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二十一章 雄心 文 / 言者春曉

    第二十一章雄心

    薛冰喜歡吃清淡一點的,杜雨露的口味重一些,倒是和他差不多,聽他講,理光縣有家羊肉館是老字號,於是興致勃勃,說冬天吃點羊肉湯鍋倒是挺不錯。

    兩個人到得比較早,樓上的包間還有位置,兩個人就要了樓上的一個小包間。

    上了樓,江林濤看了看所謂的小包間,其實條件也很一般,只是江林濤來吃過一次,這裡的味道著實不錯,而且物美價廉。

    杜雨露脫去了外面的紅色風衣,薄薄地羊絨衫緊緊包裹著窈窕卻的身軀,身上峰巒起伏跌宕有致,曲線玲瓏誘人,晃得江林濤有片刻的失神。

    坐定之後,酒菜很快就上來,兩個人一邊說著話,一邊慢慢喝著酒,夜色漸漸暗了下來,正說著話,聽到外面吵吵嚷嚷的,一看一大群十六七歲的半大小子手提棍棒正在追打兩個年輕人,兩個人被逮住,一群人棍棒手腳直往兩人身上招呼著,江林濤皺了下眉頭,吃個飯都吃不清靜,他心裡也有些火,要打架也遠一點,那也眼不見心不煩,就在眼皮子底下,遇到這樣的事情不管,又說不過去。

    江林濤正欲起身的時候,兩個年輕人則是趁著這群人想毆打他,沒防備他們能跑,硬挨了幾下,趁著側面的人不備,死命得撞開幾人,不要命一般跳下了,一邊的土坎,追逐的這群人朝著兩人扔了一番石頭土塊,直到兩人跑遠了,才抽著煙,罵罵咧咧的慢慢走開了去,手上的東西絲毫沒有隱藏起來的意思。

    杜雨露的相機辟辟啪啪響個不停,看著離去的那群混混,微微蹙一下眉頭:

    「這樣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拿著武器大搖大擺的在街上晃蕩,根本就沒有人管,理光的治安還真不是一般的差。」

    江林濤看了看外面,歎道:

    「動刀動棒在理光縣是家常便飯,理光縣的人已經是見怪不怪,都有些麻木了。這些人長期在縣城混著,有的和警察也混熟了;另外一些比較狠一點的角色,聽說很多警察都有些發虛,只要沒有惹出大亂子,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這些人才會這麼囂張,貓怕老鼠,這才是咄咄怪事……」

    江林濤搖著頭,理光的幹部看到這樣的場景往往都自嘲這是窮山惡水出刁民。

    這句話出自老百姓之口,出自別的地方之人之口還沒啥,出自幹部之口,讓江林濤心裡是很有些反感。窮山惡水的地方善良淳樸的人還是佔多數,所謂出刁民,不過是給自己的無能找一個借口而已。

    杜雨露點點頭,她也是親眼目睹這麼大一群人在縣城不算偏遠的地方這麼大搖搖擺的打架,然後悠然如老人散步一般散去,顯然根本就沒擔心會會因聚眾鬥毆之類的名義被警察請去喝茶。

    「難怪你都看不下去了,這原來的公安局長完全就是在瀆職,不換人,理光縣的這些混混就要翻天了。等見到舒自學、潘衛國了,得把這些照片給他看看,看看他們公安局的人都在做什麼。」

    江林濤笑著搖搖頭:

    「舒自學真要有所作為,首先應該處理好局裡的關係,然後從自身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吧,先解決公安幹警的思想問題、制度問題、紀律問題,規範公安隊伍的行為,把隊伍帶好,什麼問題解決起來也就容易得多了。」

    杜雨露點點頭:

    「舒自學和潘衛國的關係,這工作我基本上已經讓人做通了,這一點你放心,至於隊伍建設,那我就無能為力了。吃完飯和他們坐一坐,我介紹你們認識一下,接下來的事情就看你的了。」

    江林濤也笑了笑:

    「我這裡該支持的肯定會支持,不過解決理光縣治安問題,不是一個人就能做成的,公安局長換人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甚至就是所謂的治安綜合治理也不能解決太大的問題,重要的是得防治結合,理光縣治安狀況不好,打擊不力是一個原因,不過根源卻是在理光是實在是太窮了,太窮,有些人就不惜鋌而走險。從長遠來講,要搞好治安工作,光靠公安系統保持高壓態勢也是不行的,還要發展經濟,提高廣大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改變理光縣貧窮落後的狀況,大家的收入上去了,治安問題也才會從根本上得到好轉。理光和宜都其實也就相隔一座山,可就是這一座山,卻造就了一個是在天上,一個是在地上,這值得很多人深思……」

    江林濤端起酒慢慢喝著,陷入了沉思當中。

    杜雨露很敏感的覺察到了江林濤走神了。不過,即便是他在走神,但是目光依然顯得炯炯有神。顯然不是想入非非,而是在思考什麼問題。

    江林濤也意識了杜雨露探詢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

    「對不起。我有些走神了。想到一些事情上去了。」

    杜雨露一笑,戳了一下他的額頭:

    「林濤,你雨露姐好歹也是一女性,坐在你旁邊居然走神了,你也太讓我沒面子了吧。什麼事情想得這麼入神?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麼難題了?說說你在理光縣的事情吧,我也想瞭解你在理光縣準備幹些什麼。」

    杜雨露用指頭輕輕戳了他的頭一下,雖然顯得有些親暱,可又顯得很是自然,不過杜雨露那嬌嗔嫵媚的樣子,還是讓江林濤忍不住有些心旌搖動。

    江林濤笑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的走神,杜雨露並沒有往心裡去。杜雨露雖然也是大美女,但是和杜雨露在一起,他從來感覺不到美女的壓力,他一向都覺得很放鬆,所以倒也沒有遮遮掩掩:

    「確實想到工作上去了,呵呵,難題很多啊,比如治安問題,沒有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住在這裡成天都是提心吊膽,那就更不要說在這裡投資興業了,發展必然受到影響。安全感,這對一個地方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不過,治安問題只是工作中的一個環節。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朝著一個目標共同努力,但是現在的理光,雖然口號喊得很多,可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發展目標,很多人思想還是很僵化,根本就沒有深刻地理解到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內涵。」

    在理光縣,江林濤很難有一個傾訴的對象,現在碰到杜雨露想瞭解這些,他也有種一吐為快的想法,江林濤笑了笑說道:

    「困難雖然非常多,不過,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困難就是讓人克服的,我的工作就是如何克服掉一個個難題。

    你若是去過理光縣的農村,你恐怕都不會相信,在距離宜都這樣繁華地大都市百餘公里之遙地地方,竟然還有幾乎處於封建社會的原始村落,還有封建社會這座大山沒推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們的日子很無奈,這句話真的很形象。也讓我感到一種無形地壓力。我想先解決這些地方的問題,把這座大山先給他們搬掉。」

    杜雨露顯然是很不相信還有這樣的事情:

    「這都解放多少年了,不至於這麼嚴重吧,在宜都的時候你也提了一嘴,真有這樣嚴重的地方?」

    江林濤笑著道:

    「我要是沒親自去一趟,我也不相信,但是現實是這樣的事情真真切切的存在。你若是有機會親自去感受一下,體會肯定比現在深刻得多。」

    江林濤把他的準備情況扼要的講了一下,杜雨露點點頭:

    「如果你就是最近想對這個村進行動作,我倒是有興趣去看一看。」

    杜雨露其實手頭的工作也挺忙的,但是聽到說的情況,倒是勾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是早是晚,這得看你的啦,縣公安局的可是你的人……不過去看看可以,最好是不要報道,即使報道也別把我報到進去啊。」

    杜雨露看了江林濤一眼,笑道:

    「什麼我的人,我這是跟你跑腿。你可真是掃姐的面子啊,別人是想請記者美言一番都請不到,你倒好,你雨露姐自貼路費,顛顛地跑到理光縣來給你作正面報道,樹立你光輝的形象,你倒好,反而是往外推拒。」

    江林濤笑了笑道:

    「要報道也是報道事情而不是我個人,你覺得我這樣的情況還需要媒體進行報到嗎?像我這樣的情況是越低調才越好。埋頭苦幹,夯實基礎,這才是根本。」

    媒體的報道可是一把雙刃劍,在頻頻露臉的同時,也會有人頻頻的挑刺,在體制內的人一向都喜歡埋頭苦幹的老黃牛,對於喜歡出風頭的人,多持一種不信任的態度,風頭過勁,蓋住其他人的風光,也會讓同僚們看不慣,喜歡在媒體人露面的政治明星,最後也就和很多明星一樣,曇花一現。

    杜雨露看了江林濤一眼,江林濤這話說得十分的坦然,心裡不由想到,上回金豐的那件車匪路霸的事情,江林濤多半也是故意迴避了,看來雖然是青雲直上,卻沒有一般年輕人那樣的忘乎所以,也難怪薛冰雖然有些擔心江林濤,卻也沒有太過緊張。

    杜雨露點點頭:

    「我明白了,到時候看看角度怎麼截取吧,不合適不報道就是。」

    江林濤也歎了一口氣道:

    「我是真想實實在在理光縣做點事情,理光農村很窮,我來理光縣第一仗就是打扶貧仗,只有解決了老百姓的溫飽問題,理光農村的產業等改革才能順利推進,才能帶動畜牧業、林果業、食品加工業以及旅遊產業的發展。

    現在國家在下大力氣進行扶貧,可那畢竟只是外因,外部的影響畢竟有限。理光如果自身不求變,外部的影響很難讓理光發生質的變化。

    理光縣的底子很差,尤其是基礎設施相當落後,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理光的發展,而經濟展不起來,縣財政就沒有餘力來改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如果不抓住這樣的契機,繼續這樣惡性循環下去,那就只有越來越窮,與外界的差距也只有越來越大。

    理光縣是農業縣,繞開農業談發展,這不切合實際,只是理光縣距離宜都這麼近,宜都這樣肥沃富饒的平原,傳統農業非常發達,理光若是靠傳統農業,那是用自己的短處和宜都的長處去競爭,根本就沒有辦法競爭得過於都,但是宜都以及周圍的城市,也給了理光很多的機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其實向理光縣這樣的地方,就是要發展特色農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野豬肉吃過吧?這玩意還沒有搞,比如養野豬,依靠宜都以及周邊的城市群這麼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這已經足可以讓很多人發家致富……兩三年的時間,到時候你到理光縣來的時候,應該會感受到一個翻天覆地地變化。」

    農村的產業化問題,江林濤最怕的就是領導頭腦發熱拍腦袋做決策,還怕老百姓跟風,根本不進行市場調查,不分析市場前景,什麼都一哄而上,那結果就像夏麻一樣是災難性的。這方面他是高度重視。

    除了農業方面,其實江林濤已經有了一個理光今後兩三年整體經濟發展的思路:全縣國營和集體工業狀況以及鄉鎮企業狀況很不好,這必須要做出改革;目前私營經濟發展現狀也很不理想,理光縣的私營經濟發展絕大部分還停留在很低地小商業小作坊的水準。即便是有一些私營企業規模也相當小,並且在各方面政策上也受到打壓和歧視,縣裡和鄉鎮對於私營企業發展也大多懷有偏見,總覺得這些人是剝削者。

    在發展思路上江林濤提出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多樣化、特色化;工商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對外招商引資,對內鼓勵私人創業、經營城市的觀念。

    江林濤所謂的經營城市,實際上有點言過其實了,像理光縣這樣的窮地方,經營城市更多的是一個觀念。分稅制下,不賣土地,像理光縣這樣的貧困縣城自身根本就無法籌措到足夠的資金。可以考慮賣地修建一部分商品房、或者一些專門的市場,通過出讓土地或者售賣市場店面等等方式籌措一部分財政資金,這樣幾條腿走路,才能真正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其實這些觀點,江林濤或明或暗的通過各種方式暗示過,但是在理光縣顯然重視的人還是不夠多,前幾天,他正式的寫了一個報告給周福來,報告中不但分析了情況,更是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著墨很多,江林濤建議在年底召開一次全縣經濟工作會議,江林濤也相信周福來肯定會對這份報告感興趣的,不過,估計周福來肯定會把功勞分一部分到自己身上。這個江林濤已經是無所謂了。

    他這麼做一來是想緩和和周福來因為公安局長出現的緊張關係,二來,真要實施這些計劃,他必須要得到周福來的支持和配合……

    杜雨露聽著江林濤介紹了他在理光縣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是想要達成的目標,點點頭:

    「你這些想法都很好,若是真的全部實現,那理光真的是會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江林濤笑道:

    「呵呵,想要實現這些東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最關鍵的是幹部的思想意識,特別是主要領導的思想意思,如果沒有轉過這個彎來,難度會很大。現在能夠理解到這樣的思路這樣的想法的人太少。探路的人總是很孤獨的,我欲把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能理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其實,我把扶貧工作做起來,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受到啟發,加入進來,不過我會讓他們逐漸理解的。」

    兩個人就這麼交談著,江林濤講的這這一切都讓杜雨露充滿了好奇而又興致盎然。談到興頭上。杜雨露時而唏噓讚歎。時而驚呼屏息,時而充滿羨慕。

    江林濤通篇幾乎沒有談到舒自學和潘衛國的事情,但是杜雨露卻是很清晰地感覺到江林濤需要舒自學和潘衛國做什麼——那就是為發展保駕護航。

    江林濤侃侃而談,展現著他在理光縣的雄心壯志,這些東西又很切合實際,連她這樣對於經濟以及政府工作不是非常瞭解的人都能領會得到,更讓杜雨露有些驚訝,江林濤的如此表現,是完全站在一個全局的高度在思考問題,說明他已經完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這無疑是一個優秀男人,江林濤的眼神其實也沒有逃過她的眼睛,其實江林濤似乎絲毫沒有掩飾對自己的欣賞,不過杜雨露也知道,江林濤這樣的人不屬於自己。杜雨露雖然表面上依然是嘻嘻哈哈,但是心中浮起一絲淡淡的幽思,屬於自己的已經隨風而逝,那份逝去的東西,讓她對於感情已經是望而卻步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

    杜雨露心裡不禁有些黯然,似乎這樣的心志已經不知道在何時出現了動搖,杜雨露都有些想不明白自己主動要求到理光來,到底是來給江林濤解決問題,還是藉此多瞭解一下眼前這個大男孩?杜雨露覺得自己都無法說清楚……

    不管是什麼,有一點,杜雨露心裡是心知肚明。和江林濤在一起,有一種莫名的刺激,讓她已經持續了幾年的枯燥而又封閉的生活泛起了絲絲漣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