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列強代理人

大道小說網 第兩百三十九章 決戰前夕(中) 文 / 破名

.    李續宜剛走一日,朝廷的封賞詔書就下達了。這次封賞是針對數月之前安徽大捷有功之臣的。

    李續宜活捉李秀成,另外斬殺長毛十三個一等王,殲滅長毛三萬多人馬,立功頗大。進封一等勇毅伯,賜號巴圖魯。李續宜的夢想總算實現了,如果這次不是因為丁憂,而是繼續在天京城下作戰的話,估計半年以後,他就能由伯爵升為侯爵了。

    其次就是李明峰,李明峰殺苗沛霖,徹底擊潰苗沛霖十萬人馬,為朝廷解決了心腹大患,穩定了淮北、蘇北的局勢,他的功勞還在李續宜之上。朝廷這次總算大方了一次,進封李明峰為正一品太師。並賞賜常勝軍白銀五十萬兩。

    除了老李和李續宜之外,立功最大的就是袁保慶,袁保慶率領袁家軍剿滅捻子,捻軍領袖張琢、張宗禹、龔得樹、侯仕維等人,或者被殺,或者被俘,六萬捻軍也灰飛煙滅。朝廷封袁保慶為河南布政使,並賞帶花翎。

    剩下的就是曾國華和李鴻章了,兩人也立有功勞,但是還不夠陞官進爵的,所以只是賞賜給了兩人一人一盤朝珠。等到下次立有大功,再一同封賞。

    封賞詔書念完以後,曾國藩望著李明峰的眼神都充滿了嫉妒,更別提其他官僚了。

    太師!這可是當朝正一品!三公之一!當朝正一品總人數只有五人!除了祁雋藻、周祖培、翁心存這三大太傅之外,只剩下武英殿大學士賈楨、文淵閣大學士倭仁兩人了。

    太師雖然沒有任何實權,但是榮耀卻高。以前李明峰和曾國藩還能勉強的說都是平起平坐的總督,只不過排位有些細微差別罷了。但是從現在起,李明峰就徹徹底底的壓了曾國藩一頭!

    不過,曾國藩卻也不著急。只要天京城破,他就能憑借此功,穩坐大學士的交椅。一年的時間內,桂良和文祥一個病死一個戰死,而且肅順死後,他的位置也一直沒有人補上,大學士空缺了三個,曾國藩正好得一個坐坐。

    接下來的幾日裡,眾人都抱著看戲的想法,等著韋志俊和左宗棠比試的最終結果出來。但是長毛不會放任清妖阻截楊輔清的部隊不管,蒙時雍親自率領五萬精兵開了城門,殺出天京,接應楊輔清。

    曾國藩派曾國荃、曾國華兩人,各帶五萬兵馬戰蒙時雍。但是曾國藩這次卻大意了。天京城內的長毛,是最精銳的長毛,而且都被洪秀全給洗了腦,悍然不懼死。五萬抱著必死心態的士兵,在冷兵器的戰鬥中,其爆發出的戰鬥力是非常恐怖的。

    曾國荃和曾國華,也輕視了蒙時雍,認為此人不過是承襲了父親的官爵罷了,並沒有真本事。結果兩軍一對陣,廝殺了兩個時辰,十萬湘軍就被悍勇的蒙時雍殺的大敗虧輸。

    蒙時雍率軍趁勢進攻,連破湘軍七座大營,殺湘軍將士過萬人,最終直到曾國藩親自帶領十萬人馬救援,這才止住了潰敗之勢。

    看到蒙時雍建功,魏超成又帶三萬兵馬出城進攻,想要扭轉被動防守的趨勢。只要能轉守為攻,天京就能暫時保全。曾氏三兄弟這次不敢再大意,盡起湘軍全部二十餘萬人馬,和蒙時雍、魏超成兩軍戰在一起。

    雙方廝殺了兩日,將天京南門外方圓數十里的地方殺的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長毛拚死不退,魏超成被流矢擊中,身負重傷,被護送回城,城外大軍由蒙時雍引領,繼續苦戰。

    長毛是做困獸之鬥,個個玩命,八萬人馬死了四萬仍然不撤。最終湘軍死傷突破三萬,湘軍防線從天京城牆之下十里處被推出到四十里處,若不是李鴻章的淮軍和袁保慶的袁家軍、馮子材和馬新貽的綠營軍及時投入戰鬥,控制住戰場局勢,恐怕曾國藩就要飲恨於此。

    南邊左宗棠攔截楊義清,大戰了三場,互有損傷,楚軍並沒有明顯優勢,恐怕短期內也難以吃掉楊義清。

    (中文網首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韋志俊帶領一萬常勝軍去戰楊輔清,楊輔清也是不知火槍的厲害,竟然在曠野上排成陣勢和韋志俊打。結果就一戰,三萬人馬就被打死一萬多人。

    楊輔清被火器嚇住了,不敢戀戰,帶兵繞過韋志俊的防線,直奔天京逃去。韋志俊率軍在後面又擊斃了數千長毛,最終楊輔清和蒙時雍會兵一處,長毛有六七萬之眾,韋志俊不敢輕動,帶兵返回常勝軍大營。

    南邊的左宗棠和楊義清廝殺了多日,最終楊義清看到局勢不對,若不盡快進城,恐怕就要被源源不絕的清軍殺盡,於是就捨棄數千人斷後,他自己則率領大軍和楊輔清、蒙時雍兩軍會合。

    左宗棠殺了斷後的長毛之後,這才發覺,三支長毛已經會合了,此刻的長毛兵力還在他的楚軍之上,左宗棠自然不敢主動進攻。蒙時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督率大軍和楊輔清、楊義清返回了天京。

    這一場廝殺,長毛折損人數在六萬以上,清軍折損更多,至少有八萬人失去戰鬥力,其中七成是湘軍,一成是楚軍,還有兩成是袁家軍和淮軍、綠營軍,其中還包括數百人的常勝軍。

    雖然雙方損失人數差距不懸殊,但是長毛卻成功的實行了匯合,城內兵馬幾乎沒有任何減少,而清軍的整體戰鬥力卻大幅下滑。

    原本的二十五萬湘軍,經過最近一系列的戰鬥,只剩下十八萬人馬了。淮軍、楚軍也各自損傷萬人,袁保慶也將十萬袁家軍帶到只剩下七萬人了,馮子材和馬新貽也各自損失數千人馬。就屬常勝軍減員較少,但是常勝軍總兵力本來也不多,對整體兵力對比不產生根本性影響。

    此刻,城內有長毛十七八萬,城外有清軍四十多萬,清軍雖然遭受重挫,但還是佔據絕對優勢。

    這一戰,雖然長毛略佔優勢,但是洪天王卻對戰果極不滿意。對洪秀全來說,沒有大的勝利,就代表著失敗!

    經此一戰,曾國藩暴怒之下,竟然決定對城池發起攻城戰。馮子材、馬新貽兩軍很不幸的被指派為攻城先鋒,在常勝軍的炮火掩護之下,馮子材和馬新貽兩人身先士卒,率領大軍對朝陽門發起猛攻。

    從早上殺到晚上,又從晚上殺到早上,朝陽門附近長達十里長的城牆上都被染成了血色,清軍損失三萬人馬,連帶著長毛也損失了上萬人,曾國藩這才宣佈罷兵。

    第二日,又換上曾國荃和曾國華帶領湘軍攻城;第三日是袁家軍,第四日是淮軍和楚軍。每天都是用這種我死三萬,你死一萬的策略來攻城。有幾次已經有大批的清軍都登上了城頭,但是奈何城內長毛太過頑強,最終也沒能徹底的殺進城去。

    老李正琢磨呢,若是逼著常勝軍去攻城可該如何是好?反正無論是直接拒絕也好,還是找個借口推脫也好,老李都是不會答應的,老李最多就是派司馬平的鋒銳營去,若要動老李的常勝軍五鎮,那是絕對不成的!

    幸虧曾國藩也明白事理,知道老李不一定給他面子,所以也沒有讓老李的部隊上去。這麼連續攻打了數日,清軍陣亡超過十萬人馬,長毛也死傷三四萬。

    清軍不怕死,反正背後有四萬萬老百姓當作兵源,死了十萬,還能再補充十萬,而太平天國不同,太平天國就只剩下一個城池了,城內百姓只有二十幾萬,而且凡是身強力壯的,也都當兵了,太平天國的士兵,死一個就少一個。

    按照這種速度,只需一兩個月,清軍就能把長毛消耗乾淨。

    *************************************************

    洪秀全在城內得知戰況之後,日夜焦慮。他一焦慮,就錯招迭出。本來太平天國的王爵就已經封濫,這次洪秀全為了激勵將士,更是大舉封王,最高一日竟然連封上百個王。其餘的總裁,掌率,天將、朝將、主將更是無可勝數。

    基本上凡是個連級以上的小軍官,都是王了。

    另外,因為洪秀全心情不好,導致他經常殺戮宮女、大臣。在湘軍攻城的幾天裡,有數百人因為觸怒天王而被殺。

    城外湘軍攻城甚急,城內還有個暴虐無常的君主,一時之間,天京城內人人自危。但是,這個局面沒有持續幾天。

    同治三年,六月初一日,天王在太陽宮駕崩了!

    ps:推薦歷史頻道新書《混跡在嘉慶初年》,作者瘋癲道男,書號,31165,yy流架空歷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