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二卷 少年意氣 第二十四章 通過 文 / 林南1

    第二十四章通過

    林南和林跖應考之後便在靖北伯府中休息,幾天之後,正場通過的榜單放了出來,沒等林南二人出去看榜,早有下人們提前去瞧了,喜滋滋地飛奔回來報信兒。按說以林家現在的地位,區區一個院試正場的榜單哪裡至於如此大陣仗,但林家向來以詩書傳家,教導後輩都是腳踏實地、步步為營地為人處事,因此雖然這次是院試,但老太太也從不輕忽,府裡上下人等自然也就眼睛盯得緊。

    這樣一來,林南和林跖的壓力就有些大了。兩人雖然經過了縣試和府試,但那是在昌寧府的自家地面上,周圍除了父母之外也沒有旁人。如今到了靖北伯府上,雖說是祖籍故居,但畢竟是大伯的府邸,府中上上下下的人都在看著呢,若是一個考不好,那丟的可不光是父母和自己的臉面,怕是大伯面子上也不好看,何況祖母了……

    一連幾天,林南和林跖都足不出戶,在那默默地溫書,楊宣也時常陪伴在側。直到幾天以後,府中看榜的下人飛奔回來,告訴老太太兩位堂少爺均通過了正場的院試,林南和林跖這才把心稍稍放了下來,卻仍舊不能安之若素,因為幾天之後便是院試的復場了。若是第一次榜上無名也還罷了,若是正場是通過了,復場卻被刷了下來,那不但有些冤枉,臉丟得也更大。

    於是林南和林跖這幾天更是發奮,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也好,說臨陣磨槍也罷,總之二人一連幾天都在楊宣的教導下悉心溫書。在正場之後的第二天,楊宣便和林南林跖分別談了談考試的情況。

    對於林武的這兩個兒子,楊宣所知甚詳,別的富貴人家的孩子多半討厭讀書,林跖也是如此,但迫於林武的威嚴,還有哥哥林南在一旁帶頭,林跖也便不能兩樣。林南則不同,平日閒時反倒喜好讀書,但他讀書又和別個不同,不但涉獵有些廣博,很多問題也有些不求甚解,一帶而過。但對於一些史書類的東西,卻往往追根究底,必要細細問個明白。正因為這樣,所以林南對於經子集等固化的東西背誦得並不多,只記得些名言警句,倒是對史類的故事性文章讀得甚多。這樣一來,明經這一項,是必然要丟些籌碼的。

    楊宣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平日根據林南的性子,側重教他一些策論的東西,**、佐證、引申、延展……林南因為經歷與別人不同,又讀了許多史書,所以策論做得好也屬正常。

    正場是如此,但復場若還是這樣,怕就有些難了。這一點楊宣知道,林南也心知肚明,因此楊宣這些天並沒有教授他們新的東西,兩人憋在屋子裡好些天,單單就是在狂背經籍……

    這些天裡,兩位堂少爺溫書準備復場,兩位府中的少爺林福和林壽也在溫書,因為院試過後沒幾天的時間,便是秋闈了,林福和林壽此時已經有了秀才的身份,這次秋闈是必然要參加的。合共四位少爺都在溫書,府內上下人等說話做事都分外地小心,變得輕手輕腳的,唯恐一個差錯,耽誤了少爺們的前程。

    日月如梭,轉眼便到了院試復場的日子,林南和林跖照例早早吃罷了飯,帶著應用的傢伙乘著馬車趕奔考場去了,楊宣看著兩位公子遠去的背影,躊躇良久,若有所思。楊宣不是拘泥的人,雖說這次是替代靜安齋主沈修來的,又有林武的交代,但他也只能因材施教,成與不成,還是修行在個人的事兒。楊宣倒不是為了兩人是不是能考中秀才犯尋思,讓楊宣有些擔憂而同時又有些期待的,是前幾日林南作的那首詩。

    「風起白雲飛,葉落雁南歸,道是回故里,卻似新人回。」

    楊宣反覆低聲吟詠著這首詩,半晌含笑搖了搖頭。和主管施遷和彥卿不同,楊宣是知道林南經歷的人,所以讀了這首詩之後,立時明白了林南的感觸。林南襁褓之時離家,待到明白事理之後才認祖歸宗回到林家,但那時的林南雖有父母親族,卻一個個都和陌生人一樣,到了新地方,自己反倒像外人一般。事情雖過去了,但在林南心中卻烙下了印記,因此在考場中一提秋天,林南便自然而然地有所感觸。只是年紀尚小便學會了傷春悲秋,不是為賦新辭強說愁,卻比強說愁更讓人憂……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楊宣說不清楚,但直覺上卻仍舊感覺得到,林武的這個大兒子已經漸漸顯現得與眾不同了。

    復場一文一詩,文是考經義,不但考對經、典的記憶,還考校對經義的理解,闡述。詩賦則仍舊與前次相同,只是題目換了,不再是秋時為題,而改成了菊花為題。

    林南一看題目,心下便鬆了一口氣,這些天的背誦沒有白費,雖然工夫仍嫌不夠,但運氣倒是夠了,這篇經義正恰恰是自己背過的……於是林南稍微在胸中勾勒了一下,便揮筆開始寫了起來。另一邊,林跖慢了一刻,也開始動筆了。

    復場的題目少一些,時間自然就短一些,日將午時,復場結束,諸多考生三三兩兩地走了出來,林南和林跖上了馬車,互相看了一眼沒有說話,就此回府。

    這一次回府之後,照例要在正廳見老太太,只是這次祖母趙氏一個字都沒有問,只看了看兩人面色,便輕描淡寫地將話題岔了開去。林南二人略感到奇怪,路上準備了好一會兒對答,現下居然沒派上用場。豈料老太太趙氏是因為上一次問了,卻得了兩個「湊合」,心下生氣,這次生怕再問出兩個「湊合」來,因此強壓下心中的疑問,只等學政署發榜了……

    這一日,眾人正在廳中敘話,忽地外面跑進來一個丫鬟和一個小廝,人未到聲音已經先到了:「恭喜老太太!恭喜老爺太太,恭喜堂少爺!兩位堂少爺……都……都中了秀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