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煞氣衝霄

第三卷 玄衣頌文章 第十八章 酒肆狹路,有舌利如刀 文 / 便衣

    第十八章酒肆狹路,有舌利如刀

    樓船悠悠,於河濤之上顛簸逆行而上,一路上經行過六七道雄偉的高聳大壩,在半月之後,才來到這煙波府。

    銅市文長鳴等人吃了如此大虧,在滿船士子面前無顏以對,早就在途中一處渡口倉惶而下。此後幾日蘇破潛心專研功課,倒也安靜的很。

    時間很快過去了半個月,這些天他一直都在家裡閉門研讀經義。

    沖虛子曾經言道,儒也是道家的一個分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蘇破既然修身之進展變得緩慢,修神之道戛然而止,那不如在尋覓五行靈物的同時,也找機會研習一下這儒家的手段,說不定能令他觸類旁通,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蘇破一聽這話,雖然與自己的目的相同,但也知道這老鬼動的是什麼心思。看樣子,在他生前那個年代,儒道還沒有興起,而儒家修的是思想,修的是浩然正氣,修的是神識魂魄的力量,這對於沖虛老鬼的神魂應該是大有幫助。

    不過蘇破也不是小氣的人,這是兩利的事情自然要上心點。於是越發的刻苦,就連那試煉所在,也是好久都沒有去過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這半月後的鄉試上。

    當然,他此刻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本次鄉試的大熱門之一,外界對於他的好奇渲染,已經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若是他這次考不上舉人,怕是會跌了無數眼鏡。

    不過蘇破可不會在意這些。這不過是他的一個需要履行的承諾,一個可能的機會而已,便是不成也無所謂,畢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此事無關生死,甚至本來是計劃外的產物。

    他只是對於學坊,對於太玄洞,對於那所謂的「聖人」,很是好奇。

    這一日,蘇破突然想在城裡走一走。在趙大山的陪同下,來到煙波府的東北角,這裡有一個很著名的青玉碑林。在大晉武德四十八年間,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皇家曾經將十二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範本,立於晉陽城八大學坊之下的國子監內,供學子們校對,被稱為《開成石經》。這煙波府作為大晉之西最重要的大城,也同樣臨刻了碑文,甚至連青玉的材質都是一模一樣的。其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上元左氏傳》、《大商公羊傳》、《下元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等十二部經書,計六十五萬字,用石一百一十四方,兩面刻文,加上大晉太祖皇帝親自書寫的《奉天孝經》合稱十三經。除了十三經以外,這裡還陳列有晉西千古以來的各種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蘇破經過這段日子的背誦,對經書的內容非常熟悉,令他感興趣的是石碑上的書法。碑林薈萃各代名家手筆,多種書體,琳琅滿目,皆具風采。

    特別是有八大學坊中前代儒師的手筆刻石,尤為可貴。後世的名家墨跡作品也堪稱絕佳。此外碑頭、碑側、碑座上浮雕、線雕、減地雕的各種花紋也做得美輪美奐。

    漫步於碑林中,蘇破看的還是挺來勁的,不過趙大山便有些強打精神了,這些碑文遠沒有銀子能令他提神。不過能跟隨公子的腳步,也令他很是得意,亦步亦趨,謹慎之極。

    蘇破一邊欣賞美妙的書法雕刻,一邊再讀一遍經書的內容。前生今世,所學的東西在心中慢慢的交融到了一處。

    《大學》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修身必誠其意。」

    ……

    ……

    讀到這裡,蘇破聯想自己正在修煉凝魂入神之道,隱隱然竟有相合之處,相同的都是煉心凝魂。

    繼續讀下去,有碑文其上言道培養浩然正氣,使自己義正剛直,從而神氣盛旺,氣貫天地。

    「這就是正經八百的修煉了!」蘇破心裡驚歎不已,怪不得太玄洞歷代主人被尊為聖人,由儒入道,於道合一,這確實堪稱儒聖了,只是不知道那當代太玄洞之主修為到了何等地步。

    蘇破閉上雙目,回想自己今生少年時所讀過的儒家經典,前生所通匯的那些古文中的精華,還有這些日子讀過的上千本經書,心中豁然開朗。原來文人在從事讀書,寫字,作畫和演奏音樂的過程中可以進入一種練功的狀態,意念全部集中在書、字、畫、音樂上,達到忘我的境界,那就跟道家靜坐進入虛無狀態一樣。這種修煉不單增加詩文詞賦的能力,還可以攝生養氣,最終達到天人合一。

    當他把心中所得告知沖虛老鬼的時候,沖虛老鬼也從沉默中醒來,他笑著說道:「我發現這個時代的儒家修煉,是以「煉心」為主旨,著重於思想淨化與陶冶,修身、治學和用世三者相統一,就能達到修煉的目的。比較而言,佛道修真者將自己禁閉起來,每日冥思苦想,反而容易出現偏差,儒家的修真卻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不過這進境卻是難以把握……」

    「當然,你也只是參考而已,無所謂快慢了。」

    蘇破不滿的哼了一聲,說道:「你的意思是我修習這玩意,一定就很慢?」

    「嗯,有句話說的好啊,不可對牛彈琴。九轉玄功能修煉的這般快,那都是蠻牛一類的人物,修煉這種唯心勞心的東西,說你事倍功半都是在誇獎你了。」

    沖虛子直言不諱。

    「你沒看到我這般用功?而且那些經書我都記下來了!」

    蘇破有些不忿,反駁道。在這老鬼面前,他也無需隱藏自己的神魂強大。

    「你記性好,那是因為你神魂凝固,還有……」

    「總之,知未必懂,懂未必通,通未必悟,悟未必真。」

    「你慢慢學著去吧。不過話說回來,你那天誦的小文章還有點意思,真是不錯。」

    ……

    ……

    爭執中,蘇破知道明白這一點很有價值,將可以使自己的修煉跟儒學結合起來,不會相互干擾,處理得當還可以使修道的過程縮短很多。

    當然,所有的前提都建立在自己能否續上那天橋玄關。

    這樣想著,他走出了碑林,沐浴在溫柔的陽光裡,渾身非常舒暢,感到今天確實不虛此行。

    ……

    ……

    煙波府,又被稱為文府。

    陽春三月,確切的說是元德八十五年春,三月二十一日,春闈,也就是煙波府的鄉試的前三天。

    在文府廟堂前,此次鄉試的學子們匯聚在廣場上,等待錄表,以及主考官的訓言。

    笙歌歸院落,暖陽下廟堂樓台間那些華麗得濃得化不開的文字,在蘇破看來登時顯得小氣了。

    而那些遍體綾羅,穿金戴銀,嬉皮笑臉的學子,準是暴發戶。真正的貴族絕不會那麼囂張的。

    蘇破站在教官隊列中,看著那青色長衫的主考官在台上不緊不慢地說著,心裡卻只是想著剛才此人剛剛的一席話。

    主考官現在說的,無非是年年對新學子的訓話。國子監名義上的正祭酒是太子,但實際負責的全是身任副祭酒的文侯,也就是八大學坊中的儒師。

    這儒師口才相當好,侃侃而談,聲音響亮,廣場上的官員和學子共有一萬餘人,將這十幾里開闊的清欄坊間都擁滿了,但是人人都聽得清楚。

    一片掌聲打斷了蘇破的思緒,原來主考官,這位來自學坊的儒師已講完了。

    會議散了。會場上所有的官員和學子都向監考官以及主考官行了一禮,然後很有秩序地散去。共分四個考區,每個考區都有五隊,每隊一律是五百人,一共也就是一萬人。

    在蘇破看來,這些學子中至少有四分之一都是世家子弟,也許是因為大晉文勝,世家子弟越來越不願從軍,幾乎都湧入這文道當中。

    眼波府是黃淮首府,大晉五大名城之一,北臨大河,正如一道鎖扣鎖住黃河下游。

    「煙波府的名吃在大晉可以說是赫赫有名的,公子,您可不能錯過啊……「

    趙大山一個勁的攛掇著。相處的時間越久,他便越是會發現,自己的少爺,其實還是個人的……

    當然,這是在他沒有殺人的時候。

    平時沒有人招惹他,他跟一個普通的學子文士沒啥兩樣,文質彬彬,那件簡單的白衫,穿在公子身上,咋就這麼合身呢?那些衣著華麗麗的公子哥們跟咱家公子一比,那簡直就是披著錦毛的烏雞,徒有其表。

    趙大山覺得,自己這小日子,蠻不錯的。不對,是很不錯!

    這不,他見到公子出來那文府,便攛掇著去散散心,開開胃。藍漓也頗有些意態。經過了這些時日,那小龍娃也不是很排斥她了。大概能感覺到她體內有水系靈氣的存在吧,現在那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也肯讓她抱一會了。

    蘇破見到大家都想去,便微笑點頭,於是幾人便來到了一處酒樓。

    「哎,俺要兩角果酒!還有,剛才要的紅鹵野豬手,快點兒上來啊!」踞坐在店中一角的那個黃袍小青年高聲對後廚喊道。聲音洪亮,好像震得樑上的瓦片也抖了抖。

    「錦衣啊,你嗓門忒大了些,震得我老人家耳裡轟隆隆的吶。」坐在青年鄰座的一個正拿著一隻雞爪啃得津津有味兒的老頭子被他這突然一聲嚇了一跳,險些將手裡拈著的雞爪掉到地上。側過臉來,皺著眉頭盯著他,慢條斯理的埋怨著。這青年抓了抓頭,沖老頭子嘿嘿笑著,道:「原來是趙大先生。剛剛進來的急,都沒注意您在這兒。」

    那趙大先生把雞爪放在嘴裡嘬了幾下,微微笑著擺了擺手,並不太以為意。這小青年又道:「這陣子事情忙了些,有日子沒來這兒喝酒啦。沒想到您老還是好這口。跟侄子我一樣,想到他家的東西,我就饞得不行了……」

    黃袍青年說著就抹了抹嘴,倒像是口水已經滴出來似的。趙大先生看著他一臉饞像忍不住「呵呵」大笑,剛喝下去的一口老酒險險噴將出來,只是拿著手裡的雞爪子顫顫著點著他,咳了幾下,這才順過氣,笑道:「瞧你那點子出息,要讓你老爹看見非把鼻子氣歪不可。」

    「不然,不然!大先生您這話就大大不對啦,萬煌這小店裡的酒和小菜乃是這煙波府一絕,要是你趙大先生有出息,不饞這一口,也就不會來這裡十多天,天天下午都泡在這兒啦。」

    說話的是個身著青衫的中年人,面上發黃,笑起來有些生硬,似乎一張臉孔板的太久,依舊僵硬變形,他一手端著一盤豆乾,一手拿著一碗稠酒,慢悠悠晃到趙大先生桌前,在對座坐下。抿了一小口酒,瞇著眼慢慢咂著嘴嚥下,兩撇鬍子又細又長,垂在嘴角一抖一抖的,神情像是十分陶醉。

    趙大先生輕笑道:「韓教師你不也是如此麼,沒見你少來幾次,不過你這眼光卻是差點,我老頭教你一個乖,今天也和我一樣,叫盤雞爪子試試。又香又滑嫩,真真美味天下無雙。包你吃了就不再想那破豆乾啦!」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這中年人搖搖頭這說著,突然面色沉了下來。

    便在此時,蘇破幾人來到這黑漆漆的酒樓門前,趙大山一挽木珠門簾,嘩啦一聲,蘇破便走了進來。

    他扭頭一掃,面色微微一凝。

    就在那靠窗桌角處,微微的兩股氣息精純而不凜冽,漫長而不囂張,巍巍然,浩浩焉,卻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氣息,就如那石碑林裡,那些大家書法帶給人的浩然之氣一般!

    一中年人面上兩抹微鬚,稜瘦的側臉宛若峭壁奇峰,冷硬清瞿。

    另一老者朱漆高冠,油手拈長鬢,一雙斜飛細目迸出精光,眼角深痕如刻,密逾蛛吐。但一旦閉起那雙鋒芒如電的銳目,便顯露出老態。

    「難道是……儒師?」

    這種氣息,在廣場之時,因為距離那些考官太遠,而且那場上萬人氣息繁雜,就算蘇破感應力極強,但也沒有深刻的感受過。如今也只是猜測而已。

    不過這三人中,那中年男子的目光卻是令蘇破感覺有些異樣。

    這種異樣,蘇破很熟悉,從中他似乎感覺到隱隱有些敵意!

    這是為何?蘇破心中生疑。自己可是第一次見到此人。大概是自己弄錯了吧。

    他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雖然那錦衣青年也頗為好奇的打量自己,似乎也是見過他,但也不去搭話,尋了個空著的桌子,幾人便坐下點些食物。

    就在等待上酒上菜的時候,那錦衣青年卻是笑著起來過來,行了個文士禮,朗聲說道:「這位蘇兄台安好,在下久仰大名,今日偶遇,幸甚至哉。」

    「不敢當,兄台請……」

    蘇破也像模像樣的回了個禮。

    他肯搭茬的原因很簡單,這青年年歲應該不過三十,目光中只是好奇跟一絲絲的興奮,並沒有什麼邪念,並非如那銅市文長鳴等人一樣,透著一股子銅臭氣跟陰邪氣息,見了就想扁。

    不過這人能打探到自己姓氏,顯然也是個有心的。

    蘇破心中也沒有完全放鬆警惕。

    「蘇兄高才,那日船上所吟詩篇,每當想起,輕誦間,猶自心中激盪不休,真是好詩!」

    這錦衣青年口中連連稱讚道,顯然是發自內心。但是蘇破餘光所至,卻是見到那中年人臉色越發的陰沉了。而那老者卻是似笑非笑,目光越來越亮。

    「兄台謬讚了。」

    蘇破淡然說道,心中卻是提起精神來。

    果然,那兩個青衫客目光轉來,但是先開口的,卻不是那中年人,這令蘇破有些意外。

    「好詩文,真是好詩文。單單憑借這一首詩,便可以破格提入學坊。但是,這還需要驗證一番。」

    似笑非笑的,那老者斜睨過那中年人。而那中年人面色更加陰婺。

    果然是學坊中的儒師!

    蘇破心中暗歎,自己來吃個飯居然也能遇到這萬千學子心中的標榜人物。

    當然,自己這外來戶,對於學坊中的儒師,並沒有太多的崇拜之意。這種唯心之道,對於自己來說,僅僅是參考而已。

    果然,那中年人目光一凝,肅然問道:「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蘇破一怔,心道這就是考核麼?考核的是什麼?結果怎樣?通不過又怎樣?

    他真心想將袖子一甩,便揚長而去,依此來鄙視這個愣頭愣腦的中年儒師。但是……

    他心中還癢癢的。

    這橋段,咱學過啊,不顯擺一下,實在是……

    枉為穿越者!

    於是蘇破朗聲說道:「只是平日心中不能集義,正氣不足,心有虧欠,故怕。若素行合乎神明,有什麼可怕的?

    那中年人說道:「坊間人道,正直之鬼,不須怕;但邪鬼不管人善惡,故未免怕。此何解?」

    蘇破說:「哪有邪鬼能迷正人的?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是色鬼迷;好貨,即是貨鬼迷;怒所不當怒,是怒鬼迷;懼所不當懼,是懼鬼迷也!」

    ……

    ……

    5000字到。

    感謝ゲ情/aiq結筒靴的打賞鼓勵。

    感謝神夜,我需要忍耐,兩位筒靴的***。

    聖誕節,沒休息,更新如常,也恭賀大家聖誕吉祥,晚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