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列強代理人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章 昌平城 文 / 破名

.    雖然暗罵蔡宜群等人壞事,但是現在勢如騎虎,李明峰也不得不入城。

    「前頭帶路!」李明峰說到。

    老李回頭一瞧,兩宮太后和兩個小女官都不像能騎馬的樣子。她們都不騎馬,老李也只好步行入城。

    卻說有人先行入城將李明峰抵達的消息通報給了蔡宜群、陳星翰,這兩位得知之後,連忙出城相應。

    「大人!」兩人見到李明峰連忙行禮。

    「本官讓你們到昌平、順義一帶集結,你們為何要攻城?」在兩宮太后面前,李明峰還是要表演一番的。

    聽了李明峰的斥責,這兩位也面露苦色。蔡陳二人對望一眼,蔡宜群無奈的說到:「莫將也是如此說,但是昨天到了附近之後,劉銘傳大人說,大軍總不能在城外休息,所以就強佔了昌平城。」

    「劉銘傳在哪?」李明峰佯怒到。

    蔡宜群低著頭,對陳星翰努了努嘴,暗示該輪到他出頭了。陳星翰無奈,只好磕磕巴巴的說:「劉大人那個劉大人帶兵去去去攻順義了!」

    聽了這話,李明峰眼前一黑,暗罵,這位爺倒真會給自己找事。不用蔡宜群和陳星翰辯解,李明峰也知道,這肯定是劉銘傳自己的主意。就憑蔡陳二將的膽子,還不敢在北京附近撒野。

    「哼!」慈禧在李明峰的身後冷哼了一聲,顯然對李明峰部將所作所為極為不滿。

    李明峰問到這,再也不敢繼續問了。萬一再問出什麼某某人去北京做某某事,那老李這輩子的宦途就算到頭了。

    「這個劉銘傳竟敢如此行事,將來本官非要讓他吃點苦頭!」李明峰臉色陰沉的說,「先進城再說!」

    「是!」蔡宜群和陳星翰躬身領命。

    一邊走李明峰一邊吩咐到:「抓緊騰出個府邸,安頓兩位夫人和少爺進去住。再有,找幾十個伶俐點的丫鬟伺候著。」

    「大人,進了城我們就將昌平知州的府邸給您收拾出來了,現在就等您入住了!」蔡宜群說到這裡略一停頓,:「這幾位幾位小姐就交由末將帶入大人的府中吧!」

    蔡宜群的意思在場的幾個人都聽明白了,慈安聽了這話,神色極為不自在,兩個小女官也臉色通紅,唯獨慈禧臉色陰沉。

    「胡說八道!」李明峰凜然說到,「這兩位夫人身份尊貴,你不要胡亂揣測!再敢胡說八道,本官打爛你的嘴!」

    蔡宜群和李明峰相識三四年,哪裡見過李明峰有這麼正義的時候。往常即便是常勝軍的部將做點出格的事情,李明峰也就不痛不癢的說幾句了事,但是剛才得知劉銘傳率軍去攻順義,卻明顯惹的李明峰頗為憤怒。

    而且往常同李明峰開幾句玩笑,他也從來不惱,但是今天不知為何,蔡宜群剛拿這幾個女子開了個玩笑,李明峰竟然已經隱隱然有暴怒的徵兆了。聯想起今天的連番表現,蔡宜群和陳星翰此時也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

    哪裡不對?今天的李明峰和往日唯一不同的就是身後多了幾個女人和一個孩子。本就不傻的蔡陳二人此刻也曉得這幾個女人和一個孩子肯定有些不凡之處,立時也謹慎了許多。

    「大人您住知州的府邸,那就把同知的府邸騰出來給兩位夫人和少爺吧!」陳星翰不露聲色的說。

    「不用!」李明峰說:「知州的府邸給兩位夫人,我住同知的府邸。」

    話都到了這個份上,蔡陳二人再聽不出來話中隱含的意味也就白活三十多年了。兩人連忙吩咐下人將兩宮太后護送至知州府邸,又派丫鬟好生伺候。

    安排完一切,李明峰才和蔡宜群、陳星翰聚到了一起。

    「大人,那幾個女的和那個娃娃是什麼身份,大人好像很尊重她們?」蔡宜群問。

    「那個娃娃叫愛新覺羅·載淳。」李明峰故意裝作很隨意的說到。

    蔡宜群和陳星翰純粹是大老粗,根本不知道皇帝的名諱。愣了半響,蔡宜群才疑惑的問:「姓愛新覺羅,這個孩子難道是宗室?那兩位夫人難道是哪個王爺貝勒的福晉?」

    李明峰重重的吸了口氣,又呼了出來,這才減輕了點心中的鬱悶,一字一字的說:「這孩子咸豐帝的兒子,也是現在的大清皇帝。」

    「哦,大清皇帝。」蔡宜群和陳星翰念叨了一遍,「什麼?皇帝?」幾秒鐘之後,兩人從椅子上蹦了起來,張著大嘴驚呼到。

    「是啊,那兩個年紀大些的女子,一個是慈安太后,一個是慈禧太后。」李明峰緩緩的說,這個語調,就像在講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

    蔡宜群和陳星翰此刻腦門上全是汗水,想起來剛才兩人竟然敢在兩宮太后面前放肆,這二人頓時感覺脖子後面冷颼颼的,就如一把鋼刀架在上面。

    嚥了口唾液,蔡宜群先跪了下來,抱著李明峰的大腿嚎到:「大人!大人!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不知者不罪,我實在是不知道她倆是皇太后啊!要是知道,我可不敢出言輕薄啊!」

    陳星翰也跟著跪了下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大人,想當年咱們可是一起蹲過刑部大獄的,您可不能撇下我倆啊!」

    李明峰氣的一腳一個,將他倆踢了個跟頭。

    「娘的,你倆還是不是我常勝軍的統領?」李明峰怒到:「不就是調侃幾句嗎?至於嚇成這樣嗎?」

    「可那是皇太后啊!」陳星翰辯到。

    「屁!你倆給老子記住,從今以後,你倆怕老子就成了!兩宮太后怎麼地?不用怕!太后的權力再大,也管不到常勝軍的頭上。」李明峰頗有些怒其不爭的說到。

    李明峰之所以怒,就是因為蔡宜群和陳星翰身上少了劉銘傳那股子匪氣。倒不是李明峰喜歡土匪,而是因為老李對這種受封建忠君思想毒害的將領比較討厭,所以才對那些頗為野性的將領十分欣賞。

    在李明峰的想法裡,常勝軍是他的私產,常勝軍的將領,只需敬畏他一個便可。至於其他人,可以完全無視,甚至是連皇帝也包括在內!

    聽著李明峰幾乎大逆不道般的宣言,蔡宜群和陳星翰冷汗直冒。雖然早就知道自己這個上司不是個忠君愛國的主,但他倆還是沒有想到李明峰的膽子竟然大到這種地步。直接張口說出「太后的權力再大,也管不到常勝軍的頭上」。

    李明峰這麼說,並不是因為魯莽,其實這也是在老李的算計之中的。李明峰的勢力發展到今天,他必須對常勝軍內部的將領灌輸他的思想,必須讓常勝軍的將領們知道,他李明峰並非朝廷忠臣。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以免將來一旦和朝廷對上了,麾下將領不能理解,紛紛倒戈。

    「劉銘傳怎麼去攻順義去了?」看到蔡宜群和陳星翰臉色發白,李明峰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轉口開始問起了正事。

    「昨天肅順和袁文童的人馬在北小營廝殺,我等得到消息之後,認為現在局勢比較亂。雖然不知道大人將常勝軍調集到這裡有什麼打算,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要動手打仗!既然要打仗,那戰爭的主動權則是一定要掌握的,經過我三人商討,一致認為再奪一城,與昌平成掎角之勢才能讓我軍處於更有利的情況之下。」

    「胡整!你們當這裡是江南呢?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李明峰斥到:「這裡是直隸京畿!天子腳下!稍微有點異動都可以認為叛亂謀反!你們可好,竟然在滿朝大臣的眼皮子底下攻取朝廷控制的城池!將來這事怎麼解釋?」

    「也不是攻取,我們大軍一到城下,剛拉起攻擊的架勢,知州就出城投降了!」陳星翰辯解到。

    「那不是一樣?都是動武!」李明峰說到。

    其實蔡陳二人也知道這麼做不對,曾經多次勸過劉銘傳。但奈何劉銘傳攻戰之意甚絕,蔡陳與他同為常勝軍戰友,總不能放任劉銘傳孤軍進犯,最後也只好出兵配合。

    蔡陳二人頗講義氣,李明峰雖然出言斥責,但是他倆卻不肯將事情真相說出,他倆是打定主意要替劉銘傳背一些責任了。

    看到蔡宜群和陳星翰都知錯不語,李明峰繼續問到:「現在附近局勢怎麼樣?」

    看到李明峰轉換話題,這兩人又活躍了起來,蔡宜群連忙稟報:「昨天肅順和袁文童廝殺許久,最終得勝。肅順戰勝之後,並未進抵北京城下,而是讓軍士四散入山,看樣子他們很可能在搜尋什麼重要的人或者物件!」

    「北京方面呢?」兩宮太后已經在自己的手中,李明峰此刻已經不關心肅順了,他最關心的是勢力更大的恭親王。

    「據屬下猜測,袁文童戰敗,完全出乎恭親王的意料,所以短期內恭親王沒有派援軍去救援袁文童。」陳星翰獻寶似的替李明峰分析到。

    「說正事!」李明峰陰著臉說。

    擦了擦頭上的汗,陳星翰繼續說到:「剛才得到的最新情報就是,恭親王號稱奉有兩宮太后和小皇帝的密詔而徵兵討逆。恭親王已經調集豐台大營、西山銳健營及北京城內的駐軍和直隸的勝保部隊共計八萬人馬在北京城北面德勝門附近集合。」

    蔡宜群又補充到:「對了,肅順也打出旗號,說是景壽挾持了帝后投奔了恭親王。肅順和載垣、端華以顧命王大臣的身份下旨,稱恭親王有自立之意,號召全國各地的人馬入京勤王!」

    「什麼?!」李明峰聽到肅順竟然要求全國各地的兵馬入京,不禁驚呼。

    自古以來,詔令地方諸侯進京都是逼不得已才為之的,而且後患極大。當初就是因為何進詔董卓進京,最後才導致了大漢王朝的滅亡。

    試想一下,如果曾國藩率領十萬湘軍入京,無論將來是恭親王勝利,還是肅順勝利,恐怕勝利果實都要被他摘掉。

    控制北京的曾國藩一旦心生不臣之意,大清反手之間就會滅亡。即使曾國藩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反心,但是湘軍勢力也一定會因此而崛起,湘軍的影響力將從地方直達中央,湘軍控制的地盤也將從江南諸省擴大到全國。

    隨著湘軍勢力的增長,漢人的權力也會增加。到時候,現在的滿、蒙、漢、藏、回的民族等級體制就會被打破,漢人很可能超越蒙古人,成為與滿人並列的政治力量。

    這些事情,李明峰知道,肅順肯定也知道。但是明知詔令諸侯進京會動搖大清國本,肅順還這麼做,這就表明了,肅順自覺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肅順都命令誰進京了?」李明峰面色陰沉的問。

    「兩江總督曾國藩、安徽巡撫李續宜、漕運總督袁甲三!」蔡宜群如實稟告。

    李明峰知道,這三人都是手握重兵的團練大臣,他們一旦服從命令進京,恐怕事情的變數就會增大。

    曾國藩和李續宜還好,兵馬在江南,即使服從命令,恐怕也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北京,但是袁甲三這廝的兵馬就在山東,抵達北京就是十天半個月的功夫。所以,真正能對局勢產生巨大影響的,恐怕還是這個漕運總督袁甲三。

    「大人,你說這事情怪不怪?僧王麾下有四萬蒙古鐵騎,還有十萬精兵都在直隸,但是肅順和恭親王都沒有調他助戰。」蔡宜群疑惑的問。

    「哼!」李明峰冷哼一聲,「僧王忠於朝廷,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參與內鬥的。要想僧王調動大軍,恐怕只有拿到皇帝下達的真真正正的詔書才行。就憑肅順和恭親王做的偽詔,還休想調動僧王!」

    「大人,僧王中立,那咱們是那邊的?」蔡宜群問到。

    「咱們就是咱們!」李明峰傲然說到,「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皇帝和太后在咱們手中,咱們已經可以和八大臣、恭親王平起平坐了!」。

    「大人是怎麼打算的?」陳星翰問到。

    聽了這話,李明峰面露微笑:「時局動盪,我等做臣子的,自然要保護聖上與太后的安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常勝軍也到了報效朝廷的時候了。」

    「聽大人的意思,咱們是要打仗?和誰打?」蔡宜群不解的問到。

    「當然是和亂臣賊子打!」李明峰義正嚴詞的說。

    「哪個是亂臣賊子?」蔡宜群疑惑的問。

    「嘿嘿!」李明峰奸笑到:「凡是不聽皇帝命令的,都是亂臣賊子!」

    蔡宜群還是有些不解,剛想開口再問,旁邊的陳星翰已經理解了李明峰的意圖:「大人的意思是說,咱們要輔佐聖上,大人則是要行周公、孔明之事!」

    「還是星翰聰明啊!」李明峰歎到。

    不理會李明峰話中嘲笑的意味,蔡宜群癡癡的說:「大人要是成了周公、孔明,那俺也能混個巡撫、提督什麼的吧?」

    沒等兩人取笑蔡宜群,門外就傳來了士卒的聲音:「稟報大人,有兩個自稱是小梅和小芳的姑娘求見!」

    「快請她們進來!」李明峰整了整衣衫,又對蔡陳二人說到:「你倆去整飭軍隊,恐怕不日就會有大戰爆發,別到戰場上給老子丟臉。」蔡宜群和陳星翰領命去了。

    蔡陳兩人剛出門,小梅和小芳就被領了進來。

    「婢女小梅(小芳)給李明峰大人請安!」這兩個小女官的話中飽含酸味,很明顯,她倆對李明峰的欺騙十分在意。

    李明峰扶起二人,苦笑著說:「小梅、小芳,你倆這是做什麼?咱們之間,還用得著行禮嗎?」

    「我們姐妹就是個服侍人的奴婢罷了,在大人面前哪能不行禮?」小芳的嘴還是那麼快。

    「行了,我也知道你倆為什麼不高興!」李明峰解釋到:「當初沒告訴你倆我的真實身份,那是我的不對,我認錯行了吧!」

    李明峰畢竟是堂堂的朝廷總兵,常勝軍統領,地位要比這些伺候人的女官高上太多,他能開口求饒認錯,絕對是給足了小梅和小芳的面子。即使兩人心中還有些不忿,但是見到李明峰如此尊重,二人也不禁心中一暖。

    「哼,以後你再欺騙我們姐妹,我我我就再也不理你了!」小芳琢磨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麼有效懲罰李明峰的辦法,最終只好說了一句小孩子過家家般的「再也不理你」。

    「哈哈!真的再也不理我?」李明峰語帶神秘的哈哈大笑。

    看著哈哈大笑的李明峰和頗為窘迫的小芳,穩重成熟的小梅出聲說:「行了小芳,不要再鬧了,別忘了,我們這次是奉了太后懿旨來請李大哥的!」

    「哦?是哪個太后的懿旨?」李明峰微笑著問。

    「是慈安太后娘娘!」小芳搶先說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