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青雲記

第三卷 碧瓦紅牆(下) 第四卷 風雨江南 第五十四章 戰襄陽(四) 文 / 林南1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五十四章戰襄陽(四)

    持續大半夜的攻擊終於暫時退去,城頭上依舊是一片忙碌。

    收拾器具、檢點戰損、處理傷兵、修復城防……

    緊張的戰鬥剛剛停歇,四門城防處的消息便逐一飛報到都指揮使駱天這裡,他一邊聽著來自各個方向的戰報,心中一邊緊張地分析著眼下的形勢。短內彙集到的信息顯示,昨天夜裡受到攻擊最猛烈的是東門和南門,北門和西門也有部分叛軍在參與攻擊,但實際造成的傷亡微小得很,基本屬於佯攻。而經過昨夜的激戰,陣亡的士卒已經超過了八百人這還是在己方防守,有著天然地理優勢,並且有大量城防器械的情況下……如果不是這樣,眼下駐守的如果不是襄陽城而是另外一座城池,恐怕戰鬥早在天亮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到得現在,駱天早已經意識到先前的疏漏和大意,造成眼下這個結果的,不是士卒作戰不力,不是城防值守不察,不是其他任何問題,唯一的問題就是,太過氣驕,也太一廂情願,同時也太粗疏了些……

    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叛軍,如果此時駱天還判斷不出這是哪裡來的軍隊的話,那這個都指揮使真的就白當了。在昨天夜裡的激戰中,從第一眼看到他們身上穿的甲冑和兵器,駱天就已經面對的是了。

    淮王軍

    漆黑的午夜突然出現在襄陽城下的,不是李顯的東陽衛,甚至不是江陽衛和雷山衛任何一支吳王兵馬,而是淮王軍

    橫穿雙虎嶺,涉過魚兒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差一點攻上襄陽城頭的淮王軍

    駱天的腦海中,早已經不止一次在廣袤的高山原野和平湖沼澤之中推斷淮王軍的行軍路線也不止一次地在懊悔、痛惜和憤怒中自問:淮王張蠻的直屬軍隊,為會突然間出現在這裡?

    身為一省的軍事指揮,駱天絕對不是尋常人所想的那樣,根本忘記了淮王軍的存在,或者是沒有想到預防淮王軍的出現。他之所以放心大膽地將襄州衛的守軍抽調給前方柳林鎮的黃信,是因為他,只要黃信在前面頂住了柳林——拒馬河一線的東江叛軍,那麼襄陽城一帶根本就不會再出現其他兵馬

    五千淮王軍?

    是的,雙虎嶺以東是有淮王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叛軍。但是,就在這支叛軍東南方,那裡卻擺著朝廷整整一個水師大營的軍力江南大營的水軍,即便不在水上,足足有兩萬人的優勢兵力,也足可以壓制得淮王的五千兵馬不敢動彈

    這才是駱天敢於輕鬆將襄陽城中的守軍調往柳林鎮的根本原因

    然而,事實卻是如此的出人意料,本應該被壓制得只能縮在淮西的這些兵馬,這一天的夜裡卻忽然出現在了襄陽城下駱天不明白,江南水師大營的將官到底在干?朝廷的命令不是早已經發下去了嗎?難道連一個淮王軍都壓制不了嗎?

    這個疑問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襄陽城三面環水,南門、北門、西門之外,都是清一色寬闊的護城河。除了南門外護城河略微窄小一些,其他兩門的護城河都寬達幾十丈尤其是北門,自長江支流引來的活水蜿蜒流轉,繞城而行,北門一段的護城河基本就等於一個小支流一般。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現在襄陽城北門之外,寬闊的水面之上,滿眼望去一片的檣櫓流帆

    江風浩蕩,半懸的帆影大都有些血痕和殘破,其上影影綽綽可以見到上面的番號。站在西北角的箭樓上,駱天的身子不住地哆嗦起來,甚至不用再仔細地辨別番號,只一看遠處水面上那如織的大小艦船和密林一般挺立的檣櫓,他就,江南水師大營,沒用了先前心中的那點盼頭,在眼前鐵一般的事實面前,被擊了個粉碎

    可是駱天仍舊十分困惑不解,短短的十多天裡,江南究竟發生了?為一個水師大營,竟然會齊齊地站在了吳王的叛軍一邊?駱天使勁地掐了一把的大腿,慢慢地從一開始的激動和恐慌中緩過氣來,站在望台上仔細看了一會兒,忽然轉過身來,又向西門城頭走去

    很快,三處城門都走了一遍,駱天捋了捋鬍子,一顆心變得安定了下來——形勢雖然有些嚴峻,但仍舊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為方纔他在三處城門的望台上仔細地觀測完,對外頭的戰船和人數做了充分的估計,以現在的形勢來看,雖然看起來聲勢浩大,但仔細算來,三處河面上的叛軍總數,卻只不過有五千上下

    但是整個江南水師大營的兵力,卻是兩萬有餘這意味著?駱天的目光自城下水面上那些殘破的船帆、染血的船板和依舊帶著焦黑痕跡的船體上異常緩慢地收了,意志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不惜一切,守住襄陽

    只要襄陽城能撐過這兩天不失,不,也許只需要撐過一天援軍,就一定會來

    可惜,駱天顯露出的雄心和做派並不能真實地感染身邊的將官和守卒,絕大部分的人都看見了陸地上的密密麻麻的淮王軍,水面上的數量近百的大小戰船,還有叛軍陣營之中那充滿威懾力的各類攻城器械……

    激戰了半夜,原先因為水患無處可去,而聚攏在襄陽城下苟延殘喘的災民,此時早已大部分都不見了蹤影,剩下的則沒有任何懸念地死在了亂軍之中。城頭上面,守卒繼續飛快地清理著屍體,不管是叛軍的還是守軍的,一具一具血葫蘆般的屍體從城頭上面被推下來,有的直直地砸到地面上,在地面上砸出一個淺坑的同時,屍體也綿軟成了肉糜;有的則落在了環水的護城河中,蓬蓬連聲,巨大的衝擊力在水面上濺起一個個巨大的水花,隨後呈現在水面上的,則是暗紅的河水和此起彼伏的屍身……

    暗紅色的血水從城頭的磚縫之中緩慢地流淌下來,滲得上面青灰色的牆磚一片猩紅。城頭的守卒那一張張戰鬥開始時或者沉著、或者驚恐、或青或白的臉,到現在終於變得有些麻木,以往值守之時總是沒事插科打諢的話語,此時也早已經沒了聲音。每一處垛口,在夜半的激戰過後,都是刀痕處處每一段城牆的守卒,身邊都不見了一些往日熟悉的臉

    除了短暫的命令聲之後,再沒有人,所有耳邊充斥的都是城防攻車上的絞盤聲、刀槍之間的磕碰聲、城下叛軍的鼓噪聲、屍體拍擊水面的轟鳴聲……

    眼前的一切落在都指揮使駱天的眼中,讓他剛剛恢復的一點自信瞬間變得煙消雲散。一顆心直沉入谷底,這樣的士氣,這麼少的守卒,哪怕是堅守一天的,他們還能做到麼?不這樣下去顯然是不行的即便士氣如虹,在只有兩千餘人的情況下,要面對城外近萬的叛軍,也完全沒有人敢說一定堅守得住

    駱天沒有任何猶豫,抓過一個人來低低吩咐了幾句,隨後這人便匆匆下了城牆,快馬直接趕赴了布政使司衙門

    襄陽城內,打了半夜的戰鬥,響徹全城的喊殺聲早已經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百姓和在街頭巷尾露宿的難民們。天色剛剛放亮,以往出門吃早茶的提籠子遛鳥的訓狗的……此時卻誰也沒有出門,襄陽城原本的百姓齊齊地縮在了家門裡,透過窗戶和院牆那些僅有的能看到外界消息的地方,謹慎地觀察著形勢。

    而那些因為水患最先被放進襄陽城中的災民,此時卻變得有些尷尬起來。他們沒有地方可躲,也沒有地方可去,先前還可能登富戶門索要些口食,現下則是再也敲不開任何人家的門了。出城?現在城外就是叛軍,襄陽城四門緊閉,裡外箍得像一個鐵桶一般,便是僥天之悻出得了城,只怕也是難以逃出生天,多半是做了叛軍的踏腳石和刀下鬼可是就在這裡縮著也不是辦法,吃喝已經斷了,又無處可逃,難道只剩下在這裡等死一條路了麼?

    就在所有人開始彷徨無計的時候,天色大亮,一陣陣鑼聲響起,開始蔓延到各個大街小巷。

    抓丁了朝廷開始抓丁了

    不管是瑟縮在自家門洞裡向外窺視的、趴在自家牆頭朝遠處觀望的、兩眼一閉在街上不聞不問躺著等死的,還是緊張不安上躥下跳尋找一切活路的……所有人都在第一了一個消息:布政使司衙門下了行文,城中百姓所有人都要上城了朝廷要開始抓丁了

    巨大的恐慌一下子攫住了所有人的咽喉

    難道,襄陽城守不住了?號稱江南第一堅城的襄陽城,就要被攻破了麼?

    簡單的想法讓百姓和流民一都異常惶恐,有的人終於在家裡坐不住了,一些人開始走出家門,飛快地在外頭打探著消息。很快,各級衙門的官吏開始在城內大街小巷貼出了告示,令有一些官吏則開始執著令旗開始挨家挨戶地敲門了……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五十四章戰襄陽(四)

    第四卷風雨江南第五十四章戰襄陽(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