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列強代理人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九章 四王分兵 文 / 破名

.    前壕,湘軍臨時指揮部。

    湖北巡撫胡林翼、署理安徽巡撫李續宜、滿洲副都統多隆阿、靖綏總兵鮑超、壽春總兵李明峰、道員曾國荃等人在探討如何處理這兩萬多的俘虜。

    「砍了就是,留這些亂黨何用?」多隆阿說到。

    李明峰接過話來說:「要是全都給殺了,恐怕日後要招降長毛就難了!」

    李續宜和曾國荃兩人對長毛可沒有絲毫的好感,本想出言主殺,但是都礙於李明峰的面子,不好當面反駁,也就暫不吭聲,等其他人與李明峰理論。

    這時,鮑超說到:「如今攻城太急,我軍哪有精力去看管他們?依末將看,還是殺了吧!」

    這鮑超是一員大將,對戰陣的事情頗有見地,要不是因為是個漢人,又沒有靠山,他早就一方督撫了。

    李明峰見到連他也出言要殺降兵,心中焦急,連忙說到:「這些人原本都是老百姓,不過是被洪秀全的邪教理論給蒙騙罷了,如今洗心革面,我們又何必多造殺孽?」

    多隆阿可不給李明峰的面子,聽李明峰淨說些仁義道德、虛無飄渺的事情,開口駁斥到:「本官不理會那些,在本官這,怎麼處理才能讓戰爭早日取勝,本官就怎麼做。那些造孽的事情,本官是不操心。想本官這幾年殺的人,沒個五六十萬也有三四十萬了,也不差這兩萬來人了,造孽就造孽。胡大人,您說呢?」

    眾人爭論來爭論去,最後還是要由胡林翼做主。胡林翼不但是這些人中官職最高的,也是威望最高的。當年,他與駱秉章、曾國藩、羅澤南三人一起創建的湘軍,被尊稱為湘軍四老。咸豐六年,四老中的羅澤南被韋志俊那廝在武昌城下給砍了,所以,現在的湘軍,就以胡林翼與駱秉章、曾國藩為首了。

    胡林翼今年五十歲,本來年紀不算大,但是經過這次的安慶苦戰,他已經快一年沒有休息好了。尤其是最近兩個月,幾乎天天有大戰,胡林翼幾乎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處在精神緊繃的狀態下。

    畢竟不如李明峰、李續宜、曾國荃這些二三十歲的人,胡林翼最近被折騰的已經疲憊不堪了。

    胡林翼和曾國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兩人雖然都是統領雄兵的大將,但二人都是儒林人物。尤其是胡林翼,不但中過進士,還被點過翰林,當真是天下有名的大儒。

    既是大儒,必受儒家思想影響,從戰局來說,降兵確實該殺,但是在胡林翼的觀念裡,這是不仁不義之舉。

    「此事太過殘忍,殺降兵,諸位是要在史書上留污名的,咳咳……」胡林翼一邊咳一邊說到。

    「大人不能婦人之仁,留著這些長毛,將來必為後患!」鮑超力爭到。

    胡林翼搖了搖頭,剛想再說幾句,卻感覺胸口憋悶,又咳了幾聲。

    多隆阿沒等胡林翼再度張口,就想再辯幾句。這時,曾國荃在旁邊給他使了一個眼色,低聲說到:「多大人,胡大人身子不好,您就別氣他了。」

    多隆阿無奈,只好不再言語。眾人又商討了一下該如何攻取安慶,這才散去。

    俘虜是由曾國荃負責關押,曾國荃回去之後,與多隆阿兩人一合計,最後在當天夜裡偷偷的將這兩萬多俘虜都給宰了。等李明峰和胡林翼知道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兩人只能各自的歎了一口氣,感慨亂世人命不如狗。

    胡林翼和李明峰雖然不滿曾國荃這麼做,但是內心卻也理解這麼做的必要。

    江北屢敗,安慶告急。洪秀全得知之後,再令中軍主將楊輔清率軍北上增援。六月中旬,楊輔清率軍三萬,從寧國府渡江北上,兩日後,到達集賢關會合陳玉成、洪仁玕兩部。

    楊輔清大軍新至,士氣正高,休整兩日之後,楊輔清親率大軍猛攻北部後壕曾國荃部。經過一番苦戰,楊輔清大敗而歸。其後的五天,楊輔清每夜都率大軍偷襲,連攻五夜也連敗了五夜。

    最後,直殺的麾下長毛心膽俱寒,楊輔清才不得已的罷兵。此時的集賢關長毛,有陳玉成、楊輔清、洪仁玕三部,但是這三部長毛哪個都是士氣低迷,不敢向前。最後,竟然形成了十餘萬長毛坐視安慶苦戰的局面。

    七月五日,在長達一年的圍攻之後,安慶北部城牆被轟塌。

    此時,前壕之中有七八萬的湘軍、鄂軍,這些苦苦的堅持了一年的士兵,如今見到城牆被轟塌,都如瘋了一般湧入城內。

    安慶城內的長毛,已經斷糧許久,哪還有力量戰鬥?湘軍士兵真如猛虎入了羊群,將整個安慶城變成了修羅場。湘軍素來也不是什麼仁義之師,曾國藩就被稱為曾剃頭,曾屠戶,由此就可以看出湘軍手段之殘忍。

    入城之後,也不管是投降的,還是頑抗的,一律斬殺,甚至連普通百姓也遭到了屠戮。

    一日一夜之後,安慶長毛四萬餘人,全軍覆沒。守城的將領張朝爵不知去向,葉芸來、吳定彩兩人則在亂軍之中被斬殺。

    至此,長達一年的安慶之戰終以湘軍破城,太平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集賢關,太平軍大營。

    得到安慶城陷的消息之後,干王洪仁玕、英王陳玉成、輔王楊輔清、章王林紹璋等人都陰沉著臉,坐在大帳之中議事。

    洪仁玕是太平天國正軍師,總理朝政,他見到眾王都陰沉著臉不吭聲,只好歎了口氣說到:「安慶一日無恙,則天京一日無險,安慶實為天京之鎖鑰。此城今日落在清妖手中,就成了清妖攻擊天京的基礎。安慶一失,恐怕沿途至天京之城將會相繼陷落,很難再守了!」

    林紹璋皺著眉頭說到:「安慶陷落之後,清妖必定攻取沒有重兵防守的安徽、江西等處城池。等到外圍被掃清,清妖定會順流而下,圍攻天京。如今戰局太過惡劣,我等還是討論以後該如何行事吧!」

    洪仁玕說到:「本王所帶人馬,儘是天京精銳。如今,天京空虛,本王必須率軍回援天京。」

    楊輔清說到:「現在局面雖然惡劣,但是天國根本仍在。如今侍王、忠王與劉官芳在皖南尚有十餘萬大軍與曾國藩混戰。本王明日就揮軍皖南,助他們圍攻湘軍。假使這一次得蒙天父保佑,能一舉殲滅湘軍,擊斃曾剃頭,則局面尚可挽回!「

    洪仁玕、陳玉成聽了這話,嘴上不說,但是心中卻暗暗歎了口氣,心道,連安慶都丟了,整個安徽的丟失,就是時間問題了,哪裡還有挽回的希望。

    如今安慶之戰結束,湘軍胡林翼、曾國荃、李續宜等部十幾萬大軍也空了出來,難道還能坐視你去圍殺曾國藩不成?只要這十幾萬大軍調到皖南,那李秀成等人能保證全身而退就算成功了,豈敢再奢望吃掉湘軍?

    心裡雖然明白,但是干王與英王總不能開口打擊楊輔清的積極性。況且,太平天**事體制混亂,各軍主將互不統屬,陳玉成。洪仁玕即使開了口,人家楊輔清還不一定領情。

    洪仁玕看到楊輔清已經表態,就把目光落到了陳玉成身上。此時,陳玉成尚有大軍四五萬,他的動向也十分重要。

    陳玉成感受到了洪仁玕的目光,低頭沉思了一會,說到:「本王不回天京!如今天國是處於定都天京以來最大的危局之中。依本王看,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年半載,江西、安徽等地都將是清妖的地盤。那時候,天京就成了孤城!」

    不理會沉思的洪仁玕和略有不忿的楊輔清,陳玉成繼續說到:「孤城不可守!本王決定率軍北上,過淮河,經淮北,入河南或者山東,與當地捻軍會合,力圖在魯豫兩省再開闢一片新天地。魯豫兩省是京畿重地,如果本王在那邊弄出了局面,狗皇帝肯定害怕。只要他一害怕,肯定要調江南軍隊北上清剿。那時,天京的壓力必然減小,諸君正好可以趁此機會,四處征戰,再現天國昔日光輝!」

    「好!」洪仁玕聽了這話,不禁站了起來,高呼到。「果然好計謀!淮北、徐州、山東等處至少有幾十萬捻軍,在當地也算混的有聲有色。只不過因為捻子各自為政,互不統屬,所以才沒有形成局面。如今英王率大軍北上,手執天王令符,不怕捻子不聽號令,以英王之才,對付當地綠營團練之兵,實在是大材小用。依本王看,只要幾個月,英王爺的戰功必定會驚破了咸豐的狗膽!」

    說完,洪仁玕就哈哈大笑。雖然這一切都處在設想之中,但是此刻總算有了一點出路,總比剛才無法可想,坐以待斃要強上許多。

    楊輔清雖然向來看不起陳玉成,但是仍然不能否認這是條妙計。聽了這話,他也不住的點頭。

    陳玉成要是能在山東、河南坐大,別說天京無恙,就是皖南、贛北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到時候,克復安慶,再收九江,重奪武昌都將不是夢想!

    幾人計議已定,便各自分頭帶兵離開。洪仁玕,林紹璋帶兵回援天京,防止湘軍順江而下。楊輔清帶兵南渡,準備繼續經營皖南、贛東北兩地。陳玉成則帶六萬殘兵北走,準備去會合捻軍,另外開闢根據地。

    再說湘軍在安慶殺長毛、占府庫,獲得了巨大的軍事勝利之後,一連幾天,都是日日宴飲,好不快活。

    這日,忽聞報,安慶北部長毛四散而走。胡林翼得知消息之後,又召集眾將在安慶的原巡撫衙門召開臨時軍事會議。

    此時的胡林翼,面容蕭索,雙目深陷,哪像剛剛得勝的將軍,根本就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頭。看來這一場大戰,是徹底的耗光了他的元氣。

    「咳咳…….」最近胡林翼發話都是未語先咳。「我軍已經克復了安慶,現在局面大好,但也大意不得。今日接到飛報,集賢關那十幾萬長毛四散而走,咳咳……眾位大人有何…咳咳…」

    胡林翼現在的身體,即使是說幾句話,都要費很大的勁。胡林翼也察覺到了自己的狀況,當下也不再說話了,用手指了指李續宜,對著他點了點頭。

    眾人也不發話,目光都轉向了李續宜。攻陷安慶,大功一件,他這安徽巡撫肯定要落實,目前來看,因為胡林翼身體日差,李續宜這個安徽巡撫就成了這些人的首領。

    李續宜也不客氣,直接說到:「廬州、安慶如今都在朝廷手中,皖中已經徹底的沒了長毛的立足之地。現在的長毛就是在江西東部和皖南等處還有少許未滅,如今曾國藩大人在皖南與長毛爭鬥,本官主張率軍南渡,一戰而定皖南。然後再派大軍四處征伐,數月之後,長毛就會只剩下天京附近的地盤了!」

    眾人點頭稱是。經過安慶一戰,長毛主力遭到巨大創傷,就以現在的長毛兵力,已經無法再控制如此廣大的地區了,眾人此刻都將除了天京之外的長毛地盤看成了囊中之物。

    曾國荃說到:「李大人所言極是,但據報偽英王陳玉成率軍北走,有入淮北的趨勢,一旦讓這廝進了捻子的地盤,立住腳之後。恐怕再要收拾他,就要難上許多。」

    李續宜皺著眉頭想了半天,說到:「這樣,胡老最近身子不好,不便行動,就由他來鎮守安慶。鮑大人、多大人、曾大人,您三位率軍南渡,助曾公取皖南。至於這陳玉成,就由本官和李明峰大人負責追擊!」

    眾人都覺得這樣安排很是合理,連聲稱是。

    此時,胡林翼喝了下人送上來的湯藥,臉色逐漸好轉。在聽了李續宜的安排之後,胡林翼說到:「本官麾下有湘軍七萬多人,安慶這裡給本官留一萬就夠了,剩下的你們都帶走吧。」

    眾人聽了,都喜形於色,這時候,哪怕是多一千人,那也是多一分勝算。如今一下子多六萬,眾人哪能不喜?

    胡林翼又瞧了瞧李續宜,意味深長的說到:「續宜啊,本官知道你因為續賓的事情,對陳玉成記恨在心。但是你要記住,你率軍追他,萬不可過了淮河!咳咳…….要想過河追他,必要請得朝廷明令才可!」

    李續宜歎了口氣,點了點頭,示意自己聽懂了。

    胡林翼之所以這麼說,是怕李續宜太過魯莽,犯下大錯。長毛鬧起來之後,綠營八旗都是屢戰屢敗,唯有湘軍才能克制。但是樹大招風,隨著湘軍的不斷擴大,朝廷也越來越忌憚這股漢人的軍事武裝。

    為了防止湘軍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為了安湘軍之心,朝廷將勢力範圍劃的清清楚楚。淮河以北,河南、山東、直隸、陝西、山西,甘肅等處,都是由僧格林沁節制;淮河以南,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由湘軍勢力節制。

    雖然沒有明令,但是意思已經非常明顯,湘軍決不可踏入這幾個省份,否則就是別有用心的表現。

    這雖然是限制湘軍的手段,但是從公正的角度來講,朝廷也算仁至義盡了。劃給湘軍的幾省,頗為富庶,而且職位也多。湘軍眾將只要忠於朝廷,榮華富貴,倒也易得。

    湘軍諸將也知道功高不可震主,沒有反心的曾國藩、胡林翼都是嚴令部下,不許帶兵進入僧格林沁的地盤。

    李續宜自然也知道這是朝廷與湘軍之間的默契,即使他如今是湘軍重將,但也不敢挑戰這個默契。所以李續宜就示意胡林翼儘管放心,他不會如此魯莽。

    事情安排完畢之後,眾人都退出了巡撫衙門,各自回軍營整頓,準備及早出兵。

    經過兵力調整,胡林翼部的許多湘軍劃入李續宜的旗下,李續宜的部隊增長到了三萬人。常勝軍比較特殊,一般士卒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根本無法使用西方武器,更不懂西方的戰術,所以常勝軍沒有經過擴充,仍然是四千餘人。

    七月十五日,鮑超、多隆阿、曾國荃帶領湘軍、鄂軍八萬人馬南渡至皖南,準備會合曾國藩剿滅李秀成、李世賢這一對兄弟。

    七月十六日,在陳玉成起兵北走的第四天,湘軍與常勝軍共計三萬四千人馬也離開了安慶,北上追擊。

    第二天,當大軍抵達桐城之時,李續宜與李明峰就接到報信——北上的陳玉成與常勝軍的吳長慶、劉銘傳在淮南打起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