買人心,然後再找借口反客為主,這期間,必然還會耗上一段時日。

    「先生所言極是,不過先生可曾考慮過曹操和孫權這二人,咱們若和劉備開戰,爭奪南郡,我只怕這二人不會坐視不理。」

    劉封擔心的不止是劉備,在荊州這塊四戰之地,北面和東面兩大巨頭的反應,也是他無法迴避的。

    龐統倒是一臉的閒逸,呷過一口茶,不急不緩道:「馬超和韓遂皆乃匹夫之勇,連曹操暗渡蒲阪津這等粗淺的計策都看不出來,我料兵敗只是數月間的事。關西眾將兵敗後,必會逃還隴右,此地距中原有千里之遙,且行路不便,曹操必然不會在內部隱患未除之時,遠離中原親征隴右,依我之見,平定關中之後,曹操定會東征孫權。」

    在劉封的記憶中,曹操和孫權確實在淮南一線打了好幾仗,但具體什麼時間他卻記不清楚。

    「近聞孫權在濡須口興建濡須塢,明顯有以此為基地,控制濡須水道,攻取合肥的意圖,曹操不會坐視不理,關中之戰得勝後率軍東征倒也合情合理。只是,此時劉備已然入蜀,荊州方面也出現了戰機,曹操若是在此時進攻荊州又當如何呢?」

    劉封這是擔心曹操攻打荊州,使得劉備回軍,打亂了自己奪取南郡的計劃。

    龐統瞇眼一笑,自信道:「赤壁一役,曹操吃了孫劉聯盟的苦頭,以其之奸謀,必然知道,荊州之事,急攻則反促孫劉聯盟愈加團結,緩攻,則孫劉則必日漸離心,既是如此,曹操何不坐山靜觀虎鬥呢。」

    一語道破玄機,劉封心中大為欽佩,便想自己的見識雖日漸增長,但是比起龐統,還是要遜色三分。

    「曹操若然南征孫權,劉備取西川,荊州便一時無人問津,反而成了我動手的大好時機,妙啊,真是天賜的絕妙時機。」

    劉封何其聰明,只消龐統稍稍一點撥,他便立刻想明白了總體的大局。

    龐統捋鬚笑道:「所以呢,咱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擴軍練兵,只等那個天時之機到來,務必要一擊必勝,這天賜的時機,絕不會有第二次。」

    當天,龐統與劉封定下大計之後,劉封便暗中指使魏延黃忠陳到及馬謖等人,各部擴充本部兵馬,務必要在半年之內,將東二郡可用兵力增加到兩萬五千左右。

    在擴軍的同時,天下的局勢,也都在劉封緊密的關注中。

    正如龐統所料,關西眾將有勇而無謀,被曹操大軍連渡黃河與渭水之險,接著又被曹操暗使離間之計,造成馬超和韓遂之間的猜忌。

    時年十月,曹操利用關西軍不能團結一心之際,約期會戰,先以輕兵挑戰,然後出動虎豹騎夾擊,大破關西軍,臨陣斬成宜、李堪數將。馬超、韓遂等逃往涼州隴右,曹操遂留夏侯淵鎮守關中,自率大軍回往鄴城。

    曹操率大軍平定河間郡叛亂之後,遂於建安十七年春,率步騎號稱四十萬,南下由須濡進入長江,孫權急以七萬兵馬隔江迎擊曹操大軍。

    至於劉備,自率徐庶、張飛入川之後,受到劉璋熱情相迎,劉璋先後資以軍隊兩萬,錢糧不計其數,並將白水關以北各軍的指揮權交給了劉備。

    劉備北上屯兵葭萌關近一年,廣樹恩德卻按兵不動,後借孫權求救之名,欲率師東歸,並向劉璋借兵一萬。

    劉璋也不是白癡,見劉備收錢不辦事,心中也不爽,遂只撥給老弱之兵四千,劉備便以此為借口,公然與劉璋決裂,發兵南下直取成都。

    劉備雖有徐庶之謀,張飛之勇,但劉璋帳下也並非盡皆庸才,在連克涪縣、綿竹之後,大軍被張任阻於雒縣而不得進。久攻不下,劉備遂不得已,調諸葛亮、趙雲率大軍入蜀增援,並留關羽鎮守荊州。

    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七年的這一年時間裡,天下的局勢,基本按著劉封和龐統的設想在發展。

    再度蟄伏一年之後,劉封終於等到了這個天賜的良機。

    這一天,鎮南將軍府議事堂中,文武雲集,氣氛肅然,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興奮與緊張。

    劉封手扶佩劍,環視一眼眾人,劍眉凝成一線,肅然道:「諸位,荊州兵馬已盡數被劉備調往蜀中,諸葛亮和趙雲也已不在,荊州只剩關羽和兵馬不到兩萬,此乃天賜之良機,我已決心起兵攻滅關羽,全據荊州」。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