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秋聲

第一卷 第二十五章 作詩抒情爬大山 文 / 天涯流浪客

    第二十五章作詩抒情爬大山()

    晚餐後,齊益民老師遊興大發,那高聳入雲的高山險峰對他產生莫大的吸引力和好奇心。

    「別人花錢也來不了,只能讓我獨嘗鰲頭。」齊益民老師傻子一樣沾沾自喜,像歡快的野兔向山上蹦跳而上。

    路是羊腸小道,被牛羊踏得稀爛,小道被兩旁的青石頭夾持著,好些地方狹窄得難以二人並排走。而更多的地方是六七十度的陡坡,使得齊益民老師完全變成了一隻兔子,一隻上白下藍找不到耳朵和尾巴的兔子。

    齊益民老師不顧一切地奮勇而上,滿頭大汗。偶爾看到一棟低矮的土牆茅房,或者一個曬得黝黑的農人在田地裡勞作。光著膀子,穿一條寬大得裙不像裙短褲不像短褲的布片遮著下身,用山上的棕絲兒繫著,顯露著無限的原始般的粗悍強壯,揮舞鋤頭同大自然搏鬥。這是城市裡的所謂文明人無法比擬和想像的。他們只會在女人面前流里流氣地光著細嫩的膀子,或者顯賣自己暴鼓的肌肉謀生,不敢面向驕烈的太陽,面對黃土黑山崗。齊益民老師為這樣的勞動者而佩服而崇拜,像耄耋之人突返青春一樣興奮驚異,並在心中給予無限的讚美和嚮往。

    繼續往上攀登爬越。

    那兒,一位小丫頭背著背簍,鳥兒覓食般拾著野草,有茲有味,帶著原始的野味和天真,帶著出胎的痕跡,不為花衣裳所羨癡,不為電子遊戲機所干擾。用勤勞的手指收拾著大地,攝取著大地獻給人類最原始的有機養料,慢慢咀嚼消化進化著,並且為這感到很滿意很自然。

    不遠處,三個赤身的牧童騎在牛背上,如同牛身上長出的高聳**,牛兒緩慢地移動,緩慢地啃著青草,跟拾草的小姑娘一樣輕鬆自如。這使齊益民老師想起自己的童年,也在水牛背上度過的童年,和孩子們天真歡快地追跑角逐。要是牧童含支自製的笛子,那就是絕妙的景致,妙在色調的和諧,動作的默契。齊益民老師想,如有機會,他要教他們吹笛,讓笛聲飄蕩在山谷中,讓樹兒為之跳舞,風兒為之和拂,星星眨眼。

    「石頭的世界是男子漢的世界。」齊益民老師望著滿山遍野的崢嶸怪異的石頭,泛著青光,望上去,黑魃魃一片,聚合成石林,堆壘成石山,蔚為壯觀,一派森嚴。石林中稀稀散散彎曲著一些田土,田中的稻穀開始鍍金低頭。偶爾石縫中挺立一棵古老盤曲的松樹。

    齊益民老師突發奇想,要有超越自然的力量,借助神的魔力,把這座山推翻六七十度,這山就不再成其山,也成平原了,那就多好。再把世界上所有的山推平,讓世界一片太平,沒有高山沒有深壑,沒有貴濺,沒有貧富,沒有煩惱。他為這怪異的奇想泛起一灘幼稚的紅暈。臉上飛灑豆大的汗珠,身上的衣服濕得緊貼皮膚,一陣陣疲勞襲來,心兒砰砰劇跳,但山頂的那一朵朵紅雲吸引著他,一種氣概鼓勵著他,一種希冀招引著他,一種興奮驅動著他。

    「不到長城非好漢。」齊益民老師咬著牙關,抓緊時間。

    「登上山峰我為峰。」齊益民老師脫下衣服在空中飄揚,歡慶。像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一樣興奮,天際也一片緋紅。他非常後悔沒看到日落,太陽已下山了。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一朵巨大的白雲在大山間盤旋,齊益民老師遙想那是仙人的坐騎,他想起遠處雲天下的父母,小嬋。遠處繁華的城市,高聳的大廈,寬敞的街道,他想:他也可能他也應該……他木然站立,望著開始灰朦的天,遠處黑巍巍的山,近處光禿禿的山,他一動也不動,準備就這樣永遠站下去,看星星閃現隱滅,太陽升起落下,月圓月缺,風雨霜雪……永遠地望下去,變成望天石,望月石都行。

    然而什麼也沒有,只得到了黑暗,在黑暗中齊益民老師借星星的指點,月亮的幫助,迭迭碰碰,一片片狗狺相聞相迎相送,半夜像個夜遊鬼一樣蕩回了學校。

    黑夜中,整個校園內只他孤魂一人。煤油燈下,齊益民老師胡亂寫了首非常氅腳的詩,題為《山間小路》。

    彎彎曲曲盤旋而上的

    不是山間小路而是

    我東倒西歪的足跡

    和前人的足跡重疊

    兩旁的原始森林

    獻給了拓荒時代

    采蘑菇的小姑娘

    拾去委婉動人的傳說及神話

    最後一隻飛離的鳥兒

    留下

    小草的呻吟

    蛇一樣

    扭曲視線

    看不到

    盡頭險峰

    險峰上的無限風光

    思想束縛於腳下

    簡單的重複春夏秋冬

    砸碎羈絆

    乘風飛馳

    草葉伴舞

    山的頂峰那麼高喲

    那麼高

    四周都是無底深淵

    我想應該下去

    和那兒的姑娘小孩生活

    及田間的蛙兒噪動

    找不到下山的路

    望著星星往下衝去

    因為抓著了一顆明亮的星星

    煤油燈下,齊益民老師在字裡行間爬動,燈光一閃一閃。

    齊益民老師又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時他有許多的夢想,夢想成為一位建築工程師,也曾夢想成為一位文學家,可偏偏理科比文科強。現在呢,他掃了一眼帶來的書,絕大部分是文學書,他突然醒悟到,他原來愛好文學,他立刻把每一秒鐘都來閱讀。

    三個孤獨的下午,齊齊益民老師老師一口氣讀完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星期日,除了他,學校鬼都沒一個。他望著遠處的高山石頭,窗前層層疊疊的墳墓,引發他對現實的強烈憎惡,突發奇想,寫了幾首牢騷滿腹的打油詩。

    悲憤詩三章

    (一)

    毅欲奮進求風學,堅願勤成得優分;

    歎為無人過問關,哀悲苦悶來自錄。

    (二)

    既進校園人又振,日月勤學業不錯;

    只緣己戚太慥然,莫奈終成淪落人。

    (三)

    離別聽命至崖角,道長路涸難覓泉;

    天窄地狹艱振翅,慕求來日成方圓。

    寫到這裡,齊益民老師氣憤後又愜意起來,反覆吟誦自己的傑作,反剪著手,來回度著八字方步,有茲有味地遐想著七步成詩的曹植那激憤壯闊的情感。他欲發滿意自己了,以為離詩人的桂冠不遠了。於是又全然不顧平仄韻律胡湊一首,以欣賞自己的非凡才智。

    無題

    禿山石徑斜上天,破爛學堂落中間;

    詩書為友熬孤寂,畫山描水注心田。

    也許,從這一次,齊益民老師有了某種啟示而產生新的起點,有了些許奮搏的力量。雖然下午放學後,只剩下他孤零零一個,但他卻有他自由孤獨的世界。有高山,有石頭,有破爛的校舍,有膽小可愛的學生,這就是齊益民老師的全部世界。他開始有頭不紊地考慮他的教學計劃。他感到沾沾自喜,他想:我的知識太豐富多彩了,只要隨便騰挪一點顯示給他們看,他們都得呆若木雞地聽著。

    哼,這簡直是太簡單不過了,就是照本宣科也游刃有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