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五二、說服 文 / 易崑崙
五二、說服
趙傭靜靜的看著韓嘉彥在面前走來走去。
自從擒了岳老三之後,趙傭便把他交給韓嘉彥作為「充電器」使用。韓嘉彥經黃裳指導,每日把岳老三的內力吸上那麼一些,修煉北冥神功。有趙傭一旁看護,他也不會遇到什麼凶險。一旦不妥,趙傭便及時出手,讓他擺脫內力洶湧進入體內的險境。如此不過七日間,韓嘉彥的內力已經比虛竹略高。讓黃裳對這北冥神功是歎為觀止,對創出這門武功的人,更是仰慕。而趙傭深知其來歷,對逍遙派武學的興趣也更大了。
現在韓嘉彥走來走去,卻不是因為武功上有什麼麻煩。而是因為蘇軾提出了分離諫院後,在朝中引起了爭議。文彥博與呂大防帶頭,舊黨是紛紛反對。新黨中蔡確被貶出京後,章惇正是獨木難支的時候,為了拉攏蘇軾,便大力贊同;而新黨另一派的曾布則擺出了坐山觀虎鬥的架勢。眾人每日裡從文德殿上爭論到宰相退朝後議事的都堂,難得有一絲消停。
韓嘉彥不停的踱步,正是在頭疼怎麼才能讓舊黨退卻。他轉悠了半晌,不得要領,一眼瞥見趙傭在旁含笑小酌。氣憤的道:「你這傢伙,實在不是好人!我在這裡急得跟什麼似的,你卻在悠閒的品酒!」
趙傭不緊不慢的又喝了口酒,才笑道:「你們這樣苦思冥想的,到現在也沒有好法子。為什麼不去問問蔡京,看看他有什麼好主意?」
韓嘉彥輕哼了一聲:「他?就他這樣的,會有什麼好主意?」
蔡京與其弟蔡卞,向來被看作新黨的骨幹。當蘇軾等人得知趙傭吸納了他之後,都對他這種在政治上搖擺不定的行為鄙夷得很,因此對蔡京也是不怎麼待見。
趙傭聽了韓嘉彥的話後,哈哈一笑,對蔡京的人品,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只得說其它好處:「你與我自幼相識,與眾不同,我也不對你隱瞞心思。這蔡京的人品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他對朝局的把握能力可說是你們加在一起,都不見得比他強。這就是我要重用他的原因了。既然彼此合作,那麼你們就該多做交流,聽取他的主意。但是我也要提醒你,多長幾個心眼,留意他從中漁利,尤其是我不在朝中的時候!」
韓嘉彥聽了,若有所思:「你既然說他才能出眾,那麼想來不差。你其它的不見得多強,但這觀人一項,我是望塵莫及的。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去尋他討教一番也好!」
趙傭把手一擺:「不用著急。我已經派人去請他以及東坡先生等人了,大概很快就能到了!」正說著,王府中下人稟報,蔡京求見。趙傭微笑道:「你看,這不是說曹操,曹操到了?有請!」
韓嘉彥翻了翻白眼:「你這比方還真貼切。既然你都說這傢伙權術精熟,就不怕他日後真成了曹操?」
趙傭眼中精光閃過,又端起酒杯,微微一笑:「他要是有曹操的雄才大略,我就可以安心的做劉阿斗了!嘿嘿,他最多也就是個李林甫,而我卻有你這個楊國忠,怕他作甚?」
韓嘉彥知他是在說笑,裝做大怒,就是一拳打去。口中叫著:「這混小子!居然把我比做楊國忠!我何曾有過妹子嫁你?還咒我被亂刀分屍,嘿嘿,我今日先讓這個未來的昏君嘗嘗亂拳的滋味!」
趙傭急忙躲閃,卻不敢還手。韓嘉彥雖不是他的對手,但韓嘉彥背後卻還有個曹國公主呢!趙傭就曾因為把韓嘉彥打了個熊貓眼,被姐姐曹國公主告到了太后那裡,挨了好久的數落。因此對這個三姐是大為忌憚。
二人追打笑鬧著,蔡京已一腳跨進門來。見此情狀,不免愕然。韓嘉彥見他來了,也尷尬的停止了追逐。趙傭卻毫無狼狽之態,笑道:「蔡大人來得挺早,來,請坐!哈哈,咱們也不要耽擱功夫。請你來,是想聽聽你對這次的事情有什麼看法?」
蔡京笑著就座後道:「下官的心思,想來殿下早就明白了。以我之見,這關鍵就在於宗室!」
韓嘉彥也是聰明的人物,聞言立刻恍然大悟:「蔡大人的見解,可謂是一針見血!如今文彥博他們的軟肋,的確就是還沒有得到宗室的響應。這樣看來,我們應該盡快得到宗室的支持,才能佔得上風!」
蔡京點了點頭:「不敢當駙馬誇讚。現在的情況,正是這樣。可是這宗室的意向,就只能靠駙馬了。而且還有一個阻礙,需要殿下親自出馬!」
趙傭一楞,隨即明白過來,苦著臉道:「太后那裡,卻是不大好辦啊!以她老人家的聖明,我們這點花花腸子,是瞞不過她的!如果要得到她的支持,那麼諫院分離出來後,就得在人員安排上遷就她的意見了。」
蔡京一笑:「殿下莫非忘記了?這諫院分離出來後的職能,僅僅是提議和監察朝政。決定權與施政,仍然在官家與政事堂手中。如此一來,政事堂再有施政上的意見,就需要先經諫院,然後由官家定奪。政事堂只保留了施政的職能。如果那新舊兩黨都擠進了諫院,則必然要空出政事堂的位置。我們恰好可以就勢而入,掌控實際的施政權力。才好進行殿下您與官家真正要做的整頓吏治一事啊!到時諫院裡無論是他們誰佔了上風,最終還是要由官家來拍板的。官家聖明,又有殿下時常幫扶,怎麼會有什麼疏漏?」
韓嘉彥這才對蔡京開始刮目相看,歎道:「難怪六哥兒總是在我面前誇獎蔡大人的見識不凡。我們都被表面的爭端所蒙蔽,險些忘記了最終目的。」
蔡京在那裡謙遜著,趙傭想了想,知道他雖然說的有理,但是還是最終留下了個隱患。那就是如果諫院一旦出現兩派統一意見,反對自己這派的情況,那麼官家也就不方便一味袒護了。所以在諫院中,是一定要爭取到更多的力量的。於是點了點頭,說道:「蔡大人的方法的確是目前最好的法子。那我現在就去太后那裡,看看能否盡快促成此事吧!」
剛要出門,蘇軾與晁補之聯袂而來。趙傭把蔡京的提議與他們一說,蘇軾道:「殿下這次去,一定不要讓太后庇護的宗室得到太多的諫院位置,才可無憂。」
趙傭心裡高興他與自己看法相同,答應後前往寶慈宮而來。
高太后雖然並不當朝理政,但是一向是舊黨最為堅實的後盾。趙傭雖然自降生以來,就得到她的喜愛。但近年來的作為,已經讓她感到不安。因此才會有急著為他訂婚之舉。實在是希望能讓他更多的靠攏向舊派一方。哪知這小子轉頭就整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幫著官家開始改革官制。因此高太后對趙傭的意見,是不小的。聽得他來了,沉著臉吩咐宣進。
趙傭一見太后的臉色,就知道這次不像以往,怕是得動真格的了。父親官家在太后面前,幾乎從來就沒勝利過。自己如果這次失敗,那麼以後的處境只怕和官家差不多。要作什麼,都得顧及太后的意見了。
請安後,他便裝糊塗的問道:「奶奶的臉色不好,可是身體不適?要不要孫兒給您看看?孫兒可是名師傳授的高徒,不是那些太醫們比得了的!」
高太后撇了撇嘴:「又來我面前搗鬼,你跟薛神醫學得幾手三腳貓的功夫。就敢吹噓勝過太醫了?當真狂妄!哀家才不會被你糊弄!再說了,我這還不是讓你氣的?」
趙傭見是話頭,便擺出驚惶神色:「奶奶你可別嚇唬孫兒,我最近可是聽話得很!既沒有在城中頑皮,又不曾欺負姐夫,哪裡又惹您生氣了?」
一句話讓高太后想起他往日胡鬧的種種,不免一笑。卻又把臉一拉道:「哼!你如今大了,本事見長!不曾去城中惹事,卻在朝堂上開攪了!你倒說說,這把諫院分出來,可是你的主意?」
趙傭點頭承認:「此事的確是孫兒的本意。由東坡先生等人商議後,認為可行,才在朝堂上提出來的。」
高太后歎氣道:「你可知道,這等於是大大的改動了自太祖建國以來的整個官制?你認為自己比太祖還要高明?」
趙傭正容道:「奶奶這麼說,孫兒不能同意。這並非是否高明的事情。任何時候,都應該有不同的制度來適應時局變化。太祖時候,大宋並無現在的憂患。奶奶應該知道,如今我大宋的第一大患,不是黃河的連年水災,不是契丹、黨項人的兵馬,而是朝中大臣們能辦事的太少了。就說那黃河水災,從仁宗朝開始,如果不是爭論不休,一直沒有定案;而是致力於修葺河防,只怕也不會像如今這樣,黃河糜爛三路,年年遭災。這正是孫兒認為應該把諫院分離出來的初衷。那些大臣們要爭論,讓他們去諫院裡爭論好了。定下策略之前,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的!這些年來,『濮議』、『引黃東流』,多少事情壞在朝中大臣們的嘴皮子上?多少時間浪費在他們的彼此攻殲之中?奶奶您應該看得很清楚的!」
高太后對他這番話實在是無力反駁,因為事實的確如此。那「濮議」就曾讓她的丈夫為帝期間,幾乎就沒做過幾件實事,全都耗費在無休止的爭論中了。但是高太后也不會就此認同趙傭,開口道:「你說的有理。可是你想過沒有?一旦諫院獨立理事,則可能形成制約官家的勢力。你們的提議哀家也清楚,什麼諫官不得兼任其它職務;諫院只可議政,不可執政等等。表面上是可以說得過去,但根本無從杜絕官員勾連起來,結黨成事。一旦形成大的勢力,則官家被百官掣肘,更會有權臣出現。」
趙傭恍然大悟,太后這次這麼大的事都沒有動靜,原來是在擔心這個。那些宗室力量可是巴不得能夠進入諫院,得到多一些的政治實力的。反而是太后因為擔心皇帝的大權旁落,一直沒有讓他們有所動作。明白了這點,趙傭一下子輕鬆起來。說到底,高太后向著的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單純的維護宗室的利益。
趙傭開心的笑著,吩咐一眾內侍宮女全都退下,才來到高太后身邊悄聲道:「奶奶,是我們不好,沒有把所有事情都讓您知道!其實關於這黨爭,孫兒早已有了解決之法。」當下把青龍會的種種告訴了高太后,最後說道:「奶奶應該瞭解了。只要爹爹手上有這一支隱在暗處的力量,那麼沒有任何人有希望成為權臣!」
他這青龍會讓高太后大為驚詫。想了良久,才開口道:「此是雷霆手段,想來必然能夠見效。但你以詭道來制約朝廷平衡,雖然可收一時之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趙傭心頭佩服無比,順著她的話說道:「奶奶聖明!只一聽,便能知曉其中弊病。但孫兒至今還沒有在朝中動用過青龍會的力量,也不打算頻繁使用。而只是扶植蘇軾,在朝中形成了一個新的派系。如此三方相爭,則分出勝負的日子可說遙遙無期。所以更不必擔心這大權旁落了。而且這派系多了,也實在需要個地方讓他們吵鬧去。否則在朝堂上一味爭論,卻讓六部無所適從,豈不糟糕?」
高太后細心盤算許久,覺得趙傭這番佈置自己竟然挑不出毛病來。點了點頭:「算你有理!不負了我和官家的期望,富公與司馬公兩位的教誨!」對這個孫子能有如今這樣的權謀,也是高興。轉念又想起他的婚事來,笑道:「倒是不知道蘇轍如今可把你那個『大理公主』請回來了?哀家實在想早點見見是什麼樣的姑娘,讓你這個滑頭如此迷戀!」
趙傭聽了微覺尷尬,忽然想起那玉像來。虛竹當日分兵北上,如今只把這玉像與帛卷送到了趙傭手中。他於是笑著對高太后道:「奶奶想見她,卻也有個法子。孫兒前些時日剛得了一座玉像。乃是當初語嫣的外公照著她外婆的樣貌所雕琢而成。不止是惟妙惟肖,頗為可觀。更有一項奇事,就是語嫣與她那外婆年輕時,長得簡直分毫不差。我這就吩咐人把玉像送進宮來,讓奶奶您看看孫兒選的媳婦,究竟怎樣!」
高太后略微好笑的看著他急匆匆去做吩咐,心中好奇卻是更甚。轉念間,動了老人家的心思,便吩咐把向皇后、朱德妃和蜀國公主等人也都叫來,一起看看趙傭孝敬的新鮮物事。
沒廢多少功夫,那玉像已運至宮內。當那尊宛如真人的玉像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大家不免都被這瑰麗的物什所深深迷住。好半晌,才「呀!」的一片驚歎聲響起,一時間議論紛紛。
只有趙傭獨自打量著幾人的神情,心裡暗暗得意:「沒想到自己這靈光一閃,收效如此不錯!看眾人模樣,已經對這玉像頗為喜愛。更不用說見到真人了!」
果然朱德妃看了一會,就喚他道:「六哥兒你說,那姑娘和這玉像長得一般無二?」
趙傭點頭,還未開言。蜀國公主已笑道:「怪不得把咱們六哥兒給迷住了!我若是個男子,如此神仙般的人物,也一定要搶到手中!」
這話讓趙傭苦笑不已,卻又有了別樣心情,開始思念起王語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