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二十五章 大展拳腳(二) 文 / 言者春曉

    第二十五章大展拳腳(二)

    常委會結束不久,醞釀已久的全縣經濟工作議召開,江林濤作為分管經濟的副書記主持這次會議,縣委書記周福來和縣長熊宜聲以及相關領導都出席了這次會議,全縣各局行一把手和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參加會議。

    江林濤在會上提出,農村農業以大力扶貧為契機,以宜都市為依托,大力發展多樣化有特色的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以及農夫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改革困難企業,盡快完成這些企業的清產核資工作,鼓勵外來資金全資收購這些企業、或者實行股份制合資企業,鼓勵原有企業管理幹部、職工參股或者購買企業;大力發展私營經濟。要從政策上切實支持私營經濟的發展,銀行和信用社要有針對性的拿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私營經濟貸款,政府各相關部門要改變作風和思路,特別是工商稅務電力等管理和服務部門要進一步轉變思想,提高水平,合力打造一個有利於發展,有利於創業的優質環境,用以支持全縣各種成分經濟發展。

    扶貧的方式也將發生一些變化,將爭取一定的扶貧資金用以鼓私人創業。尤其鼓勵如農產品加工業、畜牧業規模化產業、養殖業規模化、林果產品規模化產業這幾項理光縣的優勢產業。

    江林濤的講話充滿激情相當富有煽動性和鼓舞力。尤其是在針對私營經濟發展的問題上更是態度堅決,在會上一再強調,像理光縣這樣的貧困縣,想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和資源,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才能真正打開局面。

    熊宜聲和周福來在會議最後的總結性講話也是態度很鮮明,在講話中強調全縣幹部解放想實事求是,全力打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促進各種成分經濟都能夠在理光縣獲的一個最優良的發展環境快速發展起來。

    各鄉鎮的一把手比縣裡其他部門更能感受到壓力,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不發展就意味著工資在一定的時間內都有可能發不出來。江林濤在扶貧工作上和這些鄉鎮的一把手打交道的時候不少,這些傢伙現在都嘗到了可持續性扶貧的好處了,所以吃飯的時候,江林濤在給各鄉鎮敬酒的時候,這些鄉鎮的一把手,一個個都圍著他轉,一個個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扶貧項目落戶在自己的鄉鎮。

    江林濤也只是笑著,對於鄉鎮這些一把手提出的很多要求,他並沒有應承下來,也沒有一口拒絕,想要讓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但是他這個縣委副書記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老軍醫」,他可以給不少鄉鎮指明發展的大致方向和道路,但是腳下的路還是要靠她們自己去走,得他們自己去思考怎麼結合各自鄉鎮的實際情況和優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出來,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這也是相當重要的……

    江林濤對於這些幹部是知之甚深,鎮裡也好,縣裡很多部門也好,等靠的思想很嚴重,只想著上級部門給資金、給政策,工作極度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於如何打開局面的事情思考得不多。不但如此,城裡的不少部門的幹部們都是坐在辦公室裡喝茶看報紙,到了下午縣裡面的很多機關裡也就沒啥人了。甚至還有不少人員上班時間溜號去打牌。

    至於鄉鎮,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江林濤經常下鄉鎮,發現鎮裡下午的時候經常只有幾個值班人員,其他辦公室都是關門閉戶。問起來都是講有事情出去辦事。但是在江林濤看來多半也是出去打牌休息居多。

    本來縣裡的不少幹部他們的眼界和水平在那裡擺著,在眼界上、在能力上就不怎麼樣,再不具備這樣一些條件,想要把工作做好,那難度會更大。江林濤必須逼著他們學會思考,逼著他們要動起來。

    下面的人問得急了一些,他也就微微露出些口風,要他們拿出適合本鄉、本鎮的發展方案來。江林濤的意思也很明瞭,各鄉鎮在這方面是有競爭的,誰的方案最好,最適宜操作,那資金肯定會往這些地方傾斜。

    扶貧資金是非常有限的資金,必須要用到刀刃上,必須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作用,在帶動廣大農村貧困人口致富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促進理光縣的經濟發展,讓理光縣真正具備造血功能。

    由於江林濤經常在鄉鎮跑,這些鄉鎮的幹部對他熟稔一些,不但問他要項目要資金,甚至有些不敢問周福來和熊宜聲的事情,也敢在他面前問問,有位膽大的鄉鎮幹部還問起了怎麼今年召開經濟工作會議都沒有提獎金的事情。

    理光縣財政困難,之前不少單位每年的獎金其實也就是象徵性的,特別是鄉鎮,計劃生育罰款也很難罰沒到多少錢,很多時候多是靠著蹭一點扶貧款來發獎金福利,不過今年卻連象徵性的發放獎金福利都困難了,因為安渡鎮得廖志國事情做得太過了,弄得縣裡檢查得那麼緊,他們也不敢動了,這事讓廖志國給攪黃了,所以這些鄉鎮的一把手心裡對廖志國是恨得不成。這樣一來,在經濟發展上排名靠前的也就只能指望能評個先進,縣裡給點錢發獎金福利了。

    收入能不能增加,這可是很多幹部心裡衡量一個領導是不是合格的一把很重要的標尺,這些鄉鎮的一把手也深知,下面的人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一點表示也沒有,那肯定會影響大家的積極性的。於鄉鎮這一塊,江林濤現在考慮得比較遠一點,縣裡如果實在拿不出錢,他也會從扶貧資金想想辦法,對扶貧工作開展得好的鄉鎮幹部給予一定的獎勵。但是眼下他還沒有爭取下來,也就不便先透露。

    江林濤笑了一笑道:

    「縣裡的情況你們是知道的,資金很緊張,今年估計是比較懸乎了,工作做得好的鄉鎮,縣裡還是會適當考慮的,我也會去周書記和宜聲縣長那裡去給大家再爭取爭取的,不過,我先給各位打個預防針,估計就是有也不是太多。大家還是寄希望於明年吧,縣裡有個想法,明年若是你們能完成縣裡下達的財政收支等任務,你們可以拿到一筆額外的獎勵,數目不會低於這個數。」

    江林濤伸出一根手指頭晃了晃。

    「一千?」

    有人不禁低聲說道。

    江林濤一笑:

    「你們也太小看縣裡的決心了吧,一萬,二把手和其他人員也都有相關獎勵,縣裡目前正在制定獎懲的細則。至於任務量也不會很離譜,會以今年的數據作為依據,適當增長,只要大家努力,我看絕大多數應該都是能拿到的。」

    對於任務,江林濤也是堅持不能定得太離譜,定得太離譜了,根本沒有希望完成,不但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反而會讓下面的人心灰意冷都放棄了;不過也不能定得太低,太低起不到激勵的作用。要讓大家狠狠地使把勁能夠夠得著,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不過,大家也應該清楚,你們增加的財政收入必須要比增加的獎勵高出許多,這獎勵才會有出處,若是有人不努力,那肯定也是有懲罰的,完不成任務的,如果拿不出非常充分的理由,那一把手就應該要考慮自己是不是適合坐在那個位置上了。」

    江林濤對於縣裡以及鎮裡現在很多部門和人員的工作態度和作風是很不滿意的,能力作風的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光靠嘴上講,光靠檢查,這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基本的辦法,想要解決幹部的工作作風,最重要的還是要賞罰分明。

    在這一點上,江林濤已經有了想法,一個是在晉陞上,工作突出的肯定會優先考慮,第二,就是在物質獎勵上,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所以他也不介意在這方面先給這些幹部們吹吹風。

    鄉鎮的這些一把手一聽這話,心裡都是又驚又喜,喜的是如果幹得好,那獎勵會比以前多得多,驚的是就怕完不成任務,不但獎勵沒有,甚至還要擔心頭上的帽子……

    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之後,縣裡相關的配套措施也相繼出台,周福來也好,熊宜聲也好,在經濟工作的事情上,對他支持也是比較大,江林濤也清楚,縣委書記和縣長之所以這麼支持,一是他也和兩人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

    二是理光縣現實的處境在那裡擺著,不發展經濟,明年日子會相當的難過,其三,搞出成績來了,功勞肯定是少不了他們兩個的;出了問題,主要責任則是在江林濤身上,他們兩個充其量也是負一點領導責任。

    得到一二把手的支持,江林濤也開始了整頓各部門的工作作風的事情。

    扶貧項目初見成效,不少農戶家開始靠著政府提供的幫扶項目產生效益了,看樣子今年都能過一個比過去像樣的春節,幫扶項目開始得早的地方一些農戶積極的準備擴大規模,而且其他農戶看到這樣的情況,肯定也還是比較眼熱的,原本處於觀望中的許多人也積極參與進來。

    規模的擴大,除了鄉鎮這些幹部要重視之外,在資金技術上等方面必須要進一步支持,信用社在審查這些方面的貸款程序上也要加快速度,信用社幹部和鄉鎮駐村幹部、村幹部要以最快的速度實際瞭解情況,看看是否符合貸款要求;農業局和畜牧局等和農牧業相關的部門要充分調動起來,必須對農牧業提供技術支持,這樣的技術支持不僅僅是說在嘴上,而是要真正落到實處,怎樣養雞養鴨,怎樣搭配餵養,怎樣出肥,怎樣防疫,農技推廣站的幹部職工必須要定期下鄉講課、到養殖戶家中實地查看。

    江林濤把整頓縣裡懶散工作作風的第一刀砍向了縣農業局和畜牧局,下面如果農民在養殖方面遇到了什麼問題,而這兩部門沒有及時解決,他就唯這兩單位的一把手是問,出了問題,兩個單位的一把手,輕則被通報批評,重則有可能被調離原工作崗位。農業局和畜牧局的一把手頭上都有一個緊箍咒。

    有這樣的壓力,農業局和畜牧局的領導自然也不敢怠慢,也開始想辦法,在這方面還是花了一些心血,組織人員培訓各鄉鎮農機推廣中心和畜牧獸醫站的人員,然後在督促著這些人下到養殖戶裡去落實包片包戶責任。

    江林濤也去鄉鎮明察暗訪了幾次,江林濤對於這樣的變化還是感到比較滿意的,不但農業局和畜牧局動了起來,下面的駐村幹部和村幹部的熱情也相當的高,看樣子鄉鎮裡也是把這個當作對村幹部一個重要考核指標,而且不少村幹部往往也是當地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他們也需要這樣的支持。

    鄉鎮下面的事情,雖然繁瑣,但是只要理順了關係,動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江林濤還有一個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吸引外來資金和私有制經濟發展的問題。想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他必須得先把整頓各部門的工作作風先給扭轉才行,縣裡不少部門的人是官不大,官架子倒是不小,成天游手好閒,這樣的狀態,就是抓自己手裡的工作都抓不上去,更不要說,投資者會不會滿意了。

    對這些部門和單位,光靠講話,全憑他們自己肯定不行,江林濤為此專門加強了縣糾風辦的力量,由糾風辦對縣裡各單位各部門進行監督。

    繼農業局和畜牧局之後,整頓各部門的作風在縣裡個部門中展開,縣糾風辦的人員幾乎成天都腳不沾地的在縣裡各個單位穿梭著,若是發現那個部門兩次以上有問題,那今年的年終獎全部凍結,這距離春節已經不遠了,有能力發放獎金的部門人員都眼巴巴的等著拿點獎金過春節,若是在春節前泡湯了,那肯定是十二分的不樂意,一時間縣裡各部門都風聲鶴唳。

    「江剃頭」的名頭在那裡,也由不得各部門的頭頭腦腦不重視,縣委辦的人看到他也是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做事情都帶著小跑。

    現在是所有人都知道縣裡邊關於經濟方面的事情和幹部工作作風和態度問題,那都是江林濤說了算的。周書記和熊縣長是不會管的,周書記只管大政方針,熊縣長也很少干涉這些事情,而涉及這方面的事情都得由江書記來拍板,所以所有人下意識的也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幾乎每天都看不到人的江書記身上。

    江林濤從鄉下回到縣裡的時候比較晚,也懶得去麻煩招待所的廚師,就準備在招待所不遠處的一出比較乾淨的館子對付一頓。

    由於時間不早了,餐館的人不過,江林濤不想遇到什麼熟人,就進了簡易的包間裡,江林濤點了飯菜,由於這一天跑得比較累,又要了點小酒。

    進了包間,江林濤坐在那裡正愜意的喝點小酒用著飯,聽到隔壁開著門得包間裡,幾個女人正嘰嘰喳喳在那裡說著話。江林濤聽了聽,江林濤聽了一會,看樣子,這幾個女人是縣裡黨政部門工作的人,幾個女人正在談論著他。

    「江書記就是江書記,自從他到縣裡來之後,的確把大家折騰得有些難受,聽說其他局行機關裡也有不少人在罵,說江書記就是在搞運動,就像王明,自詡是最正宗的『共產』國際的代表,一上手就搞運動,顯示他的能耐,弄得大家都不敢上班後才出去吃早飯了,連菜都不敢在上班時間去買了。現在被糾風辦的逮著,那可就要和年終獎金掛鉤,而且還要把整個單位都拉進來,那全單位人還不得把你給恨死?所以現在單位上稅也不敢輕易遲到早退,生怕糾風辦的來查崗,那樣會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另一個聲音也附和著:

    「那些糾風辦的人也是,一個個都六親不認的樣子,一定通融的餘地都沒有。」

    「你們不知道嗎?江書記那心裡的東西可是不少,什麼東西都是考慮得很周全的;聽說也閒不住,沒事就到處轉,如果糾風辦的人徇私情,那他們說不定就得去鄉鎮工作,他們敢不認真嗎?」

    「那個不怕,像我們工商、稅務,最怕的就是那些人民監督員,他們會監督我們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一旦有吃卡拿要的現象發生,那就不光是年終獎的問題了,連飯碗都會輪起來。」

    江林濤一聽到這個,心裡倒是有些感觸,這人民監督員是他從一些服務行業的神秘考核得到的啟發,光靠糾風辦的人明面上去監督,人手有限不說,時間長了,各部門也都認得人了。

    而這些人民監督員,都是從群眾中挑選出來的,有退休幹部,有人大代表,還有個體戶,這些監督員只有糾風辦和組織部的主要領導掌握。

    這從根本上遏制和扭轉各部門的作風速度會更快一些,效果會更明顯一些。

    「這樣也好,以前拿年終獎的時候,儘是躲躲藏藏,生怕別的部門知道了鬧騰起來,大家也都沒有份,現在只要做事,年終獎那是拿得堂堂正正。並且明年大家只要幹得好,不但有半年獎,年終獎幾乎幾乎翻了翻,話說轉來,你願意天天溜躂沒事兒干,喝茶看報紙沒錢拿,還是整天有點事情幹,年終拿這厚厚一疊?我看大家還是願意後面這一種吧?這個江書記雖然人年輕,可是肚子裡是真有貨呢,你們知道麼,縣裡扶貧先進單位的獎金是多少?先進個人是多少?」

    「羅姐,你說說,是多少?」

    「先進單位的獎勵,就是最小的跑腿的也有四百,先進個人是一千……」

    「嘖嘖,這麼多啊,四百那是一個月工資了。他就不怕其他部門鬧?」

    「誰敢去鬧,鬧有什麼用?我們縣裡的扶貧工作,是受到了省裡和市裡的高度表揚的,並且這件事周書記、熊縣長都支持,並且這錢也不是縣裡出的,而是江書記從省裡爭取下來的。知道周書記和熊縣長為什麼對江書記這麼支持嗎?

    國家實行分稅制改革之後,縣財政會空前緊張,搞不好縣裡連發工資的錢都沒有,縣裡不把經濟工作抓上去,那就沒有路可走了。江書記是雄心勃勃的要讓我們理光縣打個翻身仗,周書記和熊縣長當然是求之不得,並且縣裡也講了,只有把縣裡的經濟工作搞上去了,財政有錢了,不但大家的工資不會拖欠,大家的獎金福利才會越來越好,扶貧是把經濟工作搞上去的第一步,接下來,縣裡還會有很多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出台。這整頓縣裡各部門的工作作風和態度,就是為了發展經濟打基礎,這叫做什麼……叫打造良好的發展軟環境。不過,江書記可是很懂得大家的心理的,雖然一邊舉著鞭子,可也舉著草,想要馬兒跑,就要給馬兒吃草,只要你肯幹,獎金就少不了你的,你們說說,有這樣的奔頭,能不努力麼?」

    一個年輕一點的說道:「就是大棒加胡蘿蔔,不管怎麼樣,這獎勵確實是挺讓人心動的,只是他能不能行哦,我們理光縣這麼窮,翻身可不容易……」

    另一個說道:

    「應該還是有點本事的,我聽在金豐的同學講,江書記在金豐名氣可大得很,他可給金豐引進了十幾億的資金,現在金豐可比我們蘭凱發展得快得多,聽說今年已經排到全省前十位去了,聽說江書記可是功不可沒。再說了,若是沒點本事,就是後台再硬也到不了現在的那個位置吧。我看可能還是有點本事,至少在扶貧工作上,確實搞得不錯,我的那個大伯子哥哥今年不但來我家打秋風,我家裡的那位前些天過生的時候,我那個大伯子哥哥還破天荒的送了兩隻大公雞。」

    「這倒也是,我家的那些親戚也說,現在的扶貧工作搞得很扎實,他他們都還看到過江書記的。」

    「江書記人年輕,可真是捨得跑,羅姐,你消息靈通一些,江書記精力那麼旺盛,你說這個江書記,到底是不是真有生理問題啊?」

    「咯咯,這事那還需要問羅姐啊,江書記看著高高大大的,人年輕,精力旺盛,小芳你是不是看著也動心啊,我看小芳你細皮嫩肉的,身材還沒走樣啊,咯咯,過來人嗎,技術好,懂得侍候人,說不定江書記挺喜歡你這樣小媳婦的,你親自去試一試不就知道了嗎?」

    一邊一個女人笑著說道。

    叫小芳的女人看樣子也是個嘴巴挺厲害的角色,馬上就反擊道:

    「小曼,你說得頭頭是道,是不是試過小年輕啊。你看看你那胸,那麼大,說不定江書記也喜歡得緊。我還是守著我家那位,心裡踏實些,要去你自己去。」

    「去,去去,你哥小芳還真是的,我家那口子可是個醋罐子,我要試過小年輕,我家那口子還不把我活活的吞了。」

    幾個女人說到這裡都忍不住嬉笑起來。

    江林濤也不禁苦笑了一下,這結了婚的女人家扎堆兒說起話來,可真是什麼都說得出口,連縣裡領導的私生活也敢拿來開玩笑。

    要是讓這幾個女人發現他就在隔壁,那就不好了,江林濤想了一下,還是把門虛掩上。

    雖說有人會時不時也要把別人對於他的評價給他報告報告,但畢竟沒有這麼直接的感受,聽起來也別有一番味道。所以他也一邊在那裡慢慢吃著,一邊聽著幾個女人議論著。

    叫羅姐的女人聽了也忍不住笑罵道:

    「我真是服了你們兩個,連縣裡領導的舌頭也敢嚼。江書記可是管帽子的書記,你知道為什麼很多單位上的頭那麼緊張嗎?江書記可是公開講了,能者上,庸者下,做事的上,不做事的下,絕不讓人佔著茅坑不拉屎。這話說得很明白,你有能力,做出成績,就可以提拔你,你沒有能力,但是肯按照上面佈置的任務不折不扣的完成,眼下的位置還是能保住的,江書記可是有這樣的能耐的。」

    「那是,沒本事就本分些,領導說啥你就去幹啥,我看你們局裡那位就是很聽話啊,對於江書記交代的事情都是不折不扣的辦理,在江書記面前也是畢恭畢敬。」

    「是啊,我們頭可還不想這麼早就去發揮餘熱呢,我們院裡的副檢察長一下就上道公安局長的位置上,不知道羨慕了多少人,看樣子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要進常委了。你們鄒主任不也一樣?我看江書記還沒安排工作呢,你們鄒主任就已經先開展工作了,領會領導的意圖可是快得很。」

    幾個女人談著談著,逐漸把話題轉移到了家長裡短上去了,江林濤也就沒心思聽了,出門付錢走人了……

    理光縣城破破爛爛的,天晴一臉灰,下雨一身泥,心裡的建築也很是老舊,並且縣城還是和鄉鎮一樣,逢三六九趕集,一到趕集的時候,縣城裡牽著羊,背著雞的老百姓在縣裡一些主幹道上隨處可見,完全就是一農村鄉鎮的模樣。

    就這樣的條件,想要吸引外來資金,這實在是太難了。

    看到這樣子,心就涼了半截,還談什麼投資?商人最是嫌貧愛富,你越是窮,人家就越是不願意來,而越是發達,資金人才是不請自來。

    如何改善縣城的落後面貌,這是江林濤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而私有經濟的發展問題,比改善投資環境還要棘手,雖然國家已經確定了「私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有益補充」這個總的基調,但是在下面,對於私營經濟如何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的爭論卻是相當厲害,就算是在省裡邊,有時候發出的聲音也是自相矛盾,市裡邊現在也是態度模稜兩可,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聽說省裡主要領導在這個問題上現在也是在觀點上頗多差異,以至於下邊也都像風中柳一般搖擺不定,更多的索性不開腔不表態,只是靜待觀察。

    江林濤在常委會上講了,縣市中小型國有企業會逐漸消亡,他知道他在在常委會上的那個發言很快就會傳到市裡主要領導那裡去的,實際上他也是在試探市裡面的態度,但是市裡的領導講鼓勵下邊多摸索,對新觀點新想法要多給予關注,也歡迎試驗,但是又講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原則必要,任何企圖改變這個原則的想法都是錯誤,一直沒有對這件事做出一個正面的回應,顯然市裡的領導也是有所考慮的。

    所有制的問題實在是一個太敏感的問題,這樣的事情搞不好就會被上綱上線,變成所謂的路線問題,在縣裡很多幹部看來,國有企業哪怕就虧損,但是只要擺在那裡,那就表示那企業還是姓「國」,而一旦賣掉,那性質就完全變了,還有就是這些企業的職工對於工廠沒有了,肯定也是心裡不滿,一個操作不當,就有可能出亂子。可是理光縣又很窮,縣裡國有、集體企業很少,加上他是省委組織部的下派幹部,市裡也吃不準,他這麼做是不是省委組織部的意思,如果是這樣讓理光縣先試試其實也還是可以的。江林濤在常委會上講了,縣市中小型國有企業會逐漸消亡,他知道他在在常委會上的那個發言很快就會傳到市裡主要領導那裡去的,實際上他也是在試探市裡面的態度,但是市裡的領導講鼓勵下邊多摸索,對新觀點新想法要多給予關注,也歡迎試驗,但是又講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原則必要,任何企圖改變這個原則的想法都是錯誤,一直沒有對這件事做出一個正面的回應,顯然市裡的領導也是有所考慮的。

    所有制的問題實在是一個太敏感的問題,這樣的事情搞不好就會被上綱上線,變成所謂的路線問題,在縣裡很多幹部看來,國有企業哪怕就虧損,但是只要擺在那裡,那就表示那企業還是姓「國」,而一旦賣掉,那性質就完全變了,還有就是這些企業的職工對於工廠沒有了,肯定也是心裡不滿,一個操作不當,就有可能出亂子。可是理光縣又很窮,縣裡國有、集體企業很少,加上他是省委組織部的下派幹部,市裡也吃不準,他這麼做是不是省委組織部的意思,如果是這樣讓理光縣先試試其實也還是可以的。江林濤在常委會上講了,縣市中小型國有企業會逐漸消亡,他知道他在在常委會上的那個發言很快就會傳到市裡主要領導那裡去的,實際上他也是在試探市裡面的態度,但是市裡的領導講鼓勵下邊多摸索,對新觀點新想法要多給予關注,也歡迎試驗,但是又講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原則必要,任何企圖改變這個原則的想法都是錯誤,一直沒有對這件事做出一個正面的回應,顯然市裡的領導也是有所考慮的。

    所有制的問題實在是一個太敏感的問題,這樣的事情搞不好就會被上綱上線,變成所謂的路線問題,在縣裡很多幹部看來,國有企業哪怕就虧損,但是只要擺在那裡,那就表示那企業還是姓「國」,而一旦賣掉,那性質就完全變了,還有就是這些企業的職工對於工廠沒有了,肯定也是心裡不滿,一個操作不當,就有可能出亂子。可是理光縣又很窮,縣裡國有、集體企業很少,加上他是省委組織部的下派幹部,市裡也吃不準,他這麼做是不是省委組織部的意思,如果是這樣讓理光縣先試試其實也還是可以的。

    只是市裡的領導既想讓理光縣先吃螃蟹試一試,又不想擔當什麼責任。市裡這樣一個態度,讓原本想從這件事情上把他作為攻擊的靶子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對於理光縣先行一步的做法,市裡和縣裡也只能保持沉默。

    這樣的沉默,江林濤就當市裡是默認了,他對於整個發展趨勢是瞭然於胸,自然不會擔心他會犯什麼路線錯誤,但是他必須要把工作做好,只要做出了成績,懷疑的聲音就自然會消失。

    實際上,改善縣裡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私有經濟這兩者是密切聯繫的,理光縣想要在短時間裡改善硬件條件,這很不現實,只有在軟環境上下功夫,也就是在觀念和政策上必須要有所突破。

    所謂的企業家、所謂的資本,他們就像是生活中常見的勢利人一樣,它們需要更寬鬆的環境才能留住它們,江林濤必須在這方面要下足功夫。

    年底的各種會議也是多如牛毛,應付各種檢查也是絡繹不絕,不過凡是和他關聯不大的會議和檢查,他都盡量推脫,全身心投入在縣裡如何發展經濟的問題上。

    只是不管是哪一樣,首先都需要一筆啟動資金,這事情才能運轉起來,江林濤可不敢去把扶貧資金挪用過來,他想來想去,還是把目光放在了縣裡的集貿市場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