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四十六章 蓄勢待發 文 / 言者春曉

    第四十六章蓄勢待發

    江林濤第二天一早就到了理光,江林濤覺得這個春節很是放鬆和香艷,不過現在收拾起心思準備進入工作狀態了,只是縣裡其他人顯然還有完全進入狀態,按照理光的規矩,基本上是過了正月初九所謂的上九才正式算是上班了,江林濤也是隨鄉入俗,和馬興利、李金生還有李金生坐了坐,姚志成、安吉山等比較親近的下屬也上門給他拜年。

    江林濤也沒有矯情的不准這些人上門,他不能做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樣子,那會讓別人覺得他太不合群,只要沒有帶厚禮上門,江林濤一律都歡迎,

    江林濤心裡一直縈繞著企業改制的問題,既然有了李志佳這番態度很明朗的表態,江林濤的心裡對理光縣這局棋的想法和原先又有了不同,有了李志佳的態度,加上他現在在理光已經站穩了腳跟,就要充分調動,爭取取得更大的效果,江林濤知道目前縣裡這個層面,他堅信就算不能火中取栗,但他還是有絕對的把握能夠全身而退!

    不過,江林濤可不想所謂的全身而退落到他的身上。對於江林濤來說他希望在理光縣是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但是江林濤也清楚這還是有難度的,他要對企業進行改制,縣裡原來那些本來就和他對立的人一定會跳出來,或許這會影響市裡的態度,而周福來和熊宜聲在壓力面前會怎麼樣一個表現,江林濤現在是不得而知。不過恐怕對他的支持力度會很有限。

    並且他僅僅是一副職,說話的力度自然不能和一言九鼎的縣委書記和縣長相比,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有足夠的支持者和同盟者,特別是這方面相關的領導和部門的支持,這件事做起來理由才顯得更加的充分,師出有名,上面對待這個問題才會更加慎重,這樣可以大大緩解來自上面的壓力。

    權力之道在於博弈,在於制衡,江林濤不清楚市裡會不會有壓力下來,但是他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所以他還是需要找到更多的同盟者,特別是要有強有力的能執行下去的人員,馬興利雖然是跟他跟得比較近,但是馬興利在很多問題上還是要顧及周福來的感受,很多時候還是要跟周福來保持一致,江林濤對於馬興利還不是十分的放心,而統戰部長李金生雖然是他在這件事上的堅定支持者,但是李金生畢竟是統戰部長,在常委會上可支持他,但是在實際的執行上卻幫不了什麼。

    分管工交的副縣長邱成敏是他最需要做工作的人。

    不過江林濤雖然到了理光這麼久了,對於邱成敏卻瞭解得不多,邱成敏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交通上,在省市跑交通項目,工業這一塊似乎都沒有怎麼管,江林濤也僅僅是在會場上見過邱成敏一兩次,多數情況也都是道聽途說,只是知道邱成敏比較務實,喜歡做事,正是愛做事所以犯錯誤的時候聽說也不少,幸虧和縣長熊宜聲應該關係有些親近,在政府那邊才沒有完全被邊緣化。

    江林濤試著給邱成敏辦公室打了一個電話,相約找個地方坐一坐。邱成敏爽快的答應了。

    邱成敏年紀比他大一輪還多,若是再不做出點像樣的東西出來,恐怕也就是在那個位置上到頭了。而對於邱成敏來說,心裡恐怕也還是有所考慮的。

    確實邱成敏心裡也是有那麼一點想法的,邱成敏也是看出江林濤雖然是在理光掛職,但是肯定還要在理光呆一段時間。將會與他共事一段時間。無論從團結方面,還是從有利於工作開展、工作合作配合方面,他都認為應該與江林濤搞好關係。

    兩個人一邊喝著酒一邊聊著天,並沒有直接進入主題,相互都在兜著圈子試探著對方。

    邱成敏屬於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的幹部,學歷不是很高,大專還是在省電大拿到的,談吐也很一般,眼界面什麼的自然也和省裡的幹部相去甚遠。不過邱成敏這人給人的感覺確實比較真誠實在,雖然正和他應付著場面上的話,但江林濤就是有這種感覺。

    兩人逐漸談到了理光縣當前經濟工作方面的一些問題。說到分管的東西,邱成敏似乎來了興致,口齒也伶俐了起來,談的問題一套一套的,看得出很多問題,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長時間沉澱的,雖然邱成敏並沒有主要談的是交通上的事情,不過很多想法還是很有操作性的,很有一些水準,也很有一些想法。江林濤對邱成敏還是有所瞭解,邱成敏在這上面真的只是管宏觀,具體事務很少插手,江林濤最清楚分管交通其實是最容易出問題的,邱成敏能在這上面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保證了他依然保持著他的本性。這更是難能可貴。

    江林濤連連點頭,讚譽道:「成敏縣長,工交工作這一塊你也算是縣裡的權威了。今天聽君一席話,真是甚讀十年書啊!」

    「哪裡哪裡……江書記實在是太客氣了,我嘛,充其量就是一頭老黃牛而已。」

    邱成敏嘴裡雖然謙虛著,心裡喜滋滋的,被人誇被人讚的感覺的確是十分美妙的,特別是被自己的同級,來自省裡部門下來的人的讚譽更是極大地滿足了的虛榮心。其實歲數上去了的人,在某些方面虛榮心要比年輕人更為厲害。

    江林濤捕捉到了這一點,邱成敏雖然級別不低,但是在理光縣從來就不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物,在他頭頂上的人物不少,周書記,熊縣長、林治安……甚至幾個和他同級的副縣長也比他說話底氣足。他在下面受到的奉承遠遠沒有前面一些人那麼多。

    江林濤看著邱成敏道:

    「成敏縣長,老黃牛好啊,現在就是說的人多,看的人多,做實事的人太少,這風氣很不對,就是要給做實事的人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江林濤這話是有感而發,現在很多人心思都沒有放在做事上,而是成天老想著跑關係,走路子上。這樣把心思多半放在跑關係和路子上的人,江林濤是最厭煩的。現在不但跑官要官的現象逐漸抬頭,就是買官賣官也有那麼一種趨勢了。不過這些事情他也只能放在心裡,和邱成敏沒有探討的必要。

    「對了,成敏縣長,對於工業企業如何增效這一塊,你是怎麼看的?」江林濤試探道。

    邱成敏心裡還是微微揣摩到江林濤的心思是想改制,他其實也是有這樣的想法,作為一個長期分管工交的人,他對於縣裡的工業企業的狀況是心知肚明。

    邱成敏沉默了好一會才道:

    「其實縣裡工業企業的狀況,江書記是很清楚的,這麼下去不要說增效,能不虧損就阿彌陀佛了。」

    邱成敏沒有正面回應江林濤的話,邱成敏知道江林濤是試探他,他也知道縣裡為數不多的這點工業企業再不想辦法,最後肯定全都要走上虧損之路,其結果肯定是全軍覆沒,所以邱成敏的態度也是要進行改制,但是他也有說不出的苦衷,縣委書記周福來是不置可否,在這件事情上,就是和周書記一向面和心不合的縣長熊宜聲以及另外幾個常委,也幾乎都是觀望的態度。江林濤想要對這些企業動大手術,如果沒有得到強有力的支持,那江林濤所謂的改制之路又能走多遠?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於國企改制這一塊,邱成敏有想法卻也一直都不敢去碰,邱成敏也明白其他人的心裡,邱成敏也瞭解,做事,特別是做一些比較超前的一些事情,總是要擔風險的,大家都是求穩怕擔風險,影響前程。不做事的人當然從不犯錯誤,有些人不做事就算了,還恬不知恥的指責中傷做事的人,邱成敏最恨這種人。

    為官一任,不就是為了造福一方?想陞官沒錯,可是為了陞官,有些事情就可以不理不問?這些年,他位於領導位置,有些觀點雖說也發生了一點轉變,但是有一點還是沒變,那就是要實實在在的做事。

    他也始終是這樣做的,雖然有時候因為工作方法上不得當、有時候有些問題沒有把握準確,犯過一些錯誤,但人無完人,做事總要比不做事要好。

    江林濤是個做事的人,這一點邱成敏已經知道了,所以對於和他一樣的人他心裡也是很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

    而在縣委常委裡,縣長熊宜聲與他共事的時間最長,以前兩人在一個鎮上工作,對於熊宜聲,邱成敏曾以為很瞭解,畢竟是在一起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了,當年在鎮裡一起共事的時候,熊宜聲還是很有幹勁的。可是隨著熊宜聲位置越來越高,幹勁卻是越來越小,膽子也越來越小了,本來邱成敏以為江林濤已經在軸承廠的事情上開了個頭,熊宜聲會趁著這個時機大膽支持跟進,可實際上熊宜聲卻是按兵不動——做好了有熊宜聲的一份功勞,做壞了那就是江林濤的事情。

    這本來是該縣長熊宜聲大張旗鼓做的事情,結果還是江林濤這個副書記來做,看來熊宜聲已經磨掉了身上的那僅存的一點銳氣了。

    邱成敏微微歎了口氣,突然又想到不應該在這個江林濤面前表現出這麼一番有心無力的頹廢樣,故重新打起了精神。

    江林濤看得出來,邱成敏其實對困難企業改制還是很有想法的,但是顧慮也不少,他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打消其顧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