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十章 誘敵盡出 文 / 天天不休

    漢中是益州門戶,而陽平關更是漢中咽喉,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巴山,西隔鹹河,極天下之至險。得陽平關,可西控川蜀,北通秦隴,從陳倉道口南下入益州,陽平關必須拿下,否則即便攻克成都也只能每日提心吊膽。

    就算郭嘉沒有穿越人的優勢,當年他出穎川遊歷天下時,早已見識過蜀中險關,陽平關之重,堪比整個益州。[]

    一日後郭嘉率大軍從故道南下,因張白騎是常速行軍,而郭嘉是急行軍,因此當郭嘉到達沮縣時,張白騎也只是剛從沮縣離去,在陽平關外二十里處紮營休整。

    沮縣臨時居所中,郭嘉手捧盞燈望著陽平關以東的地形,身後郭平默不作聲地待著。

    「郭平,傳令下去,帳中議事。」

    很快,武將除了張白騎,其他人都精神抖擻地來到了郭嘉面前,謀臣們也全部到來,分列兩旁。

    坐在帥位上的郭嘉表情一絲不苟,沉聲道:「明日一早張白騎會率軍前去陽平關叫陣,陽平關守將楊昂,張衛兩人,守軍不會超過一萬五,陽平關東面的定軍山上,楊任駐軍一萬,只要拿下陽平關與定軍山,漢中張魯那兩萬兵不足為懼。」

    戲志才等謀臣心裡都有數,武將們卻都興奮不已,摩拳擦掌恨不得即可連夜前去陽平關斬將立功。

    話音一頓後,郭嘉環視眾將一遍,開始下達軍令。

    「張白騎所率五千士卒為弱旅,關前叫陣必能引陽平關守將率軍出擊,甘寧周泰。」

    甘寧與周泰同時出列抱拳應道:「末將在。」

    「命你二人率所部在張白騎軍後十里處等待戰機,只要陽平關守將率軍迎戰,張白騎誘敵盡出後,你二人立刻率軍上前支援張白騎,記住,迎面交鋒,不可圍困敵軍。」

    「末將遵命。」甘寧周泰得令後回列。

    郭嘉再次沉聲道:「高順。」

    不苟言笑的高順出列抱拳聽候軍令。

    郭嘉繼而沉聲道:「命你率領麾下五千騎兵在甘寧周泰軍後方十里處待命,一旦敵軍開始朝關內撤退,你即刻率領全部騎兵向陽平關內衝殺而去,我要你不惜一切衝入陽平關,保證陽平關大門不會關閉,供我隨後大軍長驅直入。」

    「末將領命。」高順擲地有聲,從容回列。

    其他將領目光灼熱地望著郭嘉,渴望出戰的心情顯而易見。

    「司馬俱,徐和。」郭嘉再次點將。

    二人出列應聲道:「末將在。」

    郭嘉面色稍顯沉重地說道:「陽平關若失陷,定軍山的楊任要麼率全軍支援,要麼全軍堅守定軍山向漢中求援,我料楊任八成不會支援陽平關,而是依靠定軍山險要地勢堅守不出,只要我軍攻入陽平關,你二人即刻率領麾下全部兵馬,強攻定軍山!這一仗,傷亡必定不會小,你二人可有信心為我拿下定軍山?」

    面對郭嘉威嚴凌厲的目光,司馬俱與徐和毫不遲疑,當即抱拳領命。

    「末將必定拿下定軍山。」

    郭嘉拍案而起,大聲道:「好!若能拿下定軍山,攻取漢中不在話下,這頭功,便是你二人的!」

    軍令下達完畢後,郭嘉嚴酷的表情變得輕鬆了些,淡笑道:「都下去休息吧,養精蓄銳,以待明日大戰。」

    領到作戰任務的將領自然心情大悅,按捺著激動準備下去,可是張遼張燕,許褚典韋卻集體出列朝郭嘉抱拳請戰。

    郭嘉哈哈一笑,指著四人說道:「急什麼?漢中只是攻取益州的第一步,日後還有不少大戰等著你們,到時候你們想不戰的話,我可要軍法處置了。都下去吧。」

    四將悶悶不樂地跟著其他將領謀臣一同離去,唯有戲志才腳步沒動,直到沒有旁人後才面色凝重地朝郭嘉問道:「主公,敢問攻取漢中的將領,主公打算派誰去?」

    郭嘉猜到了戲志才心中所慮,漢中乃蜀中門戶,不能有失,坐鎮漢中的將領非但要智勇雙全,還須對郭嘉忠心耿耿,永不反叛。

    似笑非笑地說了一個名字,郭嘉看著戲志才眉頭擰在一起的表情就有一種整蠱得逞的樂趣。

    果不其然,戲志才朝郭嘉拱手道:「主公,張燕麾下十萬兵馬乃我軍主力,倘若他鎮守漢中,對我軍南下攻佔成都十分不利啊。」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戲志才並沒有說出來,可是郭嘉心知肚明,收斂起幾分笑意,郭嘉淡淡道:「那時我會讓張遼與張燕一同攻取漢中,而後張燕交出五萬兵馬給張遼鎮守漢中,張燕跟著我一同南下。」

    戲志才一愣,先是知道自己被郭嘉言語戲耍了一番,可他不在意,就和他們從前那般言語玩笑,可他面帶憂色,告退轉身離去,喃喃自語。

    「張燕若不肯交出五萬兵馬,萬事皆休。」

    翌日清晨,群山環抱中聳立山道間的陽平關上,楊昂與張衛面帶嘲諷地望著遠方浩浩蕩蕩而來的流寇。

    半年前張魯率軍攻佔漢中,名為自立,實際上是受劉焉指使與支持,半年時間為了擴充軍備,已經增兵兩萬,如今漢中全境有五萬兵馬,陽平關一萬五千人,定軍山上一萬人,漢中城中留守兩萬五千人。

    看著那聚眾來犯的賊寇雖有五千之眾,可除了領軍跨在馬上的首領身穿鎧甲之外,其他步卒皆無戰甲防身,楊昂和張衛絲毫不掩飾心中的輕蔑之意,仰天大笑。

    「這些毛賊是不是嫌命長了?如此不堪一擊的兵士,也敢來犯我陽平關?」

    「哈哈哈,正是如此,來人吶,向漢中張天師發去急報,就說有賊寇來犯陽平關。」

    楊昂不可思議地看著張衛,不悅道:「區區毛賊,何須張天師派兵來援?待我領三千兵馬便可將他們殺個片甲不留。」

    張衛呵呵一笑,低聲陰笑道:「若不稟報張天師,張天師又如何得知你我在陽平關殺敵立功?」

    楊昂瞬間就明白了張衛的用意,名為求援,實為邀功請賞。

    哈哈哈

    二將一同仰天放聲大笑。

    張天師便是張魯,張魯先輩創天師道,算是道教鼻祖之一,張角所創太平道與其淵源頗深。

    如今在漢中大肆宣揚五斗米教的張魯也成了張天師,和張角當年稱為大賢良師異曲同工。

    騎在白馬上全副武裝的張白騎縱馬來到關前,相距位置恰好不足以讓關上守軍放箭射殺。

    「關上的人聽著,我這一萬兄弟們今次前來只求些糧草,若是不想廝殺,就快快送萬石糧草與我。」

    楊昂和張衛對視一眼,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張衛指著張白騎笑罵道:「小賊口氣不小,萬石糧食你吃的下嗎?你有一萬大軍?既然你執意要送死,那我等便成全你,你且等著,你要的糧草馬上就送來。」

    說罷張衛就要領兵出關去戰張白騎,可立功心切的楊昂卻將他一把拉住,有些討好地說道:「此等小賊,不勞將軍出手,免得污了將軍的寶劍,還是交給我吧。」

    也沒等張衛開口同意,楊昂就匆匆跑下城樓,點了三千兵馬後就打開關門,三千身穿精甲的兵卒跟著騎在馬上的楊昂威風凜凜地出關迎戰。

    這三千兵士有一千弓弩手,一千刀盾兵,一千長槍兵,衝殺起來層次有序,遠攻有弓弩手,衝殺有長槍兵,近身搏殺有刀盾兵,可謂面面俱到。

    張白騎這邊就淒慘了些,除了主將有鎧甲防身,好劍在手,身後的五千步卒各個面黃肌瘦,衣裳襤褸,手裡拿著的兵器更像是廢銅爛鐵。

    「小賊,現在跪下磕頭認錯還來得及,嘿嘿嘿。」

    楊昂氣勢居高臨下,完全不將張白騎放在眼中。

    可張白騎卻臉色陰沉地呵斥道:「叫你娘來給我磕頭認錯還差不多,我身後的大軍可比你不知多多少,你能殺得過我?」

    楊昂算是明白了,今天碰到的賊寇頭腦有病,完全不懂打仗嘛!

    打仗是比人數的嗎?人多勢眾就一定贏嗎?

    怒極反笑的楊昂拔劍一揮,直指張白騎,吼道:「弓弩手,給本將軍放箭,將此口出狂言的毛賊亂箭射死!」

    身後一千弓弩手動作齊整地踏前一步,刀盾兵身子一矮,張弓搭箭的弓弩手整齊劃一地放開弓弦。

    千發箭矢激射而來,張白騎大驚失色,揮著佩劍抵擋,身後的步卒死傷不少,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下令衝鋒。

    「衝!殺了他們!」

    身後步卒全速奔去,相距只有百米的兩軍在交鋒前,讓楊昂軍放了三輪箭雨,張白騎軍衝入敵軍陣前時,卻已倒下千人,血流滿地。

    楊昂的刀盾兵與長槍兵配合默契,刀盾兵舉著盾牌抵擋著敵人的近身砍殺,長槍從盾牌縫隙中頻頻刺出,雖張白騎部人多勢眾,可不斷倒下的,也是張白騎的步卒。

    跨在馬上站在軍隊後方的楊昂聽著耳邊的喊殺聲,眼前兩軍廝殺的情景讓他情不自禁露出得色。

    那流寇雖有五千人,可毫無章法,只知前赴後繼上來送死,而他麾下的兵士配合默契,殺敵如麻。

    眼看死傷大半,傷亡還在不斷增加,張白騎氣急敗壞地扯嗓子喊道:「撤,改日再來。」

    面前賊寇一哄而散,朝後逃去,楊昂本欲收兵撤回關內,可聽到張白騎不知死活地說以後還要再來進犯,立刻怒上心頭,大手一揮,咆哮道:「追!給本將軍將他們斬盡殺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