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三卷 碧瓦紅牆(上) 第九十章 今昔何惜 文 / 林南1

    第九十章今昔何惜

    啟元帝眉梢揚起,鬍鬚震顫,一張臉氣得紅中帶赤,一番話說完,從椅子上挺身站了起來,一個不留神腳面碰到了炭盆外沿,光啷啷一陣響動,差一點把炭盆帶翻了……

    林南和明德早已經跪倒在地,心裡頭如十五個吊桶在互相磕碰,再也不敢有什麼出格的舉動。但林南和明德心中忐忑之餘,也不禁有些納悶。按說方才不過是一場遊戲演練,而且還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雖然林南回答得的確有些大逆不道,但皇上怎麼好像完全將這當成了議政來看待,發這麼大的火,完全不像是皇上平日裡的作為!這是怎麼回事兒?

    可即便心裡頭有這樣的疑問,現下也沒人敢再出言申辯,在這個當口還措辭狡辯,那就是罪上加罪,罪不可赦了……現在兩個人能做的,便只有等!

    好在現實並沒有讓他們等太久。

    啟元帝的火來得快,去得也快。

    今日似乎不大對勁兒,啟元帝自己也感到有些反常,心緒不似往日一般平穩,更不如往常一樣豁達,能壓得住火氣。先前乍一聽到林南居然說要將北地邊防後撤數百里,啟元帝的火氣騰地就上來了!

    正如他所說,大建朝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代又一代人嘔心瀝血的結果,豈能輕易放棄?有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土地一寸金,回想當年,多少人為此灑熱血棄頭顱,埋骨他鄉!而如今一個年未及冠的娃娃,居然信口胡言說要放棄這一片疆土!列祖列宗如果地下有知,又豈能安枕!

    啟元帝著實是怒氣滿胸,抑制不住地在屋子裡衝著林南大發雷霆!甚至坐不住從椅子上站起來,還差一點帶翻了炭盆!啟元帝更是不耐,跺了跺腳怒視著林南的後背,恨不能衝口而出召人將林南拉下去,亂棍打死!

    可說來奇怪,就在這一瞬間的工夫,啟元帝好像忽然之間回過神來一般。剛剛灌頂衝門的熱血怒氣,在看到林南跪在地上略顯稚嫩的後背和肩膀之後,卻突然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啟元帝定了定神,心下有些惘然:他不過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而已,又不是朝中大臣,朕怎麼會對他發這麼大的火?方才不過是私下閒聊一個虛設之題,也不是廷議奏對,就算是朕問了,而他回答得有些出格,朕也不該把他當成朝中大臣,衝口而出……說出那番話來……

    唉!啟元帝目注林南的頸背,心下一歎,知道自己有些著露行跡了。本來不過是簡單的對題,可自己連日來諸事煩心,加上方才討論得又是最為關心的塞北邊關問題,因此一個錯神之下,竟心神都傾注了進去,渾然忘我,以至於弄出了這麼一出。別說眼前這個孩子說話出格,自己剛才所為也實在不是一個胸襟廣闊的君王應有之為。便真的是朝中奏對,也不能將一個說出真話的大臣因言治罪,何況眼前這個少年人,還不算是朝臣呢。

    短短的一瞬間,啟元帝心念百轉,任誰也想不到,就這麼轉個身的工夫,這位大建朝的皇上,心中的念頭便完全轉了個個兒!想想自己剛才發怒時候表現出來的樣子,說出的話,啟元帝下意識地臉上微微有些發熱,身為當今天子,萬人之上的皇上,對一個孩子大發雷霆,還是因為進言抒議,這未免有些丟人……好在這屋子裡也沒旁人,啟元帝總算感覺有些好受了一些。

    清咳了一聲,啟元帝順了順袍服,淡淡地說道:「罷了,左右不過是虛設之題,你應答也是應有之義,即便言辭有些大逆不道,朕也不能因一言合你之罪,起來吧!」

    「文章雖好,不能浮於人事;行兵之法,還須切合實際。你雖有幾分才學,也是辯才無礙,但說得再多亦不過是紙上談兵。你們記住:萬事都要親歷一番才能知難行易,干戈之事尤其是如此。有道是『閉門造車,還須出門合轍』,縱使你們說得有幾分道理,但畢竟沒有進過行伍,沒有經歷殺伐,也就不可能體會得到兵法精義。何況一場大仗,牽扯的不光是戰場上的那一點兒,有很多其他的東西你們現在是不可能明白的……」啟元帝似是說給他們聽,又像是自言自語,帶著一絲感慨的味道:「罷了,今日之事到此作罷。你們也別在這裡呆著了,這個地方以後也不要再來,今日之事也就當沒有發生過吧!」說到最後啟元帝似乎意態蕭索,揮了揮手便將幾個人趕了出去。

    事情峰迴路轉,本來以為今日必然要遭受一場重罰,可到了最後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竟然毫髮無損地出來了,幾個人誰也不敢相信這個事實!可皇上金口玉言,誰還敢繼續在這裡呆著?明德和林南趕緊起身,開了門走了出去。劉沖和李峰連忙從地上爬起來跟上——可憐這兩個人從啟元帝進門那一刻起就在地上跪著一直不敢起身,最後兩條腿自膝蓋以下都凍得麻木僵硬了,差點沒爬起來,跟頭把式地跟著出了門,狼狽地回去了……

    屋門關上,裡頭瞬間變得有些冷清,四周的寒氣依舊,只有屋子中間炭盆裡的銀炭間或發出一聲嗶駁的炸響。

    啟元帝站在當地,一時之間有些惘然,隔了一會兒腦子似乎有些活泛了,開始在屋子裡緩緩地踱著步子。多少年沒有來了,屋子裡已經變了模樣,可在啟元帝眼中,卻彷彿己身又回到了昔日那個雕樑畫棟而又充滿溫情的屋子裡……

    這間屋子雖然格局不大,也不顯得豪奢,但這是昔日父皇沒事最喜歡來的屋子。而且,在整個人生的最後一段光陰裡,父皇就是躺在這個屋子裡……就是在這張床上……

    啟元帝仰首向天,雙目緊閉,耳廓中似乎又聽到有一個稚嫩的聲音在悲慼地大喊:「父皇!父——皇——」

    唉!心中一陣抽搐,啟元帝緩緩睜開了雙眼,一瞬間時光流轉,屋子裡的一切都飛速地變化,圍攏的人群消失不見,許多器物也都沒有了,而仍舊在原位的床和櫃子,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棚頂上的蛛網也越來越厚,越來越長……

    啪!

    啟元帝正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時,耳邊忽然傳來鎖鏈的響聲。門悄無聲息地打開,露出錢海那張胖嘟嘟的老臉來。「皇……皇上,您沒事吧?」

    啟元帝一皺眉:「你這話問的,朕能有什麼事?朕就是在這裡看看,舒緩舒緩心情罷了。」

    「皇上……」錢海臉現憂色,支吾著說道:「皇上,這外頭大冷的天兒,屋子裡除了這麼一個炭盆也沒個家什,冷得什麼似的。您在這屋子裡呆的時間可不短啦,老奴覺著……咱們是不是該回去了?」

    「你……朕好不容易出來散散心,你囉嗦什麼?朕覺著這裡頭也挺暖和,哪有你說的那麼邪乎……」

    「哎喲,皇上!」錢海聽了噗通一聲跪下了:「皇上,老奴知道皇上百神護佑,可神仙也有打盹兒的時候啊,皇上在這裡呆得久了,萬一著了涼……太后她老人家不扒了老奴的皮才怪!皇上,您不可憐老奴也看在太后她老人家的面上,咱們還是回去吧……」

    「你……唉!」啟元帝豎眉瞪眼瞧了錢海半天,卻見錢海不住地跪在地上磕頭,最後無奈,恨恨地一揮袖子:「好吧!還是你行,哼,朕這個皇上,還不得不受你的擺佈!聽你的,回去吧……」

    「哎!皇上這話折殺老奴了,老奴便是骨頭都砸碎了,也當不得這話呀……」

    「廢話少說,走吧!」啟元帝轉頭又掃視了屋子裡一眼,回身便走。就在即將走出屋門的時候,腳步卻頓了一頓,轉身回來走到矮櫃旁邊,伸手將櫃子上的卷紙拿起來,折了兩下揣在懷裡,這才深吸了一口氣,出門踏雪往來路上行去。身後傳來錢海小聲的呼喝:「快點,去兩個人把炭盆端出來,裡頭收拾利索了,小心點!走了火可不是鬧著玩的……」

    回到自己住處,明德身子一歪就倒在椅子上了:「去,給本殿下拿點吃的去!折騰了一天,都快餓死了!這屋子怎麼這麼冷!炭火怎麼沒了?」

    劉沖匆匆忙忙到外頭吩咐人準備吃喝,李峰在旁邊小心地答道:「殿下忘了,之前殿下要炭盆,說是把咱們屋子裡的端過去……」

    明德一拍桌子:「我沒問你們這個!屋子裡冷成這樣,你還站著幹什麼,快去端個炭盆來!快去!」

    「是!」李峰一哆嗦,忙拖著麻木的雙腿朝外頭跑了。

    明德氣哼哼地坐到椅子上,心頭一陣煩悶。被皇祖母禁足這麼久,好不容易今天能出來撒歡,結果還這麼倒霉,被父皇撞個正著!挨了一頓臭罵不說,以後也別想再出宮了!想到這明德一陣煩悶,不由得雙手抱頭:「哎——呀——這日子可怎麼過呀!」

    西暖閣。

    陽光明媚,雪後初晴,又是一個好天氣。

    李東路晃晃悠悠地甩著袖子邁步上了台階,錢海在門口迎著,轉頭朝裡頭報:「皇上,李大人來了。」

    「哦,叫他進來吧。」

    李東路進門,給皇上見了禮,拖了個錦墊墊在膝蓋底下坐下。寒暄過後開口問道:「皇上,不知這次皇上召老臣來,為的何事?」

    「哦。」啟元帝放下了手中的書卷,伸了伸懶腰說道:「沒什麼大事兒,今日沒有朝會,可陽光普照,天氣挺好,朕忽然想起你來,這就叫人把你叫來了。沒什麼大事,就是想和你聊幾句。」

    「是。」李東路應了一聲,正猶疑間,啟元帝站起身來,啪地一聲將兩份文卷遞到李東路跟前:「這是朕前幾日偶然看到的兩篇文章,覺得寫得挺有趣,你也看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