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三卷 碧瓦紅牆(下) 第四卷 風雨江南 第七章 彷徨 文 / 林南1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七章彷徨

    「讓他進來吧。」啟元帝硃筆狼毫在一份折子上打了個圈,寫了幾筆之後扔到一邊,隨後又拿起一份打開,細細地看了起來。錢海轉身出門,很快杜寧便進來了。

    啟元帝抬眼看了看杜寧,展顏一笑:「這幾天事情不少吧?看你氣色,好像是沒休息好?」

    杜寧苦笑了一下:「這一段事情是挺多,但是臣還撐得住。」

    「嘿!撐得住!」啟元帝放下了手中硃筆,似乎略有感慨:「你確實要給朕撐住。朕知道這些日子壓在你身上的擔子多了些,重了些,但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不但你要撐得住,朕更要撐得住!今天撐得住,未來的日子裡還要撐得住!朕還要借此機會看上一看,這滿朝的公卿大臣,一旦風雲變幻,是不是就有人要撐不住了……」

    啟元帝說著,不期然地想了前不久病逝的漢南布政使林武。本來林武不過是昌寧一地的知府,後經啟元帝親手簡拔,一下子就坐到了一省大員的位置上。可林武也並沒有讓啟元帝失望,自從他到了漢南之後,之前一直顆粒無收的漢南稅收立刻就有了起色,從第二年開始,每年都能上繳上千萬的銀子。如此政績,不說歷任漢南的官吏,便是放眼整個朝廷,能做到如此地步的人都寥寥無幾,又怎能不讓日漸窘迫的啟元帝心懷大慰呢?啟元帝甚至早已經打算好了,且等熬過這幾年,待削藩事了,大局穩定之後,這林武必定要召回中樞,坐鎮部堂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恰恰是緊關節要的時候,被寄予厚望的林武卻忽然之間沒有撐住,撒手西去了……

    啟元帝心中遺憾之餘,也不禁心中發愁。偌大一個朝廷,再想找一個林武這樣忠心,又能夠踏實辦事的人,實在是不好找!更重要的是,這個人除了以上兩點必須具備之外,還要加上額外的一條,那就是要清正廉潔,不畏強權!而這一點,在當前這個敏感的時期,更顯得尤為重要!要知道漢南一地,正是吳王張秀眼皮子底下的地方,在這個地方的官吏,不仰吳王鼻息的人可真就不多了。所以漢南布政使林武能在從政的這幾年每年給國庫增添千萬兩的稅收,那是真真正正的不容易!毫不誇張的說,這都是一點一滴生生從吳王的手裡頭硬摳出來的銀子!

    當然,若是堂堂正正的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資源和稅收都是皇上的。可是眼下的情況啟元帝自己心裡清楚,東南半壁的鹽道、茶道、銅礦、鐵山,這些真正來錢的東西都在自己小叔叔吳王的掌控之內,說都是自己的,不過是檯面上的漂亮話罷了。錢都是你的,我來替你花?三歲小孩子都知道拿眼珠子瞪你!

    啟元帝這邊發著感慨,杜寧卻知機地沒有接這個話茬。停了好一會兒,啟元帝慨然一歎:「可惜了……林武還是很有些才幹的,卻想不到單單在這個時候英年早逝,說起來,他還比朕年輕得多呢。罷了,正好這兩日端妃要回府去,你若有空就隨她去一趟,順便代朕問候一下,若有所需,儘管報上來,朕一併都准了他們。」

    「是。」

    沉吟了一下,啟元帝停下了手邊的事情,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這幾天,各地的情況如何?」

    杜寧忙神情一整,答道:「一切如常,那幾位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並沒有發生什麼反常的事情。東南邊那位依然是賓客盈門,大都是往日的熟面孔。只是近期……西南邊那位曾經接待過幾位訪客,現在還在具體查看之中,只有一位現在被懷疑……可能是來自東南。」

    暖閣裡好一陣沉寂。

    許久之後,啟元帝深深呼出一口長氣,微微點頭說道:「這樣也好,山雨欲來,總是要有風的。吹一吹也好,朕正要看一看,這麼久的安逸生活過去了,我大建朝的這些貴胄勳戚、文臣武將們,到底會朝著哪一邊……」

    一個想有作為的皇帝,身邊是不能有羈絆的,不管是外朝還是內宮,都要有足夠的空間讓皇帝展佈。然而啟元帝沒趕上好時候,他想禦敵於國門之外,甚至開疆拓土,但外敵現在足夠強大,無機可乘;而國朝內部卻又庫房空虛,帑幣不足,整個朝廷的資源和財富越來越有被諸王和地方勢力瓜分截流的趨勢。無論內外,都無法支撐啟元帝胸中的宏圖大略。想要做大事,就得先把身邊的各種羈絆清理乾淨。

    目前在啟元帝的心中,各種羈絆中的第一件,頭等大事便是削藩。不削藩權力就不能集中,不削藩財源就不能得到保障,不削藩,朝廷的基石就有可能受到影響……而迄今為止,削藩這個念頭,已經足足在啟元帝的心裡頭轉悠了近十年了,而且在最近的兩年裡,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轉化為了行動。

    然而這樣的行動畢竟都是在暗中默默進行的,不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優勢,就不會有最後亮劍那一刻的到來。削藩,削的不是一個王爺的頭銜,削的是人人仰望的權勢,削的是日進斗金的財源!錢和權,自古以來便是世間利器,一旦沾上再想離開便是千難萬難。普通的小吏當官還能上癮呢,何況這些位一直高高在上的王爺們呢?所以即便啟元帝身為建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帝,想要動一動王爺們的奶酪,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今的時局下,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是不能平衡過渡,一個弄不好,還有舟覆人亡之虞。

    可是暗中籌謀了這麼久,啟元帝的耐心也漸漸有些不夠了,前面有很多重要的大事等著他來做呢,可是這麼久過去了,腳下的枷鎖卻仍舊沒有擺脫,自己這個皇帝當得簡直太憋屈了!

    啟元帝越想越氣悶得很,當下一拂袖子:「你先下去吧,這些日子多用心一些,這個時候,你飛翎衛就是朕的眼睛和耳目,一定要靈醒一些,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朕的心思才能用到實處!」

    「是!」杜寧應了一聲,轉身便出了西暖閣,豈料剛走出去不遠,就聽到暖閣裡啟元帝叫道:「慢著,回來!」

    杜寧一愣,皇上這是叫自己呢?疑惑地回頭看了看,卻見錢海果然朝著自己招手呢,杜寧連忙又快步走了回來。

    啪!

    啟元帝不耐煩地把一份折子甩到他跟前:「你瞧瞧,就沒一個讓朕省心的!正好你也要去林府一趟,你就順便替朕問問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看在他爹爹的份上,這折子朕就不發下去了,但是你也要告訴他好自為之,下不為例!」

    杜寧聽得一頭霧水,忙拿過來折子打量了幾眼,看完之後不由得一撇嘴。原來這折子是都察院的一個御史寫的,彈劾新晉探花林南,服喪已久,身為朝廷官員卻遲遲未申報丁憂,有違朝廷規制,有違仁孝之禮云云……

    一個閒的沒事專挑人毛病的酸丁玩找茬,杜寧心裡一陣膩歪,但是皇上交代下來了,也就只好照辦,當下放下了折子,轉身離開了宮城。

    ※※※※※※※※※※※※※※※※※※※※※※※※※※※※※※※※※※※※※

    古石街,靖北伯府。

    正廳裡頭,老太太和一大家子人眾星捧月一般圍著林貴妃話著家常。林貴妃久未回門,今日回來自然有一番熱鬧,只是因為近日有喪,因此眾人心中都不約而同地有些樂中含悲,明明眼前都是高興的事兒,但心底裡總是若隱若現不時有一絲悲慼的感覺浮上來。尤其是老太太趙氏和陳氏,這種感覺尤為明顯。

    二房的小院東邊,一張石桌邊上,林南和杜寧相對而坐,正在說著話。

    身為貴妃的姑姑回門自然是件大事,可林南心中仍舊有比這還大的事在墜著,因此在前廳略微寒暄了一會兒便跟著杜寧來到了人少一些的自家院子裡來。杜寧也沒遮掩,先是對林武的死表達了慰問之情,接著便把遭到御史彈劾的事情說了一遍。

    林南也有些無語,說起來也有些好笑,往日只聽過百官之中這個遭彈劾那個遭彈劾,卻沒有想到才剛剛做官沒幾天,自己的第一次就交代了。而且這御史挑毛病的本事還真不是蓋的,自己平日裡行為都比較小心,可這一陣子事情忙,一個疏忽就被對方抓住了點把柄……

    彈劾就彈劾了,林南也沒在乎,御史嘛,吃的就是開口飯,若是三天兩頭不開口,那就是不負責任,就體現不出都察院的工作價值了。何況杜寧也已經交了底,丁憂晚個幾點根本也不算是什麼大事,誰也不會真的揪住這個不放。可唯一有一點讓林南稍微覺得猶豫的是,皇上要問自己沒有丁憂的原因是什麼……

    若是尋常事情,林南足以找個理由編混過去,便是眼前這件事,要隨便說個理由也是滿可以矇混過關的。可問題是……林南心中一直在想,這個真正的原因,自己要不要說出來?——

    纏腰龍的後遺症還沒完,這兩天又有點反覆,渾身落下的痂痕開始奇癢武比,坐臥不寧,真是難以忍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