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一卷 東漢末年 第十三章:賢才至,基礎初奠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書房中,樊成與諸葛瑾沉默下來,各自想著心事,諸葛瑾心中很是有些失落。

    過了良久,樊成看諸葛瑾愁眉苦臉,不由的樂呵呵笑了:「瑾兒不須如此,來年雲兒回家,我定讓其多留幾天,屆時你自然可以與其相見。」

    諸葛瑾此時心中正yy著華佗、張仲景呢,聽到岳丈說話,連忙收回心神:「岳父說的是,待岳父得有空閒之時,可以帶著娟兒到泰山郡去玩,趁現在還算太平多出來走走!」

    樊成聽了很是高興:「好!好!今次正與你父親商量著,正打算過兩年搬遷到泰山郡去居住,離得近了正好也有個照應。」

    「那好啊,這樣的話便可以常常見面了!而且相互間有個照應,也能安全上不少。」諸葛瑾點點頭,贊同道。

    兩人就這般,隨意的嘮著嗑,一老一少竟然有些相見恨晚。

    隨後幾天中,諸葛瑾沒有再出門,只是留了一封書信,讓樊家管家帶著送去了趙雲家中,諸葛珪與樊成二人均是坐不住,經常出門訪友,常常不見蹤影。

    漢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靈帝為聚攏財富,開西邸賣官,天下大嘩。朝廷公開賣官,加劇了地方豪強對百姓的收刮,將地方上的矛盾徹底激化,僅178年一年中,就發生農民起義十多起。起義多是農民,規模小,也沒有組織,很快便被鎮壓掉了!只是這天下,卻是亂象漸顯。此時,身處其中的大漢之人,除了深具野心的張角,竟是無人能發現。

    也是在這一年,張角開始派遣了大量弟子,走出巨鹿,奔赴大漢十三州,廣收門徒,組建勢力。太平教,開始漸露頭角!

    一年中,諸葛家發展更是迅猛,只是多為暗處,不為人知。此時諸葛玄對自家侄子更是信服。諸葛家與甄家經過近一年的磨合,合作越發的默契,客棧、酒樓、青樓等便於收集情報的產業相繼在大漢十三州建立。

    這一年中,沮授辭去了廣平縣令之職,與田豐一道,舉家搬遷至泰山郡。如今泰山、琅琊兩地,已經成了諸葛家一家獨大,諸葛家的聲望在穩步增長,諸葛珪作為泰山郡守,招募人才更是名正言順。

    或是介紹,或是自薦,或者招攬,還真是招募到不少人傑,不過多為寒士。武有關羽、顏良、文丑、龐德、黃忠、徐榮、高順、蔣欽、周泰、徐盛、韓當一十一人,文有戲志才、賈詡、陳宮三人。最令諸葛瑾欣喜的是找到了張仲景、棗祗、鄭渾、馬鈞與華佗5人,此5人皆乃偏才,比文臣武將更難尋訪!

    說起幾人,關羽每日練武,家中生活困難,聽聞此事便收拾行裝來碰運氣,顏良、文丑兩人幾乎走投無路,正準備要去落草之時,被諸葛玄派去的人找到,帶了回來,其餘除了徐盛之外,均是被諸葛玄專門找到,大膽任用了起來,給予了寒門士族一個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

    張仲景此時正任長沙太守,諸葛玄派人捎去一封書信,按照諸葛瑾教其的方法,訴說種種,很容易的將其打動,攜家帶口到了琅琊。華佗就有些困難了,還是靠了諸葛瑾親自出面,將現代醫院的一些前衛做法及好處一一與其訴說,終究是給忽悠住了。

    鄭渾與馬鈞二人很快搞定,主要是在漢朝時,匠人的地位太低了,諸葛家只是給其尊重,便讓兩人發誓效忠了!由此也讓人見識到,古人對於匠人的偏見何其厲害。

    說起黃忠,大家都會覺得可惜,三國英雄輩出之時,其壯年已過,前半生更是為了給自己孩子治病,一直呆在荊州,後來遇到劉備,才算是顯露出一個英傑之姿,那時,其以年過半百。當諸葛家的人找到他時,這位漢末英雄正因經年為其子治病而窮困潦倒,當聽說諸葛家願為其子治病時,沒有多考慮,就答應了為諸葛家效力。其子黃敘,今年僅8歲,只是常年受疾病困擾,站起來還沒有諸葛瑾高,其妹黃舞蝶,正好與諸葛瑾同歲。

    因為收攏的人才不多,散落各州各地,因此沒有引起別的世家的窺視,在這方面,諸葛瑾不斷的強調,是以諸葛家在處事上一直很低調。甄家目前在各地的商行已經開始小批量囤積糧草,量不多,分散在全國各地,避免了糧價的波動。

    泰山郡在諸葛珪的治理下,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態,百姓安居樂業,富有餘錢,郡內因為鼓勵工商,每年上交國庫的稅收接近一州稅收總額的半數,諸葛玄也由於此,以極低的價格買下了琅琊郡守的位置。諸葛珪為人剛正,得罪小人,最後還是諸葛瑾遣諸葛德親自去了一趟洛陽,買通「十常侍」,最終得以保全,性格才開始轉變,也算是件好事!

    諸葛瑾每日裡很忙,除了跟隨華佗學習「五禽戲」,還要跟隨田豐、沮授學習行軍謀略、民政民生,還要忙著統籌培養人才,分別給張仲景、棗祗、鄭渾、馬鈞與華佗5人籌建班底,還好有兩位老師幫忙。就這樣,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將諸葛家各方面實力進行了一次統一整合,也是在這一年,諸葛家為亂世的到來正式做好了準備!

    臨近年末,諸葛瑾早早便向父親、母親告假,直奔常山而去。

    樊成見到只有諸葛瑾一人到來,恍然而悟,不由的調笑道:「你可真是著急,雲兒人在常山,又不會跑掉!」

    諸葛瑾與岳父寒暄了許久,又帶著小樊娟玩了一圈,便央著岳父樊成帶其直奔趙雲家中!

    「見過樊伯父!」趙家村,趙風與趙雲兩人聽到樊成前來,忙一起出迎。

    諸葛瑾與趙風雖然沒有見過面,卻很相熟。華佗到泰山沒多久,便被諸葛瑾安排著來到常山,專程給樊成還有趙風兩人看病,樊成問題不大,而且發現的早,只要好好調養一番即可,趙風卻由於早年曾經與人爭鬥時留下暗傷,一直調理了半年才養好身體,兩人之間也算是來往了幾次。

    樊成見到兩人,呵呵直笑:「來來來,風兒、雲兒,這就是諸葛瑾,你們不是想見已久嗎,我這次卻是給你們帶過來了!」

    趙風聽了,忙又拜道:「見過諸葛公子,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趙雲雖只有十歲,長的卻是氣宇軒昂,也是上前拜道:「多謝公子救我大哥。」

    諸葛瑾上前攔住,客氣著說道:「無妨,我聞風哥、雲哥之名久矣,雖不曾見,卻是神交已久!」說完不由得笑了,自從見到趙雲之後,諸葛瑾便樂的沒有停過。

    一行人進屋說話,由於樊翁從中調節,再加上有諸葛瑾刻意迎合,眾人談話很是融洽,期間,諸葛瑾隱晦地提出讓其一家與樊成一家共同搬遷至泰山生活,趙風很是意動,卻是由於趙雲此時學藝未成,顯得有些猶豫。

    諸葛瑾接著便將如今大漢現狀同他們講述,兩人聽完很受震動,趙雲定要哥哥攜妹妹隨樊翁搬遷,趙風無奈同意,其實也是為其妹妹著想,若真是會有動亂,單憑趙風一人如何照應得過來,此事便約定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