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列強代理人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二十八章 驚變 文 / 破名

.    李明峰帶著家眷在外遊玩了一番,直到夜幕降臨才在親兵護衛之下返回平壤。接下來的日子仍然是那麼的悠閒,每日裡不是出城遊玩,就是在平壤的臨時住所會見一下朝鮮高官。

    大院君從軍中選拔了兩萬精壯士卒,老李在平壤城外修建了新的軍事基地,利用從遼東轉運過來的火槍對這些士兵進行培訓。這麼做,一來可以讓朝鮮有自保的能力,不用總拖累清軍,二則也能讓朝鮮方面對李明峰產生強烈的好感,讓老李多一個幫手。

    當然,李明峰更關注的是,可以借口替朝鮮培訓新兵而讓常勝軍駐紮在此處,這就避免了和朝廷的直接對抗。

    不過,李明峰剛剛閒下來半個多月,情報組就將朝廷的一系列動作的情報送到了平壤。其中包括榮祿率領的朝廷豐台新軍正在集結,以進行演習的名義向遼東靠攏,南方各省的軍隊也處於待命狀態,看似要有大的軍事行動,但是朝廷卻絲毫不承認這個事情,而且不但常勝軍眾人沒有接到消息,就連袁保慶、曾國華等漢族大員也沒有相關情報。

    從種種動向分析,李明峰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朝廷要向他動手了!雖然老李不敢想像,朝廷全力對付常勝軍會導致什麼後果,但是現在老李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朝廷是否真的準備鋌而走險。

    老李剛剛召集常勝軍的核心將領們準備商討應對之策,門外的親兵就來通報,說是大院君親自來訪。李明峰不敢怠慢,連忙親自出門迎接。

    大院君此來,面帶憂色,看樣子肯定是有要事需要密談,李明峰十分知趣的讓眾將暫時離開,自己則將大院君帶到書房之中。

    李明峰和大院君在書房之中,分賓主落座,僕人上完茶之後,李明峰將侍衛、僕役都清了出去,然後才問道:「大院君大人今日面色不太好,不知有何事讓大院君大人這麼憂心?」

    大院君聽了這話,張了張口,但是卻又沒有發出聲音,看來內心之中也是處於掙扎的狀態,他也不知道,今天的決定是否正確。首發

    李明峰也沒有打擾他,讓他自己思考利弊,直過了半響,大院君才重重的歎了口氣,好似下定了決心,低聲問道:「太師大人在朝廷之中,可有關係不睦之強敵?」

    李明峰聽了這話,不禁心頭一跳,老李暗自聯繫起情報組近日傳遞來的情報,心生不妙之感。李明峰也算見慣了大風大浪,此刻仍然鎮定的說道:「我少年得志,自然有不少人看不順眼,朝中的議政王奕?和剛剛得勢的李鴻章都和我關係不好。而且我是漢人,朝中的滿族親貴想要除掉我的人可多著去呢!」

    大院君李是應點頭附和道:「那就是了,想必慈禧太后必然是聽信了某些小人讒言,想要對付太師大人!」

    李明峰心中一緊,但是仍然故作平靜的問道:「大院君大人此話是何意思?」

    大院君聽到李明峰垂問,伸手入懷,取出一個信件遞給李明峰。老李接過來一瞧,心中一片冰涼,暗道一聲——「朝廷好毒!」

    原來這是朝廷給大院君的密令,信件末尾甚至還印著大清玉璽。信中宣佈李明峰是反賊,清朝讓大院君尋找機會,趁常勝軍和法軍開戰的時候偷襲常勝軍,無論勝敗,朝廷都會出兵征討李明峰。

    這是朝廷經過多番商討的最佳戰術,朝廷深信朝鮮的忠誠度,所以才直接給大院君寫信。但是朝中眾人萬萬沒有料到,大院君竟然會將此事私下裡通知李明峰。

    要知道,從大義上講,朝鮮是大清屬國,理應站在大清一面;就是從私利上講,大清乃是一個大帝國,李明峰不過是大清的一個大臣罷了,兩方敵對,朝鮮也應該站在實力強大的大清一面。但是現在局勢恰恰相反,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大院君竟然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站到了李明峰一面!

    這封信在三天之前就到了大院君手中,要是在一個月以前,大院君絕對會毫不猶豫的執行朝廷命令,但是此時他卻舉棋不定了。

    一方面,是常勝軍的巨大軍力讓大院君心生忌憚,一旦朝鮮軍隊向李明峰動手,朝鮮很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要知道,今時非比往日,如今朝鮮外有強敵法蘭西,內有全羅道叛賊,朝軍一旦被常勝軍擊潰,朝鮮延續六百年的王朝機會岌岌可危。

    另一方面,李明峰如今是在替朝鮮復國,而且竟然自掏腰包,替朝鮮編練新軍。在大院君眼中,李明峰是朝鮮最堅定的盟友。即使朝鮮能夠偷襲得手,擊敗常勝軍,但是到時候又該靠誰來替他驅逐法國人,平定天主教叛亂呢?

    從私人感情上考慮,大院君絕對會站到李明峰一面,但是這種事情,需要考慮的是國家利益,而非私人感情,大院君實在是不知道,到底站到哪一邊,才符合朝鮮王室的利益。

    直到近日,大院君看到常勝軍從遼東源源不斷的運來大批武器的時候,他才發覺,原來李明峰並不僅僅是一個大清重臣這麼簡單。又經過各方探尋,大院君得知,李明峰在國內擁有的勢力很大,甚至已經具備了和清朝對抗的力量,所以大院君經過對比,最終決定,還是將密信的事情通知李明峰。

    即便將來李明峰被清朝剿滅,大院君也可以借口說是清朝方面走漏消息,而不是自己告密。反正朝鮮李朝統治朝鮮已經有六百年了,即使大院君做這些事情,想必清朝也不會試圖推翻李氏在朝鮮的統治。

    大院君此刻來報信,應該說是將寶押在了兩面。

    果然,李明峰陰著臉默然半響之後,語氣低沉的道:「大院君大人請放心,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除此之外,絕不入他人之耳。」

    李是應也暗暗的鬆了口氣,抱拳道:「那就多謝太師大人了,我們小國寡民,實在是惹不起大清,還望太師大人多多擔待。」

    李是應的態度也很明顯,他雖然能給李明峰報信,但是也不敢和清朝敵對,最終還是要站在中立,等到局勢明朗之後再決定立場。但是對李明峰來說,他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對自己的極大支持了。

    李明峰笑著說道:「無妨,此事其實我多多少少也有些預料,做了一些準備。大院君大人還是穩坐釣魚台,靜看風雲變化吧。李某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大院君大人放心,將來您一定會為今天自己所做的決定而感到慶幸的!」

    大院君看到窗外天色已經不早,連忙站了起來,一抱拳道:「如此最好!我就先告辭一步了,希望太師大人早做準備!」

    李明峰也知道,平壤城內和常勝軍內部都有清朝的探子、眼線,如果大院君在自己這裡逗留過久,恐怕會引起清朝方面的猜忌,所以也不挽留。

    送走大院君之後,李明峰連忙把常勝軍眾將召集到了書房之中,將情報組得到的清朝進行軍事準備的消息傳達給了眾人。

    這次入朝作戰,遼寧巡撫劉銘傳、吉林巡撫宋慶、北洋水師總兵韋志俊都因為有職務在身,所以沒有隨軍入朝。到朝鮮的三鎮統帥分別是蔡宜群、吳長慶和李秀成。

    聽了李明峰的轉述之後,李秀成先冷笑一聲,隨即道:「滿清向來瞧不起漢人,曾國藩替他們打生打死,最終仍然被削除了兵權。太師大人雖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也免不了兔死狗烹!這就是滿清的嘴臉!」

    李秀成是長毛降將,對清朝向來不服,他初投李明峰的時候,不知李明峰脾氣,所以不敢多言。現在他跟著李明峰南征北戰也有三年之久了,大家互相都瞭解了。李秀成也通過這幾年的接觸,知道李明峰也並非什麼愚忠之人,也對滿清瞧不上眼,所以他才敢如此當中抨擊滿清。

    李明峰知道,李秀成又在藉機逞口舌之快,不禁苦笑道:「行了,咱們兄弟也不用發什麼牢騷,單說該如何解決便是!」

    「直接打回去就是了!咱常勝軍百戰百勝,怕得誰來?」李秀成毫無顧忌的朗聲說道,「到時候太師大人做皇帝,我等也能如那徐達、常遇春一般青史留名,當驅逐胡人的千古名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