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三十章 談話 文 / 言者春曉
第三十章談話
江林濤正呆呆的想著,正相互咬著耳朵的兩姐妹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灼熱地目光一般,都齊齊地回頭。
昨晚姚琳到最後還是放得挺開的,依偎在他懷裡就像一個小懶貓一般安睡著,不過這到了白天,她就是再大方,也有些抹不開面,回過頭對著姚雪說道:
「姐,你看他偷聽我們說話,你也不管管?」
姚雪看著鍋裡,都沒回頭的意思:
「你比姐厲害,要管你自己管啊……」
姚琳顯然沒有想到姚雪會這麼說,頓時有些吃不住,靠在姚雪的身上撒著嬌,同時還悄悄回頭看著他,臉上那欲說還羞的樣子讓江林濤江林濤眼睛都為之一亮,從未見過姚琳如此發自內心的喜悅笑意,如冰山解凍,如雪蓮盛開,讓江林濤禁不住為之目眩神迷。
姚琳和姚雪相比,更有勾魂蕩魄的妖媚,尤其是笑起來那眼睛就像一彎月一般,有一種說不出的媚惑,讓她芙蓉玉面頓時憑空多了一份媚麗妖嬈!
享受幸福的權力,也就意味著擔負起相應的責任江林濤,江林濤心裡有愧啊,人不風流枉少年,但風流過後,他又給不到身邊女人一個名份,畢竟,女人隨住時間的推移,她更渴望的是擁有有一個安穩的家。知道他已經成了兩姊妹今後生活的基石,缺了他這塊基石,兩姐妹的天也許就塌下來了,既然不能給她們一個完整的家,那就站在她們身後,給予她們信心,讓她們勇敢的挺起胸膛面對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在遭遇暴風雨中蜷縮在他這個安全的港灣中。
好不容易。不一會,兩姐妹就聯手把他給「請」出了廚房。江林濤坐在飯桌上,兩姐妹端上了飯菜,姚琳的腳下還有蹣跚,行走還是有些不方便的樣子。
這邊飯碗遞過來,那邊筷子送到手,真有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味道。
兩姐妹坐上了桌子,似乎還有一點點的不自在。
「今後你們洗化公司一成立,到時候一忙起來,咱們三個這樣一起坐著悠閒的吃早飯的機會就更難得了。」
江林濤說著話,消除著兩姐妹還有的呢麼一點點侷促,姚雪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吃過早飯,兩姐妹要去上班,江林濤也要出門去。
他雖然是悄悄的回來,但是既然回來一趟,有些該見的人還是要見一見的,比如吳善濤、鍾晉琴、李勝利。
只是吳善濤去了京城,吳善濤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也有些年頭了,現在金豐形勢一片大好,吳善濤肯定也希望藉著這個東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江林濤估計吳善濤應該也是去京城公關去了吧。
江林濤和李勝利見了面,李勝利就拉著他上他們家去,李勝利雖然還是住在租住的房子裡,不過看樣子,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李勝利還開著玩笑,說是江林濤當初讓他愛人去擺煙攤是太正確了,現在他愛人一個月得收入頂他幾個月。李勝利一家日子過得不錯,江林濤也感到很開心,這裡面也有他很大一份功勞。
李勝利的愛人今天沒有去出攤,看來是專門在家準備午飯招待他,李勝利的愛人在廚房忙進忙出,江林濤和李勝利兩個人在一起就少不得會談起工作上的事情。兩個人基本上是暢所欲言,一直談到吃飯……
江林濤輕輕撥開蓋住她半邊臉頰的長髮,露出她嬌艷的臉。明亮的雙眼迷濛著濕潤的霧氣,江林濤知道鍾晉琴也是捨不得他走,只是他不得不走,相聚就意味著別離,別離就意味著下一次相聚的開始,兩個人的眼中都流淌著這樣的情緒……
在金豐的日子,江林濤盡享溫柔,時間也過得特別快,兩天假一晃就過去了,如果不是早就約好今天要給副部長李志佳匯報,江林濤還真想在金豐多呆一天。
一天兩夜的風流快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精神,反倒是讓他很有點顧盼生威的感覺,能採擷到姚雪姚琳這一對姐妹花,那份暢快和得意足以讓他興奮一段時間了。而拂去兩姐妹心中的陰霾,讓她們兩個重新恢復到正常的生活,這更讓江林濤感到高興。
江林濤坐在李志佳的對面,李志佳現在不但分管部裡的日常工作,扶貧工作也是她分管。李志佳也沒有多說其他,直接就切進了主題:
「林濤,對於貧困縣不應當遵循原來的老路子只是輸血,而應當著重於幫助他們具備造血功能,資金固然重要,選擇好的適合他們的項目,幫助他們自我運作起來,實現良性循環,這才是真正脫貧的辦法。你們理光縣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只是僅僅是做到這一點還不夠,你給部裡的那份關於以大力培養新型幹部、整體推進可持續的扶貧的建議,大家都覺得不錯,所以就由我和你談談。」
江林濤微微沉吟了一下就微微道來:
「……以三農作為重點,三農問題不得到有效的解決,脫貧的任務就很難完成,我的想法就是打算利用省裡把理光縣定位重點扶貧縣這個契機,強力推進理光縣農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和挖掘背靠宜都這麼一個大市場的優勢,背靠大樹好乘涼,宜都這麼大一個市場,我想理光縣只要多動腦子,一定就會有所作為,促進農民從多種渠道增收,這是理光發展的基礎,當然,雖然理光縣是農業縣,但是僅僅依靠農業是不夠的,必須在以大力發展農業的基礎上,大力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李部長,現在理光縣的扶貧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春節後將進入攻堅階段,除了部裡的支持,理光縣必須發揮背靠宜都的優勢,爭取在新的一年中減少絕對貧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全面消滅成片的貧困人口……」
江林濤把他的想法仔細地談了一談,李志佳點點頭:
「嗯,林濤,你有這方面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很好,對理光縣的局面看得很清楚,頭腦也是很清楚的。農業這一塊雖然省裡各級各部門都叫得很凶,可這幾年實事求是的說,大家都把發展的重點放在工業上,各級各部門實際有些輕忽懈怠了,關注不夠,投入較少。
這一點其實從上到下心裡都很清楚,但是在新的一年裡,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把三農尤其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提到了相當高度,應該是有深層次的考慮,一是實行分稅制,縣鄉財政困難,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農民負擔問題一抬頭,農民日子不好過,搞不好又要出亂子;二是城鄉差距持續拉大,尤其是城鄉收入比例差距更見懸殊,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肯定會大打折扣,無糧不穩啊,不進行調整,恐怕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所以必須要花大力氣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扶貧其實也是解決這個問題,你提出的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我看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其實只要把這個做好,扶貧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其他產業的發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想要做到這些,說一千道一萬,實際上還是一個幹部問題。」
李志佳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地說道:
「不過,林濤,你現在身份不一樣了,你既是省委組織部的掛職幹部,又是實職的副書記,你考慮問題的時候恐怕就需要綜合權衡利弊緩急了。要團結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才能做到最好。」
江林濤點點頭,李志佳話裡的意思是提醒他,他必須得要考慮書記縣長這一層關係,不能喧賓奪主。必須考慮到班子的問題。
李志佳也知道江林濤是個干實事的人,也正是江林濤當初在金豐幹得相當出色,她才敢於下決心讓江林濤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但是有些事情她還是得善意的提醒江林濤一下。
江林濤馬上表態說道:
「我一定會和縣裡領導班子一道,大家群策群力,把事情做好。」
李志佳搖搖頭:
「不光是做好的事情,理光縣是典型的山區,在全省還是很有代表性的,你得給全省弄出一個典範來,這是部裡對你的期待,也是部裡給你的一個艱巨的任務。」
「呵呵,謝謝部長的看重,既然是給我下達任務,我也不推辭,我一定不讓部長失望,我回去之後還得再和縣裡的主要領導再商量溝通一下,把方案再完善一下……」
這不過是把原來的幹部試點和扶貧試點結合起來,這樣的好事情周福來和熊宜聲絕對是不會拒絕的,江林濤笑了一下說道:
「李部長,您要把理光打造成為全省的示範縣,您總得有更大的支持吧?」
李志佳瞪了他一眼道:
「林濤你還說,部裡的車也讓你給徵用了,四處可是拉了不少的幫扶資金,部裡的支持夠不夠大,你還不知足?省裡的國有企業現在日子也不大好過,也不能搞得他們怨聲載道……」
李志佳瞪了他一眼,雖然語氣嚴厲,實際上她對江林濤在理光縣的表現還是非常滿意的,江林濤人雖然年輕,但是相當會做人,有成績的事情總不會忘記給四處的同志濃墨重彩的寫上幾筆,讓四處的人心裡也覺得苦點累點,也是值得的。
不但是四處,連農業廳那邊江林濤也打通了不少關係,農業廳對理光縣現在進行的農業特色化也非常感興趣。短短時間在縣裡已經穩穩的站住了腳,雖然稍嫌激進了一點,不過方方面面還都大體擱平了。
江林濤也知道如果再理光投入的扶貧資金太大,其他地方肯定就會有看法,他實際上並沒有想要追加原來的資金計劃的意思,資金上捏緊一點,還是沒多大問題,但是有這樣的機會不開口那更待何時?資金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他也不至於托大到豪氣地講資金足夠了,只是一聽李志佳堵住了他的嘴才笑道:
「李部長,我可沒那麼貪心,車我看好久還是交回部裡吧,老用著我心裡也不踏實……不過,您也知道理光縣底子太薄了,要打開局面不容易,您一直不遺餘力的關心支持我,這一次您也不能讓我太丟您臉不是?所以還得請部裡在多方面給予支持,尤其是在人才方面多給予一些傾斜扶持,雖然可以通過人事調整將縣裡的那些幹部放到更合適的位置上,但是也需要一些已經接受過一定鍛煉,有能力有衝勁的新鮮血液去改變觀念,去影響和帶動大家,這樣速度會更快一些……」
李部長聽著江林濤這話,其實她已經聽出江林濤這話的落腳點在要人上面,這讓她訝然之後又有些感動和欣喜,要說她自己對他印象也相當好,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她也很是清楚,江林濤既能踏實做事,更能把握住整個形勢發展的脈搏,這已經讓她感到驚訝了。
但是最後這一番話說出來還是讓她有些覺得江林濤的不同尋常之處,他提出來的首要請求竟然是要人,其實,在她看來,這樣的要求提出來,部裡也還是會適當予以考慮的,但是江林濤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資金上,這讓她頓時對此江林濤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江林濤現在是深刻的領會到了,人、人才才是一個地方能夠持續發展的真一個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