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極品皇帝

正文 第七十七章 極品皇帝(2) 文 / 追沙子

    「那些宮女、太監們也都深深被紹巖的颯爽英姿所吸引,這是咱們的皇上嗎,這明明就是神的化身。

    紹巖昂首挺胸,學著帝王走路的姿勢大搖大擺地走了出去,身後簇擁著一大堆宮女、太監,排場甚是威風,從皇帝寢宮到乾清大殿足足有五百多步,寢宮外早已預備了一頂金色雕滿龍紋的轎子,紹巖沒有坐上龍轎,而是步行穿過幾道宮門,所到之處,沿途侍衛跪成一片高呼萬歲,聲音此起彼伏,宛如大山坳裡的回音一般。

    乾清大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此刻早已聚集了文武大臣,紹巖踩著紅地毯,踏上又寬又長的白玉台階徑直朝大殿走去,守候在兩旁的侍衛以及文武大臣紛紛跪地相迎。

    看著眼前這座金碧輝煌的金巒殿,紹巖既興奮又緊張,便嚥了嚥了口水,沿著腳下的紅地毯走了進去,進而登上了那張神聖莊嚴的龍椅。

    紹巖才剛剛坐下,其身邊的老太監小順子仰著脖子高呼道:「登基儀式正式開始,眾臣朝拜新君。」小順子原先一直伺候先帝,如今新皇登基,便自然而然的守在新皇帝身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大臣面向皇帝三跪九叩一番,他們當中年長的有五六十歲,頭髮花白,滿臉都是歲月留下的皺紋,位於文臣之首的兩位分別是左丞相任賢良、右丞相東方益,其後便是工、吏、禮、兵、刑、戶六部尚書以及六部侍郎,另一旁則是些年輕的武將,排頭的那位三十多歲,身穿銀色盔甲的名叫錢天行,此人現任東林國的兵馬大元帥,身後那些將領都由他一人統轄,武將們個個英姿勃發,精神抖擻。

    「眾卿平身!」

    紹巖坐在龍椅上輕輕的揮揮手,他仔細觀察底下群臣,卻未發現郭威的影子,按照常例,郭威是東林國的攝政王,應該站在首位才對,為何無故缺席?紹巖不禁納悶,這老傢伙在搞什麼鬼?老子頭一天即位就跟老子遲到,小心老子扣你薪水。

    「皇上,這是微臣為您新擬的年號,請皇上過目。」禮部尚書翁同舒走到殿前呈上一張灰色奏折,小順子走下殿將奏折轉到紹巖手中。

    新皇登基必須要用新年號,這一點紹巖還是明白的,只見翁同舒的奏折上寫著五個年號,分別為永嘉、崇文、延慶、平樂、萬安,名字雖然取得都很不錯,卻沒有一個令紹巖滿意的,可一想到自己剛剛登基,又不好公然拒絕臣子的一番心血,便眉頭微微一皺道:「翁卿家提供的幾個年號,朕都很滿意,只是滿朝文武都稱讚先帝的文治武功,朕決心要做一個超過先皇的聖明皇帝。」

    「那依皇上的意思是?」翁同舒不解道。

    紹巖想了想,道:「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就叫極品吧。」

    「極品?極品皇帝?」滿朝文武不禁面面相覷,在當時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這個詞語,儘管眾人抱有疑問,但這個年號似乎聽起來不錯,於是紛紛跪地高呼:「極品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后娘娘駕到!」

    話音剛落,郭太后在十幾個宮女的陪同下徐徐走進大殿,在場人跪地行禮,郭太后走到龍位邊上的椅子上坐下。

    「兒臣叩見母后。」紹巖不習慣下跪,但既然入了宮門,就必須接受皇家的規矩。

    郭太后滿臉笑意,心平氣和地道:「皇兒免禮,今天是你登基的第一天,哀家特來看看。」說著,郭皇后直起身子,朝底下群臣道:「爾等現已都是東林國的兩朝元老,有的自從先皇登基就跟著先皇,有的也是先皇一手提拔出來,如今新皇年紀尚幼,希望爾等要盡心輔助新皇帝。」

    「臣等謹遵娘娘聖諭,臣等定當盡心竭力效忠皇上。」

    滿朝文武齊聲叩道,聲音震耳欲聾,比之前呼喊萬歲時大了好幾倍,看來郭太后在臣子當中的威信還是挺高的,真不愧是當代的女強人,紹巖暗自讚歎道。

    這時,小順子走出來吆喝道:「新皇登基,普天同慶,從即日起免稅三年,大赦天下。」

    「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有本快稟,無本退朝。」小順子接著吆喝道。

    大殿上沉默片刻,左丞相任賢良拿著一張奏折走到殿前道:「啟稟皇上,近來淮河一帶連日降雨,加之河道常年失修,水面的積水已然衝破河道,那一帶的房屋大都被洪水沖塌,百姓流離失所,不少人在洪水中喪生,請皇上速速從國庫中拔款震災。」

    紹巖猛然吃驚,水災可不是小事,百姓房屋倒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身為一國之君不能置之不理,連忙道:「那還猶豫什麼,速速從國庫中支取些銀兩賑災才是。」

    任賢良眉頭緊皺,吞吞吐吐道:「可是國庫鑰匙一直由攝政王郭威保管,臣等多次向攝政王稟明此事,但朝廷一直未給予明確答覆。」

    聽到任賢良的話後,紹巖臉色一沉,媽的,又是這個王八蛋,掌管天下兵權的是他,管國庫的又是他,狗日的,信不信老子一紙聖旨讓你全部吐出來。

    「來人,速詔攝政王入宮。」

    「回稟皇上,攝政王昨夜偶感風寒,現在府中修養。」小順子畢恭畢敬道。

    紹巖暗笑,這傢伙倒是會選時間生病,我倒要看看你能裝到什麼時候,郭皇后聽到郭威染上風寒,頓時臉色一驚道:「攝政王生病了?那讓太醫院的太醫去看了嗎?」

    「母后,舅舅這病也生得太巧了吧?朕看他患得不是什麼風寒,而是心病。」紹巖是個直性子,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皇兒不可亂說,你舅舅這麼多年為朝廷鞍前馬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呆會兒下朝去趟國舅府看看他。」

    紹巖冷哼一聲,什麼功勞苦勞,分明是不給老子面子,見郭皇后面帶怒色,紹巖只好勉強地點點頭。

    「攝政王爺到!」

    就在這時,殿外響起一聲尖尖的嗓門,眾人朝外望去,只見郭威坐著四人抬的擔架緩緩步入大殿,席間,只聽郭威嘴裡時不時發出低微的呻吟,大有一種奄奄一息的感覺,眾臣子相繼朝他作揖行禮,郭太后趕忙走到他身邊噓寒問暖一番。

    見郭威一副病懨懨的面孔,所有人都信以為真,紹巖想笑又笑不出來,見過無恥的,沒見過比你更無恥的。

    「皇上,老臣帶病在身,不宜給您行君臣之禮,請皇上見諒。」郭威坐在擔架上羞愧道。

    「哦,攝政王有病在身,這禮數就免了吧。」

    「謝皇上。」郭威賊眉鼠眼的看了看一旁的任賢良,然後對紹巖道:「皇上,老臣殿外似乎有人在說老臣的壞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紹巖聽白眉說過,郭威和任伯良同是輔政大臣,二人早年因政見不和成了死對頭。

    見郭威有意指桑罵槐,任賢良淡淡一笑道:「攝政王爺,微臣只是就事論事罷了,淮河河道失修多日,而您卻遲遲不肯放出庫銀賑災,您難道忍心見到那些百姓無家可歸嗎?作為一個臣子,上忠於皇上,下體恤百姓,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而您的所作所為對得起黎民百姓,對得起皇上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