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場風流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文 / 天上人間

    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為國的追悼會規格很高。不僅由葉天親自致悼詞,人大主任江南,市長關小山都紛紛到場致哀。

    整個靈堂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花圈。有市委市政府送的,有人大政協送的,還有工會僑辦送的。柴油機廠的許多退休工人,在職職工都守著秩序趕赴靈堂送劉老最後一程。大家紛紛放下了往日的怨懟仇隙,沉靜在一片懷念哀悼之中。

    這幾日,市委宣傳部在葉天的指示下,對劉為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做了深入的報道。可以說劉為國的高大光輝形象已經深入了所有u市人民的心中。

    這也可謂是一種造勢,對柴油機廠重組項目的造勢。因為劉為國的逝世,這個項目越來越受到u市民眾的關注。

    葉子田先前的攻勢等於被葉天化解了一大半。

    民心所向,葉子田也不願意在此時此刻與u市的民心背道而馳。三江實業畢竟有著官方背景,在某些問題上的顧慮比一般的民營企業更多上幾分。

    最終,關小山代表u市市政府,葉子田代表三江實業集團,在市政府大禮堂簽署了u市柴油機廠國有股權轉讓協議。雙方都各退讓了一大步,u市市政府同意在未來7年內對新柴油機廠進行總計5000萬元的財政支持,而三江實業則同意在理順股權結構後,重新置換一定股權,於u市國資委的掌控之下。

    對於在崗員工,市政府和三江實業達成了「按工齡買斷」的協議。每個員工的買斷費用從6000元到30000元不等。同時葉天代表市委對這批員工做出鄭重承諾:市委市政府將優先考慮和安排這批員工的再就業。

    慶祝宴會上,葉子田舉著高腳杯與葉天輕輕碰了一杯。她似笑非笑:「葉書記的手段,我總算是見識到了。」

    「葉總,你過獎了。你才是真正的巾幗不讓鬚眉。楞是從我們u市財政瓜走了整整5000萬。」葉天笑道。

    「小女子再怎麼厲害也比不過葉書記您啊,絲毫不顯山露水,僅僅通過輿論導向就迫得我們三江實業不得不做出了讓步。」葉子田沒有拿目光正視葉天,而是自顧自地把玩著手中的高腳杯。她這時的舉動更顯小女兒的嬌態,而不復女中豪傑運籌帷幄的從容,仿若正因為某件小事,與自家哥哥淘氣撒嬌一般。

    葉天看得怔了怔,不禁暗暗收斂了心神。眼前這個女人誘惑力實在太大!

    大約經過一周半的時間,江小雨對保險公司的調查取證告了一個段落。她拿著十幾份證據來到了葉天的辦公室。

    「葉書記,我們一共派出7人,參加了保險公司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無論是保險公司的團隊經理,主管,還是專職培訓人員,都對被培訓人員講述了有關欺詐的技巧。」

    「怎麼欺詐的?」葉天拿起一份證據細細審視起來。

    「他們當然不會明著說欺詐咯。他們告訴被培訓人員(即準保險代理人),這完全是為了客戶著想,大大減少了客戶的麻煩。如果客戶的身體有什麼不妥,那在投保時將面臨著繁複的『核保』手續。這樣作為保險代理人,業務量將大為減少,提成額自然也大幅縮水。」

    葉天微微笑了一笑:「也就是說欺詐與否,其實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業績,保險代理人的提成收入直接相關。」

    江小雨點了點頭:「對!有直接經濟利益關係。」

    「葉書記,您準備怎麼做?直接提起訴訟?」

    葉天搖了搖頭。「你聯繫一下市委辦的幾個筆桿子,弄一份申訴材料出來,記得要把劉為國同志的感人事跡深刻描繪出來。然後以u市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向保監會(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起申訴。嗯……現在就去辦。」

    「好的,葉書記。」江小雨退出了書記辦公室。

    葉天給文文撥了個電話。

    「喂。是文文嗎?我是葉天啊。」

    「葉大書記,怎麼想起我拉?是不是有什麼事情要我幫忙啊。」

    電話另一頭傳來了文文的嬌笑。

    「你個小妮子,就是一張嘴生得利索。怎麼樣,什麼時候有空出來一次。」

    「行。你定時間。我從t市過來也就一個多小時。」

    「那最好是現在。」葉天有些得寸進尺。

    「好你個葉大書記,還真把我當免費勞動力用啊!今晚你可得請我吃頓好的。」

    「沒問題。」葉天一口應承下來。

    「好。我現在就過來。唉,交了你這麼個損友,還真覺得有些吃虧。」

    「呵呵。記得把照相機給帶上。」

    「知道了。葉書記。就這樣吧。我一個半小時後到。拜拜。」

    「拜拜。」

    「說吧。這次想讓我搞誰的材料?」文文點燃了一支女士煙,幽雅地吸了一口。

    「去,去,去。弄得我像是在寫大字報一樣。」葉天向侍者點了兩杯咖啡。

    「喂。葉天,你看我們這麼坐在咖啡吧裡,像不像一對情侶?會不會有人……呵呵。」文文搖頭晃腦打趣道。

    「你個壞丫頭,可沒人敢要。」葉天細心地為文文的咖啡裡加了奶和糖。

    「我的口味,你到是記得挺牢。」

    葉天做作地歎了口氣:「沒辦法啊,要請人家幫忙,這記性要是再不好一點,馬屁要是拍得再不勤一點,這可怎麼辦嘔?」

    「去你的。」文文白了葉天一眼。「說吧。這次是什麼事?」

    葉天把劉為國的事給文文詳細地說了一說。

    「以一級黨政組織的名義,向保監會提起申訴。呵呵,真有你的!」文文嫵媚地笑了一笑。「葉天,我發覺我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

    「誒,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好不容易才和我們文文小姐親近了一下,沒想到……哎……這下,距離又拉遠了。」

    「去你的。鬼才和你親近。」文文嬌嗔著,又白了葉天一眼。

    「我想請你弄一篇關於「誠信,和諧,社會」的文章出來。就用劉為國和保險公司的材料,對於我們這一級黨政可以稍微提一提,但不要提得太多。重點是要突出我們u市……」葉天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慢慢抬起雙手,彷彿是托起了一個夢想,「我們u市將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誠信,文明,和諧的社會!」

    「有點意思,有點意思了!」文文表現出了她作為記者特有的敏感。「一個相當富有創意的idea。好,相當不錯。夠吸引眼球。以保險公司拒絕賠付作為賣點,吸引讀者的眼球,然後再推出誠信和諧社會這個概念來。呵呵,既響應了黨中央關於誠信問題的號召,也點出了你們這一級黨政。好!好!最難能可貴的是你們u市的聲勢也被造了出來。」

    「不過我覺得這篇報道不能只在我們t市先鋒報一家報紙上發表,這樣影響力還是不夠大。最好是在東南沿海那些主流媒體上同時發表,而且還得快,造成既成事實,讓保監會那幫大老來不及反應。」文文的美眸中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給葉天出了一個又一個主意。

    葉天聽著文文的建議,不時點頭稱是。

    「造勢!一個相當完美地為u市造勢的計劃。perfect!葉天,真有你的!」文文拍了拍葉天的大手。條件反射似地,葉天抬起了左手食指,正好觸碰到了文文柔軟的手心。

    文文的心靈一陣嬌顫。

    內心深處張濤的影子越來越淡漠,而另外一個身影卻越來越清晰,仔細分辨,與面前這個意氣奮發的男人有幾分相像。

    文文微微理了理心情,繼續說道:「這樣一來,你們u市在短時間內將會吸引住各方的眼球,當然有利也有弊。你們必須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外界的面前,嗯……最好是毫無瑕疵。」

    文文透過咖啡吧的落地窗審視了一下四周的環境,點頭笑道:「就自然環境而言,你們u市還真是沒的說。比省城高出了不只一個檔次。難怪你這麼有信心,敢搞出這麼大的動作。」

    「剩下的就是工業農業服務業的問題了。面上,你至少得有幾樣拿得出手的。」

    葉天從公文包裡拿出幾份裝訂精美的彩色材料遞到了文文的面前。

    一份是柴油機廠改制的。上面這樣描繪道:s省著名商業集團三江實業集團順利操刀u市柴油機廠資產重組項目,劃出了新時期國企改革的新篇章。

    一份是關於u市中藥總廠的。上面這樣描繪道:u市中藥總廠依托西南豐富的中醫藥資源,憑借先進的中醫藥理論和二十多份經過數百年千錘百煉的珍貴處方箋,立志成為全華夏數一數二的中醫藥大廠。

    文文看後,不禁笑了笑:「這牛還真是往大裡吹。」

    文文繼續看起第三份材料來。

    山精野茶廠。尋山逢野叟,籐杖紫砂壺,人去茶香隱,前生似過無。

    文文接著看起下一份材料。

    環保木炭加工廠,立足於市場需要,立足於生態保護,新世紀的綠色產業。

    最後一份是有關「邊貿集散中心」的材料。上面有著詳細的可行性分析,精確的市場預估,以及對未來十年華夏與西部臨國之間政治,外交,經濟關係的預測。

    文文看後,久久沒有做聲。面前這個男人在她的印象中重新變得模糊起來,似近似遠,琢磨不定。

    「看來,你早已胸有成竹。」文文這話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最後一份材料,在此時此刻似乎並不適合見報。」

    葉天保持著幽雅的笑容:「這是特地拿給你看的。這份材料不只不適合見報,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幾人有資格看到。」

    葉天這話,文文聽得很舒服。其實人與人的交往就是這樣,舒服,永遠是第一位的。

    「好的。你的想法我大致明白了。不過這個工程相當大,各地的平面媒體都需要上下好好打點打點。如果只是做單期的話,憑我的面子還能夠辦到,但要做多期追蹤報道的話,那打點是少不了的。」

    「這個我自然明白。我讓市委辦給你開了一個帳戶。」葉天遞了個小本子給文文。

    文文有些哭笑不得:「你怎麼比有些媒體記者還瞭解媒體啊。」

    葉天「嘿嘿」地笑了笑:「雖然宣傳部對於禁止『有償新聞』三令五申。可實際情況大家都知道。」

    「這份材料我就不要了,其他幾份我得帶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文文把最後一份材料還給了葉天。「你最好現在就安排我採訪一下劉為國的家人。嗯……最好能夠再採訪一下與劉為國生前共過事的柴油機廠的職工。然後嘛,再去靈堂轉一圈,拍幾張照片。」

    「好。我們先去吃飯。然後我帶你去採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