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三卷 碧瓦紅牆(下) 第四卷 風雨江南 第三十六章 陽謀陰謀 文 / 林南1

.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三十六章陽謀陰謀

    「哦?」李東路話說到這裡,終於勾起了啟元帝的興致。王元也有些納悶,李東路這話說得可有些滿了,難為了這麼半天的亂麻一樣的事情,難道他真的能順手就解決掉?也太能吹了點吧?

    「如何解決?」啟元帝忍不住問道。

    李東路道事有輕重緩急,還須分兩面來看。這些天有關江南水患的流言蜚語甚囂塵上,已經傳入京師。流傳如此迅速,編造得如此傳神的流言背後,必然有一些不法之人的影子。皇上既然要撤藩,臣便以為假想,看看那流言背後之人究竟作何思想。臣若是不服朝廷撤藩之舉,要如何做?」

    李東路今天果然是勇猛無敵,話越說越離譜,現在居然反串藩王,開始進行反叛大業了。而且兢兢業業殫精竭慮地為敵人出謀劃策,好像生怕諸藩反叛不能成功似的。直把王元看得目瞪口呆,無法言語。

    「表面看來,大勢在我。」啟元帝聽得一愣,後來立刻明白,李東路這是馬上進入狀態了,現在他就是朝廷的敵人,假想的藩王。「朝廷北方有戎狄,東南有海寇,這是外敵;江南大水,湮沒農田無數,流民四起,這是內患。外敵內患齊備之際,朝廷卻宣佈撤藩,如何撤得?水患一起,災民遍佈,朝廷卻一時左支右絀,應對失據,而我則開倉放糧,以本應是朝廷的漕糧來賑濟災民,卻買來了我的聲望。兩相比較,孰優孰劣?加上有心傳播的流言,江南的災民自然會心歸於我。」

    「若是強行撤藩,必然是起於兵禍,大軍一起,內耗會更加嚴重,而朝廷能不能耗得起?短內自然可以,若是拖長了呢?所以朝廷所需的是,越短越好,而於我來說,則是拖得越長越好。拖得越久,朝廷的聲望會走得越低,威信也會越來越少,而我手有糧有餉,越久,江南水患越為嚴重,民心流失得也越來越快,於我自然大大的有利。」

    「但事有兩面,拖得太久,於我也並沒有好處。朝廷撤藩令下了,我卻毫無反應,如此也有不利。百姓我的好,卻容易歸於朝廷上面。可若是我此時改旗易幟,卻又毫無名義。朝廷需要的是,而我需要的是名義。沒有名義,百姓縱然心離朝廷,可也不會歸心於我。」

    李東路一番反串言談,聽得二人微微點頭,雖然具體的細節可能有些疏漏,但啟元帝和王元都,李東路這絕對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不然絕對分析不到這麼細緻。而如果吳王此刻站在殿上,卻會被李東路的言辭驚出一身冷汗來。因為李東路雖然足不出戶,也沒有得到任何的密報,卻在這大殿之上將他們心裡謀劃的幾乎說了個**不離十甚至有些地方比他們想的還要深遠

    但啟元帝還有疑問。

    「李卿所言頗有道理,然則,現下朝廷撤藩,需要的是縮短,但安撫流民,需要的則是延長。如此豈非又是矛盾之言?李卿想必已經有了解決之道,不妨直接說來。」

    李東路笑了笑,換回大學士身份總結道皇上明鑒,既然是撤藩為主,那自然是要縮短了。然而安撫流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臣想到一個上不得檯面的辦法,欲效仿於諸王,他們來趁火打劫,皇上就來一個反客為主,渾水摸魚,臣以為……不妨對外宣稱,諸王開倉賑災,皆是出於朝廷旨意,而非自家做主,賑災所耗之糧,朝廷均已登記在冊,日後必然數倍返還於他……如此……一,則省了朝廷大半之糧;二,則換了百姓之心,即便百姓仍舊將信將疑,也必不會歸心於諸王;三,百姓既有了糧,又心思朝廷,便不會隨著諸王造反,如此兵源之事,也必讓對方大疼其頭了……」

    老實講,李東路說的這個辦法,其實著實有些無賴。就好比兩個市井之徒吵架,具體回事兒圍觀者誰也不清楚。只看見兩個人中張三說是我的」,李四說是你的,但是……是我借給你的」那麼圍觀者首先就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想法,現在可能是在張三的手裡,但是它的所有權,卻很有可能是李四的。因為李四這句話一說出來,圍觀者的疑問就轉移成了「到底是不是李四借給張三的」,而不是開始的「是不是張三的」了。表面上看並沒有區別,但實際上對人心理的影響,卻是真實存在的。

    這種無賴的手法在市井之中很常見,尋常這般頗遭人詬病,有身份的人對此類事情都非常厭惡,看不起,甚至深惡痛絕。可是就在今天,在皇宮大內的保和殿上,當著皇上和一位朝廷大臣的面,堂堂的大學士李東路卻堂而皇之地提出了這樣一個戰術。

    最開始的時候,啟元帝聽得一皺眉,但略微細細一思量,啟元帝的眼睛頓時便是一亮此時王元也琢磨過味道來了,兩個人都是心思剔透之輩,聞一言而能反三的人,微微遲疑了一下之後,李東路那反客為主的建議,便立刻消化理解個通透。

    兩個人想法一致:辦法雖然是無賴的辦法,但是卻是十分行之有效的辦法

    啟元帝哈哈大笑不,此計大妙哈哈,他們沒有名義,但朕卻有這個名義他們用朝廷的糧食來換的名聲,那朕就用朝廷的名義,再把他們換到的名聲給收繳」

    王元附和道的確好計,雖然此舉有遭人詬病之疑,但目前來看,卻是再合適不過。依臣老這一句話,便足可抵得上萬石之

    1/2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三十六章陽謀陰謀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三十六章陽謀陰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