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 乘邊據險 第四十五章 貌合心離 文 / 天天不休

    第四十五章貌合心離

    郭圖的辯解顯而易見是蒼白無力的。15\\

    袁紹會向曹操低頭?

    如果袁紹沒有四十萬大軍,沒有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的屬地,那麼他低聲下氣,聽憑曹操使喚是合情合理,畢竟實力限制,不得不委曲求全。[]

    可如今的袁紹若是能被曹操頤指氣使,那他就真辜負了列祖列宗給他打下四世三公的資本。

    郭圖前半段話可以無視,後半段話聽起來是善意,卻包含著袁紹想要兼併收降郭嘉的野心。

    郭嘉表情一變,怒意滔天的臉色又心平氣和地笑了起來。

    這樣的轉變沒有讓郭圖神經鬆弛,反而更加緊張。

    「郭圖,我來問你,我現在能投靠你家主公嗎?」

    郭嘉回席,坐下後輕聲問道。

    劍拔弩張的氣氛頃刻消散。

    郭圖聞言,頓時語塞。

    袁紹只想著收降郭嘉,卻沒想過現在的形勢,郭嘉怎麼歸降?

    這個仗的名義是天子下詔讓郭嘉退回益州,鍾繇來鎮守關中。

    如果,郭嘉歸降了袁紹,關中落誰手上?只要不是鍾繇來鎮守,那還是抗旨不尊。

    不光是郭嘉抗旨,袁紹也抗旨,甚至被冠上圖謀不軌的罪名。

    袁紹自重名望,這種公開叛逆的舉動,他敢做嗎?

    沒有到與曹操真正決裂生死爭鬥的地步之前,袁紹敢明目張膽地和大漢天子作對嗎?

    關鍵就是袁紹做好了與曹操決戰的準備嗎?

    郭圖默默不語,自己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似乎沒有設想周全啊。

    袁紹如果鐵了心要和曹操決一死戰,那麼現在收降了郭嘉,袁紹可以冒著被天下人唾棄的風險背叛與曹操的盟約,給曹操出其不意地一擊重創,甚至直接覆滅掉曹操。

    可袁紹終究與曹操還有著發小的情誼,他要翻臉之前,也要先勸降一番,先禮後兵嘛。

    聲勢滔天的袁本初,心裡至少有五分認為他兵強馬壯,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不管是郭嘉還是曹操,能招降就避免開戰,他畢竟勢力熏天,有著招降諸侯的底氣。

    既然袁紹已經帶兵入駐洛陽,那麼仗是不打不行,主要問題是打誰。

    只要袁紹猶豫,郭嘉就有可趁之機。

    就在郭圖思考一個折中的辦法時,一直默不作聲旁觀的徐庶卻開口了。

    「郭大人,恕在下直言,我家主公今日撤軍回益州,將關中拱手送出,請問,鍾繇來鎮守關中,那麼你家主公的利益何在?」

    郭圖悚然一驚。

    實際上不論是郭圖還是袁紹以及其他為袁紹效力的謀士,沒有一人想過郭嘉會束手就擒或退避三舍。

    好不容易打下關中的郭嘉,豈會把到嘴的

    ou吐出來?

    可萬一,郭嘉真的退兵回了益州。

    袁紹興師動眾揮軍而來,難道要無功而返?天子旨意是鍾繇鎮守關中,袁紹既然派了郭圖來宣詔,怎能出爾反爾?

    他們料定郭嘉必定不會退回益州,在袁紹的角度來看,戰爭,無可避免。

    郭嘉歸降他,他就打曹操。

    郭嘉不降,就打郭嘉。

    郭圖張口結舌,欲言又止。

    他總不能勸說郭嘉千萬別退軍吧?

    他來宣詔,詔書是讓郭嘉退軍,難道他要自己給自己一個耳光嗎?

    「使君智勇雙全,乃世間英雄,莫不如與我家主公戮力合心,一同為匡扶天下盡心盡力?」

    郭圖只有一條路能走,就是勸服郭嘉歸降袁紹。

    他望著郭嘉,郭嘉卻洒然一笑,笑而不語。

    站在郭圖旁邊的徐庶卻繼續開口。

    「敢問郭大人,是不是我家主公修書一封給你家主公後,你家主公就即刻休兵作罷?」

    郭圖沒有開口明言讓郭嘉歸降,言語客氣,其中隱含的深意,大家心照不宣。

    徐庶卻揣著明白裝糊塗,追根究底起來。

    要郭嘉向袁紹低頭,做個樣子很簡單。

    郭圖皺眉苦思。

    想讓袁紹不戰而撤,斷不可能。

    可郭嘉的態度模稜兩可,郭圖現在只知道郭嘉對曹操有怒,卻不知道郭嘉究竟願不願意臣服袁紹。

    臣服袁紹就意味著接下來幫助袁紹掃平中原。

    「郭大人,如果連你都不清楚你家主公的意思,那又怎麼讓我家主公做出決斷?在下看來,你家主公這一次出兵洛陽,可是吃了一個大虧。」

    徐庶溫和地說道。

    神情狐疑地扭頭轉向徐庶,郭圖也不詢問對方姓名,直言問道:「閣下此言何意?」

    袁紹的確在搖擺,但是也是在根據時局變化而論。

    如果今天郭圖在郭嘉這裡得到了郭嘉死戰到底的信息,那麼明天郭圖回到洛陽,立刻就會慫恿袁紹開戰。

    聖旨,他們已經發過了,郭嘉抗旨不尊,打仗的名義已經握於掌中。

    至於袁紹在戰敗之前,又怎麼吃虧了呢?郭圖沒明白徐庶的意思。

    他們看來,這一次袁紹出兵,十拿九穩就是將關中在內的司州拿下,與并州連成一片,對中原形成包夾之勢。

    如果形勢朝著他們預期的方向發展,郭嘉歸降了袁紹,那麼袁紹得到郭嘉的兵馬屬地後奇襲中原,長江以北加上益州,關西都是袁紹的,一統天下,也只剩下荊州,揚州,交州沒有收復。

    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劉表,孫策,袁術,難道還能自保嗎?歸降是明智之舉,拒當是自取滅亡。

    太樂觀的人總會樂極生悲。

    徐庶溫和地望著郭圖,平淡道:「曹操此人,表裡不一,他雖對你家主公投以善意,卻暗藏禍心。今時今日,我家主公退回益州,曹操名正言順取得關中,我家主公不退,曹操利用你家主公來攻打關中,你家主公雖有強兵強將,但我家主公手下的兵馬也不是蝦兵蟹將,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縱然傷的是我家主公,可你家主公又怎麼能安穩地拿下關中呢?即便拿下,你家主公繼四州屬地後再擴張屬地,可兵馬實力卻會減損,公孫瓚戰線太長被你家公主逐個擊破,曹操不也正是打著這個主意嗎?各個屬地分兵據守,實力不升反降,曹操能夠輕而易舉地分化你家主公的兵馬,而後徐徐圖之。郭大人,你家主公與曹操,遲早都有一戰,可在下來看,曹操,已經在部署與你家主公的決戰了。」

    相較其他人輕鬆的表情,郭圖緊張得冷汗直流。

    徐庶是不是危言聳聽,難以分辨。

    可總是有道理的。

    袁紹與曹操,或許注定會有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

    若袁紹不是急功近利揮軍來關中,原本的戰略就是公孫瓚滅亡後,他就要招降曹操,而後根據曹操的反應做出戰與不戰的抉擇。

    曾經並肩作戰,攜手同盟的兩位諸侯,在一統天下的步伐上,必須分出高下,若不肯臣服,則成王敗寇。

    徐庶的話,沮授說過,田豐也說過,袁紹聽不進去,被這幾年的勝仗過度膨脹了信心。

    郭圖因為與沮授田豐等人派系對立,自然會牴觸對方的言論。

    同樣的話,徐庶又說一次。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郭圖冷靜下來自己去思考。

    曹操難道就真的沒有謀劃袁紹的心思嗎?

    不過曹操玩的是陰謀詭計,袁紹實力強橫,任你陰謀陽謀huā招頻出,只要有實力,就無所懼怕。

    現在郭圖算是明白了。

    郭嘉不降

    還想禍水東引,讓袁紹和曹操爭鬥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

    開戰吧

    「在下只是奉命前來宣詔,既然使君不服天子,在下也無話可說,就此告辭,望使君好自為之。」

    郭圖就此離去。

    不是他不盡力勸說,而是郭嘉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投降也要分對象。

    投曹操,算是做一回忠臣,曹操日後僭越想要改朝換代,天下人要罵也是罵曹操。

    投袁紹,師出無名,也解決不了關中眼下的危機。

    至於是不是袁紹在得到郭嘉歸降後能一戰定江山橫掃中原,不好推測,郭圖看來,郭嘉不願跟著袁紹冒險背負遺臭萬年的罵名。

    在郭圖走後,郭嘉放聲大笑。

    堂中文武也都開懷朗笑。

    從郭圖神情倨傲地前來,到灰溜溜地離去,其中郭圖表情之精彩,態度轉變之快,實在令人捧腹。

    「主公,郭圖無功而返,在袁紹面前,他必定找借口推脫,要麼,他以主公態度強硬不肯歸降為由,要麼,就以曹操從中作梗令主公不能歸降為由。」

    法正的話令郭嘉點頭認同。

    郭嘉自信地說道:「郭圖雖然在我等面前沒有針對曹操說過一句惡言,回到袁紹身邊,卻肯定會大倒苦水,將矛頭指向曹操。」

    為什麼郭嘉如此自信?

    因為袁紹有缺點,卻不是傻子。

    聖旨,是曹操借天子名義發的,不是袁紹。

    郭嘉以往對袁紹的態度,郭嘉與曹操在洛陽中的仇怨。

    在袁紹看來,郭嘉不可能對他恨之入骨,所以態度堅決,一點兒求和意思都沒有的話,不符合常理,郭圖若以這個理由回去稟報袁紹,袁紹肯定不信,反而會猜測是郭圖辦事不利。

    把矛頭指向曹操,袁紹絕對會相信。

    從出兵那一刻,袁紹就知道曹操沒安好心,只是他實力強橫,不懼任何陰謀詭計。

    只要袁紹和曹操一直保持面合心離,互相算計的局面,郭嘉要戰勝他們,勝算就更加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