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列強代理人

大道小說網 第兩百章 飛速發展 文 / 破名

.    桂良享年七十七歲,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絕對算是高壽了。

    這位老爺子在嘉慶年間就做了禮部的主事,算作進入官場,後來逐步升任部曹、知府、道台。道光十四年,也就是桂良四十歲那年,他升任河南巡撫,從那以後桂良算是實實在在的成了朝廷大員。

    從此之後,桂良開始平步青雲。由河南巡撫升任湖廣總督,幾年後又調閩浙總督,後又調雲貴總督。

    道光末年,桂良被調入京城,任兵部尚書兼署正白旗漢軍都統。後來又做了吏部尚書,鑲紅旗漢軍都統。

    咸豐六年,桂良被授予了東閣大學士的職位,位列正一品,地位相當於宰相。後來桂良又主管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簽署,還負責和洋人談判貿易商業問題。

    桂良的一生,做過小官,也做過大官;做過文官,也做過武官;做過地方官,也做過京官。從嘉慶朝到道光朝,再到咸豐朝,桂良步步高陞,若不是最近一年多桂良一直重病在身,恐怕同治朝的軍機處也必然會有其一席之地。桂良的一生,就是大清官場的寫照。

    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告別人世,對朝政影響雖然不大,但是這也的的確確的算一件大事了。重臣離世,滿朝皆悲。

    眾臣正好議完全部事務,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奕?、奕澴、寶鋆、賈楨、趙光等人紛紛告退,到桂良府上治喪。

    其後,慈禧太后又派貼身太監代表兩宮太后和小皇帝前去探望。

    其後的幾日,朝臣紛紛前去探望,包括李明峰都派了保定知府邱青林代表自己前去祭拜。朝廷後來擬定桂良的謚號為「文端」,算作對他一生為朝廷效命的肯定。

    忙完桂良的喪事,就到了年關了。朝廷騰出手來之後才擬旨給李明峰,重新任命他為直隸總督,並且討要五萬條火槍、一千門火炮。李明峰接到聖旨之後,非常爽快的同意了朝廷的要求,但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難處。

    首先,兵工廠的建設還沒有完成,兵工廠的上游企業鐵礦廠也沒有完成,據老李估計,最快也得等到夏季兩間工廠才能正式投產。當然,這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擁有大量的煤炭。否則的話,鐵礦廠無法運營,兵工廠也就沒有了原料,整個工程到底何時結束就不好說了。

    李明峰向朝廷保舉宋慶的弟弟宋仁擔任大同總兵,與此同時又保舉順德府同知,也就是林婉兒的哥哥,李明峰的大舅子林興省擔任大同知府。李明峰自稱必須掌握大同的煤礦,才能讓鐵礦廠和兵工廠按正常進度建造並且投產。

    大同府地處山西省北部,是全國煤炭儲量最高的地區,大同府的煤炭資源一旦得到開發,其產量將會比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普魯士王國這歐洲三強產量的總和還要高。

    在二戰以前,工業就是兩條腿,一條是煤炭,一條是鋼鐵。只要這兩項強大,則整個工業就強大。李明峰對大同煤礦垂涎已久,所以一口就答應了朝廷的請求。對老李還說,用五萬條槍換取一個龐大無比的煤礦產區,這是絕對合算的。

    只要有了大同的煤礦,再有了順德的鐵礦,李明峰就有信心把直隸、山西這一代建設成中國的魯爾區。

    除了保舉心腹接掌大同之外,李明峰又向朝廷提出了交付武器方案。因為產量有限,所以李明峰提出等到兵工廠投產半年以後再交付一萬條火槍,此後每半年交付一萬條,直到五萬條火槍交付完畢為止,火炮的交付也按這個計劃來,半年交付兩百門。

    用一個貧瘠的大同府來換取五萬新軍,對朝廷來說也是划算的。接到李明峰的保舉奏折之後,朝廷立刻批准了李明峰的請求。

    同治二年春三月,朝廷升宋仁為大同總兵,林興省為大同知府。並且同意了李明峰的交付武器方案。

    得到朝廷任命之後,李明峰立刻派遣宋仁帶領近七千的城防軍趕赴大同接管防務。這批城防軍絕大多數都是原來的山東團練,他們經過半年的新兵訓練,已經熟悉了火槍、火炮的使用,完全能夠勝任防守大同的任務。

    接管大同之後,李明峰利用西方技術修建煤礦礦廠,與此同時,李明峰又派人考察順德到大同的地理環境,準備修建鐵路。第一期的鐵路從順德到保定再到天津的線路已經在前幾日就開工了,整條鐵路長三百多公里,需要兩年時間修建完畢。

    李明峰打算在短期內開始建造第二期工程,也就是由大同到順德的線路。根據老李的規劃,三年之後,煤礦產地大同、鐵礦產地順德、政治中心保定、通商口岸天津就會被鐵路連成一條線。

    那時候,這上千里的路程,乘坐火車只需一個白天就可以走完。整個常勝軍的屬地也會更加的牢固,任何一處受到攻擊,駐紮在保定的常勝軍都會在一日之內趕赴救援。

    因為這次在火器的交易上達成協議,所以李明峰和朝廷的關係也緩和不少。同治二年四月,朝廷任命李明峰為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天津口的外貿、商務。

    其實這個官職早就應該任命下來了,曾國藩早在一年前就以兩江總督兼任了南洋通商大臣,但是當時李明峰和朝廷關係緊張,所以任命遲遲沒有下來。

    雖然沒有任命,但是李明峰從實質上掌握了天津地區,也就是從實質上掌握了天津的通商事務,只不過朝廷一直不肯公開任命罷了。

    這次關係緩和,朝廷也落實了任命。

    數月之前老李從太監手中弄了幾百萬兩銀子,這次大部分都用於派遣幼童留學了。過完年,第一批幼童八百名被李明峰送上了英法各國來華貿易的船隻,陪同的有二十名學監。

    同文館和軍官學校也開學半年多了,大批軍官得到培訓,李明峰也多次到學校聽課,補充新的作戰知識。去年投降過來的捻軍和山東團練,經過大半年的新兵訓練,已經完成了火槍、火炮、行軍等多門基礎課程,已經到了可以拉出去打仗的程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