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鬼才

第七卷 天下四分 第三百八七章:意料之外,周瑜身隕 文 / 夢與君同VS諸葛

    藍田側畔乃是渭水支流灞水,提及灞水,就不得不起塚嶺山,其周邊,與灌舉山等一眾山川連成一片,藍田,就是在這連綿山腳處建立而成,同樣,丹水,也發源於此地。(請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訪問我們零點看書

    青泥隘口,自徐晃統兵南下之後,因為關中兵力被帶走了大半,只餘下三萬餘人關隘,只能自保防守,再加上徐晃去後,一直沒有大將坐鎮,面對著這樣情況,荀攸只能一面向諸葛瑾請援,一面加固關隘,以抵擋隨時可能到來進攻。

    三個月後,荀攸處迎到了被調派至此郭淮、薛綜二人,而同時,藍田蒯良處,操練了三個多月時間那些精壯,已經漸漸有了軍隊模樣,近十萬人規模,頓時讓蒯良再次有了底氣。而此時,司馬懿聽從曹操之言,將大軍再次後撤,蒯良這十萬多人,很快被司馬懿徵調去了一半,北面有著司馬懿頂著,對諸葛瑾能否攻至長安,蒯良沒有去關心多少,反正他那些家人,早已被他送至益州,大不了自己翻過秦嶺,往漢中躲避去罷了。

    九月初,在諸葛瑾與曹操對峙,諸葛亮與司馬懿刀兵相加之時,荀攸留郭淮看守關隘,自己與薛綜統帥大軍兩萬,再次逼近藍田,意圖打破僵局,威脅長安。

    同一時間,與孫策對峙趙雲聽用龐統之計,以聲東擊西之策,在大肆調兵欲攻襄陽之計,大軍卻轉而在襄陽西面隆中順利渡江,而後大軍直奔荊山,在孫策還沒來得及反應時候,攻佔中廬,與樊城一南一北兩相夾擊,虎視襄陽。

    九月中旬時,一則消息傳出,讓堅守襄陽孫策軍急速瓦解了防守意志,一代人傑周瑜,在汝南正陽城外遭遇伏擊,身殉死節。

    卻原來,將大軍收縮至平輿之後,周瑜所面多壓力根本就沒有減少多少,反而隨著時間推移,其處境越來越艱難起來。先是被李典、馬岱、蔣奇三人帶兵步步進逼,將其活動範圍,緊緊壓縮在平輿以南,而後,被徐晃在其不提防間,借助水兵之力,偷襲了平輿南面百多里地外新蔡,將周瑜在汝南佈置攔腰截斷,隨即,卻是屯紮在宛城處牽招忽然出動,經舞陰直奔遂平,而後將遂平以南陽安、郎陵順勢拿下,三方圍堵之下,周瑜再也無法安然防守平輿了,撤軍,就被推到了最首位。

    周瑜死,真要起來,實在是一個意外,只能,其人運氣差了那麼一點,平輿城中,周瑜手中掌握大軍,有著十餘萬人,李典、徐晃、牽招三路雖然將周瑜向著三面動兵路堵上了,卻沒有完全封死其向南路,平輿、宜春、安城、慎陽、正陽、安陽等地,仍舊掌握在周瑜手中,南下之路,一片坦途。

    公元215年八月底,周瑜留張勳統兵三萬留守平輿,他自與孫靜、朱桓、陳武等悄然南下,大軍七萬,再加上押送糧草物資之人,林林總總十餘萬人隊伍,行進間還真沒有多少秘密可言,就在周瑜動身第三日,消息便傳進了距離平輿最近李典耳中。

    曼成,周瑜撤軍,此正是收復汝南大好機會,如此良機,切不可錯過了。得知消息第一時間,田疇便急急尋到李典住地方,臉龐上,止不住喜悅顯露而出。

    子泰先生,良機,只怕不只如此呢!昱田疇相比,此時李典卻彷彿成為了出謀劃策之人,臉上沉穩神色,讓田疇見了,都不由呆了一下,旋即自嘲笑了一下,在李典身邊尋了位置坐下,李典話中明顯意有所指,田疇聽了,不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哈哈哈,確實如此,快,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其他幾人,若是佈置得當,就是將周瑜留在汝南,都不會是太大問題。只是片刻,田疇臉上剛剛褪下激動之色再次佈滿臉龐,而就在他張口大喊出聲之際,李典臉上,一抹潮紅之色倏然出現。

    先生安心,我已派人去通知馬岱、蔣奇他們了,想必此時他們也應該快得知消息了。對於田疇激動,李典心中何嘗不也是如此?周瑜佔了汝南大半,李典自來此之後,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將其趕出汝南,只是他手中兵力有限,接連對峙幾個月時間,也沒有太大進展,誰成想,隨著徐晃、牽招出動,情勢急轉而下,迫周瑜都不得不帶兵撤退,不過如今李典,早已不是當年那冒失青年漢子了,受諸葛瑾影響,如今年近四旬李典身上,一股沉穩大將之氣油然散發著,而且他本就是聰明之人,對戰機把握更為敏銳,是以在田疇因為汝南可得而激動之時,他目光,早已盯在了周瑜身上。

    很快,李典這邊大軍就動了起來,不久之後,整個北面防線跟隨著向南壓了下去,不過,此時周瑜,卻早已渡過汝河,行至了安城城中。按理,以周瑜行軍速度,是不應該會被李典等人追上,要知,在平輿,可是還有著張勳三萬大軍呢。

    此事,不單李典沒有想到,就連周瑜同樣也沒有想到,在安城城中,十餘萬人休整了一日後,大軍才又出發,自然,再次上路時候,隊伍再次壯大了些,人數漸漸達到十四萬人,其大軍行進速度,大大被降低了起來,日行不過才能有十數里地。

    三日後,途經慎陽,不過這次,已經覺察到行軍速度太過緩慢周瑜,卻沒有再留時間讓大軍進行休整,甚至連城池都沒有進入,大軍就繼續南下,在其遠遠望見正陽城池時候,李典大軍轟隆隆追了上來。李典手中,原本只有三萬不到士卒,在與馬岱、蔣奇會面之後,自兩人處分別調派了一萬人至自己帳下,而後留兩人在平輿圍困張勳,自己則帶著大軍一路追隨而下,至於平輿城中張勳,直至李典帶兵南下時,也不曾露過一次面。

    快,加快速度,命令後軍,原地結陣。周瑜一邊下著命令,一邊與陳武兩人趕去後軍,孫靜與朱桓二人則快速組織人手將帳下士卒引入城中。

    後軍中,周瑜趕到時,一萬兩千人軍陣已經初顯模樣,而就在此時,衝在最前面李典軍,已經奔至近前,沒有停頓,沒有組織,就這麼蜂擁衝了上來。

    殺u2026u2026李典馬快,手臂急速抖動起來,手中長槍倏然化作漫天槍影,將面前士卒一一穿透,馬匹過去,一蓬血雨飛灑而落,之後士卒,順著李典衝開缺口處,快速殺了進來,不停地衝擊、廝殺間,兩方士卒不斷消磨著,缺口一點點擴大著。

    都督快走,我來擋住他們拖延時間,這裡守不住了,還請都督盡快再組織一個軍陣阻擋。短短一刻鐘時間,就連周瑜也沒有想到,他所訓練出來士卒,會是這樣不堪一擊。陳武已經記不得自己是殺了幾個來回了,只是知機械般揮動著手中大刀,卷刃了,就在敵人手中搶過一把繼續,只是他一個人力量終究有限,潰敗,在不經意間,已經形成,任他如何呼喝,也阻擋不住,無奈他只好奔至周瑜身邊,對著其大聲叫了起來。

    周瑜也不矯情,抬眼望了陳武一眼後,帶著身邊百餘親衛轉身離開。

    事情若是到了這裡,最多也只能周瑜運氣不大好,算不得點兒背,就在他們這百餘人退回,眼看著就要奔回大部隊時候,斜刺裡躥出一支約有千人士卒,每個人身上穿著是荊國甲冑,背挎一張半人高大弓,周瑜見到他們時候,心中不由得就高興起來,一步上前,對著他們之中明顯是一個小頭領模樣人大聲叫:你們是哪位將軍手下?誰是這裡千夫長?敵軍已經追近,快帶著你人過來列陣阻敵。

    沒人張口回話,回應周瑜,只有那千餘人同時摘下長弓,千餘人,迅速在周瑜面前列成了五支小隊,百人為一排,每隊兩排士卒,動作整齊劃一,在周瑜臉上剛剛露出喜色之時,突然間張弓對著對面周瑜百餘人射了過去。

    殺u2026u2026一聲遲到叫喊聲倏然響起,只是可惜,周瑜卻再也來不及去後悔,只是瞬間,就被撲面而來箭雨覆蓋在了下面,身子抽搐幾下,便斷了生息。

    都督u2026u2026一通箭雨,因為大部分都是衝著周瑜去,是以其身後這百餘人,在密集箭雨之下,仍舊有著近一半人存活了下來,不過在看向周瑜之後,嗓子中殘留下來,只剩下了一聲慘呼,便被隨即再次傾瀉下來箭雨射成了刺蝟。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