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四卷 聯盟討董 第七十七章:初會盟,先鋒孫堅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十月,天氣已漸漸轉涼,官道上,黃沙漫天,隱約間旌旗飄展,獵獵有聲。

    「噗……」

    「砰……」

    「叮……」

    各種聲響自官道上傳出,於空曠的野中傳出很遠。只見一列列軍士整齊行走,甲衣只見碰撞摩擦,噪聲陣陣。

    諸葛瑾騎在馬上,臉上帶著疲憊,向後轉身,看了下後面很遠處跟隨的馬車,對於跟隨他長途行軍的賈詡很是抱歉,一個文人,更是苦惱不堪。

    「傳令下去,加快行軍,正午之前,一定要趕到陳留。」諸葛瑾勒住馬,沖身邊一個傳令兵大聲說道。

    「諾!」傳令兵接了命令,策馬向後陣而去。

    「將軍有令,加快行軍……將軍有令,加快行軍……」

    後面陣中,不停的響起傳令兵響亮的呼喊。不久,行軍速度明顯開始增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長長的軍伍中,響起了嘹亮的歌聲,粗獷、豪邁、滄桑,這乃是諸葛瑾專門派人教授的,為的,就是塑造一個理念,塑造一個軍魂。

    迎著日頭,大軍終是在正午前趕到了陳留。曹操聽得諸葛瑾率軍前來,忙出來相迎,此時眾諸侯已經基本上都到了。兩人寒暄,相攜走入城中,曹操吩咐人領著諸葛瑾的兵馬去往紮營,便帶著諸葛瑾來到眾諸侯聚集處。

    諸葛瑾迎著眾人目光,一一看去,還真有不少舊識:劉岱、鮑信、孫堅、袁紹、袁術等,諸葛瑾與幾人打了招呼,曹操便又將剩餘之人做了介紹,分別是: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胄,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並上袁紹等人與曹操,共計十七路諸侯,再加上代表泰山郡守諸葛珪領兵前來的諸葛瑾,仍然湊足了十八路諸侯。因為北海被諸葛瑾佔據,此時孔融尚還未出京,自然再不會有其來參加會盟了。

    眾人會盟,或帶一萬五千,或帶三五萬人,林林總總計有三十萬兵馬,連營百里,浩浩蕩蕩。

    這一日,再不見有新到之諸侯,眾人便商議,歃血為盟。

    營帳中,韓馥作為袁家的門生,自然起身為袁紹搖旗:「既然聯盟一定,自然要推選出一位盟主,我提議,由渤海太守袁紹擔任,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朝野,聲望盈於天下,自然可以勝任盟主一職。」

    袁術、袁遺、王匡、張超、陶謙等幾人與袁家親近之人聽了,紛紛出言附和。諸葛瑾稍稍留意到,帳中其餘幾人神色不一,袁紹臉上洋洋得意,曹操神色微變,劉備面無表情,似乎不為所動。

    公孫瓚卻是看不慣袁紹如此行徑,哼了一聲道:「靠祖輩餘蔭有何能耐,我提議孟德為盟主,孟德孤身刺董,仁義彰於天下,又當先發佈檄文,傳檄天下,為盟主正可。」

    與曹操關係比較好的張邈、孔胄、喬瑁等人聽了,也都開口支持。諸葛瑾看著帳中諸人,一時間心思轉念,還真是各懷鬼胎啊!

    「咳……」看著袁紹漸漸有些轉黑的臉,曹操輕咳一聲,待見眾人停下,這才開口說道:「本初四世三公之後,名望比操要高,此盟主非本初不可。」

    「我等為大義而來,何必糾纏於此,瑾提議由孟德為副盟主如何?」諸葛瑾見諸人爭執不下,便接口說道。

    袁紹聽了,臉上一喜,再三推拒了幾次,這才接下,心中卻是暗恨公孫。眾人準備牛羊牲畜為祭品,歃血為盟,次日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皇天后土,實皆鑒之!」

    誓畢,眾人痛哭流涕。

    眾人回返,坐定,袁紹令其弟袁術總督糧草,後緩緩說道:「董賊佔據地利,有雄關險阻,如今擋在我等面前的有汜水、虎牢兩道關卡,不知誰願為先鋒,破得汜水一關?」

    階下眾人看了看,一人排眾而出:「盟主有令,堅願為前部。」

    只見其身量八尺五,生的虎背熊腰,眾人看去,乃是孫堅。袁紹大喜:「文台勇猛,可擔此大任。」

    「諾!」孫堅應下,告辭而去。眾人見無事,便也都散了。

    「一群虎狼之徒!」回到營帳,諸葛瑾將身上甲冑卸下,莫名的歎了一口氣,不知道是為這劉姓皇室?還是為著這天下百姓?

    休息了一天,賈詡總算是緩過一些,聽聞諸葛瑾說話,卻是呵呵笑了:「此事主公不是早已知曉了嗎?何必為此小事而煩惱,此次定然是那袁紹作為盟主了吧?」

    諸葛瑾點點頭:「昨日文和疲乏,瑾便沒有將此事告知,文和猜的不錯,此次卻是袁紹做了盟主。曹操此人也是有野心的,原本我還以為其會比他人好上一些,只怕是有些走眼了。」

    「哦?」賈詡有些疑惑,雙眼注視著諸葛瑾,等待其回答。

    諸葛瑾歎了一口氣:「說真的,先前我還以為其也算是一位忠臣,今日才發現,其人也不過是一個逐名之人,我才算是知曉,其孤身刺董、發佈檄文,不過是為了其名望的積累罷了,只怕這曹家,也不是那麼簡單。」說完,諸葛瑾深深吸了一口氣,又道:「如此也好,正好將我心中一些不忍拋掉,正要好好會會這天下群英。」說道這,諸葛瑾滿臉豪氣。

    「主公好氣魄!」諸葛瑾初露霸氣的那一刻,賈詡心中也是激盪不已,不由得想起了當年,諸葛瑾請其出山只是說的話:「文和一身才能,這天下英雄雖多,敢用文和之人能有幾人?卻又有幾人能如同你我這般,交心信任?」

    單手搖了搖羽扇,賈詡將思緒拉回,小小的一個馬屁拍了過去。

    「呃……」諸葛瑾頓時被噎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