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十二章 輝煌不再 文 / 天天不休

    第十二章輝煌不再

    一場大戰阻礙了郭嘉向東而去的行程,三家在野外紮營休整,戰後統計人馬,馬騰韓遂都只剩下六七千的兵馬,損失慘重,郭嘉三萬太平軍折了兩千餘弓箭手和許褚麾下三千餘刀盾兵,相較於大破匈奴四萬兵馬,這個傷亡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已經沒了統帥的數千匈奴殘部,只能朝著河東北面的平陽郡逃去,不過路上他們或許還會遭遇進駐潼關的嚴顏狙擊。[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安營下寨,三家相安無事,太平軍忙碌著處理陣亡將士遺體,馬騰韓遂是欲哭無淚,滿面憂戚。

    馬騰在帳中借酒消愁,實力大降之後,換了誰都是一肚子苦水,與馬超龐德等將訴苦時感歎自已實力不濟,引軍兩萬五而來,現在就剩下六七千的殘兵,怨不得旁人,是他們自已不夠強。

    韓遂陰沉著臉在帳中來回踱步,怨恨交加,心底裡怨恨的是郭嘉和匈奴,還有李傕郭汜,怨恨李傕郭汜和匈奴說得通,他為什麼要對郭嘉也有怨恨?因為郭嘉拿下了三輔之地,整個關中遲早落入郭嘉手中,加上他損兵折將近三萬,而郭嘉就折損了不到六千,論實力,郭嘉無疑已經是關西佔據絕對上風的軍閥。

    因這種理由而怨恨郭嘉,無非是忌憚郭嘉,嫉妒郭嘉。

    為何郭嘉銀翎飛騎奇襲李傕郭汜損失只數百?為何他與馬騰也襲擊李傕郭汜卻損失不少?為何他們與匈奴碰面後對方突然發難?為何恰好他和馬騰的隊伍在前方給太平軍做了肉盾?等等太多看似巧合的事情,韓遂想不通,理不順,他就找不到一個真正怨恨郭嘉的理由,現在,只是無理取鬧罷了。

    因損兵嚴重,他們再率軍去覲見天子也起不到作用,所以馬騰和韓遂下令讓部將們帶著殘兵返回涼州,他們二人各帶五百兵馬隨郭嘉一同去見天子就足夠了。

    事實很明顯,郭嘉要加害他們,他們就算帶上全部兵馬也擋不住,張濟若有大軍來襲,他們那點兒兵馬也未必能影響戰局,還是讓郭嘉考慮這些事情吧。

    郭嘉在帥帳中安排了接下來的部署,仍然準備去見一見天子。

    事實上他不願去見天子,可現在若不去,於禮不合,畢竟他出兵是以勤王救駕的名義,不能打完仗就把天子晾一邊不管。

    大營安札地井井有條,在郭嘉帥帳旁邊,是賈詡和郭燁休息的營帳。

    這一日大戰,郭燁頭一次見到如此血腥場面,胸腹鬱結,氣血不順,吃不下飯,只不停喝水壓下作嘔的衝動。

    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郭燁望著坐在床邊的賈詡,問:「先生,關中戰事都結束了嗎?」不跳字。

    拿著溫水濕過的毛巾給郭燁擦擦臉,賈詡表情溫和地說道:「是,都結束了。大公子,這一次你父出兵關中,從始至終,你要把一個事實記在心裡,詳情和過程,待你長大後慢慢推敲。出兵關中前,李傕郭汜有五萬殘部,韓遂馬騰有六萬兵馬,左賢王去卑有五萬兵馬,你父率軍八萬餘出征。現在戰事結束,李傕郭汜全軍覆沒,匈奴只剩數千奄奄待斃的殘兵,韓遂馬騰加起來餘部不足一萬五,而你父,損兵不到一萬,這個事實,你要永遠記住,看清學懂這一場關中征伐中蘊含的將略兵略,你將受益匪淺。」

    郭燁一時三刻是不會明白這場戰爭背後的爾虞我詐和智術權謀,就連賈詡也沒能猜透全部,因為他只是旁觀,沒有詳細情報來源,能看穿七分,已經非常人所及。

    翌日清晨,大軍開拔,繼續向東而去。

    許褚被郭嘉留下收拾殘局,而後帶著他麾下千餘將士返回長安休養。

    這一回,馬騰韓遂加起來就一千將士,怎麼也不敢再打頭陣,與郭嘉合兵齊頭並進。

    兩日後抵達潼關,嚴顏率一萬步卒等候多時,同時也隱秘地給郭嘉傳達了他剿殺匈奴殘部大勝而歸的消息。

    在潼關稍作又停歇兩日,從武關重新披上輕甲頭盔插上白羽的銀翎飛騎,在甘寧率領下做出一副從長安來援的樣子。

    武關空虛,必須有人去守,郭嘉讓嚴顏帶著近八千弓箭手返回武關,武關西面關中地勢平坦,東面地勢狹隘,易守難攻,有弓箭手遠程禦敵,正是發揮長處。

    郭嘉親自統領嚴顏留下的一萬步卒,甘寧率九千銀翎飛騎,加上典韋五千虎衛,再算上馬騰韓遂的兵馬,共計兩萬五的大軍向東繼續行去,張遼和一萬弓弩兵,被郭嘉留下鎮守潼關。

    在潼關休整的兩日裡,郭嘉已經得到了天子的動向。

    出長安東歸時,天子是被張濟請去弘農,走在半道上,李傕反悔,李傕郭汜張濟,三方和解,追擊天子,於是天子轉道向弘農北面河東郡而去,天子身邊楊奉董承只有數千軍隊,打不過李傕郭汜張濟,下詔請來了匈奴,楊奉是白波賊出身,也請了白波賊餘孽,合力擊退李傕郭汜後,天子逃到了河東郡安邑縣城中。

    聞聽天子脫難,河內郡太守張楊先去洛陽修繕了被焚燬的皇宮,再跑去安邑將天子請回洛陽。

    儘管長樂宮不復往日恢弘奢華,但經過張楊修繕後也勉強能住人,對於數年來在長安以粗糠腐肉為生的天子來說,有這麼一座宮殿居住,十分滿足了,天子沒什麼可賞賜張楊的,於是將宮殿命名為「楊安殿」。

    張楊迎駕有功,但為了避嫌,安置好了天子就退回河內郡安分守己。

    洛陽殘垣斷壁,董卓大火焚城後加上戰火席捲以及李傕郭汜張濟的劫掠,千里荒蕪,人跡罕見。

    天子一行文武百官只能挖野菜樹皮苟活度日。

    潼關之名,始見於史,是在曹操與馬超的戰鬥中,但此關早已設立,潼關是後來曹魏劃分出雍州的東大門,通往東面的函谷關,道路兩旁山林中桃樹遍佈,又稱桃花塞。

    此時正是春暖花開,山花爛漫時,出潼關東去,山間桃花遍開,李櫻點綴,花香醉人,令人心曠神怡。

    並不急著趕路的郭嘉遙望滿山春色桃花開的景色,心情大好。

    只帶著兩萬多兵馬前往洛陽覲見天子,郭嘉首要就是多派斥候打探司隸地區的情況,沒想到在這桃花盛開的時候,又有一個利好消息傳來。

    「主公,張濟率軍攻荊州陣亡,其侄張繡接管他的兵馬,佔據了南陽宛城。」得到手下探報的甘寧第一時間來到郭嘉身邊。

    坐在戰車上的郭嘉輕笑道:「看來我讓將士們受累了。」

    張濟本在弘農,但因天子脫難,懼怕匈奴來打他,又兼缺糧,於是向南揮軍,向劉表借糧,劉表怎麼可能給他?張濟於是攻打荊州,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自已倒是陣亡,侄子張繡接替,佔據了南陽的宛城。

    此去洛陽,應該不會再有戰事,郭嘉率軍兩萬餘一來一回,的確是讓將士們遭受車馬勞頓之苦,可就算郭嘉想帶上數千人前去,手下的人也不會答應,萬一有個閃失,就追悔莫及了。

    甘寧策馬來到郭嘉戰車旁,低聲問道:「主公,如今河東和弘農皆無大敵,不如主公讓文遠率軍前來佔了函谷關?這樣就能將關中佔下。」

    關中和司州不是兩個獨立的地區,關中劃分是以函谷關,武關,散關,蕭關之內的地域,而司州卻囊括了大半個關中。

    郭嘉已經拿下長安為中心的三輔之地,卻在這個時候,還不能派軍去鎮守函谷關,佔據整個關中。

    「興霸,再等等。天子在洛陽,我若出兵佔了函谷關,豈不是居高臨下威懾天子?會讓天子感到不安,同時也給天下人借口說我將天子逼迫出關中,什麼時候天子離開了洛陽,我們再出兵拿下函谷關。」

    郭嘉隨意地給甘寧說道。

    現在,郭嘉可以拿下函谷關,但他不急,司州民生凋敝,也無梟雄垂涎,洛陽一片廢墟,天子待不下去,等天子走了,郭嘉再佔函谷關,這個過程滴水不漏不會落人口實。

    甘寧一想,恍然大悟。

    函谷關遲早都是郭嘉的,但不能在這個時候佔領罷了。

    三日之後,郭嘉韓遂馬騰率軍出了函谷關,兵臨洛陽城下。

    曾經的帝都皇城,輝煌不再,從外望去,城牆上漆黑的火烤痕跡接連一片,城頭無守軍,郭嘉派人打探之後就率軍入城。

    城內一派荒廢的景象,殘垣斷壁,雜草叢生,清風蕭瑟揚起的塵埃令人心中煩悶。

    房屋坍塌,殘壁瓦礫隨處可見,大火後的灰黑之色映入眼簾,歎息不已的郭嘉領軍朝著皇宮方向而去。

    馬騰韓遂這會兒也後知後覺地發現他們的想法錯了。

    現在的天子,能賞賜他們什麼?

    現在的漢室,還有自保的實力嗎?

    如果郭嘉弒君,誰能阻攔?

    這樣苟延殘喘的漢室,他們就為了一份聽起來冠絕天下的功勳而折損了七八成兵馬

    韓遂也不知道自已能從天子那裡討來什麼?要是能名正言順當個涼州牧,或許也不錯,至少是個土皇帝。

    馬騰想要借匡扶漢室而光耀門楣,可是,皇宮越近,馬騰的心情就越發低落。

    第十二章輝煌不再。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