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一卷 府院深深 第三章 州官 文 / 林南1

    第三章州官()

    青州隸屬建朝北部安陽府,是其轄下四大重鎮之一,又是其中最靠北邊的城鎮。連番征戰之後,建朝西北的人口銳減,尤以男丁為最。由此造成了現在地廣人稀的局面,地雖有不少,卻少有人耕種,有能力的人早就舉家遷居到南方去了,剩下的人有的苦守著家園,有的則成了流民。

    流民南下,安陽府必受衝擊,而青州更是首當其衝。雖然朝廷及時下了禁令,禁止百姓隨意遷徙,但在那之前已經有眾多流民湧進了青州城。按說朝廷與北方征戰已經斷斷續續持續了數年,不論戰前準備,資源調動,還是戰後重建,恢復生產,都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雖然前番與北方戎狄之戰是前所未有的一場惡戰,人丁流失也最為嚴重,但即便如此,對於戰後可能出現的種種狀況,相關州府亦應早早地做好籌劃和準備,將損失和遺毒控制到最小。

    正常來講自是如此。

    然而現下的青州知州卞節在其位不謀其政,是個尸位素餐之輩。戰前倒是沒有絲毫疏忽,往來官文調令基本都能親自過目,並且執行得一絲不苟。待到戰事一完,這卞節很是鬆了一口大氣,在他看來戰爭已經勝利,自己不但沒有犯錯,還略有微功,走運的話說不定就此還能升陞官。加上在戰爭過程中,雖然大部分事情都有人為他分憂,但這卞節還是感到累得夠嗆,好不容易捱到戰事結束,他便來了個大撒手,全部事情都交給副手青州同知和下面的判官小吏來辦,自己則躲在府裡稱病「修養」了。

    好在重大事情已經基本處理得差不多,平日裡這些下官也習慣了知州卞節的這副做派,所以青州一應事宜倒也進行得順暢,沒有出現什麼大紕漏。而戰後的應對舉措也有一貫的範例章程可循,按理說也不會出什麼大差錯。但就在眾人都以為日子會這樣平靜地度過的時候,沒想到就出了點岔子。

    青州衙門上下都知道,知州老爺好色而懼內,同知老爺好酒而量淺,這一次,青州同知成旭壞事就壞在貪杯上了。知州老爺撒手不管,除了重大事情需要動用官印之外,其他事情就都是青州同知成旭拍板了,雖然同知官階不高,但在青州這一畝三分地上,現下成旭是名副其實的二當家。

    當夜成旭很高興,陪著自己的小妾溫存了大半個晚上,本來他雖然好酒卻仍舊有些節制,誰料想是夜那小妾肌膚滑膩媚眼如絲,吃了藥一般極盡挑逗之能事,把個同知哄得不知東南西北,本來三四兩的酒量愣是喝了快一斤!加上那小妾不斷地變換花樣,勾得成旭彷彿成了生猛的小伙兒一般,異常賣力,直到雞啼二遍兩人才沉沉睡去。就這麼一鬧騰,耽誤事兒了。

    時下判官田乾在前一日就向知州卞節提議,盡快循例頒布固民令,以免戰後流民增多,氾濫成災。這固民令不是常法,只有在戰時才會臨時頒布,固民令一出,不論販夫走卒,士農商賈,只要當時身處法令頒布的範圍之內,就必須在原地呆著,哪也別想去了。除非固民令延期,或者有些特殊的理由向上峰申請,憑著官方印信才可以離開。

    田乾如此提議,既為官也為民,用固民令束百姓之身,力求盡快穩定人心,恢復生產,從而從根源上減少流民數量;同時,百姓既安,青州上下這官也便做得穩當。哪知道其時知州卞節已經打定主意「修養」了,只讓他找成同知商量。如此過了一天,等到第二天田乾向成同知稟告了之後,這同知正在興頭上,加上事情一多,竟然忘了這萬分不該忘了的事情。偏偏在當天晚上還喝得酩酊大醉,一覺睡到第三天……

    如此一來,固民令就整整拖延了三天的時間。

    三天的時間,已經可以改變很多事。

    在這三天裡,安陽府北邊已經出現了大股的流民,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流民已經湧進了青州府。同知成旭醉酒不起,流民已經開始湧進城門,判官田乾急忙到府衙後園請示知州卞節。卞節一聽頓時有些慌神,連忙中斷了正在唱戲的班子,匆匆來到前衙揮毫潑墨蓋了官印,這才算頒布了固民令。

    只是這固民令向來由州一級官府下發,由於路途遠近不同,這固民令要徹底送達各個縣衙,還需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之內,流民還在持續增多。光是青州城的大街小巷裡,就已經隨處可見乞討之人。此時那花天酒地的成同知也醒酒了,知道眼下的境況之後也是大驚失色。眼見流民蜂擁而至,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竟然不管不顧,帶著人在城門口設立關卡,頒佈告示,禁止流民入城。

    除了城內先前湧進來的流民之外,此刻城外又已經聚集了上千無家可歸的百姓,大多是拖家帶口出來逃難,眼見著吃喝不繼,生路渺茫,不由得望天長歎。一時之間,青州城外怨聲載道,時有哭聲。

    此刻已經快到正午,一路上小南背包裡的狗肉已經吃光,現下兩人飢腸轆轆,在青州的街道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只想找戶好人家討些吃食。可是城中流民太多,便是往日有幾個好心人,也被眼前這麼多張嘴嚇壞了,所以兩人走了半天,依舊沒什麼收穫。

    兩人手牽著手來至一條街上,忽然看見其中一處門戶氣派非常,走近了一看門頭上的匾額,小南不由得心頭一喜。作為一方父母的知州大人,總會可憐可憐幾個逃荒的孩子吧?

    地方府衙常見的結構,通常分為前後二進,也有三進的,前面院子是為衙,是地方官吏辦公之所,前院正門即為衙門,一般為政事往來,公事人員穿行,府內家人和僕役則不能走此門。後進院子則是地方官眷屬所居之地,與前院有院牆或影壁相隔,兩相不得混淆。而後進院子通常另開一門,此是府苑正門,除此之外有的也增添偏門或角門的,這類門庭才是官宦眷屬以及僕役下人經常走的。

    此刻小南和明德見到的,就是卞府的後門。

    兩人站到門口剛要敲門,旁邊的角門忽然開了,裡面走出幾個人來。最先出來的是一個小丫頭,豎著雙丫髻,臉上撲著些許粉黛。隨後一個滿頭珠翠的婦人走了出來,這婦人臉上都被粉蓋住了,看不出年紀,只能見得其身量很寬,從角門出來的時候要小心些才不至於蹭到門框。這婦人大紅羅巾包頭,上著大紅羅抹額,大紅羅綃團花圓領,大紅羅彩畫雲肩,大紅羅綃孔雀尾裙襖,牡丹花皂靴。冷眼一看,只見一大團紅艷艷奪人二目,陽光下晃得人有些發暈。

    這胖婦人顫悠悠轉出角門,小丫頭連忙走上前去扶了,啪地一聲打起一頂大紅牡丹花油紙傘,在婦人頭頂遮了太陽。轉身正欲前行,忽然發現門口站了兩個黑漆漆的小花子,正直眉楞眼地盯著看,那婦人不由得一張粉臉沉了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