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列強代理人

大道小說網 第兩百六十四章 東北開禁 文 / 破名

.    李明峰微笑著說道:「我還是建議北洋水師的軍港修在奉天旅順!」

    說完這句話,李明峰又繼續闡述著自己的觀點:「旅順口和威海衛都是適合修建軍港的地方,而且兩處相距不過數百里,戰略重要性差不多,一為渤海南大門,一為渤海北大門,所以軍港修建在旅順也絲毫不比威海衛差!」

    奕?聽了這話,覺得李明峰的理由十分牽強,心中放心不少,笑著說道:「太師所言不差,威海和旅順在戰略地位上差不多,可是奉天乃荒蕪之地,地廣人稀,水師設於那裡,難以得到補給。

    而山東省卻是排名靠前的大省,全省人口超過三千萬,省內河道縱橫,官道寬闊,如果將水師設在山東,就能得到山東省的支援。一旦開戰,山東的物資也可以飛速運到威海衛。」

    李明峰搖了搖頭,堅持著自己的觀點:「北洋水師,乃大清設立的第一支先進水師,現在雖然還沒有籌建,但是本官估計,這支水師起碼得有官兵數萬人,再加上其他的後勤人員和水師官兵家眷等等,整個北洋水師系統起碼要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

    水師若設在山東,除了軍事作用之外,也沒有其他作用了,而一旦設在奉天,北洋水師就能夠帶動奉天的發展。最近幾年,奉天人口雖然暴增,但是距關內大省的人口數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北洋水師年耗銀數百萬兩,無論設在哪,都會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拉動力。若北洋水師能設在奉天,朝廷再明文開禁,允許關內百姓移民東北,臣估計,短則十年,長則二十年,奉天、吉林、黑龍江三處就可如關內諸省一般興旺。

    東北三省發展起來,沙俄也就無力南侵了,大清北疆也可寧靜。而且奉天發展起來,朝廷對朝鮮的控制力也會大大的增強。所以說,北洋水師設在奉天,不但可保海疆,還能保塞疆。此乃一舉兩得。」

    李明峰一提到東北開禁,群臣臉色都是一變,雖然現在東北已經在私底下允許移民了,但是明面上朝廷還沒有下達公文。因為禁止移民東北,畢竟是祖宗家法,從順治爺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都重申這個政策,現在要是廢棄這條政策,那是需要冒很大的輿論風險的。

    東北地區,在清代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在明代的時候,遼東半島是明朝的勢力範圍,而吉林和黑龍江則是滿清的發源地。明朝末年,明庭和滿清在遼東苦戰數十年,你爭我奪,明朝被滿清逼得是步步後退,到崇禎末年的時候,明朝軍隊退到山海關防守,遼東為滿清所佔,從那以後,東北地區就成了滿清的勢力範圍。

    後來滿清趁著明朝內亂,殺入關內,統一了天下。入關之後,東北地區就成了一個特殊的地區,被朝廷加以保護。

    順治帝就曾經叮囑滿族親貴,一旦滿人在關內混不下去了,就再度返回東北。雍正帝也曾經說過,「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人。」所以清代前期的統治者,基本都是抱著謹小慎微的心態做的皇帝,他們時刻防備著漢人的反叛,並且為自己找好了後路。

    所以東北地區就被清政府視為戰略地區,視為最後的老巢。從順治開始,一直到康熙中期,連續四五十年的時間,清政府都在東北修「柳邊」,設禁區。

    柳邊,又叫柳條邊,就是朝廷在關外用柳樹修成的一道防線。當然,這道柳樹修成的防線不是為了環保,而是為了圈地。柳邊以北的土地,禁止任何老百姓移民。當然,個別被發配到寧古塔的罪臣和當地的駐軍除外。

    柳邊修成以後,本來已經較為繁榮的東北地區,頓時就成了人跡罕至的地區。從康熙年間,一直到咸豐年間,兩百年的時間,東北地區都屬於禁區。

    但是在最近十幾年的時間裡,沙俄不斷的從東北地區蠶食大清國土,這讓朝廷心焦不已。東北地區是大清龍興之地,祖宗基業之所在,東北地區領土的大片流失,無異於在朝廷的心臟上扎刀子。

    所以從咸豐十年起,朝廷廢除了好幾項禁止移民東北地區的法令,朝廷希望能夠讓東北地區重新變成*人丁興旺的土地,這樣就能有效的阻止沙俄的侵襲了。雖然朝廷沒有明文說可以移民東北,但是在形勢在,目前朝廷已經不禁止了。

    因為東北地區都是大平原,黑土地,極其適合耕種,而且那三千里沃土都是無主的土地。所以關內,尤其是黃河下游,經常受災的山東人都大批的向東北地區移民。

    最近幾年,每年都有數十萬老百姓或者因為受災,或者因為被地主壓迫的太緊,或者家被戰火燒了等等原因,都奔這東北這一個目的地趕來。

    只要到了東北,這批移民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耕種土地。到了東北,你能耕種多少土地,那就有多少土地等著你耕!這對農民來說,誘惑簡直太大了!

    李明峰如今就在朝廷之上把這個禁忌話題挑明了。既然朝廷已經默許老百姓移民東北,那還不如直接明文鼓勵移民。

    老李畢竟是穿越而來,他清楚的知道,東北地區不但適合農業發展,更適合工業發展。東北有大批的煤礦、鐵礦,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更何況李明峰還知道,東北還有中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

    雖然現在工業化進程還沒有發展到石油時代,但是恐怕也相距不遠了,在工業化進程上,初期中國需要跟著西方的腳步前進,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中國必須要自己站到最前沿,領導全世界的工業化進程,否則中國只能是二流國家。

    一個大慶油田,足夠全國使用幾十年的了。這麼大一批財富,老李是不會放棄的。老李之所以和慈禧提議要移師東北,就是想要提前一步佔領這個聚寶盆。

    東北地區的大發展,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北所欠缺的東風,就是人口。這麼大規模的建設,也需要大批的人力資源。現在東北三省總人口數只有兩百多萬,這遠遠不夠,所以李明峰提議朝廷開禁,鼓勵移民。

    一方面大規模移民,一方面再將北洋水師設在奉天,李明峰認為這就可以有力的保衛東北的領土了。而且掌握了東北地區和北洋水師之後,李明峰就會成為真正的實權派,類似於吳三桂這種自成體系的實權派,而不是和朝廷勢力互相滲透的曾國藩式的實權派。

    奕?有些不滿的說道:「北洋水師的事情還沒有定下,太師大人怎麼又提東北開禁?」

    李明峰毫不退讓的說道:「只要答應我這兩樁事情,那我就將常勝軍裁軍一半,而主力調到奉天旅順。從今以後,沒有朝廷調令,常勝軍絕不入關。」

    李明峰此言一出,眾人面色都是一變。除了慈禧之外,目前的朝臣還沒有人知道李明峰有移師東北的意思。但就是慈禧,上次也只是得到李明峰的大略的一個保證,沒有像這次一樣,得到這麼明確的保證。

    裁軍一半,足可安朝中絕大多數大臣的心了。即使是慈禧,也沒想到李明峰竟然這麼大方,肯裁軍一半。

    而且「主力調到奉天旅順,沒有朝廷調令,絕不入關!」這點可真是太誘人了。

    奉天也駐紮有大批的朝廷軍隊,因為奉天是滿族龍興之地,盛京(今瀋陽)又是陪都,所以盛京一代也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如果常勝軍調到旅順,那常勝軍要想返回直隸,必須要經過盛京這一關,然後要再過山海關,最終才能抵達直隸。

    假設常勝軍造反的話,從旅順到盛京,有近八百里的路程,起碼七八天的行軍時間,這樣盛京方面就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防備。

    而且就算盛京失手,還有天下雄關——山海關這道堅固的防線。就憑長城的堅固,只要常勝軍主力出了關,再想靠武力攻回來,起碼要有超過朝廷三倍以上的兵力。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常勝軍裁軍一半以後,更是絕對不可能!

    雖然常勝軍移師奉天以後,李明峰的官位、權勢不會減少,甚至還有所擴大,但是對朝廷來說,常勝軍這「心腹之患」就會變成「手足之疾」,威脅要減小很多。

    ps:今晚還有一章,不過應該在午夜,大家不要等了,明早再看吧。

    推薦一本同頻道朋友的書,《混跡在嘉慶初年》,本書是買斷簽約的,所以更新沒問題,大家請放心閱讀。

    和珅死後,家財真的被抄盡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另處藏匿的萬貫家財被zj無意間發現,他將拿這筆巨資去幹些什麼,是貪圖享樂?還是利國利民?

    他搶走了嘉慶帝的初戀?嘉慶帝會把他如何?頹敗的大清靠他的後世智慧能否再現康乾盛世嗎?貪官污吏,王爺奸臣,大清美女,土匪惡霸都將如何拜倒在他的三角褲衩之下俯首稱臣的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