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鼎革

大道小說網 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誇 文 / 輕車都尉

    第五百四十一章自誇

    譚縱等人下船的時候,夜幕已經降臨,揚州城的大街小巷掛滿了各式花燈,將揚州城照得通亮,如同白晝。

    街面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不少人家拖兒帶女地來街上看花燈,現場一派喜慶的氣氛。

    譚縱和喬雨、游洪升邊走邊談笑風生,沈三和沈四等人也化了妝,都改變了面貌,不緊不慢地跟在三人的身後,暗中進行保護。

    由於是元宵節,街道兩旁有著不少賣小吃的攤位,生意火爆,每個攤位都人滿為患,一年當中數今天人們的出手最闊綽,小販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不僅路邊的那些小商小販,一些酒樓和茶樓也開了業,雖說還沒有過完年,可是畢竟誰也跟錢沒仇不是,趁著元宵節正好可以大賺一把。

    走到一家茶樓門口時,譚縱問了一下守在門口的小二,知道裡面還有位子,於是就領著喬雨和游洪升走了進去,準備歇歇腳,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暖暖肚子,順便討個吉利。

    茶館的大廳裡坐滿了人,正饒有興致地等著一名坐在正中央的瘦高個中年男子說書,譚縱在店小二的帶領下在大廳的一個偏僻角落的空座坐了下來,沈三和沈四等人不動聲色地走過去,與周圍桌上的人擠著坐在了一起。

    店小二很快就端上來三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有黑芝麻餡兒、五仁餡兒和蜜棗餡兒,是特意從揚州城裡最有名的點心鋪子--楊記糕點那裡進的貨,口味正宗,價格著實不菲。

    「大哥,猜猜看等會那個說書先生要說什麼書?」喬雨用小勺盛了一個湯圓,正要咬,忽然想起了什麼,瞅了一眼場中那名準備開始說書的瘦高個中年男子,笑著看向了一旁的譚縱,低聲說道。

    「這可不好猜,像《封神演義》、《西遊記》、《三國策》,能說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譚縱聞言,微微笑了一下,用小勺盛了一個湯圓送進了嘴裡,嚼了一下,黑芝麻餡兒的,滿口留香,味道確實不錯。

    自從一個異人來到大順後,為了討生活將後世的《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等一些經典的故事改朝換代在酒樓和茶樓裡用以講述的時候,評書這個新行當就誕生了,伸手老百姓們的歡迎,那個異人也在陰差陽錯下成為了評書的祖師爺,甚至進過紫禁城,給當時的官家說過書,被官家賞賜了一塊「天下快口」的匾額,令後來的評書人引以為豪。

    「大哥你現在揚州城的人不愛聽別的,只愛聽一樣兒,待會兒你就知道了。」喬雨聞言,狡黠地衝著譚縱眨了眨眼睛,隨後吃起了湯圓。

    譚縱見喬雨一臉的神秘,不由得對說書人要說的東西產生了興趣,於是抬頭看向了那名瘦高個中年男子,慢條斯理地嚼著嘴裡的湯圓。

    不久後,坐在桌子後面的瘦高個中年男子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清了清嗓子,拿起桌上的一個長方形、就像衙門裡的驚堂木的木板使勁往桌面上一拍,嘈雜的大廳裡頓時就安靜了下來,人們紛紛向瘦高個中年男子望了過去。

    瘦高個中年男子手裡的木板是那名異人特意找木匠做的,為的是增強說書時候的感染力和代入感,由於跟衙門裡的驚堂木相似,開始的時候曾經吃過官司,被衙門裡的人抓過,甚至受了皮肉之苦,後來他進宮的時候向當時的官家稟明了情況,當時的官家聞言微微一笑,特准他以後可以用木板,自此以後,這木板就成為了說書人的標準配製,上面甚至刻著師承,極其講究。

    「各位看官,在下今天要講的是譚大人在京城夏游大會上發生的事情,要問這譚大人是誰,夏游大會又是什麼,且聽在下細細道來……」瘦高個中年男子放下了手裡的木板,底氣十足地說道。

    「譚大人是誰我們都知道,說說拿夏游大會吧。」

    「這揚州城裡難道還有不知道譚大人的嗎?」

    「就是,就是,還是說說夏游大會吧,譚大人的那些事兒街上三歲小孩兒都知道。」

    ……

    瘦高個中年人的話音剛落,大廳裡就響起了一陣喧嘩,人們七嘴八舌地嚷嚷開了。

    此時,譚縱不無愕然地望向了喬雨,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成為了評書裡的人物了。

    喬雨衝著譚縱眨了眨眼睛,輕輕咬了一小口湯圓,津津有味地咀嚼了起來,現在別說揚州,就是江南乃至大江南北,恐怕那些說書人說的最多的還是譚縱的事跡,而百姓們最喜歡聽的也是譚縱的事兒。

    「既然大家都知道,那麼在下也就不再磨嘴皮子了。」瘦高個中年人聞言微微一笑,再度拍了一下手裡的木板,等大廳裡安靜下來後,衝著現場的人們說道,「要說這夏游大會,那可是有名堂的,是咱們幾百年前的先帝爺定下來的,只有京城四品以上大員的子弟才能參與……」

    瘦高個中年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著夏游大會上的事情,雖然譚縱在夏游大會上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揚州,可是經過瘦高個中年人一說出來,那效果可是大不一樣,使得現場的人們如同身臨其境,聽得津津有味。

    「大人,看來您在這揚州城裡的聲望如日中天呀。」游洪升望了一眼大廳裡那些聚精會神地聽著的人們,笑著向譚縱低聲說道,他還從沒有見過一個人能在百姓間有如此的威望。

    「那是大家抬舉本官。」譚縱聞言微微一笑,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心中卻甜滋滋的,他萬萬沒想到百姓們如此看得起他。

    吃完了湯圓,譚縱望了一眼那名說得唾液橫飛的瘦高個中年人,從身上掏出一錠五兩重的銀子放在身上,起身離開了,準備去外面看花燈去,今天晚上這麼熱鬧,施詩和曼蘿應該不會待在家裡吧。

    「客官,您怎麼走了,不再聽聽,後面可精彩了。」小二見譚縱的出手如此闊綽,收起銀子後,點頭哈腰地說道。

    「不過就是贏了兩場對子而已,屬實僥倖。」譚縱聞言,笑著向那名小二說道,他說的可是實話,贏司馬清風完全就是運氣。

    「你說什麼?」譚縱的話音剛落,邊上一張桌子上坐著的年輕人呼啦一下就站了起來,衝著譚縱怒目而視。

    聽到這個聲音,現場的人不由得望了過來,就連那個說書的瘦高個中年人也聽了下來,抬頭向這邊張望。

    見此情形,坐在人群裡的沈三和沈四等人不由得緊張了起來,暗中進行著戒備,如果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就立刻動手,護送譚縱等人離開。

    譚縱開始還以為自己中了埋伏,後來望著那幾名一臉怒氣的年輕人,猛然反應自己剛才說的話好像有些不妥,心中不由得一聲苦笑,緊握的雙拳不由得鬆開了,衝著沈三和沈四使了一個眼神,示意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現場的人很快就清楚了發生了什麼事情,得知眼前的這個中年人看不起「譚大人」後,紛紛衝著譚縱指指點點地議論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站了起來,怒視著譚縱,想要他給個說法。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後,譚縱真是哭笑不得,他不過就是隨口謙虛了一句,結果卻整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這位先生,你可知道『對王之王』司馬公子在未遇到譚大人之前打敗了大江南北的才子?」眼前現場的局勢變得緊張起來,一名坐在前排士子模樣的年輕人站了起來,衝著譚縱沉聲說道,語氣冰冷,「這位先生,你可還知道,譚大人與司馬公子的那幾局對弈精采絕倫,堪稱百年難遇,難道這只是先生口中的僥倖,或許先生大才,能想出什麼對子與之相媲美?」

    「在下一時口拙,說錯了話,請諸位見諒。」譚縱聞言,衝著四周的人一拱手,不動聲色地說道,「譚大人文武雙全,不僅在江南除了倭匪,更是在京城勇奪文魁,在下甚為佩服,只不過剛才有事,情急之下口不擇言,還望各位海涵。」

    說這話的時候,譚縱的心中是無比的彆扭,這自己誇自己的感覺,簡直太肉麻了。

    「諸位,諸位,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大家還是一起聽書吧,既然譚大人仁義無雙,那麼咱們揚州人總不能連這點兒肚量都沒有吧。」茶樓的掌櫃見狀,笑著沖大廳裡的人們喊道,給譚縱打起了圓場,這大過節的,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店裡出點兒啥事兒。

    聽到掌櫃的話,那些站起來的人紛紛坐了下去,就像掌櫃說的那樣,他們總不能連這點兒肚量都沒有,那豈不是給譚大人丟人了。

    在一名店小二的引領下,譚縱和喬雨、游洪升走出了茶樓,沈三和沈四等人隨後也離開了。

    見沈三和沈四等人尾隨譚縱離開,茶樓掌櫃不由得暗中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一聲好險,看樣子這些五大三粗的大漢是譚縱的人,剛才如果爆發了衝突的話,他的茶樓遭殃了不說,關鍵是做生意都喜歡討個好綵頭,這臨開年的要是遇上這麼一出,那可真是晦氣,說不定一年都要走霉運。

    不過,這中年人從衣著穿戴上看倒也像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人,他大庭廣眾之下對譚大人出言不遜,難道是譚大人的對頭?

    下一刻,望著沈三和沈四背影的茶樓掌櫃就意識到了一個可能,眉頭微微皺了一下,揮手招來了一個小二,在他耳旁耳語了幾句,那名小二隨即摘掉了身上的白圍裙,悄悄地尾隨在了沈三和沈四等人的後面,想看看他們在哪裡落腳。

    不過,面對警惕性極高的沈三和沈四,那名跟蹤的小二很快就被發現了,然後告訴了譚縱,眾人在人多的地方閃了幾下,那名小二就跟丟了目標,抓了抓腦袋後回去向掌櫃報告去了。

    「譚大人,看來這揚州城已經成為了『龍潭虎穴』,任何想對您不利的人恐怕都難從這兒全身而退。」譚縱和喬雨、游洪升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目送那名店小二離開,游洪升撇了一下嘴角,由衷地感慨了一句,譚縱只不過在茶樓裡只不過隨口說了一句,結果就被人給盯上了,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譚縱聞言不由得訕笑了一聲,他原本以為這次上岸來會平安無事,誰知道一不小心就被自己的那些虛名所累,差點就惹出一個麻煩來。

    有了茶樓裡的教訓,譚縱在接下來就小心多了,在逛路邊的小攤位的時候盡量少說話,避免再遇上什麼意外。

    正當譚縱和喬雨饒有興致地猜著街邊的燈謎時,街面上忽然一陣喧嘩,鑼鼓喧天,人們紛紛湧到了街道旁,原來是元宵節的重頭戲--花燈巡遊開始了。

    揚州城的大戶人家每年在這個時候都要扎大型花燈參加巡遊,一個是增添喜慶的氣氛,二來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按照流程,揚州城四城的花燈先匯聚在一起,然後向城中心的廣場上聚集,每當花燈隊伍來到大戶人家門前的時候,大戶人家準備的花燈就趁勢加入進去,這使得巡遊的隊伍越來越大。

    「看,那是我們譚府的。」譚縱等人擠在人群裡看熱鬧,由於他們所處的這條街道位於譚府所在的城區,所以譚府的花燈也在巡遊隊伍裡,而且還排在了第一位,是一個巨型的龍燈,邊上還圍繞著一些小魚燈,氣派十足,喬雨指著龍燈向譚縱笑著說道。

    龍燈一出現在街道兩旁人們的視線裡,現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讓譚縱趕到頗有些意外的是,舞動著龍燈前面龍珠的竟然是鄭虎,多日不見,鄭虎不僅黑了許多,而且還壯實了不少,將龍珠舞得虎虎生風。

    人們尾隨著巡遊的花燈,嘰嘰喳喳地向中心廣場湧去,譚縱夾雜在人群裡跟過去看熱鬧,按照往年的慣例,揚州城的官員和富商士紳都會聚集在廣場上的閣樓上觀看花燈和歌舞表演,與揚州城的百姓同樂,十分的熱鬧和喜慶。

    譚縱對那些花燈和歌舞表演並沒有什麼興趣,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施詩和曼蘿肯定會被魯衛民邀請登上閣樓,那樣的話他就可以與兩人見上一面了,了卻了一樁心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