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一八、平夏 文 / 易崑崙
一一八、平夏
看到銀川公主超凡脫俗的身手,李乾順只是微微驚訝後,便即釋然。他自然能想到,這是出自太妃李秋水的手筆。靜靜的聽完銀川公主轉述的趙傭所提條件,李乾順心中一動。
這些條件並不過分,確實打動了抱著必死之心的李乾順,但是卻留下了許多的未盡之處。比如封邑的問題,說是留給黨項人河西之地,但是卻並未說明在這片土地上,實行什麼政治制度。是由他這個夏王說了算,還是大宋另派官員管理。難道他趙傭就不怕黨項人拋棄自己這個「夏王」,重新推舉首領繼續對抗宋廷麼?還有那招降軍隊,只要自己一投降,失去了國主之位,鬼才知道那些軍隊會有多少仍然聽命的。如果那些軍司不聽自己命令,各自為戰……考慮了半晌,李乾順微微搖了搖頭道:「他開的條件確實公道。但是我卻覺得似乎有許多不盡之處。不知道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建議?」
幾個大臣面面相覷,都沒有什麼好主意。這其實也是因為李乾順的一貫強勢所導致。自他滅除外戚干政,大權獨攬之後,其才略充分顯露出來,遠在這些大臣之上。長期以來,因為其本身的優秀,少有什麼人能夠提出讓他耳目一新的建議。這些親信近臣,無一不是唯唯諾諾,盡職辦事之輩。有鑒於自己歷代先祖的教訓,那有才華的,無論親疏盡都被他扼殺在了萌芽狀態。其實歷史上,自他之後的歷代夏主,也都是執行的這種獨夫政策,屏棄了最初元昊開國時廣納賢才的策略,才會導致後世一旦君主昏庸,國事便陷於糜爛的境地,最後靠著出奇的運氣,捱過了宋金對峙時期,最終被蒙古人滅國。所以當這緊要關頭,李乾順自己一拿不定主意,底下的大臣們也都傻了眼。
半天不見有人回音,李乾順的腦中非但沒有了以往會出現的惱怒,此刻卻是格外清晰。暗歎一聲,知道這決定只能自己來下,沒有任何人能給自己好的建議了。同時一種莫名的悲哀湧上心頭,原來這就是自古以來帝王稱孤道寡的原因。看來,自己的帝王之路真的走到盡頭了!可我又有什麼辦法?重用提拔那些才華橫溢之輩?嘿,他們全都是些喂不熟的狼崽子!一旦獲得權勢,就開始計劃著吞噬我的皇權了。就算有景宗那通天徹地的威勢,到頭來還不是會被人給殺了?這麼說,我沒有做錯!看來還是我大夏國運如此啊!也罷,就答應了投降吧。管他什麼雄圖霸業,管他什麼家族興亡,我已經盡力了……
一直注視著父皇臉上神情的銀川公主漸漸的好像明白了什麼,卻又說不上來。直到李乾順長歎一聲:「罷了,就投降了吧……」心中一慟,終於明白了父親心中的辛酸。沒有什麼哀傷,只有那身為一個失敗者的無奈和無盡惋惜。
李乾順決定了投降後,淡淡的吩咐了幾個大臣。然後站起身來,一如既往的挺直了身板,走到了皇宮門口,說道:「打開宮門!」
趙傭看到宮門打開,一身黃袍的李乾順神情漠然的走了出來,銀川公主低著頭跟在身後,心中大喜過望:沒想到這事真的能成!連忙搶步過去,對著李乾順一抱拳:「夏主肯以己身榮耀,換得止息干戈,功德無量!」
李乾順看了看這個年輕的面孔,暗歎一聲,倒身便拜,口稱:「罪臣李乾順率部請降!願從此歸順大宋,再無貳心!若有違反,天誅地滅!」
趙傭任他帶領著西夏眾大臣、軍兵黑壓壓的跪倒一地,才伸手扶起李乾順,說道:「夏王能有此心,善莫大焉。我大宋對臣下歷來優厚,還請安心等候朝廷詔命!」
那一旁的種師道雖是武將,但歷來在西陲戌邊,也看過小部落的投靠,大概知道大宋納降的一應事體,連忙頻繁傳令各部忙活起來。而趙傭身為此地大宋身份最高的人,又精熟禮制,自然責無旁貸的負責具體的納降事宜。向李乾順要了幾個人,去配合種師道的人馬制止城中猶未止歇的戰鬥後,趙傭帶人跟隨李乾順進入了西夏皇宮。他也無暇去觀賞這帶著異域風情的仿宋式建築,因為大大小小的許多事,都要由他來負責安排,向朝廷報告。直忙活到次日天明,才算完成。
呼吸了幾口太陽未升時寒冷的空氣,趙傭吩咐士兵把李乾順請來。
不大一會,李乾順便到來。趙傭立刻開門見山的說道:「夏王,不知道那右廂諸軍,您打算怎麼辦?」
李乾順輕輕搖頭道:「殿下當知,我黨項人素來以勇悍著稱。並不似漢人那麼好管理。如今我已非一國之主,所以軍中是否會有不聽號令的情況,實在難料得很。昨夜也已經聽從殿下安排,行文各軍司,要他們不再反抗,接受大宋的招安。不過這後果實在難說。」
趙傭點了點頭:「我明白你所說的,只是想讓你估測一下,哪個會反?哪個會聽令?就算你料錯了,我也不會怪你的。」
有他這保證,李乾順才敢開口道:「以我的揣測,只有黑山、黑水、甘州與瓜州會投降,其它幾個可能都不會聽令。而其中又以卓羅和南與朝順軍司最為麻煩……」
趙傭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明白了,白馬軍司呢?會不會投靠契丹?」
「這個……」李乾順也說不准了,「只要時間夠快,那麼他們應該來不及聯絡遼國的。」
趙傭輕輕說道:「也罷,先不管它。倒是最近的這兩個比較麻煩……」轉頭對李乾順微微一笑:「夏王這樣安排很是得體啊,能夠有效掌控住軍隊。」
李乾順苦笑了一下,也不在乎臉面了:「如果我有法子讓自己的親信坐穩各大軍司,也不必如此安排了。」
趙傭看他臉色難看,也就不再刺激他,剛要說話,卻聽得兩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孫女婿,你在哪裡啊?快出來幫忙!」「賤人,你再喊也沒有用!想叫上那小子做墊背的麼?還不是一起來送死!」聲音飄渺,似乎就在耳邊,又好像遠在天際。
趙傭的頭立刻大了三圈,不是別人,正是天山童姥與李秋水。不知道怎麼搞得,一夜之間,二人的形勢又掉了過來。原來追人的李秋水,這會子卻成了逃命的角色。此刻也不知道她們在城中哪裡玩這追逃遊戲。知道她們早晚會找到這裡,也就不敢再做躲藏。吩咐士兵將李乾順帶走後,閃身來到了大殿頂上,極目遠眺。
中國的皇宮向來是一城的最高處,晨曦中,趙傭看得分明,遠處的屋頂上,忽隱忽現著兩……三條人影?心下不由覺得奇怪,那前面逃竄的白色身影,自然是李秋水,後面那矮小的,是天山童姥,那淡灰色的,卻又是誰?
奔逃中的李秋水似乎發現了趙傭,不再四處亂躥,飛快的向皇宮而來。身後的天山童姥與另一個灰色身影也是緊追不捨。隨著三人的越來越近,藉著太陽升起的光輝,趙傭忽然看清了那灰衣人亮閃閃的光頭。心中大驚,居然是鳩摩智這傢伙?還真是個到處惹事的禍胎啊,他怎麼會幫起天山童姥來了?
鳩摩智哪裡是幫天山童姥,他是在趁火打劫,想要了李秋水的性命。先前天山童姥被李秋水追趕,不久就因為傷重被追上。正在拚力抵抗之時,恰被鳩摩智撞到。鳩摩智年輕時本是李秋水的眾多面首之一,憑著絕世的機智,不僅套取了《小無相功》的心法,更逃脫了李秋水的殺戮。後來才拜在吐蕃一位活佛座下,潛心向佛,得了活佛真傳後,榮升國師。此時意外的見到這位「故人」,心中忐忑不安,自然是與天山童姥同仇敵愾了。結果二人合力,李秋水居然不是敵手,反身逃走。這一來鳩摩智信心倍增,與天山童姥掉過頭來一路把李秋水攆了回來。
天山童姥雖然奇怪這突然冒出來的幫手,但看他身具小無相功,卻也猜到幾分。只是自己內傷未癒,趁著有這個幫手,當然要好好利用,快速調息療傷。所以也不多說,只追殺不止。此時她也看到了趙傭現身,心中有點打鼓。所以起了開溜的心思,速度慢了下來。
鳩摩智早知道趙傭在此,見他出現,更是歡喜。他並沒把趙傭放在心上,認為憑自己與天山童姥合力,定能拿下二人,因此奔行更速了。
趙傭站在大殿頂上,動也不動一下。天山童姥的猶豫,他早看在眼裡,心中想著怎麼借這機會一鼓作氣滅掉鳩摩智這個大麻煩。待得李秋水近前,長嘯一聲,合身撲向了鳩摩智。
李秋水也立刻做出了反應,全力給了鳩摩智一掌,逼得他手忙腳亂之後,輕笑著轉向已經抬腳開溜的天山童姥。
鳩摩智好不容易化解了李秋水攻向要害的一記重手,便覺得面前壓力陡然增大,趙傭排山倒海的一拳已轟了過來。此時的鳩摩智舊力剛盡,新力未生,勉強側身硬捱了這一拳。只覺得中拳的左肩似乎碎成了無數塊,半個身子都已經麻木了。眼前一黑,跌下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