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馳騁官道

第四卷 初露崢嶸 第六十六章 充分肯定 文 / 言者春曉

    第六十六章充分肯定

    李志佳要考察的點,縣裡是事先確定了一些,但是江林濤知道李志佳不會只看這些點,因為既然理光縣有可能成為省委省府領導考察調研的地方,李志佳肯定要瞭解最真實的情況。

    而縣裡面確定的點那都是事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的,能看到的都是花團錦簇,根本就無法瞭解到最真實得情況。

    果然一出發的時候,李志佳就自己按照地圖選擇了她想要去的路線,按照她的說法是先苦後甜,先隨便走走看看,實地考察調研,之後在聽取匯報。李志佳這是隨機考察,這樣基本上沒辦法事先準備的,就要看平常工作是不是做到位了。

    不過江林濤心裡還是有些底氣的,他不是把工作一佈置就撒手不管,而是有人監督,他自己只要有空也會到鄉鎮了瞭解情況,發現有什麼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一行人走走停停,李志佳瞭解得挺仔細,連一些細節的東西都不放過。不過,看完沿路兩側的之後,李志佳提出要到距離公路幾公里之外的沙林村去看看。

    江林濤和縣裡一行人這才明白李志佳的重點就是去沙林村。陪同的周福來臉上微微愣了一下,目光看向了他。

    江林濤知道周福來擔心的緣由,沙林村不是縣裡最窮的,也不是自然環境最惡劣的,既沒有典型性,也沒有代表性,在下面這些貧困村中屬於很不起眼的,一般人都很容易忽略這個地方。

    看得出來,周福來是有些擔心沙林村的扶貧情況……

    江林濤該做的工作都做了,倒是沒有什麼擔心,一行人於是就步行到沙林村。

    「哎呀,這不是江書記麼?什麼風又把你給吹到了我們沙林?」

    遠遠的,村口一戶人家前坐著的一個正照看著小孩的老大爺笑著打著招呼:

    「江書記,是不是來看我們村裡還有人在做『管子』生意?……你放心,現在村裡人都沒做那個了,連蔡三娃都沒有做了……」

    打招呼得人是原來村裡的老支書蔡珊寶,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也是老黨員老革命,江林濤也應了一聲:

    「呵呵,今天來就是來看看大家收入增加了沒,生活改善了沒……收入比原來高那就好,這也多虧老支書幫著做工作……」

    李志佳一聽不由問道:

    「什麼管子公司?」

    廖奇峰等人也都用探尋的目光看著他,江林濤低聲回道:

    「就是賣血,村裡人講針往血管裡一扎,就是錢,這血管不是流的血,是流的錢,所以村裡人就把這個叫做管子生意……」

    江林濤給李志佳和廖奇峰等人介紹著:

    「這裡原來賣血的人挺多的。」

    江林濤的語調有些低沉,春節前他到沙林村的時候,遇到一群正出去賣血的人,江林濤就問了問,有的挽起袖子,比誰的針眼多。

    江林濤微微有點沉重的說道:

    「我看到有的人要是再抽連血管都找不到了。有一老資格的講,他賣血都賣了好多年了,之前是去宜都,現在就在縣裡。還掰著指頭給我算著:一家人這一趟可以掙三四百元,過年也會寬裕不少。很多人都是頻繁賣血,最多的有人一天之內賣兩次。這樣毫無節制的賣血,我很擔心這樣下去這些人的身體會垮掉,那樣即便是暫時能緩解下家裡的狀況,可一旦因為這個生病或者身體垮了,那情況會更糟糕……但是這也是老百姓一個很主要的收入來源,也不能採取過激的手段,還是需要宣傳說服,要讓大家從思想上能夠裝過彎來和採取其他增收手段等多種方式並舉才行……」

    李志佳和廖奇峰都點點頭,面色有些沉重,剛剛看過的公路沿線的交通便利一些,老百姓的生活情況要好一些,可這一離開公路不遠的村子就這麼個狀況,而且這還不是最差的,那最差的是一個什麼狀況?

    遠處的蔡珊寶已經站聊起來,看著他們一行人走進,又說道:

    「現在這扶貧扶本的政策好,江書記你講的要走康莊大道,不要走歪門邪道好啊,大家收入都好了起來,連那些懶漢都做正事了呢。」

    江林濤一邊應著蔡珊寶,一邊繼續給李志佳和廖奇峰等人介紹著:

    「原來針對該村的扶貧方式主要是發放扶貧款,村裡有些人除了賣血就等著救濟款扶貧款。由於前幾年考慮到很多貧困人家生活困難,所以很多時候扶貧款都是現金體現,可有了這扶貧款,有的人就坐等扶貧款了。

    有句俗話講討吃三年不做官。慣性和惰性一旦形成,要想扭轉就難了。扶貧工作中採取了一些措施,現在除非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不會把現金發放給他們,而是給項目給種子動員他們出去打工等等之類的方式,切實增加他們的收入,這樣逐漸讓村民們不去賣血了。」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你給他扶貧款,他幾天就花完了,該窮還是窮;你給他捐獻一些棉大衣之類,他馬上就賣了換酒喝;你支援他一車化肥,給他拉到門口,他從車上往下卸卸,居然還跟你要裝卸費!樣的人雖然是極少數,但是卻是實實在在存在,這樣的人又怎麼扶得起來?

    不怕物質上貧窮,就怕觀念上陳舊。這種思想狀況,下輩子也別想富起來!

    所以既要做這樣的人的思想工作,也要想辦法消除這樣的人繼續懶下去的條件……

    一行人一邊說著,一邊走近了蔡珊寶的家,蔡珊寶已經在那裡扯著喉嚨喊著他家在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回來殺雞殺羊,要招待他們。

    「老支書,吃飯的事情你就別管了,我們人這麼多不說,還有找大家瞭解瞭解情況。這是省裡來的李部長和市委廖書記,想來瞭解瞭解村裡鄉親們的情況……」

    「那可不成,你來幾次,我們沙林村的水你都沒有喝上一口呢。我們現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多了……」

    一行人在蔡珊寶家的門前站定,江林濤和鄉里的幹部阻止了蔡珊寶要張羅吃飯的事情,吃不上一邊不依,一邊招呼著大家坐下,鄉里的幹部去找村裡的幹部去了。

    李志佳看著房屋旁邊套在樹上吃草的七八隻羊,其中幾隻羊肚子都鼓鼓的,看著這些羊,李志佳開始和蔡珊寶攀談起來。

    「這些已經長大的羊是去年扶貧組送給我們家的,都已經長大了,有幾隻都已經懷上了,呵呵,羊還會多呢。」

    蔡珊寶笑呵呵的說道。

    李志佳有些不解的問道:

    「你老人家的羊都還沒賣吧,這增收從何說起?」

    蔡珊寶擺擺手:

    「扶貧組給的可不光是羊,還有一百隻小鴨兒,鎮裡畜牧站專門教了我們如何養鴨,如何孵小鴨……我家長生在河邊放鴨子呢,你們看,那就是鴨圈,晚上就趕回來……」

    蔡珊寶指了指房子另外一邊用竹籬笆圍起來的空地。

    「這鴨子品種是肉鴨,長得快,四十多天就可以賣了,我家是賣一些留一些,賣掉的一半補貼家用,另一半用來買小鴨子,現在都不用買小鴨子了,原來的那些鴨子已經產蛋了,我們自己可以孵小鴨。」

    「我家啊,已經賣了好多茬的鴨子了,不但收入增加了,現在我們家老大的鴨子已經有一千隻了!老二家也有好幾百隻……」

    蔡珊寶說起這個顯得眉飛色舞的。

    「你們看到那些果樹了麼?等個三五年,那些果樹開始結果子的時候,那我們又多了一項收入。養鴨子不需要吃多少糧食,羊也只需要吃草,我們只需要出勞力,不需要費什麼糧食,果樹也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去照看……這就是江書記給我們講的,既要能真正產生額外的收入,又要讓這收入短中長相結合……」蔡珊寶當過多年的支書,說起事情來很有條理,基本上把江林濤的扶貧思路給講了出來。

    談了一會,村裡的幹部也到了,於是大家又起身到村裡其他地方去轉轉,養鴨也不止在河裡養,水田里池塘裡都有養殖,有的養鴨比較多,有的養鴨比較多,還有的家庭願意養牛等等,基本上是在充分考慮老百姓的意願和扶貧資金的實際情況結合而行,如何養殖都有畜牧站進行過指導,在技術上有支持有保障,還有一些家庭勞力有富餘,就由鄉里聯繫外出去沿海打工,在這其中扶貧工作組、駐村幹部和村幹部都充分發揮著作用……

    雖然實行這些措施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確實是真正見到了成效,特別是一行人來到山邊,看到山下的河邊,入眼的是一群群的鴨子在水裡嬉戲,李志佳和廖奇峰都顯得興致很高,李志佳忍不住說道:

    「我想扶貧就是要扶本,什麼是扶本,就是要從老百姓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還要摸清老百姓的想法,要做到入鄉隨俗,把目標與現實和傳統結合起來,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並且與其給他們一個枴杖,不如教他們學會走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改變他們的觀念,增強他們的技術等等工作,通過這樣紮實的工作,脫貧致富那就不遙遠了……」

    一聽這話,周福來等人心裡都是喜滋滋的,雖然這不是最後的考察結論,但是李志佳這麼講已經是對理光扶貧工作的一個很大肯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