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二卷 雛鷹展翅 第五十七章 老狐狸出招 文 / 言者春曉

    第五十七章老狐狸出招

    劉紀元在看待劉家老宅的時候,心態就平和了許多,劉紀元的老宅已經在剛解放的時候已經分給了村裡的幾戶劉家人,劉紀元不但讓他們繼續住著,還提出出資修繕一下。只是提出,若今後不住了,不要毀掉,他回出資買下來。

    至於再去吳老太墓地的路上,劉紀元的神情之間有些悵然,在吳老太墳前,劉紀元一個人獨自在墳前喃喃自語了許久,也許是在追憶、也許是在懺悔,也許……

    這劉紀元估計也是個天生情種,逃到寶島後還討了幾房妻妾,就是現在,跟著他來的那位所謂的秘書,看樣子也是給他暖被窩的,八十多歲了,還真是人老心不老。

    從吳老太的墓地出來,劉紀元又恢復了正常的心態,和沈向東以及冉宜鴻、劉站長高興地說著話。

    冉宜鴻看上去心情不錯,劉紀元出手很大方,除了給劉家人包了紅包外,給天生縣更是包了一個大紅包。除了要為明溪鎮裡修兩條鄉村級的柏油馬路、三所小學外,更是表示還要給捐資修建二十所中小學的教學樓。

    那基本上表示天生縣所有的中心小學和鎮、鄉的中學都能有一座寬敞漂亮的教學樓了。冉有了這些東西,冉宜鴻肯定也能對領導有個交代了。

    江林濤跟著劉知遠兩個人微微落在後面一點。這陪同的人中,真要談得攏一點的也只有他了,所以劉知遠很多時候都是不自覺的往他身邊靠攏。

    江林濤和劉知遠兩人一路之上,偶爾也討論一下經濟上的事情,不過兩人都心照不宣的不涉及到國內的事情。

    原本劉知遠有種優越感,經濟更是他擅長的領域,談起來興致很高,心裡也免不得輕視他幾分,但是他對劉知遠講的東西見解非常透切,有些觀點比他也不差,這讓劉知遠也不得不收起他那份小視之心。

    看著遠處勞作忙著秋收的人們帶著驚奇的目光看著他們一行,劉知遠看到那忙碌的身影,終於還是忍不住說道:「國內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在發達國家,這種落後的農業方式早就淘汰了。」

    江林濤笑了笑點點頭:「是啊,差距不小,不但是農業,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江林濤笑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這樣的差距很快就會逐步縮小。當然,要縮小這些差距,需要時間,需要努力。縱觀世界的發展趨勢,二十一世紀必然是東方的世紀,世界的經濟中心必然會向亞洲轉移,四小龍雖然算是一個奇跡,但是畢竟國家太小,實力太弱,再發展也不能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的一個發動機。想要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一個經濟發動機,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穩定的社會基礎,全球化視野的政府,龐大的國內市場,以此為依托,參與到世界經濟的浪潮中去,而具備這樣條件的,除了我們國家,還能有誰?」

    江林濤實際上是把一些要在十四大上形成決議的東西提前講了一講,雖然十四大要在十月下旬才召開,但是一些重大的問題,實際上早就見諸報端,已成定論。

    「哦?」

    劉知遠一聽,似乎還有點不服氣,江林濤心裡微微一笑,劉知遠服氣不服氣並不重要,他藉著劉知遠的話題談起這個,是想試探前面的劉紀元的態度:「其實國內改革開放以後,發展已經大大提速,特別是南巡講話之後,理論也有了重大突破,速度會更快,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是絕對不會動搖,以這樣的增長速度,要不了幾年,國內的經濟在亞洲肯定就能坐二望一。呵,這可是一方熱土啊,其一,國內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生產成本低廉,國內很快就會成為全球各大企業的生產基地,成為「全球工廠」;其二,國內有極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十餘億人口,那是多大一個市場?

    作為有戰略眼光的工商鉅子,誰也不會對此視而不見,這必然是他們重要的戰略佈局的一部分。在這方面美國得不少業界人士是趨於保守了,比如剛剛我們談到的汽車產業,雖然國內現在的汽車保有量很少,但是按照這樣的經濟發展速度,老百姓口袋的錢也會越來越多,轎車進入普通百姓家庭也不過數年的時間,那時候,國內的汽車數量一定會呈幾何倍數增長,那必將是這些公司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點。捷足先登的豐田、大眾公司,這些公司將來在國內必將大有作為,而福特之類的雖然是全球業界領袖,沒有早進入,現在恐怕都後悔得捶足頓胸。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只有先走一步才能佔據一個制高點……」

    前面的劉紀元顯然是在聽著他的話,見劉知遠還欲反駁,停下腳步回過頭說道:「江先生說得有道理啊,國內現在是一方熱土,再遲恐怕就錯失良機了,不瞞各位,我也早有在國內發展的打算,這一次回來也準備拿一兩億來先探探路,也算是支援祖國的經濟建設。」

    劉紀元此話一出,大家心裡都一愣。

    一兩億,不是人民幣,是美金啊!

    金豐眼下在建的最大工業項目也不過才一億人民幣的投資,一兩億美金,那頂得上數十個了!

    江林濤心裡卻是感歎,劉紀元雖然一直沒回國,但是肯定是一直關注著國內的動向的。

    劉紀元一直避而不談投資的事情,這時候,這個老狐狸終於出手了!

    劉紀元有錢,可以捐學校,修路,但是捐贈是一回事,生意是另外一回事,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投資一定會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劉紀元說要拿一兩億美金到大陸探探路,這話也許是有些誇張,不是劉紀元家族沒那個實力,而是美金畢竟不是廢紙,劉紀元即便是再有錢,在投資的事情上肯定也是非常謹慎的。

    劉紀元一出口就是一兩億美金,一來是顯示他的實力,更重要的,劉紀元這老狐狸開這麼大口,這消息很快就會像長了翅膀一般到處飛,其他地方肯定都會聞風而動。劉紀元就是想讓各地競爭,他才會在這過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好處。

    江林濤猜測,劉紀元的第一步應該還是會落腳在四江省裡,畢竟是從四江出去的,四江對他、他對四江都有一種親切感,更利於他建立起在政商兩界的人脈。但是宜都是省城,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對於他在四江建立人脈更有利。

    如此一來,擁有不少優勢的宜都,必然是金豐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現在金豐雖然佔了先手,但是後面會如何,這還很難說,硝煙漸起,廝殺將至,接下來,才是真正刺刀見紅的時候。

    一行人又陪著劉紀元去看望了張啟雲的親屬之後,就回到天生縣城,晚上天生縣裡的領導要在天生縣很有特色的天聖湖招待劉紀元一行,以感謝他的慷慨之舉。

    天生縣趁著一行人回來的時機,天生縣的四大班子領導全體出動,陪著劉紀元在天生縣裡轉悠了一圈,美名其曰讓劉紀元「感受一下家鄉的變化」,實際上是向劉紀元推介幾個天生縣拿得出手的項目。

    市裡明確這項目由開發區來做,這些傢伙就打擦邊球,真是煞費苦心,江林濤心裡也是一歎,恐怕明天到朝雲寺去,龍勝區的人一定也會「插隊」的,只是這些都是白忙活,劉紀元既然是大手筆,那競爭的層面就不是市裡內部了。

    在天生縣城用過餐之後,大家又回到市委賓館,待劉紀元爺孫倆休息之後,又來到賓館的一個房間。

    副市長肖永年以及管委會主任薛之堂、外僑辦主任段君林都笑瞇瞇的坐在那裡,顯然已經得到了劉紀元要在國內投資的消息,正等著瞭解具體的情況。

    沈向東喜氣洋洋的把情況給在座的領導匯報了。

    肖永年也是笑逐顏開,連連笑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不過,一回頭看到江林濤坐在那裡沉思著,於是問道:「小江,你怎麼眉頭緊鎖呢?」

    肖永年看到他在那裡沒說話,轉過頭來問道。

    江林濤沉吟了一下:「肖市長,這確實是個好消息,但同時也是一個壞消息。」

    肖永年一愣:「哦?小江,你有什麼看法?」

    「劉老先生說要在國內投資,可沒說要在我們金豐投資啊。我們金豐除了是劉老先生的故土之外,和沿海城市我們不佔什麼優勢。特別是和宜都相比,我們就有差距了。對於像劉老先生這樣成功的企業家,在投資的事情上肯定是非常的理性的。劉老先生若是只投資幾百千把萬美金,我們金豐機會還更大一些。可準備投資一兩億美金啊,那誰見了不眼熱?肯定是群狼畢至,都想把劉老先生給爭取過去,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江林濤一席話讓一屋的人一下從興奮變為沉寂,也顧不得是在空調房間,一個個都點起了煙,吞雲吐霧。肖永年想了半天,把煙頭在煙灰缸裡摁滅後才問道:「小江說的有道理啊,一場惡戰在所難免,大家說說看,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

    大家想了半天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江林濤一時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肖永年見大家都也沒有其他辦法,想了一下說道:「君林。向東,你們第一階段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但是還要再接再厲,就按照剛才大家講的,給小江創造更多的和劉老先生溝通機會,讓他有機會介紹開發區。之堂,劉老先生既然開了口,那邀請他到開發區考察考察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你們開發區一定要做最充分的準備。要給劉老先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個情況我得趕緊和善濤書記,子建市長匯報一下,你們再好好想想,看看還有什麼其他辦法沒有,總之,劉老先生我們金豐一定要全力爭取……下去抓緊準備吧。」

    出了房間,江林濤心裡也有些悶,心裡一直思考著,劉紀元要在國內投資,肯定要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進行投資咨詢的,要如何才能打動劉紀元,以及那幫咨詢公司的人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