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六卷 南征北戰 第二百六八章:麻煩官制,表字孔明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我得青州最早,如今青州境內,六部制基本上已經被人所接受了,六部中以吏部、戶部、兵部三部為最,兵部為我直接掌管,其中官職是以秦漢官制為主體,只是兩者之間,相契合的卻不是那麼完美,就如同我在外征戰,政令的傳達便只能靠了天堂來傳遞。(讀看

    看)」說起官制,諸葛瑾也是滿腦子的頭疼,這六部本來是隋唐時的三省六部演化而來的,要知道,三省中,也是有著很多官職的,有著不少的人在中間協調著,完好的完成了皇帝與六部之間的協作,只是也是因著三省的存在,也讓得中央集權出現了困難,真正能夠落實到皇帝手中的權利便被分散成了多份兒,這也是為何三省六部制終究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的一個緣由。

    對於青州的官制體系,諸葛亮早已有所研究,六部的出現,頓時將秦漢官制中的混亂給梳理成股兒,相較於其優勢而言,劣勢卻也顯得尤為明顯:官制冗(

    ong)長。

    六部之中,本就有著不少的職位,在有人填充進去之後,再加上原有的官員,一件事情本來只需要一個人便可做好的,結果下來,卻有著三、四個人甚至是更多的人在同時做著,事情的效率頓時便降了下來,諸葛亮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才將這個事情詢問了出來,他想不明白,能夠想出六部這種官制的大哥,怎麼會犯下這樣明顯的錯誤?

    「兩種官制不相契合,大哥何不將原有的官制廢除掉,直接便將六部推廣下來?」諸葛亮沒有對諸葛瑾所說之話做出回應,卻是臉色一肅,將自己心中的疑惑緩緩道了出來。

    「廢除?」諸葛瑾臉上,不由的露出了苦笑,他何曾不想如此,對於後世中的三省六部制他是心知肚明,即便是有著缺陷,卻是無可厚非的主流官制,既然手中有著這樣的利器,他怎麼會不想將原有的推倒重建?只是當初被手下人強烈反對,如今兩種官制並存,不過是相互妥協的產物罷了,他一直便想將兩種官制雜糅在一處,只是一直不曾安定下來,戰爭不斷,他哪裡有時間來操作這樣大的事情?

    「一種制度的變革,是要人去熟悉的,若是我強要將六部推廣,只怕是不用諸侯來攻,這偌大的領地,只怕是旦夕間便盡皆覆沒了。」說道這兒,諸葛瑾臉上的苦意更甚了,也不知是不是這件事情太過讓人頭疼,只是一瞬間,他便覺得腦袋中好似被針紮了一下一樣,有些頭痛欲裂,雙手不由的揚起,拇指用力的按到了太陽穴上搓揉了起來。

    諸葛瑾的動作,諸葛亮一眼便看在眼裡,心頭上不由的酸澀起來,他在天下各處皆遊歷了一番,對於如今天下各處的狀況心中明瞭,他心裡很清楚的知道,身處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無論是對於平民百姓,還是對於世家大族來說,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打擊,多少的無辜之人無聲消亡,多少的世家大族被動亂覆沒?而諸葛家,若是沒有他大哥在撐著,這個家只怕是早已被衝擊的支離破碎,他們能否生存的下來,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大哥若是放心,弟願將此事接下,為大哥分憂。」心頭上顫抖著,諸葛亮霍然起身,也不管一旁父親臉上的驚詫,衝著諸葛瑾請令道:「三年,最多三年的時間,弟定然尋出破局之法,將我如今領地中的官制體系給籌建起來。」

    諸葛瑾呆了一下,自打諸葛亮懂事以來,一直都是一個小大人的模樣,沉穩、灑脫,像一個真正的隱士高人一樣,渾身帶滿了出塵的意味,哪裡有過這樣的情緒喧露而出?

    「弟,你……」諸葛瑾頓住了,旋即一股濃濃的欣喜自其胸腔中升騰而起,看著弟弟大笑了起來:「哈哈哈,二弟聰慧,有你肯幫我,自然是沒有問題。」

    何止是沒有問題,簡直是求之不得啊!諸葛瑾心中,頓時笑成了一團花兒了。

    諸葛瑾笑罷,低頭沉思了一番後接著說道:「如今中原之地仍有袁紹、劉備、呂布三家,幽、並之外,更有著廣闊的草原,其上,遊牧民族無數,是以,中原之地在短時間裡,是安定不下來的,你正好可趁這段時間,將如今的官制完善好,定鼎中原之日,便是這官制推行之時。」

    「大哥放心,弟定會用心做此事。」事情已定下,諸葛亮再一次恢復到了之前的那種淡然,神色很是鄭重的對著諸葛瑾回道。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看著諸葛亮,諸葛瑾不由的笑了,左手成拳,用力的向下揮了揮。

    「兄弟同心……」諸葛亮剛剛維持起的淡然,於一瞬間消弭而散,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激動。

    「好,我們家人丁單薄,相當年更是只有我與你們大伯兩人,即便是在身臨絕境,我們也從來不會懼怕什麼,靠的,便是兄弟同心,若不是你大伯扶持,也就沒有我們家如今的境況,你們能如此,為父心中高興,哈哈,心中高興……」諸葛珪看著兩個天資同樣出眾的兒子,心中頓時裝滿了幸福,此時的他,已經完全將兩個兒子歸功於上天對於他,對於諸葛家的眷顧,一時間激動的不知該要說些什麼才好。

    屋外,日頭漸漸升的更高了,院子中的喧囂之聲也漸變的更大了些,三人安坐於屋中,不知不覺的竟然已經過去了好久,隨著諸葛瑾兄弟二人的談話漸漸落下,屋中再一次的陷入了安靜之中,三人都在沉默著,緩緩的將剛剛的談論消化著。

    「亮兒既然已經決定要幫你大哥,有件事情為父便提前與你定下吧。」不知過了多久,諸葛珪有些空靈的聲音響了起來,頓時將正沉思著的兄弟二人驚醒了過來。

    「不知是何事?父親有話便請直言,兒子聽著了。」將心神慢慢的收斂了起來,俄而諸葛亮臉上卻是露出了疑惑之色。諸葛家雖然也算是頗有淵源,只是家族傳到諸葛珪這一輩兒,卻是實實在在的衰落了下來,家族中的事情並沒有多少,諸葛亮一時間不由的愣在了那裡。

    「你大哥單名一個瑾字,取字子瑜,如今年關將至,你也已有十四的年歲了,為父決定當先將你的字給定下,在外做事也好方便一些。」大兒子諸葛瑾當年取字之時便是很早,是以對於同樣才能不凡的二子,他心中早已有所思量,只是他原本是打算等著到諸葛亮十五生辰時,提前將他的字給他取好的,如今看來,這個時間又要提前了。

    「兒無狀,一切皆按父親之意便可。」原來是這個,諸葛亮聽了,心中不由的鬆懈了下來,雖然說男子取字,一般都是在二十加冠之後才有,不過對於世家大族中之人而言,只要是才能出眾者,提前將表字定下之人非是少數,也是由此,諸葛亮對此事到不是太過在意。

    倒是諸葛瑾,在聽完父親之言後,心神不由的一動,卻是留上了心。

    「你既愛讀書,而如今天下,儒學更乃是國學,儒以孔為首,便表字孔明吧。」諸葛珪臉上,看不出什麼波動,頓了一下卻是解釋道:「明,可謂明晰、懂得之意,為父便是希望你能夠有自己的看法、觀點,能夠透析事情。」

    諸葛瑾聽完,心中莫名鬆了一口氣,孔明,諸葛孔明,這樣一個千古流傳之名,若是因為他的到來而有所改變,先不說他能不能接受,單單只是那適應,都不知道需要用掉他多少的時間,而歷史,在這一刻,卻顯示出了它強大的糾正能力。

    「諸葛孔明?」諸葛亮低聲喃喃了一下,心中倒也歡喜,至於諸葛珪隨後的解釋,被他直接給忽略掉了,也不知是從何時起,父親已經開始變得囉嗦起來,以至於即便是脾氣已經很好的他,有時候都會感到莫名的煩躁,相較起來,他卻是不由的敬佩起大哥來,也只有大哥,才會不厭其煩的聽著父親、母親二人嘮叨,要是換成了三弟……

    三弟?諸葛亮不知怎地,思緒忽然間就蹦到了三弟身上,心中不由的暗自笑了起來,想起三弟那調皮倔強的模樣,諸葛亮心中不由的樂開了花,要是什麼時候三弟能夠做到大哥這個程度,那太陽才真的會打西邊兒出來呢。

    「謝過父親。」收回心神,諸葛亮起身衝著父親拜了一拜。

    「既無疑義,此事便這麼定了,待年初你大伯過來時,便於家中擺上一桌,再將此事正式定下。」既然已經下了決定,諸葛珪也不再拖泥帶水的,很是乾脆的將事情定了下來。

    「恭喜孔明二弟。」諸葛珪說完後,諸葛瑾便笑呵呵的看著諸葛亮出聲恭喜著,要知道,表字取定,便是說家族長輩已經承認了其身份,自此之後,他便可以以一個成年人的姿態展露而出。

    諸葛瑾誇讚完,還不帶諸葛亮有所反應,便接著哈哈大笑了起來:「二弟已得表字,乃是一喜,豈不聞好事成雙?大哥便再為二弟添上一件大喜之事……」。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