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執能者

大道小說網 第234章 妙手空空 文 / 一面湖水

    英博物館裡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東方藝術文物館。該夏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十多萬件。其中,華夏陳列室就佔了好幾個大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品種十分齊全。

    展廳中,僅來自華夏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萬多件,其中絕大多數為無價之寶。如華夏各朝代的繪畫、刺竹,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貴的為《女史箴圖》、宋羅漢三彩像、敦煌經卷和宋、明名畫。

    趙北鳴的眼光落到了一個玻璃櫃中的畫冊上,這是東晉顧愷之《女史圖》的唐代摹本。《女史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華夏絹畫,是尚能見到的華夏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在華夏美術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被認為是當今存世最早的華夏絹畫。

    《女史箴圖》現在在世界上只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都不算上。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筆法、色彩都堪稱神品。該畫曾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1903年該畫作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和「鎮館之寶」。該摹本一直存放於館內地斯坦因密室,極少對外展示,一般的遊人是見不到的。而這一回由於該博物館舉辦「東方文化藝術節」,因此把這副畫從斯坦因密室中拿出來供遊客參觀。

    與這副畫同時拿出來的還有另幾副華夏國寶,包括華夏國波羅密佛經的最早版本、宋羅漢三彩像、宋明名畫,《永樂大典》等。

    儘管大英博物名聲在外,但因為英國政府撥款減少,加上遊客減少,大英博物館經費近年來十分緊張。該館雖然擁有七百萬件文物,每年接待500萬名參觀者,但因為財力一直很緊張,絕大部分藏品只能放在老舊的藏室裡,華夏陳列室也是老舊不堪。1990年,香港商人何鴻卿爵士捐助200萬英,把舊地華夏陳列室擴建、改造,才有了現在這個有空調恆溫陳列保護設備的新華夏展廳。但即使是擴建後,展廳裡能展出的也只有2000多件。絕大多數價值連城的華夏文物,照樣得放在老舊的藏室裡,任憑蟲吃鼠咬。

    近年來到英國的華夏團;越來越多,參觀大英博物館華夏廳成為華夏團組在倫敦必不可少的活動。為了吸引華夏遊客和其他國家遊客,打出名氣,也因為有華商願意提供巨額活動贊助,大英博物館才搞了這個「東方文化藝術節」,把一些久藏於密室的華夏文物拿出來重見天日。

    這個息一公佈,頓時引起了全世界收藏家的興趣,紛紛趕來親眼目睹這些華夏瑰寶。趙北鳴也是得知了這個消息,才特意從日本趕了過來。

    但與此同,東方藝術文物館也增加了不少警衛,他們鷹隼般的眼神,警惕地打量著遊客們,在這副《女史箴圖》地唐代摹本旁邊,就站著一個警衛,眼神一直沒離開過這幅畫。

    然而,他只是肉眼凡胎,上隱形異能的趙北鳴從身旁走過時,他根本沒有任何反應。

    趙北鳴嘴角露出一笑——就從這裡下手了!

    趙北鳴從懷中出一支象毛筆一樣地工具。在玻璃櫃上輕輕一劃。一大塊玻璃掉落下來。被趙北鳴敏捷地接住了。

    這當然不是毛筆。而是肖夢雷在泥巴國雅達市來見趙北鳴時。趙北鳴從他身上「打劫」到地寶貝之一。名為「削鐵筆」。

    這塊玻璃是特製地。很厚很結實。但在「削鐵」面前。就跟切割豆腐一樣容易。

    耳地警報聲迅速響起。玻璃櫃雖然不是太結實。但裝有靈敏防盜裝置。迅速作出了反應。

    展廳中地警衛們聽到警報。頓時大驚失色。一個警衛指著破了個大圓洞地玻璃櫃。驚叫道:「櫃子被弄破了!」

    警衛們一邊驚慌地在對講機中叫嚷著,一邊一齊向玻璃櫃沖

    趙北鳴意念一動,已將《女史圖》收入空間內。幾個警衛衝到櫃前,忽然看見櫃中空空如也,不由得面面相覷,半晌摸不著頭腦——剛才那一瞬間,他們明明沒看見任何人對展櫃動手,這畫是怎麼丟失地?

    既然觸動了警鈴,趙北鳴也就不再客氣,從空間裡取出一把大錘,身形疾展,連續敲碎了十多個玻璃展櫃,將裡面的華夏文物一一收入自己的空間之內。要不是空間不夠大,趙北鳴完全可以把玻璃展櫃一鍋端,但現在,展廳內寶物太多,他不得不節約空間,於是連續砸開櫃子取物。

    自然,他的空間異能還是有一些限制的,比如不能隔著玻璃櫃把裡面的東西取走,否則也就不會鬧出這番動靜來了。

    這些收入

    展品中,包括華夏國波羅密佛經的最早版本、宋羅宋明名畫和45《永樂大典》,這些都是這次大展中的重頭戲,也是趙北鳴志在必得的寶物。到手地東西,還包括趙北鳴事先看好的一個商朝銅尊和一個宋朝的酒壺。商朝銅尊為兩隻連體地綿羊,中間馱著一個圓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觀、精巧。還有一隻宋朝地瓷酒壺,底座和責周圍是一朵荷花,壺蓋上坐著一隻獅子,更是難得的珍品。

    趙北鳴雖然以前不懂文物,但這段時間用記憶異能博聞強記了一些專業知識,已初窺門徑,加上事前做了詳細地調研,自然也能識別出展廳內哪些寶物最珍貴,因此下手也就是狠、準、辣。

    自然,那些敦煌壁畫和經卷、菩薩雕像,也是趙北鳴的重點沒收對象。在華夏廳中央牆上有幾十平方米地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這些藏品,都是1856年到1932間,被一些所謂的「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在敦煌藏經洞劫掠走地文獻文物。趙北鳴自然是毫不客氣地把三個菩薩像和那些壁畫都笑納了,全部收入自己的空間之內。

    趙北鳴在陷入一片混亂的展廳內急奔,又找到了一些珍貴的華夏古瓷器,於是也一一小心地收入空間之中,其中包括一對至正型青花龍紋大瓶,這對龍紋大瓶幾乎囊括了除人物外元青花繪畫的全部元素,如龍紋、海水、蕉——然笑道。

    「警察。」

    「答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